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谱写法学会事业发展新篇章 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广州实践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2023年4月,广州市法学会召开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会议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法学会建设的意见》,总结回顾广州市法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以来工作,选举产生新一届理事会和领导机构,聘任新一届学术委员会委员,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法学会工作。
  新时代新征程上,广州市法学会要感恩奋进、把握机遇、扛起责任,团结全市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不断推动法学理论、法治实践、法律服务、法治文化创新,推动法学会在服务广州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新时代的广州法学会建设,必须从四个方面谋划发力。
  一是坚持政治建会,更加坚定地讲政治、抓引领。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对法学法律界的政治引领,是法学会的首要任务。要筑牢法学法律界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在专业领域内部、学术共同体内部自主自发地形成“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的政治共识。要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涉法学领域敏感舆情信息的收集、研判和妥善处置,落实论坛、年会、报告会、研讨会、讲座等活动的意识形态管理,坚决反对和抵制西方“宪政”“三权鼎立”“司法独立”等错误思潮和负面言论。要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作出的战略部署,围绕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习研究宣传阐释,围绕法治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通过课题研究、学术论坛、理论文章、决策咨询报告等多种形式,把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与实践不断引向深入。要团结带领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紧密结合实践加强理论总结和理论创新,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广州实践夯实法治保障、提供智力支撑。
  二是坚持服务促会,更加自觉地促发展、提效能。服务全市社会发展稳定大局始终是广州市法学会和全市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的重要职责。法学研究要重点攻关,围绕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推进全面深化改革、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等重大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学术研讨、咨询论证和法治评估等工作,为党委政府关心关注的重大法治课题贡献广州思路和广州方案;要在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上下功夫,围绕产权保护、数字经济、互联网金融、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等领域,及时研究制约发展的法律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法律服务要契合需求,组织法学法律工作者提供分层、分块、分类的法律服务,牢牢把握加快涉外法治工作布局这一战略课题,组织高端涉外法治人才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提供高端、集约、多元的法律服务,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法律服务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以及粤港澳三地法律服务开放政策的落地落实,服务企业走出去;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中立法律服务和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为抓手,组织法学法律工作者积极参与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多元化解机制,推动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法治宣传要有的放矢,全面梳理挖掘广州千年商都的法治人文精神,将城市的历史人文底蕴融入到新时代的法治文化宣传中,讲好广州法治故事,促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坚定宪法自信,推进宪法实施,弘扬宪法精神,着力推动重要领域立法的法治宣传教育,推动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为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提供理论支持和智力服务。决策咨询要切中要害,围绕当前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发挥“智囊团”“思想库”“人才库”作用。办好内参平台,优化“法学会平台+院校专家+实务精英”合作研究模式,组织专家从法治角度持续输出切实管用的对策进入领导层、决策圈,促进问题解决、推动改革、服务发展。
  三是坚持人才兴会,更加贴心地当好“桥梁”与“纽带”。“凝聚”“团结”是法学会作为党的群团组织的独特气质和特点。要强化联系群众功能。进一步延伸工作触角,进万家门、访万家情、结万家亲,加强与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的沟通和联系,持续巩固和发展会员队伍,拓宽会员发展渠道,提高会员发展质量,切实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多做雪中送炭的实事,多提供对路的服务,交流感情,凝聚人心,真正建成“法学工作者、法律工作者之家”。要强化人才培养功能。致力于培养一支政治坚定、理论深厚、乐于奉献的法学法律工作者队伍,积极搭建让优秀人才、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展示才华的舞台,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生动局面,提升广州地区法学人才在学术研究、咨政参谋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要强化对外交流功能。深化同北京、上海、深圳等其他城市的法学法律沟通交流,把我们的专家和成果推介出去,把其他地方的好经验吸纳进来。深化同港澳地区法学法律界的沟通交流,进一步推动粤港澳三地司法、法律、学术界合作互鉴,重点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及“一带一路”涉外法治建设,扩大对外法治交流合作的影响力,提升参与规则制定的能力。
  四是坚持改革强会,更加主动地添活力、强动能。大兴调查研究,充分激发法学会的内在活力,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深化群团组织改革的指示精神,进一步推进组织体制、工作机制、运行方式创新,建设坚强有力、充满活力的法学会组织。要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工作的全过程各领域,自觉对标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和从严从实之风加强自身建设,严于管会治会,在全方位、高标准锻造中焕发出法学会昂扬向上的时代风貌。要以数字化改革提升工作质效,推动法学会工作融入广州“智慧政法”规划建设中,完善数字化会员管理服务平台,高水平打造一批应用场景,实现法学法律工作者线上线下良性互动,为广州地区法学法律工作者履行社会责任、实现学术抱负、服务群众搭建智慧服务平台。要加强专业研究会建设。以法治建设需求为牵引,着力建设学科门类齐全、结构科学合理的专业研究会,打造富有广州区域特色,跨学科、领域的法治智库矩阵。要全面加强法学会干部队伍建设,着眼增强理论自觉,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推动在本部门本系统落地见效。一刻不停推进法学会全面从严治党,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以好的作风确保好的效果,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作者系广州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广州市法学会会长)
  ● 责任编辑:虞文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