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他傻,有人说他是活菩萨

-- ——记青海省“无律师县志愿律师”文永红
   如果你的生命进入倒计时,你会怎么过?著名的美国作家海伦·凯勒写过一本书叫《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她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假如生命进入倒计时,你会如何去面对它? 
   青海省无律师县志愿律师文永红身体力行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在生命最后的时光里,他依旧坚持在自己所钟爱的律师岗位,奔波在一个又一个的县城,努力帮助一个又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温暖着高原上一个又一个家庭……


拖着病体一如既往地工作

   由于繁忙的工作和长期的劳累,文永红律师于2010年病倒住院被查出肾癌后切除了一个肾,出院后他随即投入到了工作中。那一年,他才46岁。拥有研究生学历的他,自1982年参加工作以来,兢兢业业,恪尽职守,正是如日中天之际,遭逢厄运。可他忘不了自己身为法律人的职责,放不下他长期从事的律师事业,惦记着案头尚未完成的工作。
   2013年,青海省司法厅和省律师协会针对全省14个县无律师的情况,启动了选派志愿律师到无律师县开展结对帮扶工作。这14个无律师县主要分布在青南地区,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条件艰苦。身在海博律师事务所的文永红听说后,主动请缨,领导和同志们考虑他年龄偏大且又疾病缠身,苦苦相劝,可是执拗的他依旧坚持,最后领导只好同意。2014年3月,文永红来到甘德县,开始了为期一年的帮扶工作。
   甘德县距离省会西宁有500多公里,是果洛州海拔比较高的县之一,县城海拔4300米,空气含氧量只有平原地区的50%左右,缺氧是最大的困难。由于自然条件艰苦,律师人才缺乏,该县常年处于无律师状态。老百姓要打官司,只能从西宁聘请律师,成本极高。法院由于缺少律师,有些案件无法开庭审理。广大牧民群众非常渴望能够享受到便捷的法律服务。面对这种情况,文永红自备氧气袋,边吸氧边坚持工作。在短短的10个月时间中,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5起,受理咨询案件90余件,排查解决矛盾纠纷278件。
   2014年3月,甘德县司法局与文永红律师在集中开展突出重大疑难矛盾纠纷排查活动中,发现一起重大的草场纠纷案件。该案件的当事人十几年前互换草场,但由于近年虫草价格逐年提高,一方认为自己的草场虫草多,而换回的草场虫草少,因此想换回自己的草场,但另一方坚决不同意。双方所在大队和乡政府对此事进行了多次调解无果,积怨不断加深,矛盾日益激化,已经影响到了当地社会的和谐稳定。县司法局与文永红律师了解到该情况后,主动与县法院联系,对本案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了解,共同对双方当事人进行了说服教育。后来,县法院在文律师的参与下,对该案进行了巡回审理,并依法调解。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最后双方达成协议,成功化解了矛盾。
事后,当事人满怀感激地说:“要不是文律师,险些闹出人命,他就是我们两家的活菩萨啊!”
   为了满足当地牧民的法律需求,文永红律师还经常配合县司法局,主动送法上门。每次到群众家访问时,他都是自己掏腰包,买上慰问品。在和群众亲切的交心谈话中,了解他们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邻里之间的纠纷,及时进行调解疏导。他还专门制作了便民卡,印上自己的姓名和联系电话,方便群众随时进行法律咨询。为了化解矛盾纠纷,文永红多次奔波在广袤的草原上,有时候来不及返回县城,他就住在牧民的帐房中,裹着大衣,睡在地铺上,全然忘记了自己是个病人。
   他说:“我辛苦一些,牧民的损失就少一些,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享受到司法公正的阳光是每一名司法行政工作者的天职。 ”


为信念,虽辛苦万分,他亦甘之如饴

   维护群众利益,做一个有良知的法律人,是文永红执业实践的永恒追求。
   文永红是一个有良知的法律人,也是一个乐于助人、满腔热忱的人。多年来,他除了承担大量的业务工作外,还积极致力于法律援助与公益事业。
   2007年8月15日,农民工余昆明在青海省某建筑公司分公司的工地加班干活时,工友手中的电锯不慎脱落,造成他左腿严重受伤。在住院治疗期间,建筑公司认为余昆明不算工伤,拒不支付医疗费用。出院后,余昆明的左腿仍没有知觉,听专家说很可能要截肢,还欠下了巨额医疗费用。无奈之下,余昆明和妻子来到省司法厅。省法律援助中心的工作人员了解了他的情况后,指派了文永红律师提供法律援助。文律师立即着手了解情况,向城中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案,并赶往工地调查。几天后,安监部门的结论出来了,余昆明的伤属于安全生产事故。在事实面前,用人单位主动要求和余昆明协商解决善后事宜,经过文永红律师和用人单位多次谈判,用人单位对余昆明给予工伤认定,被最终鉴定为4级伤残,以现金方式支付了补偿款。余昆明的合法权益最终得到了维护。至今,余昆明对文律师念念不忘,一提起他,总是说:“他就是我们家的恩人啊!”
   对他心存感激的还有祁善珍、刘秀莲。2013年,祁善珍、刘秀莲二人受包工头李某雇佣,在柯曲镇某工地打工。工程结束后,包工头李某只付了他们一半的工资,并承诺当年12月底前付清。可到了付款期,李某却躲着不见,打电话不接。为了讨回工资,二人四处奔波,但毫无结果。后经人介绍,二人于2014年7月找到了县法律援助中心,诉说了他们的遭遇。县法律援助中心领导对此事十分重视,当天决定立案,指派援助律师专门办理。
   最后,在文律师的帮助下,通过诉讼程序讨债。法院判决完全支持了祁善珍、刘秀莲的诉讼请求,为他们讨回了血汗钱。


生命无多亦如常,人间大爱满乾坤

   由于长期的繁忙工作,文永红病情加重,癌细胞出现了转移,在家人和同事们的劝说下,他终于住进医院接受化疗。
   从确诊为肾癌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将近5年。这5年来,文永红拖着病体,承担了大量的日常工作,甚至不顾危险,深入艰苦边远地区开展结对帮扶,其动力来自他对生命的无限珍惜。在高海拔的玛沁县、玛多县、同德县,在荒无人烟黄沙遍野的新疆若羌,他独自驱车,满载当事人的重托,用自己娴熟的业务水平、扎实的法律功底,为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奔波 。
   文永红住院后,青海省司法厅和青海省律师协会领导非常重视,探望他时,他正在积极配合医生治疗。青海省司法厅和青海省律师协会领导商议为他联系医疗条件更好的医院去治疗,他婉言谢绝了。问他有什么要求,他说希望出院后如果身体条件允许,他还想继续回到甘德,把一些没来得及完成的工作做完,为当地群众尽可能多提供一些法律帮助。
   有人说他傻。可文永红让我们想起了更多的“傻”人:焦裕禄、王进喜、孔繁森……
   他们都是有的人眼中的“傻”人,可他们同时扮演的角色还是儿子、爱人、父亲,他们舍小家为大家,正是因为他们心中有爱、有一份常人难以企及的责任心。因为爱,所以他们能吃苦耐劳,付出百倍艰辛也一笑而过,不曾有半句怨言;因为责任心,他们能坚持不懈、始终如一,纵是生活贫穷,或是病魔缠身,也不改其志。这样的爱和责任心汇聚成的是我们对他们的深深敬意!
   文永红律师,相信雪域高原上绽放的雪莲花中,必定有一朵是为你而开!


责任编辑:李爱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