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审合一’改革进行时”系列报道之三

国际商贸背景下 知识产权审判“三合一”的义乌变革

  当世界各地的外商前往浙江义乌进行采购时,当义新欧班列源源不断将各类货物由义乌发往欧洲大陆时,义乌市人民法院都在背后默默地注视,他们不仅是守护知识产权的最后一道防线,亦是向全世界展示中国司法的最佳窗口。

  2007年7月1日,义乌法院被最高法院列入知识产权审判“三合一”首批试点法院,成为浙江省首家开展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审判方式改革试点工作的法院。


  国际贸易 催生“三合一”审判改革
  “义乌法院从接到试点任务的那一刻开始,铆足劲,勇当先,全面探索知识产权审判方式改革新路径、新模式。”义乌法院民四庭(知识产权审判庭)庭长叶飞告诉记者,彼时义乌作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每年有大量的知识产权纠纷,无论是案件的数量还是种类都很罕见,这对知识产权司法审判提出了较高要求。
  而在此后,伴随着义乌小商品市场的高歌猛进,义乌法院对于知识产权相关的改革也随之有序推进。
  2009年7月1日,义乌法院开始管辖诉讼请求或争议标的金额在人民币500万元以下的9类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纠纷案件,由此成为全国首个试点审理部分专利纠纷案件的基层法院。2010年8月,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对义乌法院的“三合一”试点工作进行了验收,认为该试点工作是“三合一”审判模式在浙江法院的成功尝试,为此后知识产权“三合一”审判模式在浙江全省铺开推进积累了宝贵经验。2018年5月,义乌法院开始跨区域集中管辖金华市一审知识产权刑事、行政案件。
  义乌法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开展知识产权审判“三合一”工作15年来,义乌法院积极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探索以司法为主导,符合地方发展特色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创新了知识产权诉调对接机制。
  据其介绍,2015年7月,义乌市知识产权诉调对接中心、义乌市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在义乌市国际商贸城四区挂牌成立,系浙江省内县区级第一家知识产权纠纷专业调解第三方独立平台。该平台的成立,标志着知识产权审判“三合一”与知识产权诉调对接的“1+1”义乌模式正式形成。该模式融合了优质的知识产权审判资源和调解资源,将行政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律师协会等主体统一纳入诉调对接中心工作,由行业专家、资深律师等在专业的第三方独立平台上组织纠纷当事人进行调解。该机制扩大了特邀调解员协助法院化解纠纷的范围和规模,优化法院内外资源配置,创新社会力量参与法院调解工作的形式。“1+1”义乌模式顺应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的理念,体现出知识产权民间调解作为社会纠纷自净机制的作用,过滤出真正需要国家司法资源作出裁判的纠纷,彰显了司法作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最后一道防线的主导地位。
  2019年6月,在最高人民法院举行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调解在知识产权诉讼中的应用研讨会”上,义乌市的知识产权诉调对接机制被称为知识产权保护的“义乌模式”获得了推介。
  这是对义乌知识产权审判“三合一”改革取得成果的极大认可。
  不仅如此,伴随着改革的红利,义乌法院被最高法院确定为中国知识产权审判基层示范法院之一,义乌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也先后被授予“全国法院先进集体”“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先进集体”“全省法院先进集体标杆”等荣誉称号。
  
