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文章标题:
“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系列报道之三
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院校改革之路
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承担着为法治中国建设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提供科学理论支撑的光荣使命,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2020年11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推进法学院校改革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那么,法学教育和法学院校改革具体要改什么、怎么改?在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2023年年会“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论坛上,各家法学院校都提出了各自的思考和做法,共同探讨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院校改革之道。
完善法学院校管理指导体制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法学教育领导管理体制几经变化,在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教育强国和法治强国的背景下,实行什么样的法学教育领导管理体制,成为推进法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性课题。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把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放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谋划和推进”“健全党领导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体制机制,将党的领导贯彻到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全过程各方面”“加强中央依法治国办对法学教育工作的宏观指导”。
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会长张文显认为,党的全面领导是推动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事业朝着正确政治方向、沿着正确法治道路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要健全党领导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体制机制,将党的领导贯彻到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全过程各方面。
他同时提出,党的全面领导集中体现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法学教育事业的统一领导和中央依法治国委员会对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系统领导和统筹规划。地方党委也要加强对域内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政治领导、政策支持和监督指导,统筹推进各项任务落地落实。法学院校和科研院所党组织要落实好主体责任,切实把好方向、管好阵地、建好队伍。
建设高质量法学教育体系
高校是法治人才培养的第一阵地,法学教育的实施主体是法学院校,建设高质量法学教育体系至关重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不断深入,法学教育迎来了改革发展的新契机。全国法学院校从上世纪80年代的40多所,发展到如今的600多所,在校学生数量达到50多万人,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法学教育规模最大的国家。但与此同时,由于法学院校的布局和资源配置不够合理,法学教育发展还不平衡,法学教育质量还有待提高。
2018年9月17日,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发布的《关于坚持德法兼修实施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提出,深化高等法学教育教学改革,建设高等法学院校质量文化,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法学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意见》进一步强调,完善法学教育准入制度,健全法学相关学科专业办学质量预警机制,对办学条件不足、师资水平持续低下、教育质量较差的院校畅通有序退出机制。建立法学教育质量评估制度,完善评估指标体系,在现有法学学科评估工作基础上,按计划开展高等学校法学本科教育教学评估,通过限期整改、撤销等措施,优化法学学科专业布局。
对此,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院长陈柏峰认为,要完善多层次法学教育教学体系和质量认证体系,扶持发展法律职业教育,夯实法学本科教育,提升法学研究生教育,发展法律专业学位教育。需要合理定位各层次法治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确立国家质量标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持立德树人,强化协同育人,分层次施教,丰富课程、创新教法、强化师资,突破人才培养薄弱环节,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法治人才培养质量。按照《意见》要求,完善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法律专业学位基本要求,法学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更新职业教育法律相关专业教学标准。
