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燕赵大地更美的生态画卷

-- ——河北“燕赵山海·公益检察”专项监督活动侧记
  这是一片饱经沧桑的土地,也是一片充满传奇和生机的土地。她东临大海,北依燕山,依偎在太行山雄浑壮阔的怀抱里,见证着这里的山水变迁和岁月荣枯。这就是拥有着浓厚历史文化积淀的燕赵大地。
  随着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理念的提出与部署,河北省委精心谋划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河北场景,将“燕赵大地展现天蓝、地绿、水秀的美丽景象”作为生态建设的一项重要目标,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河北省检察机关积极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己任,迅速展开了“燕赵山海·公益检察”护航美丽河北建设专项监督活动,强化职责担当,提升监督职能,以公益检察的灵敏高效,助力美丽河北建设,为燕赵大地描绘出更美的生态画卷。
  
  发起总动员 吹响冲锋号
  2023年3月29日,“燕赵山海·公益检察”护航美丽河北建设专项监督工作会议在石家庄市召开。自今年3月起,该专项监督工作直至河北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天蓝、地绿、水秀的美丽河北基本建成为止。
  河北省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董开军在动员会上表示,开展“燕赵山海·公益检察”护航美丽河北建设专项监督,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行动,也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实践担当、筑牢首都生态护城河的必然要求、护航美丽河北建设的迫切需要。董开军在动员讲话中特别强调,要最大限度发挥公益诉讼检察作用,剑指环资领域突出问题,以法治之力促进污染治理修复,以决战决胜的姿态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以有效履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河北场景建设。
  专项监督工作会议要求全省检察机关要围绕统一部署,认真落实“燕赵山海·公益检察”护航美丽河北建设专项监督实施方案“八个一批”的要求,扎扎实实开展好专项监督活动。要聚焦破坏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和破坏生态资源等主要领域开展专项监督。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思想理念转变不到位、办案领域分布不平衡、跟踪督导力度不大、办案中取证鉴定难等问题。加大办案力度,牢固树立以办案为中心的工作理念,发挥基层院办案主力军作用,不断扩大办案规模。提升办案质效,始终秉持“专业化监督+恢复性司法+社会化治理”的生态检察模式,正确把握办案数量与质量的关系,注重在精准监督上下功夫,注重从案件前端发掘和培树典型案例、指导性案例,努力办理在全省叫得响、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案件。准确把握专项监督全面性、统一性、群众性的鲜明特点,全力以赴主动出击,上下联动统一行动,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回应民生关切,努力办理一案、治理一片、教育一方。
  会议还要求全省各级检察院要强化组织领导,把专项监督作为“一把手”工程强力推进。持续加强督导指导,确保全省三级院同频共振、同题共答、同向发力。坚持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立足检察监督定位,依法监督依法办事,确保每一件案件都能经得起法律的检验。营造浓厚舆论氛围,全面落实宣传方案,加强代表委员联络,讲好公益检察故事。注重协作配合,加强与行政机关衔接,积极借力借智,深化跨区域案件协同办理,确保专项监督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动员部署会上,河北省各市级检察院、雄安新区分院和定州、辛集市检察院14名检察长作了表态发言。他们态度坚决,信心百倍,纷纷表示将以奋勇争先、斗志昂扬的精神状态,投入到专项监督活动。
  开局关乎全局,开工即是决战。“燕赵山海·公益检察”护航美丽河北建设专项监督的冲锋号已经吹响,预示着河北省检察机关全体检察人员将以此次会议为新的起点,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锚定目标不放松,迅速了发起一场守护燕赵大地绿水青山的攻坚战。
  
  探索创新机制 强化区域协作
  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是一个涉及范围广、复杂程度高的系统工程,经常需要跨区域、跨部门调查取证,仅靠检察机关单打独斗、唱“独角戏”是难以取得办案的最佳效果的。这就需要广泛建立协作联动机制,依靠区域之间和部门之间形成合力,建立起良性、互动、协调的工作关系。为此,河北省各级检察院积极从加强沟通协作入手,积极探索建立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工作协调配合机制,不断推进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为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4月21日,唐山、秦皇岛、沧州三市检察院与天津市检察院第三分院召开渤海海洋、湿地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公益诉讼检察跨区域协作联席会议,签署协议建立公益诉讼协作机制。根据协议,四地检察机关将围绕线索移送、协助调查、案件会商、联合办案、联动修复、信息共享、意见征求、联席会议、联合调研、办案督导等十个方面建立协作机制。如发现应由其他地检察机关管辖的案件线索,将线索及时移送,接收线索的检察机关及时办理,结果及时反馈;对于多地均有管辖权的跨区域案件线索,相关检察机关协商解决管辖问题。“四地地缘相通、山水相连,保护海洋、湿地环境资源需要团结协作、携手应对。”四地检察机关在签署协议时表达出共同的感受,他们深信,此次共同建立的协作机制,将能更好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作用,深化海洋、湿地生态环境领域司法办案,促进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贡献检察力量。
  5月初,廊坊市检察院与北京市平谷区检察院、天津市蓟州区检察院也联合签署了生态检察共建协议。生态检察共建以三地检察机关联合探索完善生态检察共建模式,创建“生态+检察”特色品牌,实现打击与预防、惩治与修复、监督与支持并重的生态治理新格局,进一步促进和提升京津冀整体生态环境,努力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营造绿水青山的生态环境。
  5月19日,河北省阜平县、曲阳县、安国市、定州市、安新县与山西省繁峙县、灵丘县等两省七地检察机关,在阜平县共同召开大沙河流域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公益诉讼检察跨区域协作机制座谈会,共同谋划开展跨区域协作,开展大沙河流域生态环境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凝聚公益保护合力,为大沙河流域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提供强有力司法保障。座谈会上,两省七地检察机关就《关于建立大沙河流域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公益诉讼检察跨区域协作机制的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发表意见,并举行了会签仪式。
  与此同时,许多市县检察院也充分结合自身的区位特点,通过加强沟通、紧密协作、积极探索,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跨区域联动工作机制,形成以法治手段保护生态环境的强大合力,努力为保护生态环境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白洋淀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湿地,古有“北地西湖”之称,今有“华北明珠”之誉。2017年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实地考察雄安新区建设规划时专程前往白洋淀,强调“建设雄安新区,一定要把白洋淀修复好、保护好”。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保定市徐水区检察院联合白洋淀上游漕河流域的保定市满城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清苑区、易县以及雄安新区安新县等地检察机关,开展白洋淀上游漕河流域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跨区域检察公益诉讼专项活动,重点围绕白洋淀上游漕河流域水资源保护领域、水生态环境保护领域以及森林、草场和湿地等保护领域,开展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公益诉讼检察专项监督活动。
  5月12日,河北省检察院及保定、张家口、石家庄、邢台、邯郸等5个设区市检察院检察长和所辖的太行山沿线28个基层检察院检察长,齐聚保定市涞源县,会签《关于建立太行山(河北段)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公益诉讼检察协作机制的意见》。这是河北省检察机关加强跨区域协作,全面开展“燕赵山海·公益检察”护航美丽河北建设专项监督工作的又一重要举措。
  河北兴隆、天津蓟州两地山水相连、人脉相通、习俗相近、文化相融,在维护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法治建设进程等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为此,两地检察院从进一步加强沟通协作,积极探索建立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工作协调配合机制着眼,共同签署《关于建立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工作协调配合机制的意见(试行)》,为深化合作互补、共护绿水青山提供了坚实保障。
  
