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文章标题:
密室逃脱出险,经营者担主责
寻找蛛丝马迹,找出凶手,破解谜题机关,恐怖、剧情、角色扮演,如今,真人版沉浸式体验密室逃脱游戏,成为众多年轻人的新宠。然而,这类游戏或多或少存在着危险,出了事故将如何处理?浙江省杭州市两级法院审理的一起案件,给出了提示。
摔伤致残
刘勇是北京市某互联网公司员工。2021年1月下旬,他回杭州市探亲。1月28日晚上,刘勇应朋友之约参加了饭局。散席时已经凌晨2时30分,刘勇觉得意犹未尽,他想起临出发前,在杭州门户网上看到的消息,滨安路的沉浸式体验馆,新上了熔炉主题密室逃脱项目,遂向朋友提议去体验体验。刘勇表示:“有兴趣的一起去,我买单。”
刘勇是密室逃脱游戏的爱好者,涉猎过各类主题的活动。2020年10月,他参加了“超级密室”的游戏赛事,因为成功逃脱,获得了丰厚的现金奖励。但对熔炉主题的游戏,刘勇比较陌生。
夜幕下,几人踅摸到了滨安路体验馆,刘勇支付了一行人的全部费用。进入密室前,体验馆向几人播放了安全警示影片,并签订了玩家入场须知。工作人员说明了密室的灯光比较昏暗,请玩家注意安全,并告知游戏有真人的角色,与玩家们互动。为了增强暴力剧情的体验,真人角色将持有工具与玩家接触,但不会发生危害人身安全的事情。
游戏很快开始了,现场狭窄昏暗,在神秘魔盒的指引下,刘勇和他的伙伴们在密室摸索着寻找“逃生”之门。就在刘勇看见通道左边的低矮洞口透出光亮的时候,他的身后发出了“噼里啪啦”的声音,还闪烁着绿荧荧的光亮,这让刘勇觉得毛骨悚然。他立即作出判断,应当是真人角色在后面追赶,遂下意识地做出避让动作。孰料,“咣”地一下,刘勇的脖子撞到了墙体上,随后倒地不起,陷入昏迷状态。
事发的当晚,刘勇被朋友送往浙大附属医院住院治疗,医学诊断为颈椎间盘突出、颈部脊髓损伤,接受了“颈椎固定”手术。刘勇住院治疗7天,体验馆为他支付了医疗费用1.5万元。
刘勇出院后,委托朋友找体验馆的开办单位即杭州某文化创意公司(以下简称文化公司),交涉索赔事项,自己回北京休养。直至当年9月,文化公司也没有给出说法。刘勇因颈椎损伤导致身体活动不便,双手经常刺痛,正常工作和生活受到影响。
各执一词
2021年9月17日,刘勇向杭州市滨江区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要求文化公司赔偿其医疗费、误工费、精神损害赔偿金等各项费用共计29.3万余元。
一审开庭时,原告刘勇诉称,游戏过程中,体验馆工作人员手持电击棒等物品追赶并击中原告,将原告撞到墙面并导致其颈部受伤昏迷。而原告受伤后,体验馆工作人员亦未及时履行救助义务,原告被朋友送至医院救治。文化公司作为事故场所的经营者及管理者,在不具备相应经营资质且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的情况下,因其工作人员的不当行为造成原告的损害,应承担侵权赔偿责任。
文化公司辩称,刘勇受伤与体验馆没有因果关系。体验馆为了防止游戏过程中发生危险状况,在游戏开始前,向玩家发放相应的护具,游戏场所内的墙面以及拐角处也设有软性材料包裹。而追赶玩家使用的道具,仅仅是为了烘托气氛,并非真正的电棒,不会造成实际的损害。此外,刘勇在参加游戏前,已满身酒气,工作人员与其再三确认能否参加游戏,最终在签订了入场须知之后,体验馆才同意其参加。刘勇在游戏过程中跑动时不慎摔倒在地,被其同行的朋友踩踏是导致颈部受伤的主要原因。
文化公司还辩称,体验馆已经完全尽到了警示义务,在刘勇受伤后,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停止了游戏,因刘勇伤势较重无法现场处置,拨打了120并协助与他同行的朋友将其送到医院。此外,殷勇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其自愿参加具有相应风险的对抗性游戏,将自身置于潜在危险之中,属于自甘风险的行为,所造成伤害结果应由其自身承担。
