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之下,盲盒不再‘盲目’拆”专题报道之二

多措并举,让盲盒告别“盲目”生长

  在黑猫投诉的搜索页面中,输入“盲盒”二字,弹框里出现了27254条结果。其中“价格虚高”“弄虚作假欺骗消费者”“实际商品与价格不符”“商品不满意不予退款”等投诉理由比比皆是。盲盒市场的发展所带来的法律问题已逐渐引起大家的重视。盲盒经济是一个新兴的市场,但同时也是一个更需要规范的市场。在各地方积极探索之下,近日,国家层面也重拳出击,为盲盒经营活动立规矩,引导盲盒行业规范发展。
  
  盲盒经济背后的法律问题
  盲盒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等特征,给消费者带来新鲜刺激的购物体验,宠物盲盒、快递盲盒、化妆品盲盒、食品盲盒以及高价二手盲盒,“万物皆可盲盒”似乎愈演愈烈,产生了产品质量问题、价格违规、攀比浪费以及消费者维权无门等一系列问题,更有甚者,触碰了法律的红线。
  例如,宠物盲盒这种“滴血盲盒”的销售模式一经曝光,就引发了社会声讨,同时也违反了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实施细则》第33条规定,禁止寄递或者在邮件内夹带各种活的动物。《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经航空、铁路、道路、水路运输动物和动物产品的,托运人托运时应当提供检疫证明;没有检疫证明的,承运人不得承运。从事动物运输的单位、个人以及车辆,应当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备案,妥善保存行程路线和托运人提供的动物名称、检疫证明编号、数量等信息。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教授刘俊海指出,平台企业是贯彻执行动物防疫法、电子商务法的第一责任人,必须为落实国家法律制度、保护消费者权益、善待动物站好岗、放好哨、把好关,切实从源头杜绝“宠物盲盒”商业模式中存在的道德风险和法律风险。
  又如,吸引人眼球的“快递盲盒”,此类无人认领的无主快递并非纯粹意义上的无主物,其在本质上应属于因快递寄送等问题导致的对物品享有所有权的收件人丧失了对该快递物品事实占有的“遗失物”。民法典第312条规定,所有权人或者其他权利人有权追回遗失物。该遗失物通过转让被他人占有的,权利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损害赔偿。第318条还规定,遗失物自发布招领公告之日起一年内无人认领的,归国家所有。又根据我国2012年5月1日起实施的《快递服务》国家标准关于无着快件处理方式要求,快递服务组织应及时登记无着快件(无法投递且无法退回寄件人的快件),并将无着快件每半年1次集中到省级邮政管理部门所在地或其他办事处所在地申请集中处理。而实际上,许多被当作“快递盲盒”销售的包裹仅被保管了一至两个月,就被自行处理掉,其远未满足法定保管期限的要求。
  此外,还有一些盲盒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使得消费者投诉无门。记者看到摆放在商场里的各种自助盲盒机,机器上的广告赫然写着:可抽取苹果手机一部。盲盒机中摆放着同样包装的精美礼盒,只需要支付29.9元,就有机会获得价值不菲的“惊喜”。带着好奇心,记者扫码支付,打开盒子后却产生了不少质疑,看似精致的盒子里是一个外形酷似奔驰汽车钥匙的可充电打火机,包装盒上没有任何标识和说明,这种“三无”产品让商家稳赚不赔。
  在购买盲盒时, 为了避免消费者拆开盲盒后,因不喜欢里面的商品而要求退换,商家一般会强调不支持退货退款、不支持七天无理由退货。但是,此种保护商家的举措,对消费者而言却潜藏着较大的隐患。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商事庭法官助理及小同向记者表示,有商家将“三无”产品、残次产品或滞销产品以盲盒形式投入市场,而盲盒“一拆见分晓”的特殊属性反而成为不良商家不予退换的借口和问题产品的遮羞布,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在利益的驱动下,也有一些玩家开始了“炒盒”行为,对稀有盲盒进行囤货、溢价炒作、饥饿营销等,“黄牛”、炒客的加入,使得盲盒丧失了刚进市场时的收藏和娱乐价值。及小同表示,炒作稀缺盲盒,会误导消费者去抢购,甚至在玩家市场以更高的溢价进行二次交易,就像炒鞋、炒茶一样,从本质上来讲扰乱了市场经营管理秩序;从法律层面来讲,以过高溢价销售,也可能触碰到价格法的红线。
  此外,及小同说,大量潮玩盲盒以未成年人为主要潜在用户,诱导其反复购买、攀比消费,危害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且部分产品成分存在危害人体健康可能性,也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
  
