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文章标题:
厦门湖里检察:探索生物多样性保护“湖里样本”
“又到栗喉蜂虎离开的时候了……”
不久前,在福建省厦门市观鸟协会生物多样性公益保护检察联络站,厦门市湖里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李才利指着图片上翻飞跳跃的栗喉蜂虎告诉记者。
栗喉蜂虎不是“虎”,而是一种夏候鸟,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4~5月迁来厦门,9~10月离开。其喉部为栗红色,有黑色的贯眼纹,还有绿色的翅膀和背部,蓝色的尾翼……因颜色艳丽可人,曾被评选为厦门最美丽的鸟类,被爱鸟观鸟者称为“最美候鸟”。
为了保护栗喉蜂虎在厦门的栖息、繁殖、觅食地,早在2011年12月,全国首个建在市中心的鸟类保护区——厦门五缘湾栗喉蜂虎自然保护区成立。
“检察联络站与保护区一墙之隔,随时可以为自然保护区以及毗邻的湿地公园的生态修复和生态保护提供公益力量。”李才利说,“检察联络站依托对栗喉蜂虎等珍稀鸟类的进一步保护,以督促相关部门加快推进对湿地外来入侵物种的综合治理。”
不仅如此,在厦门市人民检察院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湖里区检察院还搭建联动平台,携手湖里区审计局会签了厦门首份《关于加强检察公益诉讼与审计监督协作配合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以“双监督”的方式,多维度一体式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
打造生物多样性公益保护“桥头堡”
今年2月18日,湖里区检察院正式挂牌设立驻厦门市观鸟协会生物多样性公益保护检察联络站。记者了解到,在公益组织建立检察联络站,湖里区检察院这次创新之举为福建省第一个。该联络站的成立,意味着湖里区检察院在今年加大了对辖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力度,并把此项工作作为为民办实事的一项常态化行动。
在2021年12月湖里区两会期间,湖里区检察院还提交了《关于加强湖里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建议》。“由于外来物种入侵的危害很大,并且一旦暴发成害根除的可能性很小,所以防止外来物种造成危害的关键是要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李才利介绍,该建议立足辖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分析面临的压力和挑战,提出对策建议:靠前做好规划,持续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加强协同配合,搭建织密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依托网格管理,管建结合做好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大宣传力度,多措并举凝聚社会保护意识;坚持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
该建议得到了厦门市检察院以及市、区两级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响应。今年上半年,湖里区检察院依托生物多样性公益保护检察联络站,以五缘湾湿地公园的外来入侵物种整治为切入点,多次现场召开研讨会,并邀请厦门市林长办公室、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政园林等部门负责人、厦门市观鸟协会热心公益人士及有关植物学专家,共同就湿地保护区内的外来入侵物种的种类鉴别、分布区域、蔓延趋势等情况进行座谈交流,广泛听取各方意见,达成公益保护共识。
记者了解到,五缘湾湿地公园紧邻栗喉蜂虎自然保护区,是栗喉蜂虎的觅食地,总面积达到12.56平方公里,是厦门最大的公园,也是厦门最大的湿地生态园区,被称为厦门的“城市绿肺”。
今年7月7日,针对五缘湾湿地公园内仍存在大量繁殖生长的福寿螺、空心莲子草、南美蟛蜞菊等有害外来生物,湖里区检察院制发检察建议书,建议有关管护单位加强对湿地外来入侵物种的治理,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控制、消除有害生物对湿地生态环境的危害,并持续做好外来物种引入放生的监督管理,建立协同配合的长效机制,保护湿地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
有关主管部门在收到检察建议书后,积极开展集中专项整治行动,实施全面防控。经过两个多月的整治,共计消灭福寿螺卵约213处、清捞福寿螺约75kg、化学防治福寿螺约320m2、修剪并控制南美蟛蜞菊约720m2、灭除空心莲子草约120m2,清理水浮莲约290m2、水藻约100m2。
同时,湖里区检察院邀请专家进行现场指导,针对红树林及其周边植物提出科学的养护管理建议,推动湿地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为下一步建立长效联动机制、做好常态化管理、加强联防联控夯实基础。
“在持续推动五缘湾湿地生物多样性大保护上,公益检察联络站发挥了桥头堡作用,它是检察机关工作向基层延伸的前沿阵地,更是我们强作风、重落实、提效能、依法护航生态修复和保护的实践之举,也是我们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守正创新之举。”李才利这样评价道,“它不仅为了保护飞翔的鸟类,更重要的是要保护它们栖息、繁殖、觅食的生态环境,治理好被外来物种入侵的湿地环境,呵护好鸟类、人类共同的家园。”
建立“检察+审计”公益诉讼保护新模式
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上持续发力,湖里区检察院还不仅限于如此。记者了解到,湖里区检察院联手厦门市观鸟协会成立生物多样性公益保护检察联络站之后,又携手湖里区审计局、厦门市观鸟协会,三方合力打造的生态文明实践基地暨海洋生物多样性和鸟类公益保护展馆,已于10月12日正式开馆。
实际上,湖里区检察院与区审计局在今年5月就已经展开合作,共同探索“检察+审计”公益诉讼保护新模式。5月16日上午,两部门会签了《关于加强检察公益诉讼与审计监督协作配合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这是厦门市基层审计部门与检察机关会签的首份协作意见,实现了检察监督、审计监督的紧密衔接和监督资源的有效整合。”湖里区审计局局长辜琦皇告诉记者,“我们将进一步强化协作配合,形成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监督合力。”
