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促销套路需要加强监管

  一年一度的“双11”即将来临,各大电商平台、主播、商家的促销大战再次打得如火如荼。作为知名的互联网促销活动,“双11”的确提供了大量物美价廉的商品,使消费者获得了不少实惠。然而,“双11”期间各种弄虚作假、明降暗涨的促销套路,也是其挥之不去的阴影,今年的情况同样不例外。
  今年“双11”前夕,一些电商平台销售的手机等商品,再次出现了先涨后降的现象。一位打算在天猫的猫享自营上购买手机的消费者就披露,自己早早就将相关商品放入购物车,没想到看了一出“好戏 ”:10月18日,该商品的价格显示为2069元,10月19日的价格却上涨至2469元,等到10月24日“双11”预售开启之日,价格又回落至2299元。促销宣传中所声称的降价,实际上还高于最早期的价格。但消费者如果没有经过动态比较,很难发现这一先涨后降的陷阱。
  一些商家在“双11”期间推出的预售保价活动,也未必能为消费者提供价格“定心丸”。预售保价的本义是保证消费者购买的商品在一定期间内价格不变,若保价期间价格下降,则商家需赔付消费者相应的差价。但从近年来的情况看,不少商家或拒绝补偿差价,或临时下架相关商品以规避保价规则,并未真正遵守保价承诺。同时,不同平台的保价规则千差万别,大量限时限量的低价优惠均被剔出保价范围,一些平台仅对购买自营商品的消费者提供7天的保价服务……凡此种种的保价套路,都令消费者防不胜防,既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折损了经营者应有的商业诚信。
  出现上述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商业促销的游戏规则均由平台和商家主导制定,基于利益考虑,各种促销手法、优惠方案的目的都是为了导流,促使更多的消费者购买商品或服务,其最终目标是赢取利润。这一做法本来无可厚非,问题在于,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一些平台和商家正是利用这一点,设计了种种口惠而实不至的促销套路。同时,面对眼花缭乱、信息模糊的优惠攻略,参与其中的消费者为了分辨真伪,也不得不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成本,影响了消费体验。
  正因此,每年“双11”来临之际,各地的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都会纷纷发出警示。比如,江苏省消保委近日就表示,商家应当进一步完善保价制度,将保价的排除情况明示消费者。同时呼吁消费者理性购物,合理安排购物计划。遇到保价不盲目不冲动,先确认商家的保价是店铺承诺还是平台活动,了解商家的保价规则以及理赔流程。
  来自消协的及时提醒,无疑十分必要。但也应当看到,要真正防范和遏制“双11”促销套路,还需更有力的治理措施。毕竟,弄虚作假之类的套路不仅涉及商业道德,更属于法律问题。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经营者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规范促销行为暂行规定》也规定,经营者开展促销活动,应当真实准确,清晰醒目标示活动信息。对于“双11”促销套路,需要加强监管,对违法、侵权苗头露头就打,全面落实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价格法等法律中的相关处罚条款,进而提高平台和商家的违法成本。
  不过,要真正实现这一执法效应,仍然面临着不小挑战。以价格欺诈为例,由于目前平台和商家的优惠规则十分复杂,先涨后降之类的违法调价行为,很多时候极为隐蔽,难以被发现,一般消费者也很难举证维权。此外,“双11”的商家大多属于跨区域经营,如何让监管从线上走向线下,也存在不小的难度。
  因而,面对“双11”促销套路,监管部门理当有的放矢,采取更多创新的治理举措。比如,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对电商平台商品价格加强监测和抽查,及时处理不正当价格行为;再比如,为了防止价格欺诈等行为,需要对电商平台促销规则作出进一步规制,使打折降价等活动更加简单明了;还有,应当尽量简化消费者的举证责任和手续,畅通网络购物的维权渠道,以全面激活消费者参与监督的意愿;再有,监管部门应当通过机制变革,进一步改进日常监管,促进地区之间的监管协同配合,线上和线下的监管走向融合。
  总之,只有监管部门、消协组织、平台商家、消费者群体等方方面面共同参与治理,才能打造诚信的电商促销文化,养成良性的电商市场生态,也才能强化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使“双11”真正成为经营者和消费者共赢的节日。
  ● 责任编辑:阿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