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奋力在新时代法治贵阳建设中展现新作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和战略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厉行法治,创造性提出了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单独把“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作为专章论述、进行专门部署,进一步宣示了我们党矢志不渝推进法治建设的坚定决心,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法治思想,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新时代党和国家法治工作布局,是新时代法治建设必须遵循的行动指南。贵阳市法学会要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增强法学会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奋力开创法学会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助力新时代更高水平法治贵阳建设。
  
  一、以高度政治自觉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我们党百年来提出的最全面、最系统、最科学的法治思想体系,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法学会要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团结带领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厉行法治的强大动力。
  深刻领悟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十一个坚持”,这既是重大工作部署,又是重要战略思想,蕴含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精髓,擘画了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宏伟蓝图。法学会要团结带领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深刻理解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问题的重要论述,不断深化对全面依法治国的政治方向、重要地位、工作布局、重点任务、重大关系、重要保障等方面的把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深度抓好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习宣传。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当今时代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法学会要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学习会、报告会、研讨会等多种形式,持续在学深悟透上狠下功夫,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入脑入心,努力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进更高水平法治贵阳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要充分运用新媒介,加大宣传阐释力度,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人心,凝聚全社会推进法治建设的思想共识。
  深入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来源于伟大时代、植根于现实沃土,具有扎实的实践根基、鲜明的实践要求和磅礴的实践伟力。法学会要深刻领悟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实践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法治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化法学理论研究和实践运用,切实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战略部署转化为推动法学会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积极为在法治轨道上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法学力量。
  
  二、以高水平咨政建言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法学会作为推进法治贵阳建设的重要力量,要持续强化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充分发挥法学会“智囊团”“思想库”的独特优势和积极作用,竭力服务贵阳高质量发展大局。
  助推“强省会”行动。当前,贵阳市正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带头实施主战略、实现主定位,深入推进“强省会”行动。法学会要紧紧围绕党委、政府工作大局,主动从“强省会”行动中去找坐标、找定位、找路径,聚焦“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和“四区一高地”主定位,紧扣“四主四市”工作思路和“八个强”重点任务,发挥法学会基础广泛、联系面广、人才荟萃等独特优势,开展理论研究和基层调研,提高咨政建言、服务决策的能力水平,着力推出一批高质量理论和实践成果,为“强省会”行动提供高质量的法治保障。
  助推全面依法治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向前推进一步,法治建设就要跟进一步,法学研究也要与时俱进。法学会要引领、繁荣法学研究,把新时代法学会工作与依法治市的新形势新任务有机结合起来,用好法学会学术委员会、研究会和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委员会等阵地,加强对全面依法治市等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联合人大法制委、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教育等部门,深入开展立法调研,积极推动形成具有先导性、引领性、开创性的立法,为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贵阳提供智库支撑。
  助推市域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的高低,是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衡量指标。法学会要引导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和法学会会员积极参与到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各领域、各环节,结合“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治理机制建设,积极参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矛盾纠纷调处等工作,推动更多的法治宣传、法治调解、法治教育、法治服务向基层延伸、向群众贴近,切实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市域社会治理在法治化轨道上运行,为创建成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贡献法学会力量。
  
  三、以高品质法律服务回应人民群众法治新期盼
  人民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性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鲜亮底色。法学会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主动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治需求,引导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全力助推法治社会建设。
  积极回应群众诉求。服务群众是法学会工作的生命线。法学会要始终把“关注民生、服务民生、保障民生”作为工作的根本导向,聚焦人民群众生活“急难愁盼”和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多察民情、多解民忧、多护民利,重点围绕“一圈两场三改”、农村“五治”、打击整治电信和养老诈骗、信访积案化解等法治领域,提出有价值、可操作的政策措施建议,更加广泛深入地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
  全力做优法律服务。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法学会要在已推动贵阳乡镇(街道)法学会工作站和法学法律专家服务站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力度,扎实推进法学会乡镇(街道)工作站全覆盖,全力实施“会员进网格、服务千万家”行动,大力推行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积极探索“法治服务15分钟生活圈”,推动更多法治力量向基层延伸、向群众贴近,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多层次、专业化的法律服务。
  深入开展法治宣传。全体人民尊崇法治、捍卫法治、厉行法治,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才能真正建成。法学会要发挥法治宣传教育“强阵地”作用,通过市法治示范基地、市宪法主题文化基地、市党建引领非公企业法治示范基地、息烽·堡子“半边天”法治文化基地、乌当区东风镇法治服务综合体等着力构建多元化的法治宣传、教育、调解和服务格局。创新开展“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会员讲法”微视频等多渠道、宽领域、深层次的法治宣传活动,营造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
  
  四、以高标准自身建设保障法学会事业高质量发展
  推进各项事业发展,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法学会要在组织建设、凝聚人才、提升自身影响力等方面不断发力,保障法学会事业高质量发展。
  织密建强组织体系。法学会作为繁荣法学研究的主阵地,是吸纳研究力量和发挥引领作用的重要平台,要肩负起引领全市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责任,坚持党对法学工作的全面领导,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持法治体系建设正确方向,确保全市法学会系统步调一致向前进。要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法学会建设的二十条措施》《贵阳市区(市、县)法学会工作指引》等政策文件,着力推进组织体系、工作机制、运行方式创新。
  持续建优人才队伍。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法学会要紧抓法治人才这一关键,立足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团结人才、服务人才,加强与高等院校、律师协会及法治实务部门开展合作,通过人才举荐、评奖评选等方式加快青年法治人才培育,凝聚最广泛的法治力量。主动参与法学教育改革创新,依法按程序提名推荐法学法律界“两代表一委员”候选人,积极推荐优秀法学法律工作者选任人民陪审员、人民监督员、人民调解员,激励广大法治人才在法治贵阳建设中建功立业,不断激发高素质法治队伍活力。
  强化对外合作交流。对外法学法律交流是法学会工作的重要内容。法学会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积极与省内外市(州)法学会建立广泛合作交流机制,在课题研究、人才培养、法律服务等方面密切合作。要运用“四报一刊”主流媒体和中国法学会官方媒体,宣传推广全市法治建设好经验好做法,不断提升对外影响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注入了强大法治动力。奋进新时代新征程,法学会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新气象、新作为助力新时代更高水平法治贵阳建设,为谱写“强省会”行动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的法治贡献。
  ● 责任编辑:崔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