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终盘点”系列报道之六

2022年度法治事件

  一岁荏苒时光旧,一纸千载风华涌。不知不觉间,2022年已经落下帷幕。回顾刚刚走过的这一年,翻开法治大事记,一桩桩,一件件,颇为抢眼:这一年,不仅有“两高一部”发布终身从业禁止新规、深圳首次将生前预嘱写入地方性法规、上海将“光污染”问题首次纳入地方立法等法治领域的新探索新尝试,还有备受关注的“唐山烧烤店打人”“卖5斤芹菜被罚6.6万元”“知网实施垄断行为被罚”“制止家暴男致死被判正当防卫”等一系列热点焦点法治事件……
  值此辞旧迎新之际,让我们总结2022年度法治事件,共同回顾、放眼展望!
  
  上海为“光污染”立法,灯火辉煌也不能牺牲居民休息权
  8月1日,新修改的《上海市环境保护条例》正式实施。此次修法的最大亮点,是将“光污染”列为重点议题,在环保立法实践中首次对防治光污染作出了较为全面的制度安排,因而被称为具有风向标意义的立法突破。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高楼林立之下光污染问题愈发严重。一直以来,我国尚未制定专门法律,对防治光污染作出细致规定。
  纵观各地,尽管北京、深圳、杭州等多个一线城市先后出台了照明设施或景观灯的相关管理规定,作出不少有益探索,但由于监管部门不明确,更源于立法上的空白,最终导致监管乏力、处罚失据、投诉无门的尴尬境地。
  在此背景下,上海的光污染防治率先打破困境,迈出了突破性的一步,掀开了具有实质意义的崭新一页。《上海市环境保护条例》立足源头防治、绿色照明、居住环保等理念,在整合、优化既有规定的基础上,实现了光污染防治制度的全面升级,完善制定了全方位、精细化的法制方案,蕴含的正是“有效”“管用”的立法追求。
  《上海市环境保护条例》极具标杆价值的立法突破,为防治“光污染”开了个好头。相信由此产生的示范效应,很快便能辐射至更多城市而被效仿,最终成为国家层面的立法。而这一立法变革过程,也将从根本上重塑城市发展的理念,并最终孕育出更为成熟、更为先进的城市文明。
  
  卖5斤超标芹菜被罚6.6万元,“小过重罚”背离执法目的
  陕西省榆林市个体户罗某夫妇在某农贸市场销售5斤芹菜收入20元,因芹菜有一项指标超标且不能提供供货方许可证明及票据,被市场监管部门处以6.6万元罚款。
  2022年8月,国务院督查组在“国务院互联网+督查平台”接到事件反映后,随即进行了调查走访。经调查,国务院督查组认为:“卖5斤芹菜被罚6.6万元”一案属于过罚不当。
  事实上,类似的“小过重罚”案在当地并非个例。督查组查阅榆林市市场监管局2021年以来食品类行政处罚台账时发现,在针对小微市场主体的五十多起处罚中,罚款超过五万元的就有21起,而案值则只有几十或几百元。
  8月30日,陕西省全省通报此类案件,要求相关部门尽快制定整改方案,统筹好严格执法和服务市场主体工作,为市场主体纾忧解困。榆林市市场监管部门表示,对于小微主体的轻微违法行为,将更多地通过责令改正、批评教育等措施,督促其合法合规经营。
  “天价罚款”背后存在相关执法规定问题,例如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不细,执法人员自由裁量权过大;处罚力度与业绩考核挂钩,倒逼从严办案;对行政处罚执行权缺少有效制衡。
  纵观整个事件,虽说罗某夫妇违反了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市场监管部门严格执法亦无可厚非,但忽略小微主体违法情节程度,片面追求执法力度,背离了执法的根本目的,损害了执法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正如督查组所说:规范市场不能无视民生问题,执法者要有严格执法的“冷面孔”,也应有服务企业的“热心肠”。
  