值得一提的是,湖里区审计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审计监督由来已久,此前就印发了《湖里区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试点实施方案》。目前,湖里区审计局在积极探索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中,边审计、边总结、边完善,初步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做法,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推动湖里区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记者了解到,该《意见》确立了工作联动机制、线索移送机制、联席会议机制、协作调查机制、专业协助机制、联合专项行动机制、培训研讨交流机制7项常态化协作配合机制。两部门将在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等领域紧密衔接配合,推进法律监督与审计监督贯通协同,共同督促行政机关、国有企业等有关单位依法履职。特别是围绕自然资源保护、生态保护红线、耕地保护红线、减污降碳、河湖长制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联合开展专项行动,促进监督提质增效。同时,双方积极探索“事前充分协商、事中协作配合、事后结果共用”的检审联动机制,把检察机关与审计机关联合开展专项行动的审计结果、检察建议、公益诉讼及整改情况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健全完善检审监督、整改、治理有机贯通,加强整改结果运用,用好用活用深检审联动成果,转化为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的新动力。
“实际上,联手打造生态文明实践基地暨海洋生物多样性和鸟类公益保护展馆,也是检察院与审计局常态化协作配合机制的延伸。我们将充分发挥各自专业优势,紧密结合工作实际,不断拓宽协作领域、推进协作深度、创新协作形式,健全完善机制,推动‘检察+审计’公益诉讼保护新模式不断深入发展。”李才利说。
辜琦皇也坦言:“这样的合作是基层审计部门的一种新的尝试,希望用两种不同形态的监督来保护我们人类赖以生活、鸟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督促相关部门实实在在地履职尽责。同时,呼吁更多社会团体、广大公众自发自愿参与到生态环境大保护的队伍中来,一起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愿景贡献绵薄之力。”
记者了解到,为方便游客参观,生态文明实践基地暨海洋生物多样性和鸟类公益保护展馆紧邻五缘湾栗喉蜂虎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分宣教区、展示区、体验区、研学区四大功能区。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果展示,到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集中呈现;从现场听音辨声、观赏识别栗喉蜂虎等常见鸟类的沉浸式体验,到开展法治讲座、科普影视观摩、入侵物种课堂等研学活动,处处体现了“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这一主题。
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助力
有鹭岛之称的厦门,是“生态福建”建设的“排头兵”,是享誉海内外的生态花园之城,从保护中华白海豚、白鹭、文昌鱼再到栗喉蜂虎……目前,越来越好的生态环境就是对“高素质高颜值厦门”的生动诠释,随处可见“天高任鸟飞”的生动画面更是厦门加速生态文明建设、提速高质量发展的鲜明注脚!
而湖里区检察院发挥公益诉讼职能参与生物多样性大保护,仅仅是厦门市、湖里区加快推进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一个缩影。
2021年10月,湖里区被生态环境部确定为“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后,该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持续发力,不断加大加快对滨海湿地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力度、深度和广度。
记者了解到,以海而生、向海而兴、因海而美的湖里区,为高位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编制了《湖里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2021-2025)》,强化“绿色考核”指挥棒作用,全面推行生态文明建设“一票否决”。同时,湖里区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建立“水域警长”机制,创新实施“路长制”“排口长制”,坚持陆海统筹并打好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攻坚战,引领社会参与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激发群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形成了部门联动、公众参与的“共谋、共治、共管、共享”良好氛围。
湖里区正在加速成为生态花园之城的“新客厅”。湖里区检察院以此为机遇,以生物多样性公益保护检察联络站作为前沿探头和基层触角,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上持续发力,助力“新客厅”高质量发展。
如何发力?这在李才利看来,一是继续擦亮生态保护“底色”。湖里区检察院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检察工作中长期规划,坚持“双赢多赢共赢”监督理念和恢复性司法理念,助力湖里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二是继续打牢检察监督“本色”。湖里区检察院立足主责主业,以深入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专项行动为抓手,依法打击破坏生物多样性犯罪行为的同时,主动延伸社会治理,强化与海事局、城市执法局、自然资源规划局等职能部门的协作配合,加强滨海湿地、海域污染整治,促进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能力现代化。三是继续探索协同共治“亮色”。湖里区检察院充分发挥联络站“枢纽”作用,建立健全信息共享、线索移送、联合调查等良性互动机制。探索设立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益观察员制度,借助专家“外脑”破解监管盲区。借力观鸟协会等民间生态保护组织,建立生物多样性资源数据库,畅通公益诉讼案件线索发现渠道。
“检察机关还要发挥法治引领的作用,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治普及、主题研学、法律咨询等工作,以及通过生物多样性保护进校园进机关进乡村进企业等宣传活动,来提升公众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同时,检察官要在精准履职中,不断增进社会各界依法参与生态大保护的共识,并积极展开行动,为湖里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凝聚起强大的公益力量。”李才利补充道。
● 责任编辑:李爱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