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文章标题:
回顾过往,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两年前,记者在采访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名誉会长高铭暄教授时,他在谈到我国刑法立法的回顾与展望时,曾言目前将刑法修正案作为“97刑法”的修正方式,具有相当的合理性。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和刑事政策的调整,全面修订刑法典也可能是未来某个时期必要的选择。但不可能是现在或近期内,一定要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在条件成熟之际方可理性启动。
今年是“97刑法”颁布实施25周年,探讨我国刑法立法展望正当时。尤其是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关于刑法法典化推进的讨论亦适时。
刑法是国家基本法律,在整个法律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地位。而我国“97刑法”,即现行刑法,无论从立法技术还是具体制度设计上来看,都是我国刑事立法乃至法治建设征程中的一座重要里程碑,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刑法立法成果,包括继承刑事法典的体例、确定罪刑法定原则并开拓科学立法时代等重大意义。鉴于其筑起刑事法治的人权保障体系,开辟刑法理论研究的新局面,奠定中国刑法走向世界的基础,称其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刑事立法的集大成之作,名副其实。
2022年第37期《民主与法制》周刊推出《新刑法颁行25周年》系列报道,通过黄太云、刘仁文两位教授的梳理介绍,“97刑法”及11个修正案的立法脉络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通过时延安、孙道萃两位教授的悉心讲解,我国刑事立法的完善路径亦渐渐清晰。“97刑法”的颁行及其25年的发展与完善,充分见证了我国刑事法治不断健全的进程,也是我国刑事法治成果的集中展现。这种持续保持发展和完善的积极姿态,有效地满足国家、社会以及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治需求。
法典化问题最近几年在各学科领域经常被提及并引发热烈的讨论。正如采访过程中记者听到的,我国刑事立法正处于更加繁杂和体量巨大的“多法衔接”状态,其他法律积极修改,基于法体系的衔接需要,刑事立法也变得活跃。不过也正如学者们所说,不是所有问题都需要通过刑法加以规制,也不是所有犯罪问题都必须即刻由刑法加以确认。在立法上,有一个轻重缓急的问题。这不仅是立法策略,更是立法的顶层设计问题,宜推动我国刑法结构朝着“严而不厉”方向优化升级。
刑事立法关系公民人身、财产乃至生命健康权益,关系社会秩序安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关系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翻看党的二十大报告,通篇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真挚的为民情怀。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等等。
正如我们在编者按所说,回顾过往,是为了更好地前行。在“97刑法”颁行25周年之际,我们对这部法律全方位加以审视和评判,这对于总结立法经验,展示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就,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法治建设的成就,坚定制度自信具有重大意义。
如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基本坐标,不断推动我国刑法的完善和健全,保障当代刑法充分发挥法治建设的重要作用,意义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