两审定案
一审法院经审理认为,游戏经营者在提供密室逃脱游戏服务过程中,应当合理设计游戏情节以及在游戏场所设置安全保护措施,避免发生事故。体验馆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刘勇与朋友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在选择参加密室逃脱游戏时,应当了解密室逃脱游戏及特点,也应当能够预见到在游戏过程中可能会遭遇惊险场面。刘勇在游戏过程中未尽到自身的安全注意义务,应对损害后果承担相应的责任。考虑双方的过错程度,酌定刘勇承担30%的责任,文化公司承担70%的责任。
经过计算,法庭认定刘勇的合理费用共计25.12万元,刘勇和文化公司按三七比例分担,并扣除文化公司已支付的1.5万元。
2022年4月24日,滨江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文化公司支付刘勇医疗费、残疾赔偿金等各项费用16.08万元。
对此判决,刘勇、文化公司均认为分配责任比例不当,同时提出上诉。
二审法庭上,刘勇提出,游戏中玩家受伤,游戏经营者是否承担责任以及承担多少责任,应当看经营者是否尽到合理限度内的安全保障义务。一方面经营者应当尽到充分提示风险的义务,另一方面经营场所设施应当达到国家标准或者相关行业标准,且采取了相关措施排除安全隐患。否则,经营者应当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密室逃脱作为一款室内游戏,虽然具有一定的恐怖刺激元素,但有别于跳伞、蹦极等高风险活动项目,一般消费者都不会认为在正常游戏中会出现遭受严重伤害的情况。原告在游戏中因受到惊吓或过于恐惧而奔跑属于正常应激反应,事发场地光线昏暗,墙壁、地面无缓冲措施,原告自身没有不当行为,对损害后果不存在过错。
文化公司上诉称,刘勇受伤的主要原因是跑动过程中摔倒后被同行玩伴踩伤,原审法院判定其因工作人员追逐导致摔伤,认定事实有误。
此外,安全保障义务人承担责任的基础在于其存在疏于履行安全保障义务,该过错应根据其提供保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行判断,安全保障义务应限定在合理的范围内,不能无限制扩大。刘勇与其朋友参加游戏时已接近凌晨三点,身上有酒气,工作人员也与其再三确认能否参加游戏。作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刘勇酒后自愿参加具有风险的对抗性游戏,将自身置于潜在危险之中,属于自甘风险的行为,所造成的伤害结果应由其自己承担。
二审法院经审理认为,密室逃脱类游戏人为设计紧张、刺激的环节,游戏环境又密闭昏暗,故经营者应有更高的安全保障义务。刘勇的受伤为意外事件,且受伤并不是因其他活动参与者的行为造成,故本案不适用民法典有关“自甘风险”规则。文化公司系该沉浸式体验馆的经营者,应当提供符合安全性的游戏内容和游戏场所,以保障消费者在游戏过程中的人身安全。文化公司虽采取了一定的安全保障措施,但仍存在安全保障义务履行不到位的问题,未尽到充分的安全保障义务,这是导致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应当承担主要责任。刘勇明知游戏的危险性,而选择参加密室逃脱类游戏,其应当预见到游戏过程中可能遭遇惊险刺激场景,却未能够在游戏过程中注意自身安全,应对本次事故承担次要责任。故原审法院酌情确定文化公司、刘勇分别承担70%、30%的责任,应属合理。
2022年8月24日,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终审落槌,驳回刘勇和文化公司的上诉,维持原判。
(文中人物为化名)
● 责任编辑:崔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