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姐”梅玫:让“走岔路”的孩子回家

  梅玫,荣膺“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群众最喜爱的检察官”“全国模范检察官”和“新时代最美检察官”称号,获“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年度中国正义人物”等多项国家级荣誉。20年来,这名有温度、有大爱的女检察官,让160余名犯罪的孩子走向新生。她在陪伴未成年人成长的路上始终坚守,把“莎姐”青少年维权岗发展成山城重庆和全国检察机关的一张亮丽名片。


  做一名有温度的检察官

  “姐姐,我知道错了,我会好好改。以后想买台挖掘机,赚钱养弟弟……”

  “我听你的话,每天坚持锻炼和看书,每周都会给爸妈打电话报平安,我现在一直都遵规守纪,还有很多打算……”

  这是一些曾经“迷途”的未成年人写给一位检察官的信。对他们来说,这位检察官不仅有威严的一面,也是“知心姐姐”。这位检察官,就是党的二十大代表,重庆市大渡口区检察院检察五部主任、“莎姐”团队办公室主任、四级高级检察官——梅玫。

  1981年,梅玫出生在重庆市大渡口区的一个普通家庭。2003年,梅玫大学毕业后考入大渡口区检察院,开始接触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工作不久,一场庭审深深地触动了她。当时,涉嫌抢劫罪的未成年人小何在庭审中失声痛哭:“我不知道这是犯罪。如果知道,我肯定不会干。我想上学,我要上学……”

  说起接手的案子和涉案的那些孩子,她的语气变得沉重起来:“我是一名检察官,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无论从哪个立场出发,看到那些误入歧途的孩子,我都特别心痛。”

  16岁的小东辍学后来渝打工,参与到了犯罪活动中。“小东符合起诉条件,但有悔罪表现,我们作出了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然而,当作为承办案件检察官的梅玫联系小东的父母时,却得到“这孩子我们不管了”的答复。梅玫没有放弃,对其父母反复劝说。功夫不负有心人,小东的父亲终于从外地赶来。在父亲和检察官的劝说下,小东安心在观护基地学习劳动技能。

  “梅姐,我现在的生活过得很充实,请你放心。”电话的那头是梅玫多年的持续帮扶对象小文。逢年过节,小文都会给梅玫打电话说说最近的生活、工作状况。2013年,小文为朋友出头,重伤了他人。他的冲动,给这个母亲早逝、生活困难的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数十万元的医疗赔偿,如同一块巨石压在打零工的父亲身上。即将参加高考的姐姐,也被迫放弃学业。考虑到小文案发时年仅15岁,系自首又有悔罪表现,还积极赔偿被害人,取得被害人的谅解,小文被附条件不起诉,考验期一年。梅玫联系当地社区工作人员,组建了专门的帮教考察小组,继续帮教小文。案发后,小文被学校开除。为帮助他重返校园,梅玫四处奔波,后依托团市委的彩虹助学计划,替小文在某职业技术学校申请了免费就读名额。学费虽免,可3000元的学杂(生活)费却难住了小文。得知这一情况后,梅玫专程赶到学校,为他垫付了费用。可小文还是辍学了,而且变得越来越“内向”,越来越自卑。梅玫很快注意到了小文的情况,她联系心理咨询师为小文做心理辅导。一段时间后,小文慢慢放下负担,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后来,经梅玫帮忙,小文找到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


  对未成年人精心呵护

  梅玫,还有一个特殊的名字——莎姐。

  在一件件令人痛心疾首的未成年人案件中,梅玫不仅看到了法律问题,还有孩子们的成长问题。梅玫思忖:能否为未成年人多做一点?把走了岔路的孩子带回正途!其实,最好的呵护,并不是失足后的挽救,而是事前预防,未雨绸缪。“迷失与冲动,总在一刹那。”每一次对孩子的伤害,或者孩子的每一次歧途,都是投向他们和家人的一片痛苦阴影。为此,2004年8月,梅玫和同事一起创立了“莎姐”青少年维权岗。“莎”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可入药,取其入药能“治病救人”之义,与帮扶逆境中的未成年人的初衷契合。从此,梅玫与“莎姐”并肩同行在未成年人护航路上,从未离开。