  女教师遭遇“网课爆破”猝死,网络暴力治理刻不容缓
  2022年,一则中学老师上网课遭遇“网课爆破”的消息,引发社会关注。所谓“网课爆破”,便是有组织地“入侵”在线课堂,通过强行霸屏、刷屏骚扰信息乃至辱骂师生、播放不雅视频等方式,恶意扰乱教学秩序。名为“网课爆破”,实则网络暴力。
  据悉,从2022年10月初,该老师上网课期间经常遭遇“入侵”“爆破”。10月28日上网课时,再次有陌生网友闯入网课直播间,恶语辱骂、干扰课件投屏。无奈之下,该老师退出网课,两天后在家中不幸离世。
  目前,为了避免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不少地区、部门和学校已经采取措施,向广大老师提供相应的技术培训。相关平台也积极行动,有的增加“一键暂停参会者活动”功能,可以即刻关闭所有参会者的音视频、共享屏幕、批注、聊天及其他协作权限;有的平台发布防网络入侵指南,指导老师应用平台功能,制止扰乱课堂秩序的行为。
  客观地说,治理网络暴力,相关部门一直在行动。在每年的“清朗”系列专项行动中,治理网络暴力都是重要任务之一。仅2022年的网暴专项整治行动中,就有6541万余条涉攻击谩骂、造谣诋毁的信息被拦截,7.8万个违法违规的账号被处置。不过,此次网课暴力悲剧的发生,说明对网络暴力治理、法律适用和制裁方面仍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
  为了进一步肃清网络空间的不正之风,树立阳光积极的上网理念,有关部门还需切实加大网暴治理力度,做到依法管网、依法治网。对于这项长期任务,唯有不断强化系统观念、法治思维,注重源头治理、综合治理,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才能营造出健康干净的网络空间。
  
  多地判决终身禁业“第一案”,未成年人保护法网越织越密
  2022年11月15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对一起猥亵儿童案作出一审判决,多次猥亵10岁女童的某校外聘指导教师王某某被判处有期徒刑,同时被宣告终身禁业——禁止从事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工作。
  该案系2022年11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部《关于落实从业禁止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后,全国首例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性侵害未成年人的教职人员依法宣告终身禁止从事密切接触未成年人工作的刑事案件。
  为保障未成年人免遭侵害,尤其是防止有前科的犯罪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再次犯罪,近年来,相关法律不断完善。2015年,《刑法修正案(九)》第37条之一规定了从业禁止制度,期限为3年至5年。2020年,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新增了第62条,针对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工作,规定了终身禁业制度。
  为了避免从业禁止成为一判了之的空头支票,《意见》明确了司法机关在办理教职员工犯罪案件中,适用从业禁止、禁止令规定的具体规则,保障了法律准确实施,有效落实从业禁止制度。
  《意见》之下,这个“全国首例”将作为标志性判例,在社会层面上起到有力的震慑和警示作用。随后在短短的一周时间内,江苏、河南、黑龙江、甘肃、安徽、广西、辽宁等多地人民法院,也分别对符合相关规定的侵害未成年人案件进行宣判,多名被告人被判决终身禁止从事密切接触未成年人工作。
  可以说,对侵害未成年人的教职员工宣告终身禁业,相当于为未成年人构筑了永久“防火墙”“隔离带”,能尽量避免第二次遭遇同样的危险。同样重要的是,司法机关、有关教育机构及部门也需要协同合作,进一步建立健全强制报告制度、性侵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信息库和入职查询制度,完善“隔绝”闭环,让这些“防火墙”切实保护好“少年的你”。
  
