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文章标题:
“公安改革新观察”系列报道之一
浙江公安改革警源治理的永康样本
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轮改革大潮激荡神州大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深化改革,开启了气势如虹、波澜壮阔的改革进程。2015年2月,中央审议通过《关于全面深化公安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相关改革方案,全面深化公安改革拉开大幕。
7个方面主要任务、100余项改革举措,绘制了公安改革的蓝图。精简机构“瘦身强体”,下沉警力“强筋健骨”,推进辅警改革,开创“24小时警局”警务模式,实行身份证、户籍“跨省通办”,打造“智慧公安”……一时间,各地公安改革实践如春潮而至,呈现“大潮奔涌逐浪高”的壮阔景象。
踏上新征程,公安改革进入系统性重塑、整体性变革的新阶段。如何从理念上突破思想樊篱、从实践中开创全新格局,乘风破浪推进公安改革向纵深发展,成为各地公安机关的重大课题。
本期聚焦本社记者带您走进浙江、河北、广东、江西、福建五地,见证“公安大脑”如何在浙江永康警源治理探索中掀起警务改革风暴,求证“一村一警一群”“一村一辅警”模式怎样有效破解河北基层警力不足、警务覆盖不到位带来的农村治安管理难题,亲历小小的“平安厅”信箱怎样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推进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目击江西赣州市南康警方何以做到重点部位1分钟、中心城区3分钟、其他地区5分钟见警,构建符合新时代要求、体现实战化特点、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警务体系,印证“e体+”智慧平台怎样赋能公安执法,推动福建公安警务改革见效落地,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贡献基层公安力量。
2015年2月,中央审议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公安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相关改革方案磅礴“出炉”,为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绘就了美好蓝图。100余项改革举措,引领公安机关正式迈入改革“跑表计时”期。
而在东海之滨,数字经济发达的浙江于2021年春节假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在杭州召开全省数字化改革大会,由此一场以数字化为关键词的变革,在浙江大地上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当公安改革的历史大潮与钱塘江上数字化的潮水相遇,将掀起何种绚丽的浪花?
“公安大脑”,由是而生。
“公安大脑”建设,撬动浙江公安工作机制、体制变革
何为“公安大脑”?
“公安大脑”建设(现代警务一体化集成改革)是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载体和手段,是浙江省公安数字化改革一个形象的代名词,涉及公安工作体制机制、组织架构、方式流程、手段工具的全方位系统性、根本性变革,其目标就是要全面构建起基于新技术的智慧公安新机制、现代警务新体系。“公安大脑”建设是警务数字技术的变革,也将一体撬动浙江公安工作机制、体制变革,实现技术、机制、体制三轮驱动。
对此,浙江省副省长、公安厅厅长王成国指出:“建设‘公安大脑’,就是迈向现代化的‘船’和‘桥’,目的是从根本上扫除现代化路上的瓶颈和障碍,加快形成具有浙江特色的现代化警务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先行。”
2021年12月5日,浙江省公安厅召开浙江省公安机关深化数字化改革推进“公安大脑”建设视频会议,由此拉开了浙江省全面推进“公安大脑”建设的序幕。2022年1月,浙江省全面部署推进“公安大脑”建设,并下发建设指导意见以及项目责任分工表,体系化、规范化推动公安数字化改革。
记者了解到,浙江省各市、县(市、区)公安机关随即成立了“公安大脑”专班,推进建设力度可见一斑。金华永康市公安局于同年1月抽调五名精干力量成立专班,配套“公安大脑”运行机制、保密制度、交办单制度、例会制度,推动专班规范化运行。
彼时,浙江公安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的实战化运用上已有所突破。“公安大脑”按照一体化、智能化的要求,将打造一个全新的全省公安数字化中枢“浙警智治”,最大限度对公安现有系统、数据、手段进行深度融合,并从规划、建设、管理、运维等方面一体推进。这个融合共享的平台中枢,将提供更为丰沛的数据,更智能、更快捷地服务于打击犯罪、执法办案的实战。
除技术变革外,“公安大脑”建设还将撬动机制变革。当前,传统违法犯罪正加速向以电信、互联网等为媒介的非接触性犯罪转移,借助网络的新型犯罪日益增多,这倒逼公安机关通过数字化改革,推动机制变革,形成变“被动”为“主动”的现代警务机制。
据了解,2021年浙江省公安厅主导建设的“反电诈”应用,入选该省数字化改革第一批“最佳应用”。应用上线以来,该省公安机关共研判产出预警信息近400万余条,劝阻300多万人次,累计劝阻挽损高达十数亿元,较好实现了“提前预警,主动防范”。在此基础上,浙江省公安厅总结前期数字化改革经验,以健全“公安大脑”运行机制为牵引,对现有的警务工作流程进行梳理、整合、优化。