  “梅玫对未成年人上心又用心。”大渡口区妇联维权信访部部长秦晓梅说,因为工作原因,她和梅玫经常接触。一个初中生不愿意上学,整天沉迷网吧,他的父亲自觉无力将孩子拉回正轨,多次到区妇联求助。“我让他去找梅玫,没想到梅玫第二天就去了这个娃家里。”梅玫分别与父子俩恳谈,并让父亲注意教育方式,以便建立起儿子对他的信任感。一周后,这对父子的关系有了很大改善。

  一位未成年被害人的母亲让梅玫印象深刻。女孩儿受伤害后辍学自闭,母亲只会伤心,却无力改变残酷的现实。梅玫刚开始接触母女俩时,女孩儿母亲的态度并不友好,是担心让女儿受到“二次伤害”。可女孩儿跟梅玫聊了两个小时之后,竟然说“下次还想来”。梅玫与女孩儿接触了一个多月,不仅对女孩儿进行心理疏导,而且打通了母亲的心结,母女俩关系也逐渐变得亲和。“感谢你,陪我们度过最黑暗的日子,带我们步入阳光……”有一天,这位母亲给梅玫发了一条长长的微信。“这让我很感动,也感受到了自己工作的价值。”梅玫说,其实案子早就办结,犯罪分子也判了刑。但梅玫觉得,如果不将后续事情处理好,这个案子就没完,心里的石头就放不下。

  到看守所跟孩子们聊天时,梅玫发现他们都不愿意开口,有自卑心理,也有抵触情绪。于是,她在看守所设立了“莎姐”信箱,鼓励孩子们写信表露心声。为与未成年人更好交流,她挤出时间学习,并考取了二级心理咨询师。“孩子不小心走岔了路,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不离不弃地牵着他们的手,去保护他们,把他们带回正途。”梅玫一脸认真。

  一次,隔着冰冷的铁栏杆,梅玫见到了年仅16岁的犯罪嫌疑人小金。他眼神惶恐,满脸稚气。见梅玫落座,他说:“阿姨,我想读书!真的。”梅玫告诉他,想读书是好事儿,但犯了罪,首先要承担法律责任呀。顿时,小金的眼神黯淡下来。梅玫心里也不是滋味儿。花一般的年纪,本应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汲取知识养分,现在却整天与铁窗相伴。听着那声“我想读书”,梅玫仿佛看到一个正在悬崖边挣扎的失足者:“我不能不伸出手来,我必须拉他一把。”在梅玫的努力下,对小金作出了微罪不起诉处理。没有犯罪记录,他往后的人生就不用背负污点前行。

  “梅姐你好,见字如面。”在大渡口区检察院一楼的未检工作区,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一封封信件。这些信,都是孩子们从监所寄给梅玫的。“梅姐姐,你多年如一日地付出,真的让我很敬佩也很感慨。梅姐,你这样一个与我素不相识的人,都能对我这么好,为我付出这么多,我现在要做的就是弥补与整改……”这是未成年犯赵某写给梅玫的信。“梅姐,你让我重新振作了起来,让我明白了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不是金钱,而是亲情、青春和自由。”这是女孩儿张某写给她的。在众多封来信中,不同稚嫩的字体诉说着不同的情绪,有忏悔,有求助,有感谢,还有关心……对未成年人的每一封来信,梅玫都抽出时间认真阅读,并及时回信,她把回信当作了自己工作的一部分,并且很享受这种付出的快乐。

  梅玫最开心的事情,是听到曾经帮教过的孩子传来好消息。一次,有个她帮教过的涉嫌盗窃罪的少年来找她,脸上笑得像花儿一样。他一坐下来,就迫不及待地说:“姐姐,告诉你,我找到工作了。我很喜欢现在的工作,师傅也说我学得快……”看着他开心的笑脸,梅玫心头甜滋滋的。


