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千万群众心头事 谱写平安江淮新篇章

  沉沉往事虽入忆,历历新岁续峥嵘。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开局之年,做好政法工作意义重大。回首2022,安徽政法这一年不仅交出了一份成果丰硕的亮丽答卷,一幅政法为民的“山水画作”也正在江淮大地徐徐展开……
  这一年,安徽省政法机关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牢记“国之大者”,充分发挥政法机关职能作用,全力推动新时代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着力筑牢队伍忠诚根基,守牢安全稳定底线,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忠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任务,努力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安徽、法治安徽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铁锤砸铁钉 做好接访“后半篇文章”
  “这个活动开展得很好,领导能听听我们群众心里话。”2022年11月21日傍晚,盏盏路灯亮起,村民晚饭后陆续赶到了村中心的文化广场,巢湖市烔炀镇“路灯下的课堂”暨《信访工作条例》宣传活动在凤凰村文化广场进行。镇、村干部与村民们面对面坐下,以聊天拉呱的形式,用质朴的语言与村民们讲解《信访工作条例》内容。宣讲结束后,大家又围绕着村居发展建设拉开了话题,面对群众反映的诉求,村干部均予以解答和答复。
  政法队伍肩负特殊使命,必须旗帜鲜明地把加强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放在首位,把“培根”“塑魂”作为第一要求。过去一年,安徽省政法机关持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以严的主基调正风肃纪,全面提升政法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水平,持之以恒铸牢忠诚品格、提升履职能力、改进工作作风,着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法铁军。
  信访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2022年2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信访工作条例》,于5月1日起施行。《信访工作条例》施行以来,安徽省不断深化“党建+信访”工作机制,主要领导亲自抓信访,领导干部带头干信访,基层党建重点考信访,将心比心,解决群众反映问题。
  为从源头上化解矛盾纠纷,安徽党委政法委系统开展了省、市、县、乡四级联动接访。2022年1月6日,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韵声带领省委政法委和省直政法单位负责同志,在亳州市谯城区魏岗镇公开接访。30个接待组现场共接访559件信访事项,实行“一案一策一专班”,重点攻坚信访积案和重大疑难案件,建立全链条、闭环式办理流程和工作模式,重大、疑难案件由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包案督办。
  据悉,2022年以来,安徽党委政法委系统全身心投入、全链条联动、全方位保障,2045名党员领导干部累计接待群众15014批、接访事项14330件。
  
  群策聚群力 小网格助力大治理
  “大家都说说,小区南大门要不要整修?怎么整修?”2022年12月15日,在网格党支部书记组织的居民议事会上,蚌埠市龙子湖区绿地花都小区党员代表、居民代表等就小区南大门墙体脱落问题,各抒己见、献计献策。
  据了解,蚌埠市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积极推行“网格化管理、全科式服务”新机制,调整优化城市社区网格2715个、核定2996名网格员,并统一编码作为社区以下管理服务单元固定下来,形成社会治理“一张网”。
  近年来,蚌埠市“两办”出台《蚌埠市城市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明确社区工作者与网格员融合发展、一体统管,形成前端全科服务、后端网格管理新模式,社区工作者由专门专岗转向全科全能。制定轮岗交流等6项工作制度,完善限时办结等6项考评机制,实行标准体系、服务规范、培训流程、绩效考核“四个统一”,推动全科社工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规范运行。600余名社区工作者(网格员)通过换届进入“两委”班子;2020年以来,累计拿出80余个事业编制,用于优秀社区工作者(网格员)定向招录。
  同时,蚌埠市对照国标,搭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组织网格员编制政务、社会等数据资源目录10207个,整合公安、民政等60余家部门数据,汇聚信息38.9亿余条,通过共享平台向各部门提供493类数据服务,累计调用5.82亿余次,推动实现数据信息一部门采集、多部门共享。
  在蚌埠市成功开花结果的“网格化治理”,放眼至安徽省其他市,同样也硕果累累。目前,全省共划分城乡社区网格4032个、网格员18.95万名。
  六安市金安区城北镇各村依据村组分布,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则,优化网格划分,形成“支部书记网格指导员+党小组长网格长+党员网格员+村民”的网格管理模式,进一步提高服务的精度和广度。同时,以网格为单元,统一标准绘制网格管理图,对网格内的特困供养户、低保户和脱贫户等特殊群体进行标记,做到“一张图、底数清、情况明”。安庆市则把党组织覆盖到小区“神经末梢”,建立健全“社区党支部+网格长+网格员+楼栋长”的组织体系格局,实现党组织在网格内的全覆盖。
  安徽省政法机关紧紧围绕“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安徽”的目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小网格”撬动基层社会治理大格局。2022年,黄山市第三次捧得全国平安建设最高奖项“长安杯”,充分反映了该市平安建设和市域社会治理的高水平。
  
