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风采,巾帼不负“检察蓝”

-- ——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喜获“全国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
  在福建省厦门市检察机关里,有一支“特殊”的刑事检察队伍,成员全部是女性干警。这支队伍,就是海沧区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
  这支小而精的“娘子军”队伍,仅有6名员额检察官与3名检察官助理,平均年龄约34岁。但每位检察官年均办案超过150件,人均办案量位居全市检察机关前列。面对复杂案情,她们抽丝剥茧、深挖彻查;面对庭审争锋,她们辨法析理、打好硬仗;面对黑恶势力,她们勇于担当、冲锋在前;面对迷途少年,她们宽严相济、温柔而有力……先后获评“福建省巾帼文明岗”“省级青年文明号”“厦门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涌现出“福建省优秀办案检察官”“福建省检察机关未检业务标兵”“厦门市政法工作先进个人”等优秀人才。
  日前,又传来喜讯——全国妇联授予海沧区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以下简称“海检一部”)“全国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3月7日,厦门市妇联举办“筑梦新征程 点亮‘半边天’”厦门市“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13周年纪念表彰会暨专场音乐会活动。海检一部主任苏小炜作为与会代表接受表彰,领取“全国巾帼文明岗”奖牌。
  
  在护航高质量发展中凝聚“她”力量
  2021年4月,海检一部受理了扫黑除恶斗争常态化以来,厦门市首起黑社会性质组织案。
  “案件时间跨度大,长达十几年。违法犯罪事实多,共有61起。”承办检察官李春雨介绍说。黑恶犯罪,必须深挖彻查,不仅要把关把“好”,还要把关把“早”。案件在还未立案时,海检一部就成立了专案组提前介入引导侦查,统一证据标准,确保诉讼顺利进行。李春雨和同事们主动放弃周末休息时间,一头扎进72本卷宗里,在45天内高质量完成了30余万字的案件审查报告。
  “我的通勤时间大概45分钟,为了节约时间,晚上干脆直接在办公室休息。我也想念家里的闺女,但是肯定要先把案件办好。”回忆起那段时光,李春雨无悔于尽职履责,也深深感谢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2021年6月,案件顺利被起诉至海沧区人民法院,被告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十年至一年六个月不等的刑期,检察机关指控罪名、量刑建议均被法院采纳。
  一直以来,海检一部的女检察官们以“求极致”精神持续做优刑事检察工作,以“不让须眉”的气势撑起全院办案总量的80%,助力全区高质量发展大局持续稳定。
  2022年,海沧区获评福建省“平安建设示范区”。“检察蓝”是守护平安海沧的一抹亮丽底色。同年,海检一部依法批捕犯罪嫌疑人150人,起诉716人,有罪判决率100%。同时,为严厉打击危害人民群众安全感的违法犯罪,起诉盗抢骗、黄赌毒、食药环等犯罪189人,有力维护了社会大局稳定。另外,海检一部坚持打击犯罪与追赃挽损并重,起诉电信网络犯罪、经济犯罪等227人,为被害人挽回经济损失210万余元;受理监委移送职务犯罪案件5件8人,助力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
  平安和发展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近年来,海检一部的女检察官们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开辟了涉营商环境案件绿色通道,建立优先办理、双答复等工作机制,办理涉营商环境案件35件,结合办案中发现的问题,“订单式”送法进企5次,并向8家企业发出检察建议,督促建章立制、堵塞漏洞。
  “检察机关在办理涉企案件时,不能就案办案,而要不断延伸服务触角,最大限度帮助企业健康发展,在护航平安的同时助力营商环境建设。”苏小炜介绍说。
  