  推动“莎姐”团队不断崛起

  2012年年底,上级决定推广“莎姐”工作经验。从此,“莎姐”在重庆市45个检察院全面推广,为全市青少年带来福音。

  最初创建的“莎姐”团队,只有7人。随着“莎姐”的影响力不断扩大,目前已经发展成重庆三级检察机关426名“莎姐”检察官、1500余名来自社会各界的“莎姐”志愿者组成的大团队。团队创建之初,梅玫带领同事精心策划,把办理过的真实案例编绘成图文并茂的《莎姐讲故事》,并设立了“莎姐”热线、“莎姐”信箱、“莎姐”谈心室等,让“莎姐”青少年维权岗的工作内容与范围不断拓展,逐渐形成集未成年人案件办理、违法犯罪预防和全民普法为一体的工作机制。慢慢地,“莎姐”的名气不止于检察机关知晓,而且闻名全国。这些年,梅玫和“莎姐”们一道讲过很多次法治课,受众超过10万人。梅玫还担任重庆市第三十七中学的法治副校长,倡导成立了“莎姐”校园法律社团,深受师生欢迎。“学生都喜欢梅玫,叫她‘梅姐’。”重庆市第三十七中学校德育部主任宋卉说,孩子们都十分信任梅姐,很多孩子积极申请加入社团,在寓教于乐中,学习法律知识,开阔视野。

  “她是我们的骄傲。”大渡口区检察院分管检察长李轶这样评价梅玫。说起梅玫的专业能力,李轶竖起大拇指。在他看来,梅玫是一个心中有大爱的未检人。“常常要舍小家顾大家。未检工作是和孩子打交道,考验个人协调和处理各种突发问题的能力,她总是能完成得非常妥当。”

  2009年,大渡口区检察院设立了“莎姐谈心室”,梅玫出任主任并成了谈心室的首席心理辅导员。谈心室成立以来,她和“莎姐”们共为100余名未成年人及其家长谈心解惑,取得了理想的心理矫治效果。通过多年的探索, 梅玫竭力推动“莎姐”青少年维权岗,已成功创建了“5+7”帮教模式,即通过“莎姐谈心室”“莎姐网络平台”“莎姐讲故事”“莎姐四进”“莎姐信箱”“莎姐热线”“莎姐谈心会”等7个载体,对涉案未成年人、微罪不起诉的未成年人、受害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的子女和中小学生五大人群进行法律援助和精神关爱。

  2022年10月的一天,有个小伙子带着女朋友来找梅玫。他说,因为梅玫的几句话点醒了他,让他能重新鼓起勇气好好生活。虽然梅玫已记不清具体细节了,却记得这个孩子一步步变好的样子。在她的帮教档案上,注明了最初接触时这个孩子的负面情绪、对社会的敌意、他在观护基地的表现、他跟父母和好的日子、他离开重庆时的告别……“我们只是渡船,陪孩子们度过一段岁月,然后看着他们走向远方。”梅玫说,未检工作是一项爱心工程。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添砖加瓦,领航他们向阳而生。

  由于深知预防犯罪的重要,梅玫牵头组建了“莎姐”法治宣讲团,并在全区建立了13个工作室、9个校园法律社团,实现全区所有镇街、中小学校全覆盖。2018年,国内首部检察机关预防青少年犯罪题材公益电影《莎姐日记》在重庆诞生,梅玫在其中本色出演。《莎姐日记》上映时,梅玫去看了,场地上黑压压的一片人群。坐在她身旁的是一些孩子和家长。“边看,家长就边告诉孩子,这不能做,那是违法的。”电影结束后,有家长认出了梅玫,“莎姐的原型就在这里啊!”人们围过来,纷纷说:“你们是孩子的依靠呀,太谢谢了!”对此,梅玫大为感动。连续几年,全国人大、中央政法委、最高检、重庆市人大先后多次调研,对“莎姐”青少年维权岗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梅玫率“莎姐”团队曾五次登上央视新闻,三次被写进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在全国两会期间,成为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热议的“热词”。

  如今,“梅姐、梅姨”已不仅仅是一个称呼,梅玫是“莎姐”的杰出代表,更是许多孩子心中良师益友的代名词,是国家未检检察官的形象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