  立新规 让盲盒告别“盲目”生长
  在如今泥沙俱下的盲盒市场,消费者深陷其中却又看不清规则,很多人都在期待一个健康、有秩序的盲盒市场早日到来。
  在刘俊海看来,诸多乱象发生有四方面的原因:一是平台督促解决不力,没有发挥应有的为消费者把关放哨职责;二是企业缺乏对法律的敬仰之心、对风险的敬畏之心、对消费者的感恩之心;三是消费者特别是未成年消费者的不成熟、不理性消费观,盲目追逐刺激和心跳;四是监管也有失灵,类似事例的发生说明监管有漏洞、盲区和真空地带,因而产生“监管套利”现象。由此可见,只有在法治的轨道上,才能实现盲盒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2022年1月14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发布《上海市盲盒经营活动合规指引》,这是全国首个针对盲盒经营活动的合规指引。对于法律规定禁止销售、流通的商品及对销售资质、存储运输、使用条件等有严格要求的商品,严禁以盲盒形式销售。同时,从规范价格体系、明确抽取规则、严禁炒作行为、加强售后保障等方面,向经营者提出合规经营建议。上海监管部门先行先试,率先划出盲盒经营红线。5月13日,江西省赣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也正式印发了《赣州市盲盒生产经营活动合规指引》,这是江西省首个针对盲盒生产经营活动的合规指引。
  各地相关政策的出台,有利于将盲盒经济更好地纳入法治轨道。8月16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盲盒经营活动规范指引(试行)(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这是从国家层面上首次给出统一明确的指引,意味着行业发展将进入健康、良性、有序的正确轨道。对于盲盒市场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征求意见稿给出了清晰回应,每一条都是针对目前存在的乱象“对症下药”。
  从盲盒内容来看,“万物皆可盲盒”的时代即将落幕。征求意见稿规定,药品、医疗器械、特殊化妆品、有毒有害物品、易燃易爆物品、活体动物、无着快件、食品等在使用条件、存储运输、检验检疫、监督管理等方面有严格要求的商品,不得以盲盒形式销售。
  在规范盲盒价格方面,征求意见稿规定,盲盒经营者应依据生产经营成本和市场供求状况,合理确定盲盒价格。盲盒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明码标价,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商品,不得实施不按规定明码标价、哄抬价格、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通过盲盒形式销售的,同一套系商品或者服务的成本差距不应过大。盲盒商品价格不应与同质同类非盲盒销售商品价格差距过大。针对二手市场炒作盲盒的乱象,征求意见稿也有了规定,鼓励盲盒经营者建立保底机制,通过设定抽取金额上限和次数上限,引导理性消费。鼓励盲盒经营者自觉承诺不囤货、不炒作、不直接进入二手市场,并接受社会监督。
  在曾经具有争议的盲盒售后问题上,征求意见稿明确,盲盒经营者通过充分告知提示,并经消费者确认后,以互联网形式销售的盲盒商品拆封后,可以不适用七日无理由退货。但以全包形式销售整套系列商品,消费者拆封后要求整套退货的,经营者应依法执行网购七日无理由退货规定。盲盒经营者不得以默认勾选方式,替代消费者确认环节。盲盒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或者与经营者明示不符的,应依法履行退货、更换、修理等义务,不得故意拖延或者无理拒绝,不得以“附赠品”“抽奖品”等借口免除应当承担的质量保证和售后服务义务。盲盒经营者、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等相关主体应建立便捷、有效的投诉处理机制,公开投诉方式、处理流程、退换货标准等信息,配合监管部门的监督指导,提高消费争议解决效率。
  针对未成年人,征求意见稿规定,盲盒经营者不得向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销售盲盒。向8周岁及以上未成年人销售盲盒商品,应通过销售现场询问或者网络身份识别等方式,确认已取得相关监护人的同意。盲盒经营者应以显著方式提示8周岁及以上未成年人,购买盲盒应取得相关监护人同意。同时,征求意见稿鼓励地方有关部门出台保护性措施,对小学校园周围的盲盒销售模式包括距离、内容等进行具体规范。

