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碳账户引领低碳新生活

  “我最近骑车上班,为环境贡献了2.36千克的减排量,这些减排量自动计入了我的个人碳账本。”北京市民王星(化名)告诉记者,“明天我还要试试点外卖时不要餐具,看看能减少多少碳排放。”
  据悉,自8月10日北京绿色生活碳普惠平台“绿色生活季”小程序暨北京个人碳账本正式上线,受到各方关注,激发了不少市民绿色生活的积极性,王星正是其中的一员。
  平台上线后,王星第一时间在小程序开通了个人“碳账本”,该账本的减碳场景主要包括绿色出行、餐饮和消费,账户显示,他已经积累了6.38千克的碳减排量。他告诉记者,该数据主要通过绿色出行达成,骑行1公里可减少51克的碳排放。
  值得一提的是,居民在该平台可通过践行各种低碳行为积攒绿色积分,由此可兑换多种奖励,比如地铁卡、骑行卡、停车券及其他绿色消费券等。通过这一形式,个人“碳账本”使居民的绿色生活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有价”“有市”。
  作为中国向国际社会的郑重承诺,“双碳”目标开启了我国绿色转型发展新时代,也对个人提出了低碳生活和绿色消费新要求。今年以来,各大企业以及平台相继推广的绿色生活新模式,如个人碳账户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例如淘宝的“88碳账户”、蚂蚁森林的“绿色能量”、高德地图的“绿色出行积分”等,都是企业在碳普惠方面的积极尝试。
  如今,随着“减碳”正式进入个体时代,居民积极反响的同时各种疑问也纷至沓来。各平台推出的个人碳账户是否可持续?个人碳排放量的计算如何确定统一标准?个人碳账户积攒的碳减排量是否可以交易?使用过程中如何保护用户隐私…… 
  种种疑问虽然道出了“减碳”在实践过程中尚且存在诸多挑战,但是也表明了社会公众对于绿色低碳生活的关心和迫切心愿。
  
  个人碳账户升温助力绿色低碳生活
  打开手机上北京“绿色生活季”的小程序,注册账户后居民的绿色行为,都将通过数字化手段,自动记录到个人碳账本中,并获得相应的绿色积分激励。
  在减排手册一栏能看到各种绿色行为的减排量:乘坐公交出行减排量每次不低于80克;乘坐地铁出行减排量每次不低于46克;骑行出行减排量每次不低于52克;不使用一次性餐具减排量每次不低于23克,光盘行动减排量每次不低于449克……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杜少中表示:“北京市推出的这一碳普惠平台和个人碳账本,具有重要示范意义。实现‘双碳’目标,消费端碳减排不容忽视。”
  细数个人碳账本中减排手册一栏列出的各种绿色行为,我们不难发现这些行为都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属于轻易可以做到的类型。那么,这些看起来并不起眼的绿色行为究竟能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多少力量?
  数据显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20年排放差距报告》指出,当前家庭消费温室气体排放量约占全球排放总量的2/3;中科院有关研究指出,我国工业过程、居民生活等消费端碳排放占比已达53%;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气候变化2022:减缓气候变化》也表示,生活方式的改变,到2050年可以使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40%至70%。
  无疑,这一预测结果是令人震惊的,也说明个人行为对环境具有着深远的影响,生活习惯的细微变化可以带来环境质量的显著提升。
  而就在此前,个人碳账本形式并未落地的时候,人们对于减排碳这一行为所产生的影响总是难以产生实感。
  据悉,自2011年国家启动碳排放权交易试点至今,国内已有多个城市开展了不同形式的碳普惠实践项目。其中,更多是政府主导型的企业碳账户模式。
  然而,今年以来,随着个人碳账户兴起,这一模式变为大都围绕衣、食、住、行等行为产生的绿色低碳生活和消费减排场景,对碳减排行为和效果进行量化评价,并给予一定形式的奖励。由此,个人碳账户、碳积分作为一种普惠机制开始探路低碳新生活。
  “我们日常衣、食、住、行都要使用能源,一个人用能看似有限,但加起来总量不容小觑。国家一直倡导绿色低碳消费,从某种意义上说,消费端节能降碳的空间比生产端更大。”碳排放权交易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黄锦鹏表示,碳普惠机制的建立,给个人减排提供了有效依托。
