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视野下网络法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

  2019年4月,教育部等13个部门联合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指南》指出,经管法领域新文科建设实践,适应新科技革命所带来的新经济业态、新生活方式、新运营模式的需要,综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对经管法专业在人才培养理念、模式、内容及手段进行升级改造。时代要求文科教育必须加快创新发展,尤其要求传统文科教育要与其他学科知识、技术前沿进行交叉融合发展。与此同时,网络强国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对法学人才的标准也在不断提升。在此背景下,武汉大学依托法学等相关优势学科,对于网络法专业人才培养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新文科”视野下勃兴的网络法学
  近年来,我国网络法的教学和研究活动蓬勃发展,相关学位授予点在一批学科基础较为雄厚的院校相继获批设立。截至2020年12月底,国内已有47所科研院校围绕网络法与信息法学学科建设和研究组建团队,其中共有91个网络信息法学相关研究机构在开展工作。在如此勃兴的发展势头下,各大科研院校不仅机构建设、培养方案各具特色,名称使用也不拘一格,如网络法、数据法、计算法、信息法、互联网法治、人工智能法、未来法等。本文所称“网络法学”,泛指目前法学与网络信息相关领域交叉的教育教学、学术科研范畴。
  武汉大学网络治理研究院成立于2018年4月,是全国范围内较早开展网络法学研究,致力于推动网络法学科建设的高端智库型研究机构。同年7月,经国家网信办和教育部联合组织评选,该研究院入选全国首批“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基地”。2020年,武汉大学“网络法”交叉学科正式获批设立,以武汉大学网络治理研究院为主体,涉及法学、网络空间安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一级学科,具备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资格并开展人才培养。2021年年底,武汉大学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基地以“优秀”等级通过教育部和国家网信办组织的首次基地三年评估,基地建设成效显著。
  武汉大学网络法学科已形成了来自法学院、国家网络安全学院及相关学院约20人的教师队伍,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数字经济、网络犯罪、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网络安全与技术、公法与科技伦理等领域兼具科研、教学与管理经验。团队成员分别参与武汉大学网络治理研究院下设的五个研究中心:科技创新与法治研究中心、数据法治研究中心、互联网内容治理研究中心、数字经济法治研究中心、智慧司法研究中心。同时,武汉大学网络法学科依托的武汉大学网络治理研究院还是中国互联网协会互联网治理工作委员会的成员单位,并和奇虎360在网络安全和网络法人才培养等方面建立了合作关系,具备广泛的支持基础。
  武汉大学网络法专业已招生两年,共20名在校硕士生,并将于2023年开始招收博士生。2021年,首届网络法学硕士生正式入学,分别来自武汉大学、厦门大学、东南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高校;第二届网络法学硕士生来自国内7所高校,学生们的学科背景复合多元,包括法学、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以及遥感科学与技术;研究方向涵盖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数字经济、网络犯罪、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等。
  
  网络法学人才培养的战略定位与自身特色
  时代命题造就了网络法学人才培养的特殊战略定位。当前,全球互联网变革进入关键时期,中国正在加速推进网络强国建设,网络法学科建设愈发重要。网络法教育教学目标是为建设网络强国、推动网络空间治理培养精通法律、技术与管理的高端人才。在中国深度参与网络空间国际治理过程中,积极诠释网络主权观、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人才需求激增。在新文科建设思路的宏观指导下,网络法学科的教育科研机构需要积极响应网络强国建设,大力推动学科交叉,整合学科力量,注重培养具有交叉学科背景的网络法人才。
  基于上述培养目标,网络法学人才的培养,首先要立足于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在课程设置和日常教学中,网络法教学需要通过案例和讨论,使得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网络空间治理与网络强国建设的重要性,激发学生以高度的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完成面向前沿科技与法学基础的课程。在复杂的国际局势下,网络法学课程的教育理念与教学设计应当充分树立忧患意识,推动产生高质量教学成果。在培养方案和课程设计方面,应当在教育机构内部形成工作合力,推动交叉学科研究。
  武汉大学网络治理研究院既是网络法学科的人才培养单位,也是高端智库型研究机构,教学团队成员来自各个部门法教研室,并兼任智库研究人员,为决策提供多方面支撑。智库研究工作使得团队成员保持较高的政治站位和开阔的学术视野,这不仅有助于为我国互联网发展与国际网络空间治理各项工作提供智力支撑和保障能力,也对机构自身的科研与教学产生了正向回馈。
  作为法学的二级学科,网络法涉及多部门,跨学科交叉融合的特征显著,这也对网络法教学团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借助武汉大学多学科“双一流”的显著优势,武汉大学网络治理研究院创办了“网络治理午餐会”系列活动,为教学团队定期研讨前沿问题提供了平台,还邀请校内相关学科的知名教授交流跨学科的前沿发展问题。如2021年11月,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安璐以“面向网络治理的信息分析”为题,讲解信息分析的基本方法与应用案例。2021年12月,邀请来自国内近30家高校、互联网企业的代表,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共同参加第四届中国网络法治高端论坛暨“新文科背景下网络法学教育的经验与未来”学术研讨会,总结交流“新文科”背景下网络法学科建设与教育教学的经验,并发布会议的共识性成果——《中国网络法教育教学宣言》。
  为加强学科交流,创新研究方法,武汉大学网络治理研究院发起了重点支持青年学人的创新学术活动,为网络法师生们探讨交叉研究、交流研究方法提供良好机会。其中,网络治理研究院下设的“科技创新与法治研究中心”创办了“善知”系列品牌活动,邀请海内外优秀的网络法青年学者,取径经典理论以回应现实问题,主张人文与科技并重,提倡跨学科研究,以促进网络治理复合型研究人才的培养。2020年11月,围绕法与科技的跨学科对话,第一届“善知”法与科技圆桌会议顺利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南大学、湘潭大学、暨南大学、加拿大科考迪亚大学等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2022年3月,“善知”网络法青年学者成长论坛第一讲邀请到剑桥大学法学院博士候选人左振斌,他以“中国数据治理的政府策略”为题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
  
