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之下,盲盒不再‘盲目’拆”专题报道之一

盲盒经济,拆开的是“惊喜”还是“惊吓”?

编者按:

  说起盲盒,消费者已经不再陌生。企查查数据显示,近10年来,我国共有79个与潮玩相关产品获得融资,2021年我国新注册潮玩相关企业近2000家。

  盲盒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等特征,给消费者带来新鲜刺激的购物体验,野蛮生长的盲盒市场开始乱象频出,宠物盲盒、快递盲盒、化妆品盲盒、食品盲盒以及高价二手盲盒等,其中有的行为涉嫌违法犯罪,侵犯了消费者权益,扰乱了市场秩序,还有可能对青少年消费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盲盒不能盲目生长,更不能成为监管盲区。8月16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盲盒经营活动规范指引(试行)(征求意见稿)》。这是从国家层面上首次给出统一明确的指引,意味着行业发展将进入健康、良性、有序的轨道。对于盲盒市场上存在的问题,意见稿给出了清晰回应,每一条都是针对目前存在的乱象“对症下药”。曾经鱼龙混杂的盲盒市场有望告别“野蛮生长”,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在某大型商场的一家潮玩店里,几个年轻人晃着手里的盒子窃窃私语;在一家学校门口的文具店里,几个学生捏着手里的袋子犹犹豫豫;在一间便利店门口,一个小孩子盯着扭蛋机的出口满眼期待……这些不同年龄的消费者,有着同样的愿望,都希望自己手里“未知的商品”能拆出自己心仪的款式。这种看不见产品内容却又乐在其中的消费形式被很多年轻人追崇。

  随着“盲”消费成为时下潮流,大多数人对于盲盒经济已不再陌生。最初是将不同造型的玩偶放进盒子里销售,消费者在购买之前,并不知道里面装的是哪一款,只有在购买后才能打开盒子确定玩偶的款式,因此被称之为“盲盒”。这种消费形式,具有随机属性,对于消费者而言,充满了“惊喜”和“乐趣”。
  而发展到今天,不只玩偶,玩具盲盒、文具盲盒、化妆品盲盒、食品盲盒、卡片盲盒、机票盲盒、行李箱盲盒甚至活体宠物盲盒等,纷纷出现在市场上,连各大短视频平台也不遗余力地紧跟潮流,推出了“拆盲盒”的内容播放,以满足受众猎奇的需求。
  
