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文章标题:
“藏品升值”的诈骗陷阱
电话联系家有藏品的老年人,故意虚构和夸大藏品价值,冒充专家免费鉴定藏品,谎称可帮忙联系国内国际大型拍卖会拍卖,让藏品升值,借机向老人骗取几万元的“标的费”“手续费”。很多不明藏品市场行情的老年人纷纷被骗,数百位老人签了合同。发生在北京市海淀区的这起特大“藏品升值”诈骗案被警方告破,涉案的多家拍卖公司被查封。
忽悠老人
几年前,北京的一些老人陆续被一伙所谓收藏品投资的业务员给忽悠了,把积蓄掏空还不够,业务员还要让他们贷款继续买“藏品”投资。
2019年2月,唐大妈与老伴儿来到海淀区羊坊店派出所报案,说自己珍藏了几十年的78张粮票,不仅没带来收益,反而赔上了积攒多年的8万元退休金!原来,唐大妈接到推销电话,对方说今年粮票热门,非常值钱,问唐大妈家有没有,他们可以代为拍卖。给唐大妈打电话的是一家名为呈翔国瑞的拍卖公司,业务经理称唐大妈的粮票价值200多万元,只要交一些标的费,就能够参加拍卖,还能拍出天价。被天降馅饼砸晕的唐大妈没有多想,先交了5万元手续费,随后这家公司又以各种理由收了唐大妈3万元。两个月后,好不容易到了约定拍卖的日子,唐大妈和老伴儿满心欢喜,期待着自己的粮票能卖出个好价钱。没想到的是,对方说定的卖价太高,这些粮票没能拍卖成功。见唐大妈着急,又立即承诺说下个月还有拍卖,一定能卖出去。然而,第二个月还是没卖掉。对方的一再推脱让唐大妈感觉上了当,报警之后她才得知,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共有40多名事主与自己有着类似的遭遇。
办案人员说,这些老人手里都有大量的粮票等藏品,而拍卖公司称有的粮票一张就值8万到10万元,老人们一算这随便一卖就是上百万,不管是自己养老还是对儿女都有大帮助。但他们不知道的是,所谓一张几万元的粮票,其实际价值并没有多少钱。
据了解,这些被骗事主均是60岁到80岁的老年人,手里有些粮票、邮票、银元等说老不老说新不新的物件,但他们对市场行情并不了解,也不熟悉新兴的网络。骗子利用他们求财的心理,将原本不值钱的老物件,吹嘘成价值连城的收藏品,致使老人们掉进了精心设计的圈套。
犯罪嫌疑人王某宇直言,目前社会上有很多老年人喜欢收藏古玩字画、邮票钱币等物品,大部分人期待有“捡漏”升值的机遇。“实际上,从地摊或其他渠道购买的藏品,不是仿制品就是没有升值价值的普通工艺品、纪念品。因为看准了这些老年人的心理,我们才设计‘发财’圈套。”然而,老年人的维权意识并不强。案件中,如果被骗事主事后提出异议,公司往往会送上一些“收藏品”安抚,并对事主宣称这些“藏品”的价值也有几千、上万元(实际仅仅是几十元的工艺品),让被害事主心理平衡不再追究,因此很少有老人发觉被骗报警。
自导“拍卖”
“我跟您定一下,咱们这个藏品现在已经有四五个买家想要,并且出的价格挺合适。咱们卖的是藏品,不是几百块、几千块钱,而是几十万、上百万的事。”这是海淀区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官在梳理数名被害人提供的线索时,听到的一段某拍卖公司业务员和一名藏品所有者之间的通话录音。其中提到的价值几十万上百万的藏品是什么呢?从2018年年初开始,一些中老年人陆续接到过此类电话,更加巧合的是,他们的家中居然都有被鉴定为“天价”的宝贝。
被害人程先生表示:“2019年3月29日,有一个业务员给我打电话,说他们公司是搞藏品拍卖的,问我有没有古字画、邮票、粮票等老物件。而我10年前买过一本上海世博会邮册。”程先生恰好打算把这本集邮册卖出去,于是来到这家公司,打算进一步向业务员咨询。“一个姓王的业务员把我带到一个姓赵的经理那里,赵经理将我的邮册翻看了一下,称这本邮册挺有收藏价值,可能值100多万元。”
