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文章标题:
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湖北样板
-- ——湖北宜都市推进“双基强化、三治融合”基层社会治理试点纪实
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最末端,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厚植党的执政根基关键在基层,城乡基层治理难点也在基层。“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是基层社会治理难题的真实写照。
在新形势下,如何推动基层治理法治化向纵深发展,来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2019年以来,湖北省法学会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在省委政法委的直接领导下,协调省直十四个部门和武汉大学法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等科研院所,牵头在宜都市开展“强化全民思想政治基础和现代化信息平台建设,强化基层社会治理队伍基础,推进自治、法治、德治融合”的基层社会治理试点工作,通过三年多的试点,宜都市基本形成了党建引领、共建共治共享、自治法治德治充分融合、民富民安并进、和谐发展共赢的良好社会局面。
2022年,宜都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900亿元,全国百强排名前进至第68位,跻身中部百强第12位;2022年12月,《光明日报》发布竞争力智库《中国城市基本现代化监测报告2022》评价成果,在“2022中国县级市基本现代化指数前100名”中,宜都市位列第64位,同时入选“2022中国高质量推进基本现代化典型城市”。
初夏的荆楚大地,万木葱茏,生机勃发,一片热气腾腾的火热景象。
站在宜都城外的合江楼上远眺,长江东去,百折不回。
记者在这座不到40万人口的小城中仔细探寻,去听那些动人的故事,去看那些新生的景象,试图打开宜都基层社会治理成功的“密码”。
“精英回流”催生“磁铁支部”
“党支部像吸铁石一样,把乡亲们紧紧凝聚在了一起。”这是宜都市五眼泉镇弭水桥村留给记者最深的印象。
弭水桥村曾经是远近闻名的穷村、乱村,底子薄、问题多、怨气重,干群关系紧张。一天,一位村民到村委会办事,连村干部的影子都找不到,他气愤地把村委会的牌子从墙上摘了下来,直接扛到镇政府说:“有村委会还不如没有,干脆把村委会的牌子还给镇里!”
此事深深地触动了当地党委政府:支部不强,群众就没希望。2014年,从弭水桥走出去的宜都龙腾矿业总经理刘大卫,带着党委政府和乡亲们殷切的期盼回到弭水桥村,全票当选了村党总支书记。
上任第一天,面对6张“刻”有老百姓“拳头印”的办公桌,刘大卫定下规矩:党员干部要时刻想着群众,村民有事,干部必须半小时内到达现场。凡是村级发展决策,事先必须走访听取群众意见。电话24小时开机,现场30分钟赶到,刘大卫遍访810户农家,收集村级发展意见1000多条。村民说:“这个班子是真干事的!”
真正让基层阵地筑牢在百姓心中的,才是发展成效。为了找对产业发展路子,刘大卫和其他支委连续7个月进丑溪、爬竹根坡,勘察当地独特的旅游资源。最终引资5000万元建起国家4A景区——三峡九凤谷。如今弭水桥村每年集体总收入达100多万元,700多名村民从产业发展中获益。弭水桥村也一举甩掉了“空壳村”的帽子,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富起来美起来的乡村,也吸引在外务工人员纷纷回乡创业。弭水桥村党支部像磁铁一样,把民心像“铁粉”一样紧紧吸在一起,被宜都市委总结为“磁铁支部”。
让党员干部生活在群众中,让群众生活在集体中,让基层阵地筑牢在百姓心中。宜都市在培育“磁铁支部”的同时,又将党性强、服务强、带富强、理事强、自律强的“五强书记”队伍建设,作为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先导性工程,使他们成为山乡脱贫致富的“领头雁”。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就是一个产业“加速器”。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如今,在宜都市,通过“筑堡工程”将组织和治理的根基扎向深处,涌现出一批如刘大卫这样高素质、能力强的乡村精英回流到农村,激发出了基层治理的活力,找回了乡村发展的自主性。
宜都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余红告诉记者:没有乡村产业兴旺,集体经济组织会显得处处软弱无力,而贫穷的集体经济组织承担不了村镇善治之责。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宜都市加大对基层组织的制度建设力度,提升基层组织的领导力和治理能力,吸引优秀的青年人才回流农村,并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提升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不但提升了基层治理的现代化水平,更是走出了乡村振兴的新道路。
“家庭诚信档案”推动化风成俗
