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紫阳:毛坝镇组建“老支书”调解团

  “婆媳观念不一样,兄弟姊妹多了,觉得老人对自己不公平……矛盾一般不大,但要抓在平时,抓在及时。”谈起基层矛盾纠纷化解,陕西省紫阳县毛坝镇的退职“老支书”周本安这样说道。小扣子不缝补,事就变大了,矛盾化解也一样。
  小矛盾如何及时化解在萌芽状态?毛坝镇的“老支书”调解团给出了答案。2021年8月17日,为维护社会稳定,筑牢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毛坝镇认真汲取新时代“枫桥经验”,大胆创新基层治理实践,决定成立“老支书”调解团,旨在积极发挥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乡贤作用,化解社会矛盾,服务老龄群众,助力搬迁后扶,聚焦基层微治理。
  
  组建调解团 聚焦微治理
  毛坝镇位于紫阳县西南部秦巴腹地,系周边三镇交通必经之地,流动人口上万,新建移民安置点、商品房小区20个,集中居住1.2万余人。
  近年来,随着移民搬迁安置、城镇化人口聚集、农村“三变改革”等因素,导致矛盾纠纷案件数量连年上升。2019年,全镇各类矛盾纠纷数量共计146件,2020年上升至176件,2021年达260件。
  面对这些集中安置衍生的新矛盾、城镇生活不习惯带来的“怨气”、老年群体的烦心事,镇村干部往往因村务繁忙抽不开身,政法机关又因人手紧张而无暇顾及。但涉及人民群众矛盾纠纷问题的解决又慢不得,拖不起。
  怎么办?毛坝镇党委为此创新社会治理机制,在严格考察、自愿参与、双向选择原则基础上,因势利导,组建“老支书”调解团,充分发挥“老支书”人熟、路熟、法律政策熟的优势,为一部分退休的镇村老党员干部谋划“新职”,充分实现退休不退位。
  最终,毛坝镇党委筛选出9名曾担任过村(社区)支部书记和1名曾担任过乡党委书记的退休干部,组建毛坝镇“老支书”调解团,规定团队以调解室为阵地,集中解决因城镇生活不习惯带来的“怨气”、留守老人的“心结”病等基层治理问题,做到明确接待群众来访登记、接受群众当面咨询、做好政策法规解释、解决调处矛盾纠纷、及时上报疑难复杂纠纷和民转刑案件隐患。
  