  此外,征求意见稿还明确了餐饮品牌搞盲盒促销不得诱导超量点餐、盲盒隐藏款抽取概率需对外公示等规定。


  多方共治 扫除监管盲区
  实际上,为破除盲盒市场乱象,规范这一新型消费领域的市场秩序,在征求意见稿出来之前,各个相关部门就已经着手从多方面针对盲盒乱象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
  2021年年初,中国消费者协会官方网站就“盲盒”类产品发布消费提示,其中提到,无论盲盒是按照正品销售还是附属品销售,盲盒本身都是商品,经营者都必须承担法定的质量担保责任;不可过度迎合消费者的猎奇心理误导消费者冲动消费等。
  据媒体报道,2022年3月25日,河北省任丘市人民检察院召开了以“规范盲盒市场 保护未成年人权益”为主题的公益诉讼公开听证会。会上,案件承办人重点介绍了调查取证过程中发现的违规宣传、质次价高、“三无”产品的盲盒,播放了心理学家对未成年人购买盲盒的心理分析视频,指明了规范盲盒市场对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重要性和急迫性。一位小学校长介绍,本校一名学生因沉迷盲盒消费而走上了盗窃的道路。一名人大代表表示,部分文具盲盒的华丽包装掩盖了其内部劣质的商品,极易对未成年人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害,亟需监管部门进行规范和整顿。会后,各参会代表对任丘市检察院向任丘市市场监管局拟制发的检察建议书提出了意见。
  2022年6月起,浙江省温州市市场监管局在全市范围内,联合开展了盲盒市场专项执法检查行动。据温州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去年以来,该市市场监管部门共接到关于盲盒类投诉举报173件,涉及虚假宣传、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等多个方面。专项整治过程中,执法人员结合相关投诉举报线索进行全面梳理排查。同时,聚焦重点、深化隐患排查,针对销售盲盒的校园周边超市、文具店、商超及日杂店等经营场所重点展开。据介绍,行动期间,温州全市共检查单位352家,检查发现部分商家销售“三无”产品及虚假宣传产品,已当场责令停止销售。专项整治行动过程中,执法人员对商家进行提醒告诫、开展普法宣传,要求经营户落实好源头把控责任,在购进相应产品时提高鉴别认识,对存在的不规范行为及时责令整改。
  为促进盲盒经济健康发展,让盲盒交易不再盲目,对未来盲盒市场的管理,及小同建议,立法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司法机关、经营者与消费者等需要共同发力。
  他进一步解释,对于相关立法部门而言,有必要进一步推动盲盒交易相关法律法规的健全完善,尽快以司法解释、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等形式明晰盲盒经营边界;对于市场监管部门而言,应在法律框架内对违法违规的盲盒经营销售行为加以严格限制;对于司法机关而言,2020年以来,因盲盒引发的诉讼已不鲜见,法院应在清楚查明事实,准确适用法律的基础上依法妥处盲盒交易衍生的侵权责任纠纷、买卖合同纠纷以及环境公益诉讼等案件。同时,应加强相关领域的司法延伸工作,充分总结涉盲盒案件审判规律,划定射幸行为法律边界,明确司法导向,向社会释放正向信号;对于经营者和消费者而言,经营者应自我规范市场行为,不越经营红线,严守法律底线,避免不当营销。消费者应保持客观理智,谨慎消费,拒绝购买产品来源不可靠、商品信息不完整、售后保障不明确的盲盒产品。
  在刘俊海看来,企业需要树牢第一责任人的意识,遵纪守法、心怀敬畏;消费者需要树立科学、文明、理性、安全的消费理念,“明明白白看广告、认认真真选盲盒、淡定从容存证据、依法理性去维权”;监管需要加大监管力度、创新监管方式、提高监管效力、铸造监管合力、消除监管盲区,建立法治化、透明化、诚信化监管,让失信者付出沉重代价,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 责任编辑:崔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