此外,“公安大脑”建设还将推动体制变革,这对该省公安机关建设变革型组织、提高塑造变革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浙江各市、县(市、区)公安机关正在开展大部门大警种制改革,“公安大脑”建设将以此为抓手,按照“精简、规范、效能”的原则,调整优化机构设置,力争形成“职能科学、事权清晰、指挥顺畅、运行高效”的新时代公安机关组织体系。
2022年7月,浙江省公安厅印发《浙江“公安大脑”建设发展规划(2022-2023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围绕加快推进浙江“公安大脑”建设,明确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路径框架,对主要任务作出系统部署。
《规划》确定的总体目标是,到2022年9月,技术、机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市县两级试点全面铺开,先行示范成效明显,基本形成符合新时代要求、贴合实战化需求的现代警务框架体系;到2023年6月,技术、机制、体制“三轮驱动”成熟定型,融合贯通、集成智能的技术体系迭代升级,市县两级公安机关大部门大警种制改革持续深化,实现公安工作体制机制、组织架构、方式流程、手段工具全方位系统性重塑、根本性变革,全面构建起基于新技术的智慧公安新机制、现代警务新体系;到2023年年底,浙江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先行取得明显成效,“公安大脑”建设形成重大标志性成果,基本实现“整体智治、协同高效”。
“公安大脑”自诞生起便备受关注,不仅基层欢迎、群众有感,还得到上级肯定。公安部党委书记、部长王小洪先后两次对浙江“公安大脑”建设作出肯定。浙江省公安厅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厅长黎伟挺在8月30日该省数字化改革推进会上作了演示汇报,得到时任浙江省委书记袁家军的肯定。
历时一年,浙江“公安大脑”建设成效初显。
技术驱动层面,“浙警智治”平台是浙江公安全面推进“公安大脑”建设按照一体化、智能化要求打造出的全浙江省公安数字化中枢,它能最大限度对公安现有系统、数据、手段进行深度融合,为一线实战提供更为丰沛的数据支撑。
浙江省公安厅8月3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浙警智治”平台驾驶舱首页底座数据集已汇集4.5万亿条数据,中间能力集已上线公共组件336个、智能模型524个,每天服务调用405万次,上方是实时运算的各类业务指标,左右两边是五大业务板块和派出所功能模块——为浙江公安打击犯罪、执法办案提供更智能、更快捷的服务。
如今,“浙警智治”即将升至2.0版本,必将更加有力推动“公安大脑”建设,实现质的飞跃。
试行警源治理,打造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标杆
浙江推进“公安大脑”建设,是警务数字技术的变革,也是浙江公安工作机制、体制变革,将由技术、机制、体制三轮驱动来实现。
如果说“浙警智治”在浙江推进“公安大脑”建设技术驱动层面一枝独秀,那么机制体制驱动层面可谓遍地开花。
为此,浙江省公安厅在该省范围内选取了涉及警务改革的若干试点,其范围涵盖了警务改革的各个方面,包括建设整体试点、大部门大警种制试点、警源治理试点等等。
警源即社会治安问题的源头,警源治理就是在源头上找到警情案件高发的根源,推动社会治安问题的源头性治理,其核心是通过三个转变,即将治理观念从“一元管理”向“多元治理”转变,治理方式从“被动兜底”向“靠前治理”转变,治理成效从“治表为主”向“标本兼治”转变,着力实现各类警情全面下降、风险隐患源头化解、社会治安持续好转、治理体系协同高效目标。
警源治理工作试点花落永康并非偶然。据了解,永康地处浙江中部,区域经济发达,以五金制造业闻名全国,与此同时吸引了54万外来人口来此工作生活,且多来自云南贵州偏远山区,再加上62万的常住人口,为当地社会治安带来了不小压力。
而今年以来,永康市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以“县乡一体、条抓块统”改革为契机,以“141”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为依托,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推动完善“监测、预警、处置、反馈”警源闭环管控机制。
如此背景下,在永康开展警源治理工作水到渠成。永康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蒋华蒙向记者介绍说,2022年永康全市将在试点镇(街道、区)初步建立权责清晰、运转高效、多跨协同、联勤到位、保障有力的警源治理工作机制,初步形成“党政主导、政法主推、镇街主抓、部门主责、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实现警情总量同比下降,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提升。到2023年,永康市警源治理工作机制将成熟定型、成效明显,政府公信力进一步增强,全面打造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工作标杆。
永康,是如何推进警源治理工作的呢?