“群众既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受益者,也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参与者,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必须夯实群众思想根基,宜都通过全面推行家庭诚信档案,激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内生动力,让群众的参与热情和创造能力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谈及建立家庭诚信档案的初衷,宜都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邓钢英深有感触地说。
为了推动文明风气的形成,宜都全域推进,对全市155个村(社区)结合实际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实行积分管理,对全市11万余户家庭建立文明诚信档案,将文明守礼、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等行为终身记录应用。从家庭诚信档案的建立,到实施“百千万”文明诚信家庭培育工程(在全市各村和社区层面培育10000个文明诚信户,在各乡镇、街道层面推出1000个示范户,在市级层面选树100个标兵户),宜都市步步为营、接力推进,三年来,表彰文明诚信标兵家庭504户,市乡村三级文明诚信家庭达11798户。同时,他们还建立市乡村三级联合激励约束机制,24个村将积分与集体股份制分红挂钩,131个村居落实服务优先优惠、各级评优表彰、爱心超市物品兑换等12项受益优待和6项受限措施,让守信者受益,让失信者受限,使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成为务实管用的“小宪法”。好人好事不穷,文明诚信蔚然成风。宜都家庭诚信档案建设经验被宜昌市作为特色项目,在宜昌全市推广。央视《新闻联播》、《光明日报》、“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及中新网等主流媒体亦浓墨重彩地进行宣传报道,引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人情风、“带彩”娱乐、文化生活贫乏等热点问题,宜都市不断加强思想引领,把以文化人、成风化俗摆在重要位置,开办市乡村三级道德法治讲堂,组建三级宣讲团,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民法典,促进人民群众的文明素质全面跃升。
不独如此,宜都市还在现有8处红色教育基地和9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基础上,在乡镇、村(社区)普遍建立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民俗文化实践基地、农家书屋和田间课堂。全年开展“四季文化节”:春季开展“春和风尚节”,评比表彰选树典型;夏季开展“夏韵艺术节”,倡导“劳动美、颂党恩”;秋季开展“秋思读书节”,集中展示全民阅读成果;冬季开展“冬艺健身节”,举办农民运动会。还创新提炼出以“勤、孝、净、诚、和”为主题的“五美”文化、弘扬“新二十四孝”,相继推出108名“五美之星”。丰富的文化生活牢牢占据了村民业余文化生活的主阵地,人民群众获得了物质精神双丰收。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社会治理领域专家徐汉明认为,在传统的治理中,自治、法治、德治往往单兵突进、各自为战,难以形成整体治理合力。“三治”融合重在于“融”,要点在“融”,难点也在“融”,究竟该怎么“融”呢?宜都通过建立家庭诚信档案,发挥自治法治德治深度融合的功效,形成1+1+1>3的效果,成为基层治理的一记“妙招”,产生了化风成俗的效果。
“法治惠民”成就万家安心
法治是最普惠的民生,是基层社会治理最坚实的保障,宜都市大力弘扬良法善治的法治精神,紧紧围绕法治惠民、因地施策,构建起了一套具有宜都特色的全域法治实施配套体系。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宜都市完善市乡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实行“一村一警(辅)”“一村一法律顾问”“一村一法治主任”制度,统筹村(社区)治保会、社区民警和司法所干警队伍资源,承担矛盾纠纷调解、法治宣传和为重大决策提供法律意见等专业工作,全市各村(社区)法治主任自上任以来,共开展各类法治讲座、专题辅导150余场次,干部群众受教育人数达到50000余人;协助开展矛盾纠纷排查200起,化解重大疑难纠纷11起,帮助申请法律援助9件,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20万元,在干群之间搭建了一座“连心桥”。依托法学会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试点工作的优势,建立市乡村三级“法学法律工作者之家”,发展会员632人,建立起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的法律服务工作机制,让每一名群众都能享受到家门口的法律服务。人民群众开心地说:“只要有群众的地方,就有法学会的声音,我们切实感受到法就在身边!”