对于法学院校区域发展严重不平衡、法学教育资源碎片化分布以及专业师资队伍数量稀缺等方面问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龙卫球提出了建议。他认为,法学院应当逐步树立协同共享的发展理念。积极推动学院与本校尖端科技学院、实验室或者研究中心的交叉合作,建好学科融合的“小学术共同体”。同时,探索高校之间互联共享、校企产学之间合作共赢发展的新路径,建设高校法学院与高科技产业共同研讨法律科技发展现状及前景的交流渠道,争取建成学术共进的“大学术共同体”,最大程度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育人潜力。
他表示,高校之间往往缺乏共享资源的信任基础,为敦促更大范围内法学院快速适应科技创新的整体环境,必须坚持系统谋划的战略思维,充分发挥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宏观调控作用。一方面,督促高校树立协同共建、共享双赢的开放理念,出台针对建设科技创新背景下快速适应型法学院的政策,确立激励机制和标准化管理办法,统筹谋划全国范围内法学院建设的目标和进程;另一方面,引导高校开展建设全国优质法学教学资源共享数字平台的尝试,通过确立独立化的协调机制、规范化的筛选机制以及常态化的维护机制,确保优质法学教育资源惠及范围更广的法科学生,确保建设科技创新背景下快速适应型法学院理念的成功落地。
推动法学教育与法治实务深度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法学学科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法学教育要处理好知识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要打破高校和社会之间的体制壁垒,将实际工作部门的优质实践教学资源引进高校,加强法学教育、法学研究工作者和法治实际工作者之间的交流。
面对新发展阶段的任务要求,法学教育应以法治实践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实践教学的方式方法,注重实践训练,加强与法治实务部门的沟通协作,提升法治实务部门在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学生实习等环节的参与力度,利用新技术、新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强化案例教学,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拓展优质实践教学资源,有效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近年来,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遵循国家“卓越法治人才培养2.0计划”提出的“重实践”要求,努力构建实践教育教学体系,全方位、全链条、全覆盖推进实践教育教学活动。
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陈宗波介绍道:“在课程结构上,形成‘案例课程+实验课程+见习课程+实习课程’的实践课程群。比如‘案例课程’是除了每门课程讲授案例之外,还专门开设了民法、刑法、行政法和国际法案例系列课程。在教学组织中,注重学生专业能力培养。除了开设常规的模拟法庭、法律辩论和虚拟仿真等实验课程,还在教学空间上突破传统经院式课堂,打造延伸性课堂,把教育教学活动拓展到社会实践一线。”
十多年来,由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师生组成的“小天平”“小法槌”等法律义务服务团队,每年寒暑假都活跃在城镇乡村开展“普法千里行”等法律服务,用脚步丈量中国基层法治之路,用心灵感受中国法治之光,努力在中国基层法治实践体验中铸造学生法治之魂。学校不断优化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结构,建立学校、用人单位和行业部门共同参与的教学指导、考核和评价体系,引导“职业导向型”培养方式,着力培育扎根于民族边疆地区卓越法治人才。
打造协同育人共同体是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卓越法治人才培养的突出特点。基于“优化结构,外引内培,内外融合,专兼结合”思路,与实务部门建立协同育人机制,依托“双千计划”,建立法学院和法治实务部门的双向交流:一是法学院将实务部门优质教学资源“引进来”,即从立法、执法和司法等部门选聘实务专家到学院担任院长助理或实务教师,让其深度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设计、教材编写、专业教学和学教评价活动;二是让学院教师“走出去”,即从法学院选聘法学骨干教师到立法、司法等部门挂职,提升实务技能,体验职业情怀。随着协同育人机制的发展,育人共同体已经实现“飞地育才”模式,即法学院到协同培养单位建立联合培养基地,至今已建立3个自治区层面、7个高校层面法律硕士联合培养基地。
郑州大学法学院在开展实践教学、强化与法治实务部门融合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创新。
郑州大学法学院院长苗连营从四个方面,介绍了学校的具体做法:加强实践基地精细化、分类化建设,全面提升协同育人能力。学校先后与最高人民法院第四巡回法庭、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省产权交易中心等合作建立实践创新基地42家,实现了诉讼类、民商类、知识产权类、金融类、生态环境类、涉外法治类等精细化、分类化实践基地建设。与省高级人民法院合作设立的研究生工作站入选“河南省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