  在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院长郭继孚看来,由于这一形式面向的是社会大众,个人只要坚持使用低碳甚至零碳方式,就可从中获得激励,因而称为“碳普惠”。“这一体系既能真正体现公平性,又因为涉及面广、措施灵活多样,可有效带动社会低碳氛围,从而推动公众行为模式、政府治理模式乃至社会运转模式的重要转变。”郭继孚说。
  举例来说,在北京“绿色生活季”小程序中,用户不仅可以通过签到、答题、填写问卷、观看视频等方式获得绿色积分,还能通过骑行共享单车、购买绿色家电、驾驶新能源车、去指定商超打卡等方式获得绿色碳减排量。获得的绿色积分可以在兑换商城中兑换到美团30天畅骑卡、电影院代金券、停车券等商品。
  不仅是北京,在国家进入绿色转型发展以来,浙江、河北、深圳等多地也纷纷响应号召,密集建设、推广碳普惠平台。这其中,由江西省发改委指导建设的碳普惠平台“江西低碳生活”,于今年4月上线运行,接入48种应用场景,衣、食、住、行领域的减碳行为均可记录。再如,今年6月,深圳就曾推出居民低碳用电小程序“碳普惠”,通过对家庭电量进行换算,对居民家庭减排量进行统计,给予用户不同等级的个性化标志勋章。
  
  个人碳账户尚需体系化建设
  今年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加快促进消费结构的绿色转型。《方案》发布以来在地方政府层面进行了有益尝试,开启了多元化碳普惠机制落地的城市创新案例。同时,各大企业、平台包括金融机构也纷纷“试水”碳账户,为政策落地作出有益尝试。
  以国家电投为例,由其打造的“低碳e点”已运行1年多时间,这是全国首家央企碳普惠平台,汇聚了集团13万员工的低碳行为数据。光盘行动、无纸化办公、植树……每次绿色行动都能得到减排量认证、累积,在员工商城兑换商品。
  另外,各家银行也纷纷推出个人碳账户,从而监测个人衣、食、住、行活动中的低碳行为,对碳减排行为和效果进行量化评价,把碳账户嵌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通过获取的碳积分,个人可以换取授信优惠、礼品和服务兑换、碳市场交易等权益。
  现阶段,已有多家互联网企业相继开发和推广此类产品和服务,并覆盖了衣、食、住、行多个领域。今年8月8日,阿里巴巴推出“88碳账户”,接入菜鸟、闲鱼、饿了么、天猫等App的碳积分,涵盖用户吃、穿、用等生活场景。通过积累的碳减排量,可以在手机淘宝上兑换优惠券用来购买绿色商品。值得一提的是,“88碳账户”也是目前国内第一个多场景覆盖超过10亿人的消费者碳积分体系。
  与互联网平台推出的个人碳账户相比,银行推出的个人碳账户便更加贴近金融属性。将金融服务与用户行为在碳减排目标下进行链接,有助于进一步丰富和拓展银行自身相关服务场景。同时,也有助于引导推动个人消费行为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变。
  “建立个人碳账户,就是将个人日常的减碳行为转换为银行账户积分,从而对个人绿色消费、减少碳排放行为形成正向激励,进而提高全民参与、践行绿色生活方式的意愿,引导经济社会向绿色低碳转型。”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媒体表示。
  尽管绿色生活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但在一些具体实践中却存在着知易行难的问题。虽说近年来倡导绿色消费的碳普惠行动并不少,但该领域目前仍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这其中尚且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解决。
  就行业发展中现存的重点问题,多位行业专家向媒体表示,目前企业平台推出的个人碳账户,大多是承载个人碳减排记录、核算以及价值发现的载体,并通过设计一些场景以碳为核心来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社会规则,但在个人碳账户中如何界定减碳场景、如何收集用户数据、如何量化计算用户数据,尚需要进一步建立完善统一、被认可的标准。
  此外,碳普惠还面临不同企业和平台之间存在互不兼容、应用场景数据分散、碳减排标准不一、个体减排行为重复计算、激励机制不健全等诸多挑战。就各家银行推出的个人碳账户来看,碳账户如何开立尚无相应的制度办法可以依照;用户的信息安全如何保障有待探讨;减排场景仍需丰富等等,这些都是银行发展个人碳账户的瓶颈。
  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战略规划部主任柴麒敏表示,目前个人减碳的持续性需要关注。“现在所有的碳普惠、个人碳账户都是地域性的、单一平台化的,彼此之间需要打通数据等要素的互通性。”柴麒敏说,促进消费侧的碳减排,既要有机制性、政策性的安排,也要有商业模式上的创新,鼓励平台企业积极参与。