  发挥公益诉讼职能 助力生态环境整治
  河北省开展的“燕赵山海·公益检察”专项监督活动,锚定省委、省政府“十四五”期间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目标,突出燕山—太行山、张承坝上地区、白洋淀、衡水湖、大运河、渤海湾等重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治理。为此,各地检察机关充分发挥公益诉讼在维护公共利益方面的职能作用,重拳出击,严厉打击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服务保障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建设大局。
  2014年至2018年,高某某等6人为谋取非法利益,分别在禁渔期多次到乐亭县大清河港附近海域和捕鱼尖码头附近海域,使用禁用工具捕捞水产品约10万斤。2018年9月27日,唐山市公安局路北分局将高某某等6人以非法捕捞水产品罪分别移送路北区检察院审查起诉。经调查,路北区检察院认为高某某等6人非法捕捞水产品的行为破坏了海洋生物多样性,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依法向区法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请求法院判令6名被告人通过增殖放流或支付生态环境修复费的方式进行环境修复,并承担鉴定评估费12万元。法院以非法捕捞水产品罪,判处6名被告人罚金10万元或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至有期徒刑一年七个月不等的刑罚,对检察机关的民事公益诉讼请求全部予以支持。
  2022年11月,犯罪嫌疑人李某、杨某在禁猎期使用禁用工具非法猎捕野生动物,经调查,共猎捕雉鸡、草兔等“三有动物”3只,致使野生动物资源及生态环境遭受破坏,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案发后,2人均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自愿认罪认罚。此后,2人在衡水市枣强县检察院的督促和教育下,自愿与检察机关达成诉前公益诉讼损害赔偿协议,以“增殖放流”替代性修复、参加生态环境义务宣传、在市级以上媒体公开赔礼道歉等方式承担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实现了从生态“破坏者”到生态“守护者”的角色转变。
  位于辛集、深州两地交界处有一段废弃国道,因附近居民长期随意倾倒垃圾且无人清理,日积月累形成了一条长约2公里的垃圾带,不仅严重影响附近群众出行安全,还对石津干渠水资源环境造成威胁。为了及时解决这一问题,辛集和深州两地检察院在进行立案调查的同时,又于4月14日在石津灌区交界处废弃国道召开现场办公会,邀请两地河长办、石津灌区管理处、交通部门、属地乡镇政府等8家单位负责人参加。两地检察长在对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废弃国道的权属、各自监管职责和管理范围进行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要求相邻两地乡镇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切实履行属地管理职责,立即清理各自辖区垃圾带,并做好常态化管护。此后,属地乡镇政府和交通部门立即组织进行整改,在短短一周时间内,便对路面进行彻底清理,并安装了隔离网及监控设施,使该路段纳入常态化巡查管护之中。
  二次供水设备与外界环境接触较多,若管理不到位,很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给广大居民带来健康隐患。石家庄市新华区检察院通过前期对辖区生活小区二次供水情况调查发现,部分小区存在蓄水池清洗不及时、检测时间超期、信息公示不规范等问题。在为此专门召开的听证会上,办案人出示了调取的相关证据,现场向住建局和卫健局送达了检察建议书,建议其加大监管力度,责令问题小区限期整改,确保辖区居民饮用水安全。此后,住建部门督促社区物业公司加强对二次供水设施的管理和维护,保障居民饮用水安全。卫健部门加强对二次供水水质的监测和检测,确保水质达标,从而形成各部门联动,为百姓饮水安全保驾护航的工作格局,小区居民对此拍手称快,连连赞誉检察院干警为小区居民办了件实实在在的大好事。
  正如火如荼开展的“燕赵山海·公益检察”护航美丽河北建设专项监督活动,犹如一阵强劲的春风,在荡涤着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各种污浊与尘埃的同时,也在用忠诚与奉献,将护航美丽河北的点滴行动,书写在燕赵大地上、融入到大好河山里。
  ● 责任编辑:吴怡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