预制菜需要完善标准和监管

  近段时间以来,一些地方“预制菜进校园”的话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多地官方机构针对学生家长投诉进行了回应,明确表态学校不会使用预制菜。教育部也公开发声,表示对“预制菜进校园”应持十分审慎态度,不宜推广进校园。
  其实,围绕预制菜的社会争议由来已久。客观而言,作为一种预制调理食品,具有食用便利、高性价比等优势,不仅一些餐饮商家热衷采用预制菜,以提高经营效率,不少消费者也乐于在家庭烹饪时使用预制菜,以节约时间成本。可以说,预制菜的存在,有着相当的合理性。
  不过,预制菜可能隐藏的弊端,同样不容忽视。“5分钟就能出锅的鱼香肉丝,10分钟就能搞定的蒜香排骨,20分钟就能上桌的佛跳墙”,难免降低餐饮的品质。同时,出于延长保质期等原因,不少预制菜还存在“油太多、钠超标”等问题,由于技术的限制,预制菜的菜品往往缺少绿色蔬菜等健康食品,因而,长期食用预制菜,很容易导致营养失衡,这也是许多家长坚决反对预制菜的原因所在。预制菜所存在的营养失衡隐患,不仅不利于青少年成长,对于白领等较多接触预制菜的年轻群体,同样会对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出现上述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预制菜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其生产、销售等还处于比较混乱的无序状态。预制菜的产品包罗万象,却没有一套分门别类的“国标”体系,甚至连预制菜的定义还存在诸多分歧。目前,预制菜的质量控制基本依赖于企业自觉,这就导致预制菜产品质量的良莠不齐,无论是食材安全还是添加剂等问题,都难以让消费者真正放心。
  可见,“预制菜进校园”所掀起的风波,并非偶然,它是公众长期以来对预制菜怀疑和担心情绪的一次总爆发。因而,围绕预制菜的公共讨论,不应仅仅停留于是否可以进校园,而是应当针对预制菜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尽快完善预制菜的产业规范和监管机制,以法治的力量推动预制菜行业的健康发展,在发挥预制菜优势的同时,防止其可能存在的负面影响。
  此前,一些地方和团体围绕预制菜的生产场所、设施设备、卫生要求等,已经制定了一些规范,但总体而言,这些规范并不系统和全面。因而,应当加快这方面的国家标准体系建设,进而为预制菜生产提供更加权威、统一、科学的规范。比如,对于速烹型、速热型、即食型预制菜,应当构建统一的原料标准、产品质量标准、营养标示标准。预制菜的制作,需要确立明晰的行业技术标准,确保预制菜在制作过程中,做到少油少盐,尽量减少营养的损失,减少添加剂的使用。此外,相关标准也应为行业的技术进步留下空间,鼓励预制菜制作新技术的研发,使预制菜更加绿色和健康成为可能。
  与此同时,对于预制菜的监管,不仅应当体现于生产环节,也应贯穿于销售环节。引发预制菜社会争议的一大焦点是,不少餐饮企业使用预制菜时,并未向消费者作出明示,使消费者遭遇价高质次、物非所值的陷阱。从本质而言,此类经营行为显然属于消费欺诈,然而消费者对此往往很难取证和识别。因而,有必要建立严格的监管机制,确保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一方面,应当明确规定餐饮企业的明示义务,使用预制菜提供餐饮服务时,采用的是何种品类、品牌,一个菜品是部分采用预制菜还是直接使用预制菜等,都必须作出消费提示,提前告知消费者,以便消费者自主决定其消费行为。另一方面,有关部门应当加强日常监管,对于不履行明示义务、以预制菜冒充新鲜菜品等欺骗消费者的经营行为,应当实施相应的处罚,同时畅通举报渠道、健全赔偿机制,以确保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说到底,预制菜是食品工业发展和快节奏消费时代的产物,对其没有必要妖魔化。只要标准完善、监管有力,预制菜完全能够做到营养健康、安全可靠。只要以制度规范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也能使消费者各取所需,督促商家规范经营,推动预制菜市场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 责任编辑:阿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