  尊重患者临终决定权,“生前预嘱”在深圳迈出第一步
  2022年6月,《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获得通过,并于2023年1月1日开始施行。《条例》第78条对“临终决定权”作出突破性规定:“收到患者或者其近亲属提供具备下列条件的患者生前预嘱的,医疗机构在患者不可治愈的伤病末期或者临终时实施医疗措施,应当尊重患者生前预嘱的意思表示。”由此,深圳成为全国第一个实现生前预嘱立法的地区。
  据悉,1993年以来,北京、深圳、广州、南京等地的公益组织或医疗机构,便已陆续开展生前预嘱的推广行动。不过,这些源自民间的自发实验,因缺乏制度层面的明确肯定,极易引发医疗纠纷和侵权诉讼,面临着一定的风险与隐患。比如,一些立有生前预嘱的临终患者虽已选择理智的疗护方案,但一旦亲属提出异议,便极易引发医疗纠纷和侵权诉讼。
  正因此,深圳确立生前预嘱制度的立法创举,就彰显出了平衡多维矛盾、维护各方权益的现实意义。生前预嘱写入地方法规,对于不堪忍受过度抢救之苦的临终患者是一大福音,也让家属不再面临两难选择。与此同时,医护人员也吃上了定心丸,得以更为尽职合理地为患者提供权益最大化的医疗服务。
  总的来说,深圳修法赋予患者“临终决定权”,体现了对生命权的尊重,具有积极的探路意义。更应看到,深圳立法只是迈出了生前预嘱制度的第一步,“临终决定权”的真正落实,还需要更为细化的规则设计,需要多方专业力量的参与支持。
  
  男子播放“鬼声”扰邻,法院发出“诉前禁止令”及时叫停
  2022年6月,因不堪忍受邻近住户循环播放的恐怖“鬼声”录音,一位广州市民愤而向法院求助。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人民法院及时出手,发出全国首份“噪声扰民”诉前禁止令,迅速制止了持续扰邻的“鬼声”。这起侵权纠纷案件中,因及时维护民众生活的“宁静权”而备受关注。法院一“令”叫停则更高效、更低成本地解决了邻里矛盾,具有一种积极的示范和引导意义。
  2022年6月5日,《噪声污染防治法》正式施行。该法的亮点之一,在于明确界定了噪声污染的概念和内涵,在超标的基础上,将“未依法采取防控措施产生噪声,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界定为噪声污染,扩大了法律适用的范围。2022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生态环境侵权案件适用禁止令保全措施的若干规定》,对诉前禁止令在环境侵权案件中予以延伸和细化,为噪音污染受害者提供了第三种救济途径。
  毋庸置疑,“诉前禁止令”是为了及时制止被申请人正在实施或即将实施的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行为,避免申请人合法权益或生态环境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向人民法院申请作出的临时性救济措施,也是新的救济途径,拓展了预防性司法措施的适用领域。可以说,“诉前禁止令”给噪音扰民及时按下了“停止键”,也能够让双方先冷静下来,不再因噪音纠纷而斗气、比狠,有利于妥善解决此类民事纠纷。
  目前,各地法院发出的多个环保禁止令,已涵盖了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水、大气、噪声等各类环境要素。无论是“噪音干扰”案件中创新使用诉前禁令,还是扩大噪声污染的定义范围,都是法律精神的体现,保障了法律权威的同时,捍卫了人民群众的权益。
  
  网络主播偷逃税事件频出,整饬直播乱象急需法律“亮剑”
  2022年6月16日,江西省抚州市税务局曝光了网络主播徐国豪偷逃税案件。经查,徐国豪在2019年至2020年期间,取得直播打赏收入,未依法办理纳税申报少缴个人所得税1755.57万元,通过虚构业务转换收入性质等方式虚假申报偷逃个人所得税1914.19万元,少缴其他税费218.96万元。抚州市税务局稽查局依法对徐国豪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共计1.08亿元。
  2022年6月9日,北京市税务局也披露,一名网络主播在2019年至2020年期间偷逃税452.74万元,并对该网络主播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并拟处罚款,共计1171.45万元。
  一起起案件的曝光,再次传递出税务部门依法持续打击网络主播偷逃税行为、维护税法权威和公平税收环境的坚定决心,体现了对涉税违法行为“零容忍”态度。在对铤而走险偷逃税款的不法分子敲响警钟的同时,也将有力推动网络直播行业健康发展,为守法者营造出公平公正的税收环境。
  近年来,随着直播经济蓬勃发展,诸多主播凭借流量变现,走上了个人发展快车道。然而,部分主播在享有网络直播带来的高额回报之余,为了赚取更多利益不惜铤而走险,突破法律底线。偷漏税现象屡禁不止,备受诟病,严重影响税收环境的法治公平。税务部门严格遵照税收法律法规,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严肃查处网络主播偷逃税行为,既彰显了社会的公平正义,也能更好地规范网络直播行业健康发展。
  依法纳税是红线,也是底线。打击网络主播偷逃税违法行为、完善网络直播行业税收监管,让法律真正“亮剑”,才能更好整饬乱象,提高从业者税法遵从度,营造出公平公正的税收环境,推动行业从野蛮生长向规范发展转变。
  
