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满意”:一个亮丽的营商服务品牌

  “一站式”调解化纠纷、一支队伍管执法、一个屏幕办业务……近年来,安徽省滁州市围绕推动法治建设走在省内前列目标,着力打造“亭满意”营商服务品牌,不断向基层延伸法治建设触角,凝聚法治力量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

  据悉,2022年上半年,滁州市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测评居安徽省第二,其中司法行政系统人民群众安全感和对政法队伍满意度排名居安徽省第一。


  让纠纷不出村

  “目前,我市完善乡村公共法律服务,深入实施农村‘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培养工程,市级以上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率达到40%以上,努力打造以‘党的领导、现代治理、法治为民’为核心的新时代法治乡村‘滁州样板’。”2022年12月13日,滁州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时刻在滁州天长市召开的“政法综治江淮行”座谈会上如是说。

  近年来,滁州天长市先后荣获全国法治政府示范市、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市、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市。当天下午,采访团一行来到了该市杨村镇龙集社区。2022年10月,该社区获得“安徽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称号。

  “现在社区要将高邮湖路面扩宽,我养在边上的800多只鸭子咋办?”2022年8月中旬,东庙组袁某在龙集社区百姓评理说事亭的“百姓留言本”上记了一笔。社区工作人员接到消息后,发现鸭子容易受惊,便组织人手一群一群慢慢赶;赶完鸭子还有养鸭的棚子,又跟施工队商量,将棚子拆走。两“难”都顺利转移,矛盾也就自然化解了。

  门外百姓评理说事点,门内法律顾问工作室。天长市以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为契机,设立百姓评理说事点,充分发挥一村一法律顾问作用。各村(社区)法律顾问依托公共法律服务室,每月定期开展坐班服务,为社区化解矛盾纠纷,开展法治讲座,参与社区换届选举、重大决策、重大涉法事务全过程。

  据了解,天长市174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人民调解委员会等全覆盖,充分发挥人民调解、法治宣传、法律咨询等服务功能,为群众提供法律援助、律师、公证等法律服务指引,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务,全面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律氛围。同时,强化乡村法治阵地建设,实现法治宣传栏、法治长廊、法治农家书屋、法治大讲堂、公共法律服务室等普法阵地全覆盖;经常性开展法治读书分享会、法治讲座、送法下乡文艺演出等活动;吸纳村(社区)法律顾问、老党员、老干部开展普法志愿服务,积极培育法律明白人、学法用法示范户。

  为更好满足群众多元化法律服务需求,滁州市还大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公共法律服务质量,市、县、乡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成率达100%,安徽法律服务网咨询解答满意率保持在98%以上。


  让执法少扰民

  “七八顶大盖帽,管不好一顶破草帽。”这句“民谣”,可以说是执法队伍多头执法、多层执法和重复执法问题的真实写照。怎么办?或许在“亭城”滁州可以找到答案。

  据悉,滁州市在安徽省内率先整合完成市场监管、生态环境保护、文化市场、交通运输、农业等五大领域综合执法队伍,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改革,交通运输、文化旅游等综合执法工作受到国家表彰。在37个乡镇(街道)率先成立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中心),实现了“一支队伍管执法”。各执法单位严格落实“首违可不罚”规定,滁州市全面推行轻微违法行为免罚清单制度,对147项轻微违法行为依法免罚;探索“承诺轻罚”制度,对40项违法行为实行“承诺轻罚”。

  “以前途经你们治超站时都想着跑快点,生怕有什么不合规被你们查到。现在再经过你们治超站,都想着有需要就进来倒杯水、吃口饭、歇歇脚。”发出这番感慨的,是开车路过滁州东超限超载检测站的一名长途货车司机。

  据站点负责人介绍,滁州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在执法的同时,也不断彰显服务功能,大力开展安全宣传教育、站所开放日、执法回访等工作,推行“人性化执法”。打造服务驿站,完善服务设施,为过往司乘提供休息桌椅、饮用水、无线上网等服务,还常备应急药品、雨伞、口罩等免费物资。广泛运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警示告诫、指导约谈等方式进行执法,努力做到宽严相济。驿站成立以来,已累计服务司乘110余人次。

  为提升执法工作质效,滁州市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行政执法部门全面配备录像、视频监控等设备,重点执法单位建立同步录音谈话室,实现执法文书、执法卷宗电子化。重大行政执法决定做到执法主体、资格、权限、事实、证据、依据、程序、裁量、法律文书“九个必审”,滁州市多个执法典型案例获评全国指导案例。


  让数据多跑腿

  2022年12月12日,滁州市委书记许继伟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他在会上强调,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城市的“软实力”和长久竞争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2022年以来,滁州市新增市场主体3.2万户,同比增长18.5%,总数超41万户。那么,滁州市具体如何在实践中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优化行政权力运行机制,赋予市场主体更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市场环境。滁州市全面普及行政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自助办”,全面落实权责清单、负面清单。推进“证照分离”“多证合一改革”,全面推进证明事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平均审批环节从2.86个减少到2.15个工作日,直接取消或实施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5903项,审批服务效率从4.2个减少到1.22个工作日。该市依托“皖事通办”平台,实现企业开办事项“一网填报、合并申请、一次办理”,将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办个证磨破嘴、跑断腿”的情况,在滁州已成过去时。

  优化标准化政务服务,为群众办事创业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滁州市全面推进政务服务“掌上办”,推进涉企政务服务“一屏通办”改革。2019年5月,长三角地区(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正式上线“一网通办”。如今,4地41个城市116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跨省通办,186个事项实现全国通办。实现7×24小时“随时办”,自2022年2月19日开始,滁州市在全省率先开展365天“不打烊”服务,实行双休日和节假日轮岗服务模式。据悉,滁州市政务服务事项“一门办理率”达100%、全程网办率达99.8%。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加快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滁州市对标沪苏浙等先进地区的服务场景、审批场景、保障措施,制定出台全省首部优化营商环境地方性法规《滁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于2022年1月1日正式施行,推出了18项创新制度。建立优化营商环境法治协调机制,实施依法推进公共政策兑现、违法行政行为集中治理等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十大行动。2022年年初,滁州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荣获“全国知识产权系统先进集体”称号。2022年前三季度,滁州市政务公开、营商环境评价和市场主体满意度均保持全省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