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文章标题:
书写雄安“故事”的“无私奉献者”
这是一篇通过声音来记录的手记。手记的主角是一群素未谋面的人,我并不认识他们,也不知道电话另一端的他们长什么模样,并未实地探寻他们工作生活的轨迹,我只知道他们身在“雄安”身着“检察蓝”。
时间拨回到今年4月份,在雄安成立五周年之际,为记录雄安新区五年来的法治建设,记者云连线了扎根于那片沃土的检察官,追寻新时代雄安新区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足迹。
效率就是这群人的名片。“张记者,请等一分钟。我爱人手机丢了正在派出所调监控,我先给她回个电话。”4月16日,周五晚上8点左右,记者与董一凡检察官连线采访时,突然传来他急切又充满歉意的声音。记者表示理解和关心后,挂了电话静候回音。
令人没想到的是,仅一分多钟,记者便接到了董一凡检察官的回电。他将其供职的雄安新区检察分院知识产权办公室的业务娓娓道来,中途需要材料予以支撑时,他连忙表示自己马上去单位通过电脑传给我。
彼时,已将近9点,虽然着急完稿,但自己不忍心再“折腾”这位检察官。商量过后,董检察官松口了,说好周六一早7点半,到办公室后即刻传给我。
孤独是他们的常态。“您周末还去单位吗?爱人手机都丢了,多陪陪家人呀。”与董检察官话别时,记者在寒暄之余,不禁发问。“爱人和孩子都不在雄安,周末‘闲来无事’,一般都去加班。”董一凡解释道。
此时,我才明白,董检察官与家人分居两地,刚才对其爱人属于“精神支援”。记者得知,新区分院超过百分之九十的检察官,都处于与家人分居的状态。
“作为检察官,您也在为雄安新区作出了很大贡献啊!”面对记者的点赞,董检察官并未多言,只是谦虚地说:“称不上贡献,只是尽力做好本职工作!”
谦虚并非虚假的客套,重复千遍的话语早已经成为心底的声音,雄安新区的发展确实透着这抹“检察蓝”的底色。但是当面对赞扬的声音,他们似乎从未在意,丝丝缕缕的付出早已被视作分内的本职工作,哪还分什么周末节假日。
电流再次传递,听筒那头响起了武新磊检察官的声音。同样是新区检察分院的一员,比起董一凡检察官,他来的更早些,是第一批“老人儿”了,见证了这个年轻检察院从诞生到发展的整个过程。
伴随着发自内心的欣喜语调,他侃侃而谈,把检察分院的工作在记者面前铺展开来,将白洋淀的巨大变化,向记者说了个遍。他的语调时而激动昂扬,时而低沉平稳,点点滴滴描摹新区展露的新样貌,流露出自身有幸参与的神圣使命感与自豪之情。
群体的光辉远胜于个人的荣耀。接受记者采访的,还有因去社区普法而被居家隔离观察的商凤廷检察官。在谈到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时,她那种源自内心的揪心和关怀显露无疑。记者发现,尽管做了很多工作、取得很多成效,无一例外,可他们一直在坚守,一直在路上。
采访的最后,董一凡检察官再三对记者提出,不要写出他的名字,用“检察干警”来代替即可……
正是这些肩负重担、默默无闻但步履不停的人的努力,雄安新区的“千年大计”画卷,才得以徐徐铺展,让这座“未来之城”从规划蓝图变为现实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