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文章标题:
“农科院食品”泛滥的冷思考
近期,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通报称,经委托专业机构检测,发现网络上很多号称“农科院”“农业大学”研发或推荐的食品,存在冒名宣传、货不对板等诸多问题。比如,一款名为“好福燕麦麸圈”的商品,宣称是“中国农科院与张家口农科院燕麦专家多年研究成果”的“高膳食纤维食品”,但其营养成分实测值并不达标。两家农科院均对此予以澄清,声明该产品系冒用名号,与院方并无关联。再比如,一款声称“江南大学研发”的“凤禾鸣慢碳十二色糙米”商品,宣称“高蛋白”“高膳食纤维”,其实测值却远低于产品标示值,甚至未达到相关国家标准。江南大学对此回应称,之前和生产厂家虽有过产品开发的合作,但由于厂家未支付合同相关规定费用,研发并没有全部完成。
近年来,不少打着知名科研院所和大学旗号的食品,成了备受追捧的“流量明星”。美食博主热衷评测“农科院零食”,电商平台也纷纷设立“农科院美食排行榜”,为这一消费风潮推波助澜。此类食品主打健康、低糖、安全、绿色、高科技等概念,虽然价格远高于市场上的普通产品,但由于以专业院所的名义背书,不少消费者仍然趋之若鹜,为生产厂家带去巨大的利益。
然而,从上海市消保委曝光的问题看,所谓的“农科院食品”等等,其实泥沙俱下。一些生产厂家和经销商家傍名科研院校,公然虚假宣传,营销质次价高的商品,其行为不仅破坏市场公平竞争、危及食品安全,也极大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伤害了相关科研院校的声誉。因而,对于此类挂羊头卖狗肉的“农科院食品”,监管部门有必要加大排查和治理力度,严惩虚假宣传、知假售假的不法企业和商家。相关科研院校也要提高维权意识,加强对知识产权和自身品牌的保护,不能让那些山寨“农科院食品”钻了空子。
同时应当看到,即便是一些科研院所参与其中、正规授权的正牌“农科院食品”等等,有时也名实难副,在宣传真实性等方面存在不小的争议。比如,某农科院所出品的水牛奶宣传页面介绍,在合作农场精养了近2000头奶水牛,每头牛有24种饲料营养搭配,每天伙食费80元。但这波宣传却引发了诸多网民的质疑:“难道水牛吃得比我们都好?”再比如,以一家农科院所名义销售的高价原浆巧克力,其配料表却显示,该巧克力与市面上销售的普通巧克力并无二致,并非100%可可原浆制作,而且还添加了不少科技“狠活儿”。
科研院所依靠自身研发和创新实力,与相关企业展开深入合作,研发出更加绿色、健康、美味的食品,丰富市场供应,造福广大消费者,原本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有效途径,无可厚非,值得提倡。但是,一些科研院所如果仅仅出于商业利益的考虑,将自身品牌任意授权给企业,进行简单的贴牌生产,就极易埋下种种隐患,甚至导致合谋制造营销噱头、收取消费者智商税的恶果。长此以往,必将透支科研院所的公信力。
尤其应当看到,科研院所的自身品牌属于“公器”,是否运用于商业领域,理应十分审慎。须知,科研院所的成果研发和企业商家的生产销售是两个领域,通常情况下,科研院所不可能投入足够的人力和精力,紧盯企业的生产销售行为,以确保合法合规。如此,一旦科研院所轻易将自身信用和企业信用相捆绑,很容易背负道德和法律的风险,最终付出因小失大的代价。
因而,对于“农科院食品”泛滥所引发的种种乱象,除了提升消费者的甄别能力,科研院所爱惜自身羽毛,以及监管部门加大治理力度之外,更为关键的是从源头规范此类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相关部门有必要尽快建立、完善相关制度,对类似的校企合作、院企合作作出更为明晰、更为严格的规范,在鼓励科研院所支持实体企业的同时,也要厘清科研和商业的界线,让学术的归学术,让商业的归商业,保护好科研院所的金字招牌,也维护好市场的公平竞争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 责任编辑:阿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