“三向”发力,推动交通警情稳步下行
据了解,交通警情在有效警情中占据很大比重,以永康为例,交通警情在有效警情中占比逾三分之一,故交通警情下降与否直接影响到警源治理的有序推进。
从2022年开始,为切实做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有效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永康交警结合开展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工作,从强化责任落实、严把路面管控、持续宣传引导“三向”发力,全力构筑道路交通安全屏障。
首先是落实责任靠前发力。永康交警分析研判早部署,围绕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中心工作,结合往年事故情况等实际,对辖区交通事故和安全形势进行研判,精准制定和完善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措施,优化勤务模式,从源头上夯实秋季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根基。加之细化措施补短板,永康交警结合前期分析研判的各项内容,认真分析查找各个板块的短板弱项及突破口,有针对性地细化工作措施,明确整治重点,压紧压实领导责任、部门责任、岗位责任,全力以赴查隐患、补短板、保安全。
其次是路面管控集中发力。永康交警加大查处力度,紧盯早、中、晚时间节点,针对违法行为多发路段,实行定点纠违和巡逻查扣相结合的勤务模式,集中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提高路面的见警率、管事率和巡逻频率,进一步提升管控效能。然后再开展统一行动。持续开展“交所联勤”酒驾醉驾查处统一行动,加强街面巡逻积极发现、查处和移交酒后驾驶违法行为,对过往车辆做到“疑车必检、逢疑必测、逢违必究、逢患必除”,形成高压严管态势,切实筑牢夜间交通安全。再则是强化路面劝导,依托“两站两员”,在节假日、赶集日等重点时段增设劝导点,严把路口安全关,及时发现、劝导、制止面包车、货车超员超载、违法载人、疲劳驾驶等交通违法行为出行上路,从前端消除交通安全隐患。
不仅如此,对于渣土车重型车大货车在转弯时视觉盲区极易发生伤亡事故的顽疾,永康交警专程赴他地取经,推动渣土监控智慧平台智慧城管平台互通互联,将当地渣土车大货车纳入全面监管,并为其配备了“强制刹停”系统,该系统会自动识别车身附近是否安全,一旦确认会自动刹车,把控“生命最后一秒”。
永康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副大队长王云进告诉记者,自从渣土车大货车配备该系统后,已发生了数起触发自动刹车案例,避免了伤亡惨案发生,挽救了数个家庭的同时,也减轻了交警来自道路安全事故方面的压力。
记者从永康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胡江左处获悉,2022年1月1日至11月30日期间,永康市共接报交通警情52958起,同比下降12.34%。胡江左向记者表示,交通警情的总体下降,有效地保障了永康警源治理工作的顺利推进,接下来永康交管部门还将持续发力,力争交通警情稳步下行。
成立“政务110中心”,探索非警务类警情分流
在着力降低交通警情的同时,永康市还在非警务类警情分流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
2022年10月,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与110报警服务台高效对接联动的意见》(国办发〔2022〕12号)、中共浙江省委政法委员会、浙江省公安厅《关于加强警情源头治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两文件精神的指导下,永康市根据古山辖区警情实际情况,制定了古山镇非警务类警情分流实施方案。
该方案旨在2022年年底前,全面部署推进古山镇非警务类警情分流工作机制,建成权责清晰、指挥顺畅、运转高效、联勤到位、保障有力的警情源头治理工作体系,引导群众“有困难找政府、有危难找警察”,使得全年有效警情总量同比下降,打造浙江省警源治理样板乡镇。
纠纷类、举报类警情属于非警务类事项,此类情况不但消耗大量警力,且处置效率也不甚理想。永康市公安局古山派出所教导员金骏奔向记者介绍说,此前古山镇日均有效警情15起,其中非警务类占比达到三分之一,存在严重挤占警务资源、弱化公安职能等问题。
为有效缓解这一情况,今年古山镇成立“政务110中心”,即古山社会治理分中心,实行专班化运作。整合原有的各部门职能,组建联勤联治指挥中心,实行联动一体化运行。由20名队员组成的联勤联治中队成为“先遣部队”,接受联勤联治指挥中心指令,承担非警务类事件的快速到达和先期处置。