注重选好用好校外导师,加强法律实务特色教材建设。有针对性地聘请校外知名实务专家担任兼职导师22人、兼职教授29人;建立法律文书写作授课师资群,由法官、检察官、律师等轮流给学生讲授法律文书课;联合校外法律实务专家编写出版“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程系列丛书”11部,该系列教程为我国首批法律硕士研究生系列案例丛书。
着力打造法律实务“金课”,全面优化课程体系。邀请实务专家联合开设“模拟法庭训练”“法律文书写作”等专业课程;与国内知名高校联合开设“都市法与公共政策”研究生金课;建设专业硕士省级实务“金课”3门:《刑事诉讼法》课程获评“河南省专业学位研究生精品教学案例课程”;《经济法专题》和《刑法学》获评河南省质量工程课程。
有效拓展实务教学方法,建好实践育人的第二课堂。组织“法庭审判进校园”近20场,推出卓越法治人才实务训练营,开展系列法律实务大讲堂,组织模拟法庭竞赛、问诊式教学、法律技能专项训练等各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开设研究生论文写作能力提升系列讲座,举办裁判文书写作大奖赛。连续6年举办“天欣杯”中国裁判文书写作大赛,实现“以赛促学 以赛促教”。
优化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有机衔接
法学教育为法治建设培养合格的法治人才,法治人才对法律职业的适应性是检验法学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做好法律职业和法学教育之间的有机衔接,必须准确理解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关系,提升法学教育的人才培养职业适应性。
多年来,成都大学法学院在增强人才培养的法律职业适应性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针对“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交叉学科实验平台搭建不足”“以能力提升为重点的交叉学科实验课程开发不足”“以创新创业教育为特色的教学成果产出不足”等问题,学校坚持“深化产教融合,服务产业需求”的理念,与华律网建立“互联网+法律”创新研究基地,打造个性化学习社区-交叉学科实验创新平台,建立双师队伍,开发《法律大数据检索与应用》《人工智能法律应用》两门交叉学科实验教学课程,学生在教师团队指导下开展法律知识图谱制作及互联网法律咨询援助、法律咨询案例校准等工作,让学生了解互联网法律行业,提升法律应用能力,探索、孵化创新创业项目,实现法学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专创融合”,也为学生就业拓展出新的领域和渠道。
成都大学法学院院长邓陕峡认为,法学教育是以法学学科发展为基础,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但其有自身的发展逻辑,经过多年建设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法学学科体系与法治人才培养模式。法律职业是一种不断发展的场域,直接面向法律行业、法律服务市场和法治建设,不同的法律职业提供不同的法律实践场景,社会关系变迁与社会分工发展使得法律实践场景随之更新发展,也让法律职业具有领域导向、问题导向和未来导向的特点。
“将丰富的法律实践场景转化为法学教育场景,将优质的法治实践资源转化为法学教育资源,建设与该目标相匹配的师资和课程,并将两者有机融合,辅之以相配套的培养机制、培养平台和经费,从‘价值-理论思维-规则适用-技能’四个维度增强学生的法律职业适应性,为学生的法律职业发展打好基础,将这四个维度外化为‘职业道德-法治思维-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四个层面,实现从增强适应性向法律职业的未来引领性飞跃。”邓陕峡说。
被誉为我国“司法警官的摇篮”的中央司法警官学院,肩负着为全国司法行政系统特别是监狱、戒毒和社区矫正机关培养高素质后备人才的重任。该校深入学习贯彻《意见》,注重推进法学特色专业改革发展建设,在完善优化法律职业和法学教育的衔接机制方面成效显著。
据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司法人权研究中心主任贡太雷介绍,该院不断完善和打通“招(录)培(养)就(业)”一体化人才培养协同联动机制,从高校高考招录、到教育教学培养、再到毕业招录就业,形成一套特色的动态闭环机制。学校在高考招录前和各地行业主管部门充分酝酿招考计划,在全国各地行业系统中积极遴选典型性实务部门签署人才培养教育教学合作框架协议,在学校学科专业内涵发展和人才培养特色建设中积极与实务部门和高水平专业院校保持互动探索并创新具体实施方案,尤其是在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和研究成果转化等方面不断推进深度合作。
同时,开展法律硕士(监所管理与罪犯教育方向)专业学位教育,以研究生教育为牵引力,结合国家六部委的司法行政机关人民警察便捷招录机制,把最适宜培养学生从事监所行业法治与警务工作所需职业认同感的实践教学作为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的着力点,要求所有涉警专业学生利用一个学期适度加上寒暑假时间,学校派出理论指导教师、单位遴选实务指导教官共同对学生开展实操实训,开展集中为期半年或不少于3个月的顶岗实习实训。学校及其教师和单位及其教官可以联合开展对疑难业务集中问诊,对相关理论创新开展局部先行实践试点等,法治实务部门和高校共同实现实践教学无缝衔接,完善学生在实习实训期间的学业考核机制,促进学生在就业前完成初步的“岗前业务培训”,打造“教学研练用”一体化实训模式,做到提升职业认同、优化职业能力和推动职业发展的多赢效能。
“学习贯彻好《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要平衡好以学科专业建设供给侧改革和以人才培养建设需求侧改革的有序发展,侧重打造法律职业共同体发展所需的知识、技能和价值系统。”贡太雷说。
● 责任编辑:王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