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文章标题:
推进社区矫正向更高水平迈进
从2003年开始试点,2009年全面试行,2014年全面推进,社区矫正工作开展20年来,各地社区矫正机构积极探索,守正创新。20年来,我国的社区矫正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经历了不断的摸索和尝试,凝结成一部社区矫正法,结合各地的实践经验,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截至2020年7月,全国累计接收社区矫正对象495万人,累计解除431万人,每年列管社区矫正对象120多万人,成本只有监狱的十分之一,矫正期间再犯罪率仅为0.2%,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北京社区矫正工作突出体制机制建设,成立专门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市、区、街道(乡镇)三级工作机构。加强顶层设计,出台社区矫正工作意见,并贯彻落实社区矫正法,建立1个市级、17个区级、342个街道(乡镇)社区矫正委员会,实现三级社区矫正委员会全覆盖,发展形成了具有北京特色的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司法行政部门、相关职能部门与社会力量各司其责、齐抓共管的社区矫正工作新格局。
上海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社区矫正重点对象、重要对象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本市社区矫正调查评估工作实施办法(试行)》《矫正小组工作规范(试行)》《社区矫正执法人员职业规范(试行)》《上海市社区服刑人员考核管理办法(试行)》《暂予监外执行规定实施细则》等二十余个规范性文件,给社区矫正刑罚执行工作提供制度保障,不断完善各项制度规范。
浙江省积极推动社区矫正与基层社会治理深度融合,全面推进社区矫正“矫务公开”工作,初步构建了制度完善、框架明晰、权责规范、渠道丰富的“矫务公开”工作体系,工作透明度和执法公信力得到有效提升,整体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同时,公开透明执法,建立阳光执法模式,公开权利责任范围、案件办理流程和加强执法行为监督。将社区矫正监督内容及要求纳入人民监督员、法治监督队伍日常监督职责,积极打造专业化、职业化社会监督队伍。
更喜人的是,2020年7月1日,社区矫正法正式实施,标志着社区矫正从此进入依“法”新时代。可以肯定,社区矫正法的“中国特色”血液流淌在法律条文字里行间。从2002年《关于开展社区矫治工作试点的意见》起,我国社区矫正工作都是在具有政策性和改革性的规范性文件指导下进行的,而社区矫正法的出台,无疑是我国社区矫正发展历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在总结和确认近20年来社区矫正实践所取得的重要经验的基础上,这部立法对社区矫正实践中所形成的框架性制度设计和规则进一步细化完善,并对一些实践中有争议的内容有所回应,正式形成了我国社区矫正基本法律制度的框架体系。
在社区矫正工作20周年之际,《民主与法制》周刊2023年第23期推出《社区矫正工作20年》系列报道,对我国的社区矫正工作进行回顾梳理和总结,并对社区矫正制度加以探讨,对于加深社会公众对社区矫正制度的认识、提高社会公众对社区矫正的认可度、推动社区矫正制度的完善,意义重大。
我们期待未来中国特色的社区矫正制度,可以充分考虑我国实际情况,遵循社区矫正规律,提高社区矫正成效,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推进社区矫正在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中向更高水平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