据介绍,古山镇“政务110中心”主要负责处置三部分警情,一是永康市局110报警服务台通过接听110电话、12110短信平台接收的报警短信和浙江110互联网报警平台,再通过公安内部接处警系统下发派出所的报警信息;二是政务服务热线12345、8890接入的事件信息;三是群众来信、来访等及其他渠道获取的事件信息。
古山镇“政务110中心”按照应纳尽纳的原则,全量归集线上线下信息渠道,通过建立一系列考核机制,实现基层治理事项受理、交办、处置、评估全周期闭环管理。记者了解到,该中心专门设置了“12510”工作机制,即1分钟签收指令并通知处置,2分钟联系专职网格员,5分钟出发前往现场,10分钟内达到古山镇辖区范围,古山镇区外20分钟到达,到达后呼叫社会治理中心指挥员,全程录音录像,到达现场后先登记核验身份后再处置。
“12510”工作机制有效地提升了古山镇“政务110中心”试行效果。2022年11月18日,古山镇塔斯汀汉堡店有市民因消费问题发生纠纷,接警后古山镇“政务110中心”先期处置小组5分钟内到达现场,经了解系报警人在食用该店的汉堡时发现汉堡里面有虫导致纠纷,先期处置小组立即分工开展处置工作,一人负责安抚双方的情绪并填写处置单,一人负责对现场有虫汉堡和营业执照等进行拍照固定证据,并将情况汇报至“政务110中心”请求永康市场监管局古山分局到场处置,最后由市场监管部门对店老板进行行政约谈,并且由店家赔偿消费者1800元钱双方达成和解。
2022年11月23日,古山镇古今中路23-1号,报警人因工资问题扬言要跳楼。接警后“政务110中心”先期处置小组立即赶往现场发现报警人情绪激动并声称要去跳楼,但老板不在厂里。处置组立即分头开展工作,由处置组组长对报警人的情绪进行安抚,等其情绪稳定之后耐心倾听事情的经过,并告知报警人可以走法律途径给自己维权;同时由一名组员将现场情况汇报指挥中心,并做好记录工作,由于联系厂老板电话未接,处置队员带报警人一同到古山镇劳动保障所,再次联系厂老板出面一起协商,在古山镇综合执法队、劳动保障所的主持下清算工资,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并签字确认,事件得以解决。
“依托这样一支队伍,‘政务110中心’在24小时执勤的基础上,实现了非警务类事项全过程闭环处置。”永康市公安局党委委员、治安大队大队长胡纯向记者表示,通过“政务110中心”有效区分警务类和非警务类警情,让非警务类警情实现了快响应、快流转、快协调、快处置、快反馈,改变以往逐级交办、底层落实的模式,实现跨部门跨层级跨行政村联办,多部门战时一体协同处置,综合指挥室跟进督办,合力破解民生难事难题。“形成‘党政主导、公安靠前、部门协同、数字赋能’治理新格局。”
记者获悉,自2022年10月23日古山镇开展警源治理先行试点工作以来,目前已初显成效,10月23日至11月30日期间古山镇辖区共接警情640起,其中古山派出所接有效警情377起,同比下降32.43%;分流至古山镇社会治理中心263起,占比41.09%。
古山镇党委副书记程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古山镇率先开展警源治理先行试点工作,并在组织体系、模块布局、网格划分、重大贯通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实践。可以说是推动古山镇社会治理领域从“小治安”向“大平安”转变的重要需要,是强化古山镇基层部门办事效率、激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热情、推动古山镇贯彻落实“平安永康”建设目标的根本需求,是以“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与“141”基层治理体系迭代升级为视角助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质增效的亮点体现。从镇乡一级开展警源治理,着力实现古山镇各类警情全面下降、风险隐患源头化解、社会治安持续好转、治理体系协同高效,全面实现古山镇社会治理层面持续好转。
永康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蒋华蒙向记者表示,“公安大脑”是公安改革与浙江数字化改革结合的时代化产物,必将掀起警务改革风暴。以“公安大脑”建设引领浙江现代警务体系变革重塑为契机,永康市率先开展警源治理先行试点工作,将全面构建起符合新时代要求、贴合实战化需求的永康公安现代警源治理工作体系,更好地为服务全市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保驾护航,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贡献基层公安力量。
● 责任编辑:刘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