  多元解纠纷 共同绘就平安“底色”
  2022年10月上旬,芜湖市南陵县许镇镇黄墓村,75岁的邓某花和56岁的邓某森因土地使用权产生纠纷。黄墓村村委会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主动介入,将此事交给经验丰富的调解员老曹来处理。
  原来,该地块是邓某花家承包地,由于地处村旁路口不便耕种,邓某花于三十年前与邓某森母亲(已过世)口头协议交予邓某森家代耕。三十多年里,邓某森家对该地进行平整并修建了田埂和围墙种菜至今。
  考虑到该纠纷时间跨度长、调解难度大,老曹便采用“联动联调”办法,主动邀请镇农业办、司法所、派出所、该村两名村民组长等到场参与调解。最终,在老曹与相关部门的协同斡旋下,双方各退一步,邓某森明确在规定期限内将菜地还给邓某花,邓某花补偿800元劳务费。
  近年来,安徽省政法机关结合本地实际和文化特点,大力推行地方特色加能动调解。陆续创新推出“六尺巷调解工作法”“作退一步想工作法”“老娘舅调解法”“一杯茶调解法”等调解工作法,并不断组织发展“居民议事会”“平安茶室”“刘祥工作室”等基层自治组织。
  “警方提示:凡是刷单的都是诈骗”“民法典规定,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请辖区单位场所、商铺负责人加强本单位消防栓、灭火器等消防设施检查”……在芜湖市公安局镜湖分局,各派出所社区民警每天都在“网上警民议事厅”微信群发布各类法治宣传及防范常识,提醒群众注意加强防范。
  基层警务是公安工作的“桥头堡”“神经元”。安徽省各派出所社区警务队(室)按照“一警一群”的方式,建立警民议事微信工作群,搭建警民议事、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平安社区(村)建设平台,及时回应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截至目前,全省共建立“网上警民议事厅”微信群1.4万余个。
  此外,安徽省各地推深做实社区警务、“一村一警”包村联系、“一企一警”对接服务、警民联调、江淮义警等7项实践载体,强化警民协作,延伸基层治理触角。加快打造“微信找警”“社区微警务群”;广泛开展平安小区、平安家庭创建系列活动;组建“水阳义警”“西津蓝精灵”“徽骆驼”等各类专(兼)职巡防队伍,努力实现巡防无盲区、防控无死角,丰富了安徽版“枫桥经验”的平安内核。
  
  抓铁需有痕 践行“一改两为五做到”
  “纸质材料没带齐,我以为办理手续还要再跑一次,没想到市场监管窗口的工作人员为我开了绿灯。”2022年12月19日,安徽月信建设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为淮南市田家庵区市场监管局的“容缺受理”服务点赞。
  原来,该公司从外地迁入田家庵区,急需办理业务,可是企业的迁出申请书为扫描件,而按照材料标准需要收取原件。田家庵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考虑到该户企业的实际情况,便先收取该户企业的迁出函和申请书扫描件办理,回头再让企业“补齐”所需业务材料。
  据悉,“容缺受理”指的是政务服务中心针对具备基本条件、主要申报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条件,但次要条件或手续有欠缺的行政审批事项,职能部门可以“暂时性容忍”办理,办事群众和企业只需要在相应时间内补齐相关材料即可。通俗的解释就是“材料不齐全,先受理后补齐”。
  2022年2月7日上午,安徽省召开改进工作作风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大会。会议强调必须坚定不移推进“一改两为五做到”,即改进工作作风,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做到对标对表、有求必应、真心真情、求真抓实、知敬畏守底线。过去一年,安徽省级负责同志带头下访接访,访企解难,先后开展“新春访万企、助力解难题”“优环境、稳经济”等多项稳经济促发展活动。对企业反映的问题实行清单化、闭环式管理,一项一项解决到位,推动形成及时、长期系统帮扶企业的工作机制,真正让企业有感,力保全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2022年5月,安徽省出台《关于进一步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的通知》后,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减证便民、优化服务。为持续深化“减证便民”,进一步从制度层面解决群众和企业办事难、办事慢、多头跑、来回跑等问题,安徽省统筹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网络、热线平台融合升级发展,建成覆盖全业务全时空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推行7×24小时不打烊“随时办”、常态化“法治体检”服务,实现“抬头能见、举手能及、扫码可得”。
  据悉,2022年,安徽省通过告知承诺的方式取代证明材料,主要涉及户籍管理、市场主体准营、资格考试、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健康体检、法律服务等方面,为办事群众和企业减免提交证明材料179.6万余件次。
  2022年11月,全国工商联发布年度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主要调查结论,安徽省位列全国第8位。
  ● 责任编辑:王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