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情扎根社区,用心守护平安

-- ——记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大门社区警长黄源恩
  社区警务是公安工作的重要根基,社区民警是做好社区警务工作中的关键一环。2022年以来,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公安局按照上级部署积极推动“派出所主防”工作,前移警务阵地,选优配强社区民警,打造了一支沉得下、扎得深、做得实的社区民警队伍。今年50岁的黄源恩,是顺德区公安局大门社区警务室的警长,也是顺德区205名社区警长中的一员。
  从警30年,黄源恩就在社区民警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坚守了27年。27年来,他把社区当成了家,在调解邻里纠纷、人口管理、安全检查、入户宣传等工作上尽心尽力,倾注了青春年华,先后荣获“岭南百佳社区民警”、佛山市“最美基层民警”、佛山市十佳人民警察等荣誉称号,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个人三等功一次。
  
  初心不改 扎根社区的“追梦人”
  1993年,黄源恩从部队退役参加公安工作,对于他而言,选择从警既是出于一种责任感,也是出于内心深处的一个梦想。当时,顺德的治安形势比较复杂,侵财类案件相对多发。“所以,我想发挥从军的经验,为改善家乡的治安环境尽一份力,圆自己心中的警察梦。”黄源恩说。
  从军营到警营,角色转变,身份转换,不变的是忠诚于党的信念和决心以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初心。怀揣着这份守护一方平安的梦想,黄源恩开始了他的从警之路。1996年,顺德全区开始推行一村居一社区警务室,黄源恩被挑选为首批社区民警,自此就与社区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27年来,黄源恩驻扎过容桂红旗、振华、红星、海尾、大良、大门社区,从最初专职带领治安队员专攻打击违法犯罪,逐渐转变为打击、防范两手抓,同步完善管理和服务。
  黄源恩所在的大门社区辖区总面积6.5平方公里,有12个自然村,实有人口2万多人,流动人口1.2万多人,重点企业10家,管理难度不小。如何撑起辖区的大平安?黄源恩有自己的经验与方法。
  走深走细,用心用情,就是黄源恩做好人口及行业管理工作上的“秘籍”。“我喜欢跟群众打交道、交朋友,不管年龄大小,我都可以跟他们聊得来,和群众沟通联系多了,也方便工作开展,实现底数清、情况明。哪天没与群众聊上几句,我就浑身不舒服。”黄源恩笑着说。
  黄源恩喜欢“扎”在群众堆儿里,走街串巷和群众交流。在交流中把握辖区情况,也在交流中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此外,黄源恩开通了两个微信号,全部对外公布,并牵头建立了警民联络微信群,群众只要在群里发个微信,就有民警帮忙咨询、解答,真正实现警民全天候线上线下互动。在黄源恩的手机里,与辖区群众、厂企、学校沟通建立的群组就有二十多个,微信好友除了家人、工作联系人,辖区群众占了大多数。
  同时,在社区警务室智慧巡防“一张图”系统的有力支撑下,黄源恩也能在第一时间知晓社区的警力、警情、勤务等信息。渐渐的,他走访流动人口过万人次,对社区的各项治安要素及主要问题等了如指掌,不仅成为社区情况的“活地图”,也成为群众身边的“百事通”。
  
  筑牢防线 辖区平安的“守护者”
  黄源恩仍记得,2016年,自己刚调入大门社区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扎进大门社区的大街小巷,向社区工作人员了解治安情况、和辖区内的居民拉家常,走访企业、摸底治安及消防情况。
  通过走访,黄源恩发现,大门社区的治安巡逻力量较弱,为了调动、提高社区治安力量的积极性,加强辖区的防控监管,黄源恩在社区的支持下,设立了治安巡逻奖惩试行制度。“每个季度会有奖金奖励综合评定在前三名的治安巡防员。”黄源恩说。同时,在黄源恩的带领下,大门社区的治安盲点和重点位置安装了200多个视频监控器,使辖区形成全方位立体型的视频监控网,让群众备感心安。
  近年来,电信诈骗警情高发。为全面提高辖区治安防范能力,加大宣传力度,2022年6月起,黄源恩组建了社区反诈志愿者队伍,成员主要来自辖区校园、企事业单位、社区离退休干部、社工及网格员等各阶层人士,队伍从刚开始的十几人已发展到现在100多人。日常工作中,志愿者不定时深入社区向校园师生、企业员工、出租屋居住人员及辖区群众等宣传各类反诈信息。“电诈案件破案难度大,追赃挽损更难。想要压制电诈案件,防范宣传很关键,但仅凭警务室的力量实在有限,所以要借助民力,发挥民力,发挥好群防群治的力量。”黄源恩说。
  为做好社区安全防范工作,黄源恩还大力组建最小应急单元应急力量。2022年9月,在黄源恩的组织发动下,大门社区12个自然村的村长及村民代表20多人,成立了一支治安巡逻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村民自治作用,增强了群防力量,有效弥补了警力不足问题。
  经过努力,2022年,大门社区电诈警情实现“零发案”,被评为“佛山市无诈社区”,大门社区的入室盗窃警情、打架斗殴警情同比分别大幅下降65%和20%,黄源恩摸索总结的社区警务工作经验也在全市警务工作中推广。
  
