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破难题 服务大局促发展 广西法学会推行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取得实效
针对转型期社会矛盾增多、大量矛盾纠纷聚集的现状,中国法学会指导地方法学会在市、县探索试行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广西壮族自治区法学会把推行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作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抓手,率先在梧州藤县开展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试点工作,探索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专家会诊、首席把脉、公众参与”的“六位一体”工作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被列为广西改革创新优秀成果,作为广西改革集成举措复制推广借鉴基层治理现代化五份改革清单之一,四川、重庆、贵州、江西、广东、福建、海南、内蒙古、山西、河北、新疆等省(区、市)法学会先后到广西考察学习或邀请专家到本省(区、市)授课介绍经验。
坚持人民至上,高位推进抓创建
中国法学会作为党领导的人民团体、群众团体、学术团体和政法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的桥梁纽带。广西各级法学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人民至上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牢记让人民生活幸福就是“国之大者”,全面贯彻落实广西区党委的部署要求,紧盯群众在法治领域的“急难愁盼”问题,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用法治保障民生,助力维护社会稳定。一是领导高度重视。按照中国法学会党组指导要求,坚持高位推进。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宁同志在主持常委会听取群团组织汇报时,对法学会推行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等工作给予肯定鼓励;自治区党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何文浩同志对推行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工作提出要求;广西壮族自治区法学会会长崔智友同志多次部署,推动落实。全区14个市、109个县委政法委书记专题研究,由“指挥办”到“亲自抓”,扎实有效推进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的全面铺开。二是强化组织领导。广西三级法学会分别成立领导小组,由同级党委政法委主要领导或一名分管领导担任领导小组组长、法学会专职副会长担任常务副组长,相关单位领导担任副组长或小组成员,加强督导,协调配合,推动制度落地落实。一方面,全区各地法学会在按照学科、行业成立咨询专家库的基础上,针对当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所需,组建多个专项咨询专家组,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依法治理提供法律咨询建议,为重大项目建设提供法治评估意见,为依法处置维稳信访事项提供法律知识支持。另一方面,坚持法治为民的工作导向,扩展公益法律服务覆盖面,组织法律咨询专家下基层、沉网络,就涉法涉诉重复信访积案、难案、矛盾纠纷开展调查研究,为基层单位、社区群众和中小微企业提供矛盾纠纷化解、合法权益维护等法律咨询服务。三是精心统筹推进。全区三级法学会统筹协调,有关部门通力协作,紧紧围绕地方重大公共决策、重大法律风险防控、重大矛盾纠纷调处、重大信访积案化解等“四个重大”,为当地党委政府提供法律咨询服务,解决基层社会治理中出现的最紧要、最急迫、最“棘手”矛盾纠纷问题,真正让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成为法学会服务法治广西建设的“思想库”“智囊团”。解决了一批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特别关注的项目落地、征地拆迁、环境保护、市域治理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以2021年4月中国法学会在梧州召开推进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工作全国现场会为契机,广西壮族自治区法学会在全区14个设区市、111个县(市、区)全面推进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其中10个设区市、36个县(市、区)分别得到党委、政府领导批示肯定。
坚持守正创新,突出重点抓关键