  “唐山打人事件”宣判,司法机关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呼声
  2022年初夏的一个凌晨,在河北省唐山市的一家烧烤店中,发生了一件令人震惊的寻衅滋事、暴力殴打他人案件。一群人的拳脚相加、野蛮暴行,让两名羸弱的女性倒在了一片黑暗之中。
  警方调查显示,9名涉案人员中,有7名男性、2名女性。案发时,多人实施了暴力行为。案发后,犯罪嫌疑人迅速逃离现场。现场视频曝光后,在社会上立即引发众怒。这种行为不仅挑战了法律的尊严,也挑战着社会秩序和大众的安全感。
  6月11日晚,河北省公安厅指定唐山烧烤店打人案件由廊坊市警方侦查办理,警方快速出击,犯罪嫌疑人很快全部落网。公安部旋即决定,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呼声关切。
  很快,此案拔了萝卜带出泥。2022年8月29日,河北省纪委监委网站披露,在公安机关密切配合下,河北省纪检监察机关严肃查处了陈某志等涉嫌恶势力组织背后的腐败和“保护伞”问题。
  河北省纪委监委组织协调唐山、廊坊、衡水等地纪委监委,对15名相关人员立案审查调查,初步查出了违纪违法及涉嫌滥用职权、徇私枉法、行贿、受贿等职务犯罪问题。纪检监察机关表示,将深挖彻查,依纪依法严肃处理。9月13日,该案在廊坊市广阳区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庭公开审理。9月23日,广阳区人民法院公开宣判,主犯陈某志获刑24年。

  一场激怒全网的打人事件,牵出劣迹斑斑的罪行,而政法队伍要为每位公民的安全撑腰。公平正义的审判在向社会发出警示,回应好人民期盼,要坚决地将扫黑除恶进行到底,坚持民有所呼、剑有所指,更要让法治成为评判标准和处理手段,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滴滴被罚80.26亿,为互联网平台企业敲响警钟
  2022年7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法对滴滴全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滴滴公司”)开出人民币80.26亿元的巨额罚款。同时,对该公司的两名高管——CEO和总裁各罚款100万元。
  经查实,滴滴公司在8个方面存在16项违法事实,如通过违法手段收集用户人脸识别信息、精准位置信息、亲情关系信息等,严重侵害用户个人信息权益。此外,滴滴公司被发现存在严重影响国家安全的数据处理活动,给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和数据安全带来严重风险隐患。
  平台经济的发展初衷,是打造便利的生活。但是,作为一家体量较大、掌握较多用户信息的企业,滴滴公司更有责任和义务,积极履行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义务。
  这次处罚,有力维护了消费者合法权益和国家信息安全,必将成为中国互联网历史上有着重大意义的事件;同时,滴滴公司被罚也给其他平台企业敲响了警钟。
  实际上,随着互联网领域新业态新模式的不断涌现,平台经济的弊端也逐渐显露端倪,给监管和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从2022年以来,高层会议多次为平台经济发展定调,陆续出台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和数据保护等方面的法律与政策,逐步健全和完善监管法规和制度,意在建立起常态化监管,以更好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
  “查处一案,警示一片。”依法依规处理滴滴公司,不仅给滴滴公司敲响了警钟,也向相关企业发出了警示。所有的互联网企业都要依法合规运营,都要守住底线、健康有序发展。
  