  此外,不同平台推出的个人碳账户,也应考虑个人信息安全和平台的公信力。再者说,个人碳普惠的激励效果有限,激励的多样化应进一步考虑,同样需要国家相关政策的推动,将个人减碳和全国碳市场有效关联。
  中华环保联合绿色循环普惠专委会秘书长蒋南青认为,推进个人碳账户,一方面要遵循政府指导,另一方面要以政府为主导、市场参与的方式让碳账户的场景、兑换活跃起来。
  此外,蒋南青还表示,个人碳减排的多元普惠机制,不能只靠碳市场的资本,还要靠政府、政策与商业机构等多元主体参与。“比如,互联网平台可以发挥其连接消费者、教育消费者的优势,去支撑个人碳市场。平台经济可以回收、共享个人碳减排量,提高资源运用效率,继而在连接消费端与生产端,形成资源运用闭环。”她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表示,目前个人碳账户的涉及场景比较分散,需要形成一些共识性的标准和方法,需要城市、省、国家标准的统筹和协调相关标准的制定。他认为,“碳达峰”“碳中和”主要涉及生产和生活两个方面,目前生产侧的碳减排正在积极推进,生活侧的碳减排在法律政策方面,可能将会有适当的规范和调整。
  虽然现今国际社会对于绿色低碳生活极为倡导,但是类似个人碳账户的模式仍属少数。“在国家层面实施个人碳账户在国际上没有太成功的先例,如果我们率先探索出一条路,在国际上就更具有参考价值。”常纪文说,个人碳账户的标准、数据隐私、数据接口等问题尚需要解决,我国个人减碳的机制如果做成体系化,那么从绿色消费生活方式上可以引领全球。
  
  “个人碳配额制度”进入实操,助力绿色发展新时代
  在低碳实践探索方面,广东5月开始实施的《广东省碳普惠交易管理办法》提出,碳普惠核证减排量可作为补充抵消机制进入广东省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海市生态环境局2月发布关于公开征求《上海市碳普惠体系建设工作方案》意见的公告中提出,上海将探索建立区域性个人碳账户,引导碳普惠减排量通过抵消机制进入上海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设立碳普惠体系管理及运营机构,建设碳普惠系统平台。以“普惠积分换权益、普惠积分换荣誉”等方式实现个人碳普惠减排量的消纳。逐步建立个人减排场景申报评估机制,有序推动个人减排场景接入与开发。研究将个人的碳减排行为纳入个人公共信用记录,实现绿色表现与其他政策、商业资源的联动。
  此外,在个人碳配额制度创新方面,为了让碳普惠更加贴近现代生活节奏,专家们建议,结合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创新碳普惠模式,通过科学量化和核算居民的碳排放,前瞻性地研究个人碳配额制度,建立商业激励、政策鼓励相结合的激励措施,推动公民碳普惠项目建设。
  综合碳普惠项目现阶段所有的问题之后,我们不难发现,为了完整实现绿色转型发展的要求,势必要给出从理念提出到项目落地再到后续落实的全链条方案。针对这一问题,嘉庚创新实验室研究员、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在《探索推进消费侧个人碳减排》一文中认为,消费侧碳减排可以考虑尝试个人碳交易试点机制。
  在试点初期,建议采取消费者自愿参与、免费分配、物质奖励等多种方式促进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参与,增强消费者的碳减排感知水平,形成有效的碳减排激励机制。后期可以逐渐过渡到小范围强制参与、一定比例的配额拍卖等方案,提高个人碳交易机制的碳减排潜力。
  林伯强谈到,随着个人碳交易机制的逐步完善,碳市场的价格信号将更加真实地反映消费者实际碳减排成本,政府可据此选择更具效率和政策可行性的碳减排机制。由于个人碳交易机制的运行涉及覆盖范围、配额核算、分配方案、排放监测及交易机制等多方面的方案设计,任何环节的不合理都可能导致市场交易体系的失灵。未来只要有足够多的消费者参与进来,个人碳交易机制就可以不断完善。
  翻开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的字样,跃然纸上,这也进一步说明了我国在建设绿色友好型环境方面的决心。
  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架构严密、设计科学的个人碳账户制度化体系建设,个人碳账户将有望成为每个公民的“标配”,为我国绿色转型新时代的历程提供有力、有序、有效的全民支持。
  ● 责任编辑:刘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