  在零距离为民服务中传递“她”温暖
  手机被盗、酒后驾驶、高空抛物……作为基层检察机关,海沧区检察院办理的刑事案件中,超过45%属于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以下的“小案”。但一件件小案的背后,关联的是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安全感。
  随着城市的建设和发展,高层建筑住户数量不断增加,高空抛物成为城市管理中的一大隐患,被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2021年6月至9月,市民胡某为发泄心中怨气,相继将瓷盘、红酒瓶、纸尿裤等物品从33楼的阳台窗户扔出,给小区其他业主带来严重安全隐患,遂报警处理。
  海检一部受理了这件厦门市第一例高空抛物刑事案件,依法于同年9月提起公诉。由于案件的典型性,除了依法打击让高空抛物者付出应有代价,办案女检察官也积极联合公益诉讼检察部门开展一体化履职,让典型案例成为警示教育的“活教材”:一并要求胡某在媒体上公开道歉,邀请辖区街道、物业共同召开工作推进会、开展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致力把小案办准、办好,办到人民群众的心坎儿里,该案获评厦门市依法治理十佳典型示范案例。
  海检一部始终坚持“小案不小办”,以检察服务的“民生指数”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海检一部与海沧公安分局联合建立全市首个轻罪案件高效优质办理机制,设轻罪办案组集中办理,优化办案流程;制定盗窃、故意伤害等四类轻罪案件证据指引,防止案件“带病”流转;建立轻微刑事案件赔偿保证金提存制度,积极处理案件民事赔偿问题,有效化解纠纷矛盾;与云南、贵州检察机关跨省联动,救助4名生活困难的未成年人、老年人,发放司法救助金13万元,传递检察温情。
  不仅要案结事了,更要“办理一案、带动一片”。 海检一部打造“检网融合”社会治理模式,借助网格员等基层力量,下沉社区、贴近群众,开展“家门口的听证会”,同步进行法治宣传。2022年以来,广泛邀请社会各界人士100余人次参与听证32场,打通检察机关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以检察有为的操守携手绘就区域治理“同心圆”。
  服务人民从来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检察队伍的使命。文明创建中,海检一部的“娘子军”挥洒汗水,贡献智慧,把无私大爱和为民情怀播撒在街头巷尾;疫情防控,她们“舍小家顾大家”,逆行而上,用自己的身躯筑起守护群众安全的屏障;深入社区,她们以案释法,激活社区共治活力。
  春夏秋冬,步履匆匆,走万里路,进千家门,解百家难,海检一部的女检察官以女性的细腻,更加深刻地感知着百姓的冷暖,也更加殷切地回应群众的期盼。即使在今年的“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当天,她们也不舍得给自己过个节,依然奔走在刑事检察一线,朵朵“检花”绽放在人民群众之间。
  
  在守护未成年人中发挥“她”智慧
  2022年年初,海检一部的检察官在与区法院家事庭法官工作对接中了解到,该庭受理了一起抚养纠纷案。原被告离婚后,双方对患有脊柱侧弯、智力低下等疾病的未成年女儿小丽的抚养问题产生了严重分歧。
  为共同保障小丽的最大利益及接受家庭教育的权利,承办检察官积极与法院协商,由检察官以“儿童观护员”的名义参加庭审,代表小丽表达关于身份、财产权益的诉求。同时,检察官还联合审判员对当事人当庭予以训诫,督促二人承担监护人抚养及家庭教育的责任,达成妥善抚养患病子女的可行方案。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确立了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位一体”的未成年人保护新格局,这对检察机关依法履职、能动履职提出了更高要求。海检一部不断创新机制,在司法办案中传递检察温度——创建“一书一令一课堂”工作模式,举办专门教育矫治会,促进教育、惩戒相互统一;推动公安机关建立未成年人一站式取证保护中心,避免对未成年被害人造成“次生伤害”……她们以“捕、诉、监、防、教”撑起爱的“保护伞”,2022年,实现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不批捕率居全市第一,不起诉率超70%。
  有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海沧区检察院牵头举办集中聘任仪式,包括海检一部的女检察官在内的28名检察干警担任辖区36所中小学的法治副校长,全市率先实现检察人员担任法治副校长全覆盖。依托检校共建工作,推出了国旗下讲话、法治主题班会、法治讲堂、法治主题手绘展览等项目,常态化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30余场,受教学生1.5万余人,把纸面上的“法”、案例中的“法”,逐渐转化成孩子们笃信、笃行的法律意识。
  2022年1月1日,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施行。海检一部的女检察官以“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情怀,不断落细落实家庭教育指导职责。联合区妇联等五家单位共同推进特殊家庭修复行动项目,设立家庭教育指导站,组建由五部门及青少年司法社工、心理咨询师等社会专业力量组成的“5+N”家庭教育指导团队,开设家庭教育特别课堂3场次,向涉罪未成年人家长制发《督促监护令》31份,督促“甩手”家长重新“上岗”。此外,海检一部还积极参与涉未成年人保护社会治理工作,与社区、校园共建观护帮教基地13所、参与辖区中小学及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联合多部门共同举办公益科普网络直播……她们以女性的柔情和智慧,自觉融入其他“五大保护”,达到以依法监督的“我管”,促职能部门依法履职的“都管”,真正解决未成年人保护的“急难愁盼”问题。
  征途漫漫,唯有奋斗。喜获“全国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后,海检一部的女干警们又以归零的心态,以巾帼不让须眉的干劲和激情,在海沧这片热土上继续忠诚履职,继续用青春和热血书写检察使命的新篇章。
  ● 责任编辑:孙书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