  群众“老娘舅”  村民“知心人”
  “老支书”调解团的成立,充分发挥了退休老党员的优势,增强了人民调解力量,有效填补了毛坝镇移民搬迁、留守老人这两大群体社会治理机制的空白,经过多次为群众化解矛盾、指点迷津,“老支书”们无形中成了移民搬迁群众靠得住的“老娘舅”,村民信得过的“知心人”。
  2021年3月镇村换届,干了25年村务工作后,周本安成为一名退休的老党员干部。正在他努力适应退休生活时,镇党委找到他,希望他能继续带头,为毛坝镇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如今,周本安已是“老支书”调解团的办公室负责人,重回工作岗位的他调解纠纷时颇有干劲。2021年10月7日,街道移民安置小区的贺永品与饶灯成两人因在街道通行过程中发生意外,从而引起一场矛盾纠纷。
  88岁的贺永品在送孙女上学的路上,被饶灯成用后备厢盖撞到了头部。随即,饶灯成将贺永品送往镇中心医院进行检查,结果显示贺永品伤情不重,仅需住院观察即可。
  在此期间,由饶灯成每天陪护。10月11日,饶灯成因自身有事缺席陪护,且并未告知贺永品家属。贺永品子女知晓后,多次致电但均未接通,遂拨打了报警电话。
  毛坝镇公安派出所在接到报警后,认为该案系民事纠纷,后委托“老支书”调解团进行协调处理。调解团成员周本安听闻后,组织双方当事人到镇调解室进行调解,在了解核实具体情况、详细知晓事件始末之后,认定贺永品受伤确系饶灯成所致,双方当事人对该事实无异议。贺永品子女在此期间提出要增加赔偿金额,且要保证贺永品的身体此后不再出现任何异样。
  考虑到贺永品年事已高,身体机能有所下降,难以保证日后不出现任何健康问题。于是,周本安经过3个小时的反复劝解、说理攻心等工作,最终给双方当事人提出了合理的调解方案,即由贺永品子女亲自陪同老人到县级医院做一次全面检查,如确认无碍,且无需住院,可以由家人带回家静养,其间产生的交通费、住院费、营养费以及其他各项费用由饶灯成支付。
  最终,双方顺利签订调解协议,此案在周本安的耐心调解下得到了圆满的化解。
  “调解员就是需要怀揣着爱心、耐心去处理手头的事情,设身处地站在双方当事人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再用实际行动和语言去感化和引导双方,这样下来才能把手头的每一处矛盾、每一起纠纷化解到实处。”谈起自己处理每一件纠纷的心得,周本安说道,既然重新上了岗,那就把自己有经验、懂法律的优势发挥到最大,争取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周本安的这次纠纷调处正是毛坝镇“老支书”调解团落实基层矛盾化解工作的缩影。自2021年8月17日成立“老支书”调解团以来,已调处各类矛盾纠纷41件,接待群众咨询135人次,心理疏导15人,预防信访矛盾纠纷3件,稳控信访2人,协助社区开展街道治理3场次,开展法治宣传5场次,发放法治宣传小礼品1500件。
  在“老支书”调解团的示范带领下,众多经验丰富的基层党员干部也将基层社会治理融入日常工作生活,以身作则。妇联主席郑家翠便是这其中一员。
  “搬迁群众都习惯了独门独户,刚搬进来时觉得楼下广场舞太吵,争吵不断,甚至有人往楼下扔东西、往人群中倒水。”后来,郑家翠受“老支书”调解团的影响,以“编外人员”的身份,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以广场舞领队身份主动协商街道原住户让步,每天只跳1个小时广场舞。后来又挨家挨户收集意见,邀请搬迁群众参加文艺活动,现在广场上再也不分原住户和搬迁群众。
  此外,多年来,伴随青年劳务输出不断增多,毛坝镇留守老人数量日渐增长。因为不会微信视频、不会打字、不会在网上进行缴费与转账,所以经常去银行排队、去政务大厅排队,期待工作人员帮忙解决他们的各种困惑,但往往收效并不明显,又因为与子女们的沟通、家事处理等方面存在一定的认知差异,不可避免产生了大量家庭难题。据统计,毛坝法庭2021年受案中家庭矛盾纠纷占比46%。
  毛坝镇充分发挥退下来的“老支书”们人头熟、地头熟、威望高、持公心等优势,在充分调研、试点运行基础之上制定《老支书调解室工作方案》,明确规定接待群众来访登记、接受群众当面咨询、解决调处矛盾纠纷,重点关注需要人陪伴的“诉说者”,更好服务有精神需求的“留守”老人。
  “未成立调解室之前,这些留守老人经常带着他们的烦心事来到镇机关单位。”毛坝镇党委书记叶飞说,调解室成立后,有了接待他们的好去处,“老支书”与他们“唠一会儿嗑”,慢慢地,老人们的心结打开了,事办了,各自也就满面笑容地回家了。
  
  规范调解工作 助力纠纷化解
  毛坝镇“老支书”调解团面对面了解群众需求、征求群众意见,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确保群众诉求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畅通民意沟通渠道,进一步充实了基层矛盾治理力量,减轻了司法所、镇政府机关信访接待压力,树立了乡贤参与社会治理的一面旗帜。
  目前,“老支书”调解室已承担起法律法规宣传、法庭诉前调解、安心在线等业务,效果显著。全镇治安、刑事案件明显下降,去年同期50多件,今年仅为19件,一般刑事案件3件;去年同期法庭受案130多件,今年减少到76件;无1例赴省进京信访案件发生,无1例恶性治安案件发生,无1例民转刑案件发生。
  “‘老支书’调解团成立以后,人民调解案件数量上来了,司法所受案率有了明显的下降。”毛坝镇司法所所长冯圣国深有感触地说道,司法所接到案件后,认为“老支书”调解团可以受理的,就直接将案件分流给“老支书”们办理,大大缩减了毛坝镇司法工作的行政成本。
  下一步,紫阳县毛坝镇将继续有效整合调动乡贤力量,深入推进“诉前调解”,建立起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的枢纽,协同各村(社区)调解委员会,参与疑难复杂矛盾纠纷的化解工作,与镇域外的优秀人才建立广泛联系,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 责任编辑:李爱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