  知网垄断被罚8760万,警醒企业要及时建立竞争合规机制
  一直身处“垄断争议”舆论旋涡的中国知网,终于迎来处罚结果。2022年12月26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调查结果:2014年以来,知网滥用支配地位实施垄断行为,通过连续大幅提高服务价格、拆分数据库变相涨价等方式,以不公平的高价销售其数据库服务。
  对此,市场监管总局作出处罚决定:责令知网停止独家合作行为,不得以不公平的高价销售数据库服务,并处以罚款8760万元。
  作为拥有95%以上正式出版的中文学术资源的“国内最大学术电子资源集成商”,所有学术研究者都绕不开、躲不过知网。然而,一段时间以来,知网多次被推上风口浪尖,从被网友吐槽下载自己的论文还收钱,到被知名教授告上法庭并败诉,再到中国科学院不堪“千万级别”的续订费而告别知网,“天下苦知网久矣”的呼声不绝于耳。
  这一次,市场监管总局对知网开出巨额罚款,既是对垄断者违法行为的有力惩戒,也是对类似垄断行为发出的强烈信号。事实上,近年来因为涉垄断被罚的大企业不在少数。此次市场监管总局对数据库服务企业果断出手,及时亮剑,拓展了反垄断的范围边界,有利于预防和制止垄断行为,维护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值得一提的是,市场监管总局这次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中,还有一揽子“指定功课”,包括要求知网围绕解除独家合作、减轻用户负担、加强内部合规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整改,并监督知网全面落实整改措施、消除违法行为后果。这对于知网来说,意味着原来的发展模式,也要跟着“改版”。

  整体来看,这次是处罚与整改并进,不仅以实际行动回应了社会关切,彰显了对垄断行为“零容忍”的坚定决心,而且还多了几许市场指导的善意,传递了多重鲜活的法治意义。知网垄断案正是以典型案例的方式,警醒市场主体一定要重视竞争合规工作,通过以案说法的方式倡导公平竞争制度和公平竞争文化,并推动企业建立体系化的竞争合规机制。


  制止家暴算见义勇为,司法打破“家暴是家务事”旧观念
  2022年3月28日,“同事制止家暴男致其死亡被判正当防卫”一案冲上热搜。
  据悉,陕西咸阳男子邱某酒后在妻子办公室殴打妻子刘某,同事杨某见状上前制止。撕扯过程中,邱某咬住杨某脸部,被杨某用保温壶击打,后被保安和其他工作人员按倒并报警,民警到达时发现其已死亡。检察院认为杨某行为属于正当防卫,依法决定对其不起诉。
  此案一出,便得到舆论广泛支持。长期以来,受夫妻打架是“家务事”等错误观念的影响,很多施暴者对家暴行为不以为然,一些目睹者也往往袖手旁观,无动于衷。该案中,司法机关鼓励见义勇为出手制止家暴,实际上是打破“家暴是家务事”的旧观念,鼓励社会力量积极介入,给予受害者更多支持和保护,减少悲剧事件的发生与重演。
  应该说,“制止家暴算见义勇为”不仅符合公众的道德认知,从法律角度审视也乃顺理成章之举。近年来,一些地方通过立法或制定政策进行了积极探索。2021年出台的《江苏省反家庭暴力条例》、2022年出台的《河南省反家庭暴力条例》以及新修订的《河北省反家庭暴力条例》,不约而同提出将制止家暴算见义勇为,这一立法变化对于进一步反家暴具有引导和激励作用。
  可以说,立法予以明确“制止家暴算见义勇为”,无疑给仗义出手者吃了一颗定心丸,免除了后顾之忧,鼓励全社会反家暴,有助于形成“路遇家暴出手相助”的良好社会氛围,推动反家暴征程向前迈出重要一步。
  接下来,就是要在法律实践中,进一步细化、量化,厘清见义勇为的具体标准并具有可操作性,让相关规定得以落地执行,真正发挥保护受害者和见义勇为者的法律效力,从而激发全民向善的内心动力,让家暴失去“家务事”这个“保护壳”。
  ● 责任编辑:刘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