广西各级法学会坚持把服务发展大局、服务基层群众作为工作切入点,聚焦主责主业,重点围绕党委政府关注的重点工作、基层群众关切的权益诉求,优化法律咨询服务,当好参谋智囊。一是以法治人才为团队,选好首席专家这个关键队伍。立足自身优势,摸索出一整套选用法学会会员专家和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流程,从在桂中国法学会会员专家中选拔政治素质过硬、法律知识全面、司法实践经验丰富、有行业影响力的人员作为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组成专家团队。目前,已聘自治区级首席法律咨询专家3人、组建专家团队20人;14个设区市、109个县(市、区)共聘请首席法律咨询专家287人、专家团队1500人。二是以服务大局为己任,搭建法治实践这个重要平台。探索出台法律咨询专家委员会管理办法,明确工作任务。充分发挥法学会会员的专业优势和“智库”作用,把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作为法治实践和法律服务平台,按属地管辖列出工作清单后,按照“一事一专班”“一事一方案”“一事一专家”的方式,组织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和专家团队对公共决策、风险防控、矛盾调处、信访积案化解等快速出具法律专业意见。比如服务地方立法,参与《桂林市漓江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的立法调研论证;服务民营企业,依法指导解决涉及规划投资总额达30亿元的贺州某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中的劳务纠纷案、南宁市良庆区房地产行业二十个重点项目,涉及数千群众切身利益的涉法风险防控处置等,为277家民营企业提供公益法律服务;积极服务党委政府科学决策,当好“法治智囊团”,为桂平机场征拆项目提供精准法律咨询服务,实现“零事故、零失误、零泄密、零舆情”,得到自治区党委领导批示肯定。三是以服务群众为根本,抓住化解矛盾纠纷这个现实难题。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破解信访难题,运用法律武器、把握法律底线指导责任单位依法解决合理诉求,依靠政策法律深入细致做好信访人思想疏导工作,力求达到信访当事人自愿签订息诉息访承诺书、当事人双方签订调解协议书、引导信访当事人走合法程序表达诉求、包案专家会员依法依规出具权威性的调解意见书“四个实效”。2019年以来,连续四年组织首席专家及专家团队参与“三重”信访积案化解,成功化解案件396件,一批重大群体访、重复访、“三跨三分离”以及可能发生极端行为的信访“骨头案”得到实体性化解。比如,广西壮族自治区法学会派出首席法律咨询专家与当地专家团队,依法依规依理调解,协调有关单位妥善解决桂林市全州县张某某长达30年的涉法涉诉信访诉求,当事人分别向全州县委政法委、县法学会、县信访局等单位赠送锦旗表示感谢。
坚持问题导向,建章立制抓保障
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已在广西全面推进,但作为一项公益性或半公益性事业,在实践过程中也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比如,试点工作取得了经验,在重点推行的县(市、区)取得明显成效,也得到当地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和肯定,但要全面复制推广依然存在人才资源不足、经费短缺等压力。再有就是,如何区分首席专家制度与现有法律服务体系的不同。在广西的法治实践中,公共法律服务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有效的做法和机制,自治区、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实现全覆盖。如何发挥好首席法律咨询专家行业权威引导作用,引导与整合既有各方力量,助推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政府法律顾问及其他法律服务有效整合,起到衔接提质作用,是当前我们面临和必须破解的难题。
下一步,我们要全面总结推行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过程中的实践经验,补短板、解难题、见实效,力求达到“领导机构、工作方案、首席专家、服务场所、经费保障、建章立制”六个落实。一是完善工作责任机制。明确首席法律咨询专家职责和专家委员会职责,既不包揽或替代司法行政、信访等职能部门的职责,又发挥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的独特作用。二是完善专家管理机制。围绕推选、培训、管理、考核等制度及议事规则制定等方面,不断完善首席专家推选制度和专家管理制度,细化工作流程。三是提升法治人才库的平台价值。以首席法律咨询专家为例,将法治人才库纳入广西政法融媒体中心建设项目,突出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的优势、特点,重点抓住“首席专家”“高端平台”“重大事项”“权威意见”等关键词,对入库专家加强宣传推广,扩大平台知晓度和人才库的影响力,增强专家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形成首席专家品牌价值。四是完善经费保障机制。争取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支持,将首席专家及专家团队工作经费纳入同级年度财政预算,建立公益服务基金会,向社会募集资金支持公益法律服务工作,采取有效方式解决首席法律咨询专家调研、出差、办公等经费开支问题,落实办公场所,确保有人办事、有钱办事,让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建得起、用得上、行得远。
乘势东风,再启新程。广西各级法学会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等重大决策部署,扎实做好深化法学研究、服务法治实践、开展法学交流等工作,奋力推进全面依法治区,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更大作为,不断为凝心聚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加固法治底板、增添法治底色,为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 责任编辑:李爱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