  让人“上瘾”的盲盒经济
  资料显示,盲盒的概念起源于日本的“福袋”,是早期的百货公司将一些同类商品搭配放在福袋中,消费者只有打开福袋才能知道自己获得了哪些商品,有些消费者可能获得高于其支付价款的商品,以此吸引了大量消费者购买。
  上世纪70年代,日本模型经济兴起后,沿用福袋模式的扭蛋机一下占领了市场。90年代,干脆面集卡的出现,形成了中国盲盒的雏形,当时风靡一时的集卡、换卡,成为80、90后一代的共同记忆。
  2012年,盲盒开始在国内出现,当时大多是国外的创作与产品。2016年,国内头部盲盒企业大力发展“盲盒”产品,多种形式的“盲盒”营销迅速风靡。此后,国内盲盒市场一直处于平稳发展期,在资本的加持下,2019~2020年,中国盲盒经济掀起热潮。中国盲盒市场从玩具商家开发的小众产品,逐渐走向大众化。
  今年30多岁的小辉,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同时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盲盒爱好者。“热衷收集这些小玩意儿并不是因为孩子们喜欢,纯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喜好。”小辉说。为了集齐某一系列盲盒,她通常“端盒”整套购买,每套中含有十几个独立盲盒,每拆一个都会经历或“惊喜”或“遗憾”的心理过程。为此,家里新添了不少大大小小的展示柜。小辉坦言,自己买盲盒搜集不同款式已经有点上瘾,不集齐“心里不痛快”。这也导致她拆到了很多同款造型,她会将这些同款造型挂到某二手网站上以低于市场价卖给其他需要的买家,同时,她也会高价购买一些自己拆不到的稀有款。最近,小辉看中的一个市场价89元的隐藏款,其在二手网站上卖到600~800元不等,她觉得价位略高,没舍得出手。
  刚刚大学毕业的盲盒爱好者小张,最近“迷失”在拆盲盒的直播间里,随着主播“宝子们,5、4、3、2、1,开价去拍”的叫喊声,小张和直播间里的网友们总是不自觉地跟着主播购买。在这类直播间里,主播卖的均为拆开的盲盒,一些普通甚至有微瑕的款式会低于市场价出售,而一些稀有款或者隐藏款价格会高出市场标价的几倍,有时直播间网友还会在评论区加价,最终成交者为评论区叫价最高的买家。早上八点多,在一个拆盲盒的直播间里,已经有几百人在观望,不管是线下还是线上,盲盒市场均得到了强劲的发展。
  2019年,天猫“95后”玩家剁手力榜单显示,近20万消费者一年花两万集盲盒,购买力最强消费者一年买盲盒耗资百万元。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消费者购买盲盒的原因,44.6%的消费者因喜欢盲盒的外形而购买,41.5%消费者因跟风购买,39%的消费者受身边朋友影响购买。由此可见,盲盒的销售还主要依靠其外形的设计,但跟风、冲动消费对于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也有着巨大的支配作用。
  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1-2026年中国盲盒行业市场深度调查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显示,2018~2020年,中国盲盒行业市场规模保持持续增加的趋势,从2018年的51.3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101亿元。2018~2020年,中国盲盒行业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速约为40.31%。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查与大数据研究中心发布的《2021中国潮流玩具市场发展报告》预计,2022年,以盲盒、手办为代表的中国潮玩经济市场规模将达478亿元。根据Mob研究院的数据,在未来5年,盲盒行业会迎来高速增长期,预计到2024年,盲盒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300亿元。
  