  多措并举 打造又好又快案件审判质效
  一个侵权事实可能同时涉及民事案件、行政案件及刑事案件,是知识产权案件的重要特征。如何产生“1+1+1>3”的聚合效应,是“三合一”审判的重大课题。对此,义乌法院不断优化审判资源,统一裁判标准,重点审理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交叉案件。截至2022年12月底,义乌法院已受理知识产权民事案件18565件,审结18152件,其中涉及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诉讼交叉案件39组85件。
  将这些行刑民交叉的疑难复杂案件与简易知产案件有效区分,实现“繁案精审,简案快审”是重中之重。叶飞向记者表示,该院深入开展知识产权案件繁简分流制度,并积极强化裁判文书说理,发挥司法能动性。为确保案件质量,打造精品案件,还建立了庭例会制度、疑难案件圆桌讨论制度、案件分析评查制度等机制。
  据悉,近年来,义乌法院有多个精品案件入选浙江省十大知识产权典型案例,多个典型案例入选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优质品牌保护委员会(以下简称“品保委”)年度知识产权保护最佳案例。2022年,一则案例入选品保委2021-2022年度知识产权保护十佳案例(民事及民事程序类);一则案例入选2021年度浙江法院十大知识产权案件。
  推动民刑程序衔接顺畅,裁判尺度统一是提高“三合一”审判质效的另一法宝。在刑事案件中,义乌法院强化罚金刑适用,严格缓刑适用标准。自2018年5月以来,共计对金华地区617人次处以刑事处罚,判处罚金1.36亿元。在刑事司法审判工作中严格执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对涉疫情、涉食品药品安全、危害生命健康的案件严格适用缓刑,并平衡好有效遏制知识产权违法犯罪行为与民营企业家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关系,审结涉口罩案件17件。
  同时,对那些主观恶性大、侵权情节严重的案件,在刑事处罚的同时,义乌法院通过民事惩罚性赔偿制度加大保护力度,助力全社会形成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这在“维多利亚的秘密”商标权纠纷一案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据了解,原告维多利亚的秘密公司状告义乌市某公司、陈某某、龚某某侵害商标权,义乌法院在先刑事诉讼中对被告陈某某判处刑罚后,查明被告从2014年开始实施侵权行为,经多次行政处罚仍继续实施生产、销售被诉侵权产品的侵权行为,具有明显的主观故意,且情节严重,遂对其依法适用惩罚性赔偿,判赔金额185万元,实现了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的有效衔接。权利人从国外专门寄送感谢信,对承办案件的法官团队公正审理该案表达感谢,表示“通过本案,我司看到了贵院为保护知识产权、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作出的努力”。该案也获评品保委2021-2022年度知识产权保护十佳案例(民事及民事程序类)。
  叶飞告诉记者:“这是国际知名品牌对义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认可,但这仅仅是一个缩影。”在义乌法院国际商贸城巡回审判站的陈列室,记者看到,包括阿迪达斯、施华洛世奇、香奈儿、迪奥、古驰等知名国际品牌纷纷送来锦旗或者感谢信,将陈列室四面墙张贴得满满当当。“这只是一部分,还有很多我们没有陈列出来。”叶飞略带自豪地向记者表示。
  当下随着互联网经济快速发展,犯罪类型从传统的盗版光盘、盗版出版物犯罪,转为新型的网络游戏私服犯罪案件、网上深度链接犯罪案件,各种新类型、疑难案件也不断增多,对知识产权犯罪的打击也逐渐从现实生活向网络虚拟空间倾斜。在一起非法经营数额高达6000余万元的侵犯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犯罪案件中,义乌法院对六个被告人处以一年至四年六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十五万元至六百四十万元不等的罚金,这也是浙江省目前涉及非法经营数额最高的著作权刑事案件。本案就各被告人的犯罪行为及定罪量刑层层分析,分别判处刑罚,充分体现了法院严惩知识产权犯罪的决心,有力震慑了网络游戏领域的犯罪行为,维护了权利人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保障了文娱领域的创新发展。该案入选2021年度浙江法院十大知识产权案件。再如对一起涉及深度链接犯罪的被告人处以有期徒刑三年,判处罚金50万元,加大了对新型疑难著作权犯罪的打击力度。
  