  真情帮扶 群众心中的“贴心人”
  在大门社区警务室的墙上,挂满了各种锦旗,其中一面写着:“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乐善好施,结扶帮贫。”“这是琼姨赠送的,这几年送了好几面锦旗了。”警务室一名辅警介绍道。
  原来,近些年,65岁的琼姨是警务室的常客,她是辖区里的低保户,儿子祥仔早些年误入歧途,刑满释放后又不幸患上重疾,让原本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黄源恩到大门社区任警长后,听闻此事,便常常上门探访,并为他们申请“大病医疗”、居委会福利基金等救助项目。
  起初,琼姨对他冷言冷语。但黄源恩没灰心,常常一个人上门去找琼姨一家聊天,倾听心声,了解诉求。渐渐的,琼姨一家终于向黄源恩打开了心扉,连不愿意与人沟通、严重自闭的祥仔,也向黄源恩倾诉心声。
  2018年的夏天,由于长期蜗居于没有风扇及空调的房间,祥仔出现严重中暑,并被医院下了病危通知。听闻消息后,黄源恩不仅帮助他们申请救助,还到他们家中帮忙安装风扇。后来,祥仔经治疗后痊愈出院。为从根本上解决琼姨一家的经济困难,黄源恩不仅给琼姨介绍了工作,还为祥仔找到了一些可以居家完成的外包工作。如今,琼姨一家已重燃起对生活的憧憬。“黄sir真系冇得倾(没得说),佢(他)系个好人。”琼姨说。
  帮扶人群的服务、管理是社区警务的主要工作范畴之一。黄源恩深知,一名称职的社区民警,不仅要“身”入社区,更要“心”入社区,用心与群众交朋友,心里时刻装着辖区居民的安危冷暖,才能把社区警务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儿上。“这些年来,我在岗位上已经做出感情了,早已把辖区群众当成亲人。”黄源恩说。
  
  履职尽责 群众信赖的“解困人”
  2022年11月5日23时许,黄源恩在值班中接到综合指挥室指令,一位八旬老人于当天下午3时离开住宅后至今未归。根据相关线索,黄源恩发现老人曾经去过辖区某墓园,于是立即带领辅警队员前往搜寻。
  当晚,大雨倾盆,气温骤降,给搜寻工作带来了不少难度。尽管如此,搜寻人员依旧冒雨沿着某墓园一带反复搜寻,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大家的衣服早已湿透,却始终没有发现老人的身影。直到次日凌晨2时,黄源恩仍在该地带领队员进行地毯式搜寻。最终,在墓园后山的某公司门口,搜寻人员发现了一位撑伞老人,与走失的老人的特征较为相似。经询问,确认其就是走失的老人。
  当老人的儿子闻讯赶来,见到走失近12小时的母亲安然无恙,激动得热泪盈眶,连声感谢。后来,母子二人给大门社区警务室送上了一面锦旗,上面写着:“风雨无阻显真情,为民服务助母归。”

  成为社区民警以来,社区已成为黄源恩的第二个家,他把群众“急难愁盼”放在心上,始终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在朝夕相处的过程中,群众遇到烦心事、闹心事,都会主动找黄源恩交流,遇到矛盾纠纷时也会主动找他调解。2023年第一季度,黄源恩便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20多起,赢得了群众的真心信赖和高度赞许。


  热心公益 为民服务一直在路上
  多年来,“闲不住”的黄源恩始终怀揣着为人民服务的热忱,用实际行动助力社会公益事业。截至目前,黄源恩已主动献血多达50余次,用鲜血延续了无数人的生命。“坚持献血这么多年,就是想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只要身体允许,在献血这条路上,我会一直走下去。”黄源恩说。
  除了献血,黄源恩还登记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起初,家人并不理解他的选择,黄源恩便积极给家人普及捐献知识,渐渐的,他的家人也转变了态度,并全力支持他的选择。黄源恩不仅是一个“捐献者”,还是一个“宣传员”,在他的鼓励和影响下,他身边的亲友、同事们也陆续加入到无偿献血的行列中。
  2015年,在顺德区容桂街道海尾社区做社区民警的他在走访中得知,辖区学校一学生突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需大量成分血及血小板,于是,他主动牵头在辖区发起捐款活动,并发出献血倡议书,当天就带着4名志愿者献血2000余毫升,成功挽救了这名处于生死一线间的学生。
  “这也许跟我的性格有关,能帮到别人,我就感到很快乐、很知足。就算不当民警,我也会做一名社会工作者。”27年来,从青春年少到两鬓微霜,黄源恩全身心扑在了挚爱的社区警务工作上,忠于职守、乐在其中,从未想过调整工作岗位。他觉得,群众的一声感谢、一句问候,就是自己前进的力量源泉。
  “只要群众需要,我就第一时间出现。如今,社区警务工作内容和模式不断变化,但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的工作态度、工作热情永不能变,只要组织信任我,我会一直坚守、做好表率。”黄源恩说。
  ● 责任编辑: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