  “万物皆可盲盒” 乱象接踵而至
  随着盲盒经济的火热发展,各类盲盒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成为一种新的消费形态,甚至到了一种“万物皆可盲盒”的态势。数据显示,2021年共新注册近2000家相关潮玩企业,同比增长228.83%。然而,盲盒乱象频发,迅速为这个市场带来争议。2022年1月,中国消费者协会(以下简称“中消协”)公布的《2021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显示,盲盒商业销售新模式成投诉热点。
  “盲盒一旦售出,不接受退换与中差评,评论不能晒实物图与品种价值。”这是一则出现在某购物网站中的“声明”。在盲盒市场乱象中,一些商家也来蹭着“盲拆”的热度,做起了活体动物盲盒生意。
  商家以可以随机“拆”到名贵宠物为噱头,将小动物以盲盒的方式低价销售,其中涉及猫、狗、乌龟、仓鼠等小动物,售价从十几元到上千元不等。小动物可能会在运输途中遭受伤害甚至死亡,而且由于缺乏检疫,消费者很可能收到带病带菌的动物,埋下安全隐患。而且,若买家拆到的小动物不合心意,很可能会将其随意丢弃。
  据媒体报道,2021年5月3日,有爱心人士在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某快递网点发现被打包的猫狗160余只,它们是被当作“宠物盲盒”进行公开售卖的“商品”,正准备以普通货物的发货方式发往全国各地,而该快递公司和托运人并未出示相关的猫狗检疫合格证明。5月5日,成都市邮政管理局介入处置此事。当晚,该快递公司发布情况通报称,这批活体动物系平台电商客户线上销售,该公司已暂停相关网点动物活体揽收业务,配合相关部门调查,相关责任人被停职检查,并开展全面自查整改。有专家表示,盲盒里的动物实际价值远低于盲盒价格,把动物关进盲盒销售,不仅触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实施细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同时也是对生命的不尊重。该事件曝光后,几大电商平台均已下架了活体盲盒的相关商品。
  而对于看似与盲盒不相关的餐饮行业,也加入了此类销售,一时间风生水起。2022年年初,某快餐公司与著名盲盒企业联合推出的“联名款盲盒套餐”,套餐价格为99元。同时,在宣传文字下方还标有“款式随机,数量有限,先到先得,售完即止”等字样。此“联名盲盒二手价暴涨8倍”的消息迅速冲上热搜,相比最初99元的价格,在二手交易平台上,多数卖到600到800元之间。
  根据这款盲盒套餐的销售规则,如果集齐整套款式,至少需要购买6份套餐,且其中隐藏款出现概率是1:72。据媒体报道,有消费者为此一次性消费10494元购买106份套餐,甚至还出现了雇人代买、代吃等服务。中消协发布消费观点,点名此行为。中消协指出,以限量款盲盒销售是以“饥饿营销”手段刺激消费,容易导致消费者为了获得限量款盲盒而冲动消费,并因超量购买造成无谓的食品浪费。2021年4月29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明确要求餐饮服务经营者自觉抵制食品浪费。中消协认为,作为食品经营者,利用限量款盲盒销售手段,诱导并纵容消费者不理性超量购买食品套餐,有悖公序良俗和法律精神。
  最近,还有一种“盲拆”受到不少消费者追捧。一些无人认领的快递和机场行李箱也披上了盲盒的外衣,出现在各大电商平台和直播间里。“1000元买40公斤国际版无人认领快递”“1000元买来的机场无人认领行李箱打开发现大秘密”等标题吸引着观众的眼球。视频中,有的主播从这些快递、行李箱中,能拆到价格不菲的奢侈品,有的仅能拆到一些旧衣物等生活用品。这种不确定性本身,在此类盲盒中似乎有了一种“附加值”,吸引着消费者购买。
  记者走访了多家快递站点发现,的确有一些长时间联系不到收、寄件人或长期无人来取的包裹堆放在快递站。据某快递员透露,经快递公司或派件员理赔过的快件,可以自行处理,也听说有部分快递公司存在对外出售这些“问题快件”的情况。记者又登录某电商平台,随机联系了销售行李箱盲盒的商家。商家表示,这些行李箱一般是滞留在机场或火车站长时间无人认领的,当滞留费高于保价费时,便可轻松拿到。
  而除了“物质”上的盲盒长期占据市场外,一种“精神”上的盲盒也进入了年轻人的视野。“脱单盲盒”是一种盲盒交友游戏,用一元钱从盒子里拿走一个微信号,或是一元钱在盒子里放入自己的微信号。这原本是一名大学生开创的摆地摊式交友方式,这种号称“月老办事处”的线下玩法,借助“盲盒”的热度,也迅速在线上走红,不少与之相关的小程序被开发出来,电商平台上更衍生出专业的“脱单盲盒”店铺。“脱单盲盒”的卖家除了收集参与者的个人联系方式,有的还会要求其填写年龄、城市、爱好等涉及更多个人隐私的信息,而这些行为无疑为个人信息泄露提供了机会,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安全难以保障。
  此外,一些盲盒App也依靠其“必出”“必中”“必得”等充满诱惑字眼的广告宣传,吸引了很多消费者的眼球。这些盲盒App中的商品大多涵盖潮玩手办、数码产品、美妆护肤、服饰鞋包等。据某App规则,盲盒一旦开启,则无法退款;用户开启盲盒如果获得的是不想要的商品,用户可以选择把商品兑换成积分,积分可以在商城内兑换自己喜欢的商品。但这一类的盲盒,往往存在开启后的实物无法保真以及积分与开盲盒费用严重不等值的情况。有消费者在某盲盒App上消费约15000元,并将所抽到的盲盒商品兑换成了积分,最终连6000元(实际售价)的东西都兑换不到。
  存在于盲盒市场上的种种乱象引发人们思考,这种消费中的“不确定性”带给他们的是惊喜还是惊吓?是乐趣还是风险?这种略带“赌博”性质的消费观是否需要改变?在“万物皆可盲盒的时代”是否带来了深不可测的消费陷阱?
  