通过宜都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刘俊平介绍,记者了解到,为推进立体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宜都按照“1+5+N”工作思路,规范市乡村三级综治(网格)中心,实现综治协调、网格管理、法律服务、矛盾调处、信访办理、应急指挥等工作统筹,让群众反映诉求、解决矛盾“只跑一地,只进一门”。他们建立起“情指勤舆”一体化运行机制,实现信息联网、矛盾联调、治安联防、平安联创,在闹市街头和偏远山区分别设立“密防快反”警务服务站、村级中心警务站,增强治安防控力量。组建了“联合专业调解委员会”,融合专职调解员和相关领域专家推动形成“1+6”多元协调共治模式,实现“专业的问题专家管、大家的事情大家判”,率先建成“宜都市心理健康服务及指导中心”及分中心,在124个村(社区)和42所学校建立心理咨询室,筑牢社会治理现代化“心防工程”,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纠心事都有诉说解决的场所。
记者切实感受到宜都法治惠民品牌创建工作之实,为提升全民的法治信仰,宜都扎实推进《全面推进法治宜都建设实施意见》《法治宜都建设总体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创新法治教育方式,聚焦关键少数,实行领导干部任前考法和任中述法制度,养成领导干部在法治轨道上用权习惯,培育出“崇法善治”文化、“一十百千”工程、“党定向、法安村、文润家”等法治创建特色品牌,法治文化渗透力和感召力浸润人心。
谈到这个变化,宜都市司法局局长孙吉伞兴奋地说:“我们这些年扎实推进法治惠民工程的功夫没有白费,全市先后涌现出3个‘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和11个省级法治文化示范点,‘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浓厚氛围在宜都收到明显效果,人民群众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法治实惠!”
“围楼夜话”触及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小区停车难是我们所有业主的‘心病’,清江润园小区停车那么难,你们都能解决,希望有关部门也能够早日帮我们解决。”5月3日18时30分,宜都市清江社区的一栋住宅楼下,业主们自带小马扎纷纷围坐在一起,开门见山地向参加该场“围楼夜话”的宜都市民政局副局长贾威提出了问题。
2022年6月起,宜都市在城区以“邻里相识、干群相融,楼道走通、民心走顺,共话治理、共享成果”为主题,开展“围楼夜话”,搭建共商治理平台。
清江社区业主们所说的清江润园,是建于本世纪初一个常住人口近千人的住宅小区,由于当初没有建地下停车场,小区业主只能将车停在便道上,小区的车道变成了“一车道”,这也是造成小区上下班高峰时拥堵的原因。2022年6月10日晚6时,清江润园小区首场“围楼夜话”举行时,清江润园上下班高峰期拥堵问题引起业主共鸣。在“围楼夜话”上,有业主提议,将小区内部改为单行道,所有车辆由前门进、后门出,这样就能化解对面来车现象,也就避免了因难以错车造成的拥堵。名都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杜柯和多数业主都认为这是一个好方案,在征求业主意见的同时,杜柯还会同物业公司挨家挨户上门做思想工作。经过两天的意见征集,业委会反馈,设立小区单行道的提议在业主群通过。随后,物业公司立即对前后门进出口匝道进行了调整,前门进,后门出,并贴出出行告示。不但解决了该小区出行拥堵问题,还完成了消防通道的扩建,增设了停车位和电动汽车充电桩。
宜都市陆城街道党工委书记李先宁告诉记者:宜都市组织全市98家市直单位、6886名党员干部下沉到小区,从噪音扰民、物业投诉、停车难、充电难等群众身边的“大事”入手,以楼栋为单元,组织居民开展议事活动的“围楼夜话”,至今已开展1100余场次,累计收集群众问题诉求5922条,征集群众意见建议4687条。通过“楼道革命”等工作,解决居民小问题,化解各类矛盾问题,倾听居民倾诉,而且在干部与群众之间、社区与居民之间、居民与居民之间搭建了情感纽带,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干部与群众打成一片,实现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在利用举办“围楼夜话”触及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的同时,宜都市还探索把支部建在网格上,在全市形成“网格支部”483个、网格党小组11个,推动党的力量、资源下沉到网格,延伸到治理末梢,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实现“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村(社区)”,以红色引擎不断推动建立网格共治微阵地,党员常态化参与网格支部活动,提升网格治理活力。
“共同缔造”激发治理活力
“美好环境和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是湖北省委强力推进的一项基层社会治理实践活动。在宜都,以“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为主题的共同缔造理念不断开花结果,让人民群众的主人翁责任感有了新的实现形式。记者了解到,在陆城办事处尾笔村,通过组织群众参与村支部、村委会决策,实现决策共谋,组建起村民红白理事会,把民间送礼的条件、金额限制张榜公告,一举刹住了民间送礼人情风。村支部书记黄攀红面对记者镜头格外开心:“村民人情礼负担2021年比2020年减少了60%,你说这是多大的变化!”