听到这时,程先生有些怀疑了,他认为自己的集邮册并不值那么多钱。“他们说的有点离谱了,我当时也没在意。”然后赵经理叫来一个摄影师,把整本邮册都拍了照,说这些照片可以做巡展,或者是在网上巡展。最后,程先生交了5000元“手续费”,等待拍卖。可过了半个多月还没有等到消息的程先生,发现业务员和经理的电话都打不通了。等他再一次赶到公司,发现公司已经关了,门上贴着派出所的告示。无独有偶,家住海淀区的另一名被害人刘女士也接到了业务员的电话,她保存的8张原来北京市印发的油票,被估价几十万元。但是,她和程先生的遭遇也很相似,被骗了5000元。
2019年盛夏的一天,张女士家中,70多岁的张老先生正和一名自称是知名拍卖公司的业务员小慕交流。老人手中存有大量上世纪60年代的旧粮票。小慕就对张老先生说:“您手中的这些旧粮票都升值了,现在价值30万元。我们公司可以帮助您参加国际大型拍卖会,比如迪拜拍卖会、香港拍卖会等,看您有没有兴趣。”张老先生表示很有兴趣,他没想到自己手中的粮票价值如此之高,还可以去参加拍卖会。小慕接着说道:“如果您同意我们公司帮助您去参加拍卖会,您需要交付我们3万元‘标的费’。”张老先生说没有这么多钱,一番讲价,交了两万元“标的费”。自以为占了便宜的张老先生还是被骗了。
办理此案的检察官介绍,该案犯罪团伙内部均系亲属、朋友关系,在王某宇、李某的指挥下,团伙成员分饰三角:帮助客户转卖藏品的“拍卖员”、意在收购客户藏品的上海老板以及出售“玉制品”的经销商。首先上场的是使用化名、冒充某拍卖公司业务员的刘某等人,他们根据事前掌握的电话号码,向老年群体拨打电话,询问对方是否有藏品,随后为其藏品虚高报价,提升其期待值,并表示会为其寻找买家。随后,由张某冒充的上海老板登场。张某会向客户表示愿意按拍卖员所报高价收购其手中藏品,但需要客户帮其寻找一种市面上少见的“玉制品”,并愿意花高价收购。满怀期待的客户,为转卖手中藏品便会向拍卖员说明该情况,拍卖员则先行答复双方分头去找,后期便会向其介绍由李某扮演的某玉文化中心的销售人员,或是由李某直接通过看似“群发”但其实是定向投放的短信联系客户,声称有“玉制品”需要出售,而其中就恰好有上海老板所需的那件藏品。
当客户与李某取得联系后,就到了骗子收网的环节。在这最后阶段,犯罪嫌疑人会使尽浑身解数,诱使客户从李某处高价购买该“玉制品”:上海老板“强调”没有该件“玉制品”便不会与客户交易手中藏品;拍卖员肯定上海老板的说法,另一方面也会表示可以与客户合伙出资,共同分得利润,做足客户的思想工作;而李某则视客户情况以会员价或一口价等名义,将定价调整至客户可接受的范围。受到蛊惑的客户在这三方软硬兼施的“包围战”中往往难抵诱惑,通常会支付数万元购买该“玉制品”,而上海老板最后拖延交易,直至客户最终放弃或是直接失联。根据李某交代,这“玉制品”都是仿制的,值不了几个钱。
团伙落网
既赚钱,又可以免费旅游,许多老人背着子女,将自己存款全部取出,有的老人甚至借钱去购买更多的“藏品”。可老人们不知道的是,这些看似包装精美,定价两三万元的各种纪念钞、纪念邮票,其实是诈骗团伙在网上定制的,都是普通印刷品,就连拍卖活动上的所谓领导、公证员、竞拍人员都是团伙成员扮演或花钱找的托儿。
2019年6月,海淀区恩济庄派出所社区民警宋东升在一写字楼内检查消防安全时,发现“北京鼎藏轩文化发展与拍卖有限公司”经常有老年人出入。宋东升进一步了解到,该公司主要从事收藏品交易,上门办理业务的多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民警从双方交谈中发现疑点,怀疑可能存在诈骗行为,遂将情况上报派出所和局领导。海淀公安分局立即组成专案组,连同辖区内其他几个派出所被骗事主的报案情况,进行全面调查。经过大量摸排走访,办案民警发现涉案的几家公司准备了大量玉石、字画、人民币纪念册、邮票等收藏品,由业务员电话联系老年人前来公司购买,价格从几千元到上万元不等。业务员故意虚构和夸大收藏品价值,谎称短时间内可以升值,公司还可回购或代卖。老年人听信虚假宣传购买藏品后,公司并未履行承诺回购,而是找借口要求老年人继续购买,不少老年人纷纷上当被骗。
