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造假短视频,不能仅靠事后惩处

  近日,自媒体博主“笑宝来也”发布了一则短视频,内容是四川大凉山一位15岁女孩每晚捡瓶子卖钱交学费,这则短视频引发了大批网民的关注,并纷纷表达援助的意愿。但很快,视频中女孩的姐姐出面予以澄清,称根本不存在捡垃圾挣学费这回事,“视频拍摄者给了妹妹100块钱和一些饮料,视频内容都是对方教的。”当地政府经调查后也表示,视频中披露的情况纯系编造虚假信息,目的是博取眼球吸引流量。事发后,当事女孩的家人已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
  这起事件,堪称短视频造假现象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随着互联网运用的不断发展,短视频用户持续快速增长。作为一种门槛低、效率高的传播媒介,短视频的重要作用正在日益呈现,电商、新闻、娱乐、旅游等行业搭上短视频快车,不断升级转变,深度影响着社会生活。然而,短视频在促进更多的生活便利、情感愉悦和表达空间的同时,也伴生着层出不穷的造假事件,严重污染了网络空间。
  以此次事件涉及的大凉山为例,由于历史上属于少数民族聚居的贫困地区,容易引发关注效应,因此成为造假短视频不断侵扰的“重灾区”。早在2016年,就有网络主播在大凉山直播“现场发钱”的所谓“公益项目”,直播结束后却立刻收回“善款”,引发社会公愤;2022年,又有人在社交平台上发布短视频,声称大凉山一名孩子因父亲死后母亲改嫁,只能冬天穿拖鞋在地里收玉米,但这则引发无数网民转发、评论的短视频,经核实却是刻意摆拍……诸如此类的“大凉山故事”屡有出现,可以说,在大凉山拍摄虚假的“悲情”“公益”视频,已成为造假者收割流量的利器。
  此外,近年来出现的“广东民政局门口摆拍离婚”“女业主出轨快递员被拍”“光头男子扮演史上最凶班主任”等造假短视频,都造成了极为严重的负面影响。在利益驱动下,一些毫无节制追逐商业化、娱乐化造假短视频,不仅没有底线,而且造假技术和拍摄套路不断翻新升级,常常令公众难辨真伪。
  毫无疑问,短视频造假行为已违反了网络安全法、《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情节严重的还会触犯刑法。也正因此,对于不断曝光的短视频造假事件,执法部门无不及时介入,依法给予惩处。但也应当看到,并非所有的短视频造假行为都能进入公众视野,并受到执法部门的查处,大量社会影响较小、未能引起舆论关注的造假短视频,依然逍遥法外。并且,即便是那些受到查处的造假短视频,虽然违法者付出了应有的代价,但恶劣的社会影响往往已经造成,造假行为给当事人带来的困扰和伤害,更是难以挽回。
  因而,对于短视频造假行为,事后的打击固然必要,但毕竟只是末端治理,往往事倍功半。要真正遏制造假短视频,必须构建起事前的防范机制,其中最为关键的是,短视频发布平台应当建立起强有力的不实信息审核机制,并鼓励用户监督参与。如此才能第一时间防范造假信息的传播,在问题出现端倪时,就采取果断的控制措施。
  然而,从现实情况看,事先防范机制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比如,目前短视频发布平台对于造假问题普遍重视不足,处理方式也较为温和软弱。有媒体调查就发现,抖音、快手、小红书等短视频发布头部平台,对造假举报的处理流程并不完善,用户不能查看举报进度的入口,且举证较为困难。有的因“平台无法认定”被驳回,有的只是“限制推荐给其他用户”,却未予以删除,处理结果不尽人意。
  可见,短视频造假行为固然是利益驱动所致,但平台防范和处理的软弱无力,也在客观上导致造假者有恃无恐。因而,要遏制短视频造假现象,必须在法律和制度上进一步明确和强化平台责任,完善审核机制,改进举报处理流程,提升技术和人工的监管手段,从而推进甄别造假行为的高效性和准确性。同时,平台应采取更严厉的措施,对于造假短视频露头就打,并将情节恶劣的造假行为移交执法部门,而执法部门也有责任积极响应,及时阻断、依法惩处造假行为。
  总之,遏制短视频造假现象,需要执法部门和社会公众的共同努力,也需要平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进而建立起多方合作的治理机制。如此,才能震慑违法者,让造假行为无处遁形,维护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 责任编辑:阿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