“共同缔造”离不开群众的共建共管,记者了解到,宜都市在加快环境整治、道路修建等民生工程建设上,通过动员一大批能人返乡,调动社会各方面资源,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言建言,筹集社会资金1188万元,有效解决公共基础建设投入不足问题。通过建立乡贤治理机制,让“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积极发挥作用,建立起城区“一刻钟”、农村“半小时”六支(宣教、文体、科技、卫健、法律、便民)9万多人的志愿服务队,延伸了公共事务管理的神经末梢。通过选树370名宜都“道德模范”“宜都好人”,让效果共评成为正向激励的“风向标”。
谈及宜都以共同缔造理念推进三治融合带来的巨大变化时,宜都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刘斌动情地说:“2021年以来,宜都市涌现出十星级文明户3万多户、2个全国文明村和1个全国文明乡镇,宜都成为远近闻名的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发展成果共享在宜都成为活生生的现实。宜都的实践证明,只要请群众参与进来,活动开展起来,作用发挥出来,榜样树立起来,变‘你’和‘我’为‘我们’,基层社会治理就会焕发出无穷的智慧和力量!”
技术赋能使基层治理变得更“聪明”
在宜都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的可视化系统上,记者看到了全市各地交通通行状况、医院就医状况、环境污染状况、能源紧缺状况等场景。
宜都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局长水源向记者表示:“可视化系统是智慧城市运营中心的核心中枢,也是宜都市的‘城市大脑’,已有万余只AI眼睛同时监控着宜都的城市安全,它打通了智慧城市建设全生命周期‘最后一公里’,融合多部门系统数据,对数据进行直观、高效的可视化呈现,让智慧城市变得可知可感,让决策有据可依。”
从2021年8月开始,宜都市从城市化角度、工业化思维、信息化方式方面,全面启动和推进“城市大脑”建设,希望通过3至5年时间构建一套更聪明、更智慧、更美好的现代化城市治理“中枢”体系,并对政府部门的管理流程进行一次革命性再造,从而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为避免重复建设,扭转“各自为战”的局面,宜都市按照“大脑协同、小脑建设”的思路,深化应用场景建设,以城市治理相关工作为切入点,搭建一流的指挥平台、一流的数据平台,加快建成“城市大脑”运行管理指挥中心,确保第一个业务场景“宜接就办”尽快落地,推动在城管、交通、医疗、化工等领域先行先试。
目前,宜都市的“城市大脑”以大数据和系统融合为基础,可有效连接散落在城市管理各个单元的数据资源,将城市各部门海量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共享,让高价值情报信息快速传递;充分融合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可视化等前沿技术应用,将信息、技术、设备与城市管理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态势监测、应急指挥、展示汇报、流程管理、辅助决策等多重作用。并且,信息技术在赋能城市治理的过程中,越来越趋向于精细、规范和高效,例如,通过“城市大脑”建设,宜都按照“一网管全城”总体目标,拓展路内路外一体化智能停车功能,探索三级停车诱导、“先离场后付费”和“扫码一次、终身绑定、全城通停”,利用大数据分析对城市路网进行态势研判,在解决民生难题中提升治理水平,真正实现“全市一个停车场”,“智慧停、智慧管”。
同时,为构建政府和群众自治高效协同的治理新模式,宜都市还开发了一款非常便民的政务服务软件“宜都一家亲”,并部署到政务云平台。“宜都一家亲”是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搭建群众组织、乡贤能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的线上互动平台,能遇险情一键发起求助,相关联保人员迅速响应;更加入物联网设计,家中成员与车辆位置即时更新,有效完善现有综治维稳管理手段,显著提高全市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武汉大学教授廖奕认为,宜都市通过打开数字治理新思路,不断做优做强城市大脑,持续提升数字赋能城市治理水平,让城市更聪明、更智慧,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谈及下一步的工作打算,湖北省法学会负责人说:“宜都以共同缔造理念,推动双基强化、三治融合基层社会治理试点不断结出新硕果,打造出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时代‘枫桥经验’湖北样板,为突破当前基层治理困境、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制度提供了新的路径指引!”
● 责任编辑:吴怡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