抓捕时机已经成熟,海淀公安分局出动上百名警力,将涉案的“北京呈翔国瑞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北京宇阳华玺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北京鼎藏轩文化发展与拍卖有限公司”三家公司进行控制,陆续抓获18名犯罪嫌疑人,现场起获大量用于诈骗的收藏品。
据办案民警了解,该团伙的三家公司内部分工明确,有人负责业务,有人负责拍卖,有人负责人事与库管,还有人负责财务。他们专门针对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诈骗,受骗者最大的80多岁。至2020年3月,警方又抓捕了5名在逃的犯罪嫌疑人,并远赴陕西最终将团伙主犯王某宇抓获。至此,该案23名犯罪嫌疑人全部落网。
依法严惩
通过现场收集到的账本及前期侦查,民警发现案情太过复杂,涉及的老人非常之多。有些被害老人不愿谈及案情,只自认倒霉,个别的甚至觉得这不是诈骗,是生意经营,这给办案取证带来了一定难度。
2021年6月,海淀区法院开庭审理此案。据检察机关指控:2018年2月至2019年5月间,王某宇作为实际负责人,注册成立“北京呈翔国瑞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北京宇阳华玺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北京鼎藏轩文化发展与拍卖有限公司”三家公司,并以拍卖藏品为由在本市多地进行诈骗活动。其间,王某宇伙同二十多名被告人在上述三家“拍卖公司”内,给闻女士(78岁)等老年人拨打电话,要求被害人将收藏的粮票、邮票、硬币、书画等藏品带至公司,后虚构其能帮助闻女士等人将其收藏物品以高价拍卖,并出售公司的所谓“升值”藏品,骗取闻女士等二百余名老年人共计633万余元。
2019年4月至5月间,王某宇伙同周某(另案处理)等人在海淀区某大厦内,以低价销售手机、电脑等商品的方式吸引沈先生等35名被害人,在被害人交付钱款后谎称手机、电脑为合约产品,威胁被害人拒不退还已交钱款,并需要缴纳额外钱款完成交易。其中,王某宇强迫交易数额共计21万余元。庭审过程中,23名被告人对诈骗二百余名老年人的犯罪事实及被告人王某宇伙同他人强迫交易的犯罪事实均供认不讳;但部分被告人及辩护人对诈骗金额提出异议。2021年12月,海淀区法院作出一审宣判。法院认为,王某宇等23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骗取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数额巨大或数额较大,行为均已构成诈骗罪;王某宇伙同他人以威胁手段强买强卖商品,情节特别严重,其行为已构成强迫交易罪。
针对被告人及辩护人认为指控诈骗金额过高的辩解及辩护意见,经查,王某宇所称在案发前已退还被害人大部分钱款的意见无证据证实,故法院不予采纳。鉴于部分被告人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系从犯,能够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有坦白情节,且部分被告人在家属帮助下已退赔赃款,法院依法予以从轻处罚;但因被告人诈骗二百余名老年人,在量刑时法院对被告人均酌予从重处罚。最终,海淀区法院根据各被告人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作出判决,以诈骗罪、强迫交易罪判处被告人王某宇等23人有期徒刑15年至1年10个月不等,并处罚金。一审宣判后,部分被告人提起上诉。2022年4月中旬,此案经二审法院审理后,作出终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 责任编辑:崔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