  网络法人才培养的现实挑战
  面对日新月异的技术变革和社会发展,网络法学的研究及教学需要思考范式的转变。当前,传统文科正处于向“新文科”转型的过程之中,网络法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在现实中也遇到了多方面的困难和挑战。
  首先,网络法的教学机构往往面临交叉的组织与管理。武汉大学网络法学硕士生由武汉大学国家网络安全学院招生,以武汉大学网络治理研究院为培养主体,存在学籍院系与培养院系的错位。另一方面,网络治理研究院作为虚体研究机构,网络法教学团队的教师来自传统的法学二级学科教研室,并无专门基层教学组织,存在师资安排不够体系化的问题。然而,从网络法学科特点以及“技术+法律”的培养目标来看,以上安排又确有必要。如何解决这种矛盾,推动多学科设置超越机构的限制,转化为多学科资源共享与互通,是目前网络法专业优化教学组织与管理体系的重要任务。
  其次,网络法的课程结构体系尚未定型。网络法交叉学科的特点,意味着课程的设置必须在大学内部得到不同院系的支持,需要促进优势的教学资源在跨专业的范围内实现协作与共享。武汉大学网络法学硕士生的本科教育背景既有法学等文科专业,也有计算机等理工科专业,学生多元的学科背景要求课程设置实现差异化。目前,该学科针对硕士生设置了法学基础、网络安全与技术基础等基础性课程,以及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数字经济、网络犯罪、网络空间国际治理4门研究方向必修课,还有相关技术类、法学类专业选修课。但通过访谈了解到,学生对于“互联网发展史”“计算机基础”“国际网络治理前沿案例”等主题课程的需求依然较强。如何进一步优化课程和学分设置,以更好地实现培养目标,满足学生需求,需要进一步深入考察。
  最后,网络法学科所归属的“法与科技”研究领域尤其需要提倡交叉的研究方法。持续拓展的科技前沿和不断变动的国际局势造就了网络法学的创新特质,网络法教育教学须坚持问题导向,通过不断回应前沿问题来实现内容创新,但不能也无法忽略既有的法学基础理论与知识体系。同时,网络法学科教育教学应当坚守人文精神、社会关怀与科技伦理,摒弃简单的技术思维,关注人文社科的基础理论,以实现网络法学科对于我国新文科建设的独特贡献。
  我国网络治理领域正面临法律规范日益完善、学术研究色彩纷呈、研究方法日趋多元的关键发展期。网络时代对网络法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需求,网络法的学科建设与教育教学也正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未来,武汉大学网络法教学团队将着力聚焦消除信息科技和法律政策之间的学科壁垒,培育新兴学科增长点,以实现科技与法律的融合互动和协同创新。同时,加强网络法治领域学科体系建设,推动跨学科、多视角的学术研究和复合型人才培养,为推动网络强国建设和推进全球网络空间治理贡献武大智慧和武大方案。
  (作者翟晗系武汉大学网络治理研究院副院长、法学院特聘副研究员;黄志雄系武汉大学网络治理研究院院长、法学院副院长,教授)
  ● 责任编辑:陈致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