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践行司法为民宗旨 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党领导法治建设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之一。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一重大原则,并对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作出战略部署。人民法院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人民至上、践行司法为民,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一、厚植人民情怀,树牢司法为民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必须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①;政法机关的职业良知,最重要的就是执法为民②。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人民法院要深刻认识“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等基本问题,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牢固树立司法为民理念,把审判执行工作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切实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新需求。要树立正确法治理念,把打击犯罪同保障人权、追求效率同实现公正、执法目的同执法形式有机统一起来,坚持以法为据、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努力实现最佳的法律效果、政治效果、社会效果。③在刑事审判中,要注重兼顾国法天理人情,将法律的专业判断与人民群众朴素的公平正义观融合起来,在定罪量刑上既要考虑具体法律条文适用,也要考虑刑法基本原则、立法目的和价值导向,以及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坚持以严谨的法理彰显司法理性,以公认的情理展示司法良知。在民事审判中,要认真落实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要求,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司法裁判指引评价功能,坚决惩恶扬善,坚决同“和稀泥”做法说不,让司法有力量、有是非、有温度,让全社会充满正气正义。要坚持尊重民意与保持法治定力相统一,严把案件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法律适用关,确保判决结果公平公正,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行政审判中,要做到“到位不越位”,行政不能干预司法,司法也不能代替行政,要促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促进法治政府建设,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在执行工作中,要树立善意文明执行理念,严禁超范围查封、扣押、冻结财产,尽可能避免给企业经营活动造成影响。
二、践行司法为民宗旨,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百年党史深刻启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人民法院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正确贯彻实施民法典,深入开展“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活动,不断创新司法为民举措,加强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社保等民生司法保障,以更优更实的“公正供给”服务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求。要巩固提升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成果,紧扣一站、集约、集成、在线、融合,持续加强诉讼服务中心基础建设,不断优化诉讼服务大厅设备,积极拓展跨域诉讼服务,以更优质司法服务人民群众、服务社会治理、服务审判执行。要深入推进“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工作,把人民法庭打造成为司法便民的“桥头堡”,将司法服务延伸到人民群众身边。要加强国家赔偿和司法救助工作,落实当赔则赔、应救尽救、把好事办好的理念,让困难当事人及时得到司法救助,让人民群众充分感受到司法的公正和温暖。要巩固提升解决执行难成果,加大执行工作力度,努力兑现当事人胜诉权益,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要强化“尽可能一次性解决纠纷”理念,尽最大努力把每一个司法环节工作做到最好;尽可能依法一并解决纠纷案件相关联的问题;尽可能避免一个案件衍生新的诉讼,实质性化解纠纷,一揽子解决问题,提升司法效能、减少群众诉累。
三、服务高质量发展大局,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安全的社会环境、更优美的生态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关键要靠发展,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人民法院的重要使命。人民法院务必树牢大局意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主动把法院工作融入大局、积极服务大局,以优质高效司法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要努力营造更高水平的法治化营商环境。贯彻“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④要求,依法维护公平竞争的秩序,坚持公正高效办理案件、处理纠纷、化解矛盾,使合法权益得到依法保障、违法犯罪受到依法惩处,引领全社会形成尚法崇德、依法办事、合法行权的宜商环境。要完善商事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依法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特别是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合法权益;要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服务创新驱动发展;要发挥好破产审判在市场资源配置、企业救治等方面作用,助力危困企业脱困重生;要深化“实质性解决行政争议”工作,促进优化政务环境;要认真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司法政策,依法妥善处理因疫情引发的合同纠纷、劳务纠纷等案件;要坚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千方百计帮助市场主体减负纾困;要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要依法平等保护中外当事人合法权益,服务更高水平对外开放。要努力创造更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认真落实统筹发展和安全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加大对涉枪涉爆和黄赌毒、盗抢骗、食药环、拐卖妇女儿童等犯罪的打击力度;依法严惩重大经济犯罪、跨境犯罪、网络犯罪以及电信网络诈骗、集资诈骗、传销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犯罪,常态化打击整治养老诈骗,注重追赃挽损,坚决保障老年人财产安全;扎实做好涉诉信访工作,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人民群众司法领域“急难愁盼”问题;有效防范各类风险、化解极端案(事)件隐患,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更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四、锻造过硬法院队伍,提升司法为民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推进法治专门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确保做到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⑤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人民法院必须加强自身建设,切实提升司法为民的能力水平。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推进“两个坚持”专题教育常态化,扎实开展“深刻领悟‘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主题教育,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和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要坚持党对司法工作的绝对领导,把讲政治和讲法治统一起来,坚决防范和抵制西方“宪政”“三权鼎立”“司法独立”等错误思潮,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要不断提升能力素质,突出实战实用实效导向加强业务培训,全面提升法院干警法律政策运用能力、防控风险能力、群众工作能力、科技应用能力、舆论引导能力。要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以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坚定,发扬自我革命精神,把严的基调贯穿全面从严管党治警始终,不断巩固深化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持续深入整治危害司法公正、损害群众利益的各种顽瘴痼疾和不正之风,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新时代政法干警“十个严禁”等规章制度,以零容忍态度严惩司法腐败,坚决清除害群之马。要弘扬担当实干作风,大兴狠抓落实之风,坚决克服各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倡导“马上办、抓落实”工作作风,带头抓落实、善于抓落实、层层抓落实,推动形成马上就办、一抓到底、办就办好的良好风气,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作者: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