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引领职能 服务法治建设 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贡献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法学教育、法学理论研究和法治人才培养工作,对法学法律工作者寄予殷切希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理论是重要引领。没有正确的法治理论引领,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法治实践。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进行专门部署,为新时代法学会开展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中具有重要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对推动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改革发展作出安排、提出要求。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法学会工作必须自觉把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放在党和国家大局中谋划推进,不断加强政治引领、扎实开展法学研究、积极服务法治实践、加强法治人才培养,充分发挥全面依法治国“智囊团”“思想库”“人才库”作用,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人才保障和理论支撑。
  
  一、充分发挥政治引领作用,确保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正确政治方向
  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定命运。法学会是党和政府联系和团结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必须牢牢把握住党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确保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方向不偏移,不断强化政治引领作用、提升政治引领能力,更好肩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重大职责和光荣使命。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法学会肩负着引领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责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教育引导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毫不动摇地坚持和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把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扎实抓好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团结引领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更加深化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认识,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不断提高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党中央各项重大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贯彻执行。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道路问题关系全局、决定成败,是一个重大的方向性、原则性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就和经验的集中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唯一正确道路,从根本上保证了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正确方向。法学会是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力量,在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根本问题上,必须树立自信、保持定力,团结引领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坚持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始终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践行者、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发展者、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法治人才的培养者。
  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在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中居于核心地位。新时代新征程,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必须坚定政治立场,把准政治方向,坚守政治原则,提高政治能力。法学会作为党领导的人民团体,必须要把讲政治作为根本要求,团结引领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进一步坚定政治信仰,夯实思想根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法学会建设的意见》,强化政治机关意识,教育引导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始终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工作全过程。强化党建引领,指导推动各级法学会和研究会党组织建设,增加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坚强保障。
  坚持法学领域意识形态主导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法学理论研究才不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法学会作为党领导的群团组织,必须要把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贯穿到法学理论研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始终做到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引导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在原则问题和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坚决反对和抵制西方“宪政”“三权鼎立”“司法独立”等错误观点。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管理,维护法学领域意识形态安全,严把学术会议、课题研究、评奖评优、对外交流等活动的政治关、政审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旗帜鲜明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针对错误言行敢于和善于发声亮剑。
  
  二、充分发挥法治智库作用,推动法学理论研究始终聚焦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党的二十大吹响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号角。新时代法学理论研究工作,必须牢牢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牢牢把握法学研究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机遇,将理想信念、价值追求、专业热情与党的意志、人民期待、法治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以高水平理论研究成果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
  始终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习近平法治思想科学阐述了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一系列根本性方向性战略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深入开展法学理论研究、服务法治中国建设,必须学习好、研究好、宣传好、阐释好习近平法治思想,教育引导法学理论工作者自觉用习近平法治思想统领法学理论研究,深刻把握好蕴含其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真正领会核心要义、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更好地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学理化阐释、学术化表达、体系化构建,充分展示习近平法治思想鲜明的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坚持理论研究服务法治实践,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研究成果服务党委政府决策、满足人民群众法治需求,围绕事关新疆长治久安的根本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研究提出更多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的政策法律措施,更好服务全面深化依法治疆、建设美好新疆实践。
  推动法学理论研究服务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法治保障,必须坚持以高质量法治引领和护航高质量发展。法学会承担着引领繁荣法学研究、推进理论创新、促进法学研究成果转化的职责,紧紧围绕运用法学理论研究成果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组织开展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研究服务高质量发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强对扩大对外开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建设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法治保障研究,服务改革创新不断深入。围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法治社会建设等重点环节和领域的理论实践问题进行研究,服务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强化全面依法治疆法治实践。当前,新疆正全力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高质量发展,打造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区位优势、政策优势进一步凸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把依法治疆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法学会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入推动反恐维稳法治化常态化开展深度研究。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组织不同学科领域专家进行联合攻关,开展多学科、宽领域、多维度的研究。聚焦加快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八大产业集群”建设的法治保障、边疆地区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进行研究。组织专家学者深入调查研究法治新疆建设重点、热点、难点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出对策性建议,为党委、政府提供有价值的决策参考。
  积极开展涉外法治交流。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强调,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法学会要主动为国家涉外法治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服务,树立法治自信,讲好中国法治故事,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法治理论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充分发挥法学会对外法学交流的主渠道作用,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法治学术交流合作,加强外国法、比较法和国际贸易规则研究,组织或参与各类国际性、全国性、区域性论坛、研讨会、交流会,推动法学理论研究与法治实践交流合作,打造涉外法治研究和交流新高地。坚持运用法治手段开展涉疆对外斗争,组织法学专家学者围绕反制裁、反干涉、反制“长臂管辖”机制开展理论与实务研究,推动我国法域外适用的法律体系建设。
  