  “盲拆”盛行之下 风险更需警惕
  “明明知道这里边拆出来的笔可能不喜欢、不好用,可还是要买这种盲袋文具。”一位家长在文具店里抱怨。而今,这种“盲拆”心态已经渗透到未成年人之中,他们在选择学习用品方面,也抱着这种从未知中寻找“刺激”的心态,然而到手的东西却往往事与愿违。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毛利华此前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长期沉迷于盲盒,与沉迷于其他的博彩游戏是一样的,都可能会带来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一旦成瘾,摆脱这种依赖感其实很不容易,同时严重的话会影响到生活、工作、社交的各个方面。这种成瘾不仅会带来比较大的经济负担,还会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和社会生活压力,甚至会影响到年轻人的身体健康。
  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在调研2019年至2021年全国法院审理的55件涉盲盒案件后发现,在日益火爆的盲盒市场背后存在很多风险,需要警惕。
  首先,盲盒质量问题频出,侵犯消费者人身、财产权利。东城法院在提示中提到,在盲盒销售过程中,部分商家打着销售盲盒的旗号,却将盲盒中的商品以次充好,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
  据媒体报道,今年2月,四川省乐山市消费者蔡女士投诉称,孩子在文具店购买“盲袋”拆开后发现是棒棒糖、巧克力豆等预包装食品,但均已过期。经乐山井研县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现场调查询问,这批装着过期食品的“盲袋”因外包装无标识、不透明,无法得知内部信息而未查验。四川省消委会认为,该行为属于怠于履行法定查验义务,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经调解,文具店向消费者赔偿1000元并表示歉意。同时,井研县消委会已将线索移交当地市场监管局立案调查。以上这种商家为牟取高额利润,利用盲盒热度“清库存”,销售临期、过期商品的行为,不仅威胁着消费者的健康,也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其次,盲盒抄袭仿冒严重,不利于激发文创产业活力。在某知名盲盒公司起诉小商户侵害商标权系列纠纷案件中,小商户线上销售盗版知名热销玩偶,不仅侵害了原创公司的商标专用权,更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原告公司成立多年,其权利商标经过长期使用,原告商品已建立了广为相关公众认可的对应关系。后原告发现,被告周某在其经营的网店销售擅自使用上述权利商标的侵权商品,侵害了原告的注册商标专用权。经公证处工作人员将从被告处购得的盲盒与原告提供的正品进行比对,发现盗版产品与正版外形基本一致,但在产品细节、外包装等多处又存在明显差别。后经法院认定,涉案商品及包装盒上标注的字样及标识,构成商标法意义上的使用。法院判决周某停止销售侵权商品并赔偿原告损失6万余元。
  东城法院提出,玩具手办及动画衍生品是盲盒类产品的重点着力领域,而盲盒中玩具的设计、形象(IP)则是盲盒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但部分商家为获取高额利润,抄袭、仿冒电影、动画中的人物生产玩具,甚至直接盗版其他盲盒厂家成熟的产品设计,严重侵害了品牌方的知识产权。
  此外,还有人利用盲盒违规经营,销售违法违禁品。例如,“宠物盲盒”违反了对活体动物寄递的特殊防疫、包装运输等规定,更有甚者,还会通过盲盒形式邮寄国家保护动物或国家禁止入境的鱼类、昆虫等,存在公共卫生、外来物种入侵的隐患。
  东城法院通过调研发现,每个盲盒系列中,设置若干“百里挑一”“千里挑一”的隐藏款、限量款,这种饥饿营销的方式还刺激了消费者的非理性消费。青少年作为盲盒商品的购买主力之一,其消费观念尚不健全,有时为集齐整个系列的商品,不仅需要多次重复购买或高价从专门交易平台上购买隐藏款,甚至不惜重金“端盒”购买。另外,部分商家以盲盒内放置价值较高商品的宣传广告为诱饵,引诱消费者购买,但实际上高价商品并不存在,盲盒内放置的均为价值较低的商品,远不及商品实际售价。商家此种虚假宣传行为,也涉嫌以销售盲盒为名,行欺诈消费者之实,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实际上,盲盒的本质仍是商品,其应该拥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发展环境,但同时更需要一个健康、规范的市场。随着国家对盲盒市场的不断重视,一系列规范也瞄准了该市场的“盲”点,将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和制约,而消费者在购买、收藏时也应保持理性、避免冲动消费。
  ● 责任编辑:崔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