  多界协同 构建全面立体司法保护机制 
  在对内提升审判质效的同时,义乌法院尤其注重加强外部协调,通过整合社会各界执法司法力量,构建全面立体的知产保护机制。
  为此,义乌法院与市检察院、公安局、市场监督管理局、海关等职能单位建立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制度,每年定期召开义乌市知识产权领导小组联席会议、义乌市知识产权诉调对接中心成员单位联席会议等。通过联席会议,对经过实践证明确有成效的做法进行全面总结,形成会议纪要,不断提升知识产权刑事司法保护水平。如《义乌法院知识产权刑事审判规程》《义乌市人民法院、义乌市公安局、义乌市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知识产权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会议纪要》都是该制度的有效成果。
  不仅如此,为进一步优化知识产权案件的“行刑衔接”“民刑衔接”,形成知识产权保护整体合力,2020年4月,义乌市知识产权刑事司法保护中心正式成立,通过该中心,公检法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沟通更加顺畅。截至目前,义乌检察院共委托知识产权诉调对接中心受理刑事案件10件,其中与权利人和解成功8件,检察院对此作出不起诉决定,实现民刑有效衔接,诉前有效化解。 
  此外,义乌法院还充分发挥司法保护规则引导作用,向海关、公证处、市场监管和公安机关等发送司法建议26则,围绕规范办案程序、提高办案质量、方便权利人维权、保障犯罪嫌疑人和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均得到了积极回应。其中向义乌市公证处发出的《关于规范公证取证行为、切实服务创新发展的司法建议》被评为浙江省法院2015年度优秀司法建议。义乌法院还与商城集团建立风险预警机制,针对存在重复侵权、恶意侵权、批量侵权行为的经营户,向国际商贸城市场管理者发送涉诉市场主体名单及裁判文书。同时,全覆盖式向7.5万户市场主体发布风险提示书,倒逼商户规范、诚信经营。
  同时,义乌法院还不断下沉司法服务端口,让知产保护的触角真正延伸到企业、市场经营户身边。
  义乌江东街道北下朱村是全国电商直播第一村,每年吸引大量电商企业入驻,但盗图、刷单、造假售假等侵权乱象也不可避免随之增多。对此,义乌法院立足于推动电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在北下朱村设立了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基地,常态化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
  义新欧班列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为清除跨境电商发展“沃土”上的侵权“杂草”,减少跨境物流中的商标权侵权、跨境电商平台商品卖家侵权、知识产权地域性冲突等频发问题,义乌法院在义新欧班列始发站义乌铁路口岸设立服务站,重点就国际物流纠纷、仓储纠纷、跨境电商贸易纠纷等内容进行普法宣传,提供法律咨询,防范经营风险。
  尤其是在2010年6月,义乌法院设立巡回审判法庭并在国际商贸城设立巡回审判站,开启了零距离护航国际商贸的新征程。国际商贸城审判站设立以来,义乌法院每年开展巡回审判200余次,在方便市场经营户参加诉讼的同时,增强了司法审判工作的社会效果,延伸司法服务职能,提高市场经营户的法律意识,让市场经营户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多元化解 推进知识产权诉源治理
  随着义乌知产保护水平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权利人选择义乌作为管辖法院提起诉讼,义乌法院受理的知识产权类案件数量也不断增多,一直居于全国前列。如何将案件数量降下来,成为义乌法院新的思考方向。
  2015年7月,在浙江省高院、省知识产权局的指导下,义乌法院联合中国互联网协会调解中心、义乌市市场监管局、义乌海关、义乌市公安局、义乌市人民检察院、义乌市司法局、义乌市律师协会、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成立全国首个吸收社会中介组织参与的知识产权民事纠纷诉调对接第三方平台——义乌市知识产权诉调对接中心。中心成立以来,通过“自行受理”“诉前引调”“诉中委托调解”化解了大批知识产权纠纷,成效显著。
  目前,中心共有调解员59名,累计受理知识产权纠纷19497件,调解成功7501件,调解成功率为46.5%。其中跨区域协助杭州中院、温州中院、金华中院、宁波海事法院累计接收知识产权案件3775件,调解完结2615件。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心已经慢慢转变成为集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等多项职责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
  近年来,伴随着数字化浪潮,义乌法院紧跟时代潮流,积极实施数字化改革战略,全面推进知识产权纠纷数字化改革。
  2020年7月,义乌法院与市场监管局、商城集团等各部门联动,联合架构“义乌商贸纠纷诉调对接中心平台(实体+云平台)”;2021年1月,支付宝手机端上线,知识产权纠纷线上调解工作全面铺开,后又不断迭代升级为“浙里市场义码治理”。
  自应用运行以来,线上受理知识产权案件10661件,调解成功4639件,调解案件自动履行率为99.4%,仅有33个案件进入司法确认程序。该应用获2022年浙江省委政法委现代化创建项目,入选2022年上半年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十佳创新案例;入选2022年全省优化营商环境优秀实践案例。
  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三庭(知识产权审判庭)副庭长张斯欣向记者介绍说,为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审判“三合一”工作,最高法院出台相关文件,自2022年5月1日起知识产权行政案件管辖权回归各享有知识产权民事管辖权的基层法院;浙江省高院随即出台相关文件,知识产权刑事管辖权自2022年7月1日回归各享有知识产权民事、行政管辖权的基层法院。自此,浙江各地基层法院正式实现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案件审判“三审合一”,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进入新阶段,义乌法院阶段性完成了改革使命,虽然不再异地审理知识产权相关案件,但多年来所积累的宝贵经验仍值得其他法院借鉴与学习。
  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三庭庭长陈立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知识产权审判“三合一”改革工作启动以来,金华市精心部署、扎实推进,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效,受到上级法院、知产司法行政部门的一致认可,曾荣获多项国家级、省级、市级荣誉。金华中院知识产权审判庭曾被评为“全国法院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假专项行动先进集体”“2015年度查处侵权盗版案件有功单位一等奖”,义乌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被国务院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评为“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先进集体”,系全国唯一入选的基层法院知识产权庭。2018年,因工作突出、举措有力,金华中院知识产权审判庭被最高法院评为“全国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先进集体”。
  浙江省法学会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浙江大学知识产权与竞争法研究中心主任李永明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国际贸易背景下,我国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既要符合知识产权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更应体现我国国情,赋能经济和社会发展。知识产权审判“三合一”的改革模式,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知识产权审判制度。在程序上,充分体现了知识产权专业法官的主导地位,保障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更为公正、高效和专业。
  当前,是实施知识产权强国战略的关键时期,义乌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吴传档向记者表示,义乌法院将紧紧围绕世界小商品之都的总目标,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主导和引领作用,创新工作思路、工作措施,聚焦品牌保护、规范市场秩序等主方向,以“全域数字法院”“共享法庭”建设为引领,不断推进知识产权审判“三合一”工作以及知识产权诉调对接工作,全面推动助力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为义乌高质量高水平建成世界小商品之都提供优质的法治保障。
  ● 责任编辑:王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