  三、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进法学教育高质量服务平安新疆法治新疆建设
  “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法学会必须牢牢把握群团工作规律、立足桥梁纽带的职能定位,切实发挥好联系理论界和实务界的优势,促进法学教育和研究部门间高效联动、深度合作,组织法学法律专家学者带着成果、带着问题深入实践、面向群众,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努力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牢牢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领导干部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具有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法学会要充分发挥人才、智力优势,着力加强党员干部法治教育培训,牢记“三个务必”,践行法治为民,引导全体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坚持把“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活动作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举措,推动法治宣讲进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进机关、进高校、进企业,进一步突出“名家名讲”“以学促干”,努力打造法治培训品牌,提高党员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水平,赋能法治建设新成效。
  积极推动法治社会建设。全民普法和守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长期性基础性工作,促进全社会信仰法律必须久久为功。法学会肩负着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助力建设法治社会的职责使命,联合有关部门深入开展“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面向基层群众和青少年群体,采取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开展“一堂法治课、一场普法宣传、一期专题讲座、一次法律服务”活动,大力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宪法、民法典等重要法律,真正让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深入人心。结合新疆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实际,采取“双语”方式,围绕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宗教和谐的法律法规进行宣传解读,特别是针对南疆边远地区在依法治理中的难点堵点、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积极开展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心理疏导、矛盾化解等志愿服务,进一步提升工作覆盖面和活动影响力。
  服务依法治理助力平安建设。法学会担负着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助力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的使命职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法学会要充分发挥“智囊团”“人才库”优势作用,组织法学法律工作者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围绕基层法治需求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积极开展符合法学会特点和规律的咨询服务。充分发挥首席法律咨询专家事前咨询论证、事中审查把关和事后监督救济作用,聚焦当地党委政府最关心、人民群众最关切的首要法律问题,围绕科学决策、依法行政、风险评估、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等,开展专题调研、提供法律意见、加强成果转化,助力解决法治领域难点、热点问题,服务各级党委政府科学决策。
  努力打造新时代高素质法治人才队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队伍至关重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明确要求,“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强烈家国情怀、扎实法学根底的法治人才”。法学会要发挥引领法学法律工作者服务法治中国建设的使命,履行参与法学教育、培养法治人才的职责。牢牢把握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要求,参与法治专门队伍建设,努力提升法治工作队伍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准。进一步健全完善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在课题研究、学术研讨、法治宣讲、成果推荐、评奖评优等工作中加大法治人才支持力度,积极为法治人才成长创造条件。进一步加大法学前沿领军人才、民族自治地方专门人才、涉外法律实务人才培养力度,打造一支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强烈家国情怀、扎实法学根底、熟悉国情疆情的法治人才队伍,更好满足法治新疆建设需要。
  
  四、充分发挥法学会职能作用,积极服务政法工作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既要得力,又要得法”。法学会是政法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力量,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适应新时代法治建设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坚持依法依章程独立自主开展工作,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为服务政法工作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深化改革创新。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深化群团组织改革和建设作出了新部署新要求,为群团改革和建设指明了方向。法学会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对标党中央新一轮深化法治领域改革和政法改革决策部署,按照中央及自治区党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法学会建设的工作要求,汇聚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力量,寻找工作结合点和着力点,积极推进法学会组织体制、工作机制、运行方式创新,把法学会建设得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充分发挥基础广泛、联系面广、人才荟萃等优势,进一步明确职能定位、活动规律和任务要求,创新符合法学会特点的工作方法和活动方式,探索适应法学会发展需要的新机制、新平台、新载体、新阵地,不断推动法学会职能与时俱进,提高法学会工作科学化水平。
  加强能力建设。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要靠干部。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增强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这就要求我们要切实增强政治能力、学习能力、服务大局能力、群众工作能力、狠抓落实能力、科学发展和驾驭风险能力。法学会必须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切实增强法学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围绕平安新疆、法治新疆建设,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工作,着力提升干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法学会干部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切实增强服务法治实践、服务群众的能力。
  提升群团工作水平。群众性是群团组织的根本特点,群团组织开展工作和活动要以群众为中心,让群众当主角,坚持从群众需要出发开展工作,让广大群众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法学会作为党领导的人民团体,必须始终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为党分忧、为民谋利,始终把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头等大事,围绕人民群众关心关切,做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工作,将法学理论研究成果和法治实践成果更多惠及广大人民群众,通过服务群众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法学会承担着组织动员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为完成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而共同奋斗的重大责任,必须深刻认识和牢牢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五大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全面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始终做到“三个务必”,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锲而不舍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深化纠治“四风”,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从思想上固本培元,从纪律严起、从作风改起、从落实抓起,把班子建强、让干部过硬,以强有力的组织纪律和扎实的作风服务保障政法工作现代化。
  踔厉奋发开新局,笃行不怠启征程。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为全面依法治疆、推进法治新疆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法学会党组书记、副会长)
  ● 责任编辑:孙书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