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止“艾” 以爱融冰

-- ——记福建省榕城司法强制隔离戒毒特殊病患管理团队
  在福建省榕城司法强制隔离戒毒所(以下简称榕城所),有这样一群特殊的人,他们既是吸毒人员,也是艾滋病病毒携带者。而和他们朝夕一起生活的还有一群人,就是有着医者仁心的特殊病患管理团队的干警。
  
  “感谢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情绪抵触、行为冲动、环境不适……感染上艾滋病的戒毒人员,有诸多不可控因素叠加,特管队干警自比每天“坐在火山口上”。
  刘某,因吸毒感染上艾滋病,病痛、寂寞与孤独时时折磨着他,歧视与误解使他丧失了信心甚至对社会失望。有一次,他在日记里写道:“真想去打一针海洛因,注射过量死掉算了。”他多次拒绝服用抗艾药物,拒绝参加大队组织的康复训练、不配合戒毒矫治。对这样一名艾感戒毒人员,干警们并没气馁。他们把有关艾滋病防治方面取得进展的相关信息剪辑下来给刘某,还在个别谈话中列举了一些成功战胜艾滋病的事例给他听,鼓励他树立生活信心,乐观豁达地面对生活。并告诉他,随着科学的发展,终有一天艾滋病在防治方面会取得重大突破。
  一次,刘某因突发疾病被紧急送外就诊,在住院的一周时间里,两位陪护干警与刘某的零距离接触,使刘某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刘某皮肤出现大面积疱疹伴有溃烂,干警没有嫌弃,有时检查身体,还要抱着他进入检查室,大热天干警一身是汗,医院没有陪护床位,两位干警陪着他整整坐了七天!刘某望着满脸憔悴和疲惫的干警,止不住潸然泪下,哽咽着对负责看护的分管政工干警刘海东说:“刘警官,你可要多加注意啊,我的病可千万别传染给你。”刘海东告诉记者,就在那一刹那,自己突然感到很欣慰:这几天的看护,值了!
  在随后的日子里,干警还给刘某讲述了美国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并耐心地启迪他:假如给你三天生命你将如何?最可怕的敌人不是疾病,而是自己懦弱的内心。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一天,刘某对大队民警拍了胸脯:“我连死都不怕,还怕活着吗?现在我也没有什么东西回报帮助过我的警官们,我只有好好活下去,珍惜生命。感谢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一定会在自己有限的日子里活出个人样来!”
  
  “让他们的未来更有尊严”
  经过几年努力,特管队干警们逐渐树立了全新工作理念:“让HIV戒毒人员活得更自信,激发自身的责任感,懂得感恩。”
  戒毒人员周某自从染上毒瘾,又因毒品不幸染上艾滋病,身上还伴有梅毒、高血压、丙肝等多种疾病,曾经多次割腕自杀。每一天当最后一抹夕阳余晖消逝,周某都感到茫茫的黑夜犹如一头猛兽正裹挟着死亡的阴影,张牙舞爪地朝他袭来。他感到有一种绝望,正慢慢占据着自己酸楚的心。
  有一天,周某的淋巴结突然肿大,他就声称自己是艾滋病毒大爆发,活不长了:“你们谁敢惹我,我就咬谁。”这句话成了他的口头禅。不仅如此,在一次队列训练中不小心扭到脚后,周某声称自己因为艾滋病发作导致瘫痪,再也不能走路了,更不想训练了,连饭菜都要让人送来吃。特管队干警共同反复探讨,决定对周某进行“攻坚”矫治,第一步,先治“身瘫”,由包队主治医师江警官负责。尽管周某有可能小病大养,但江警官并没有马上下结论,经过认真检查,周某淋巴结突然肿大系炎症所致,并非周某自己以为的艾滋病毒发作;第二步,再治“心瘫”,队分管管教池泉警官详细地调阅了周某的档案,询问了曾经和周某关系较密切的其他戒毒人员,了解到周某吸毒后,其妻随之与他离了婚,儿子是他最牵挂的人。周某每天晚上都要看着儿子的相片入睡。于是,找周某谈话时,池泉警官并没有谈做人的大道理,只是很随意地同他拉起了家常,一谈到儿子,周某顿时眉飞色舞,告诉池泉,他家里前段时间寄来了儿子的相片。
  “是吗?把相片拿过来给我看看。”池泉警官饶有兴致地说。
  周某想不到大队警官会对自己儿子的相片感兴趣,从胸前口袋里取出相片递给池泉。
  “你儿子很像你啊。”
  “是,很多人都说我和我儿子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周某有些得意。
  “外表是像你,但你是不是希望你儿子长大后也像你这样为人处世呢?”池泉语重心长地说。周某顿时羞愧地低下了头。
  第二天,负责看护周某的戒毒人员跑来告述池泉:周某开始能自己走路了。
  周某后来在心语周记中写道:“可能我的家人都已经想放弃了我,没想到大队警官这么关心我,每次训练手把手教,每次发药都是递到了我手中并看着我服下,比亲人还关心我。我一定做到回归社会以后,踏实做人。”

  多年来,特管队管理的艾滋病戒毒人员,回归社会后无一例恶意传播艾滋病。“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们就会付出百分之一百的努力,让他们的未来更有尊严。”陈秋所长这样说。


  一个西红柿的故事
  为了防止职业暴露,榕城所曾为特管队干警们都配备了防护装备,可特管队的干警在工作中却发现,生理安全的屏障有了,心理上却与艾感戒毒人员的距离拉远了。为了更好地帮助艾感戒毒人员,大家下定决心,对艾感戒毒人员的戒治采取“零距离”管理模式。
  老队长杨树坚警官是主动请缨到特管队的,他和记者聊起了他印象最为深刻的一件事。特管队成立之初,一次他和几个艾感戒毒人员聊天,突然,有一个艾感戒毒人员拿起桌上的西红柿,笑着随手递给他,并说:“杨警官,快把它吃了吧,也尝尝鲜儿!”杨树坚敏锐地环视了一下周围,注意到几乎所有在场的其他艾感戒毒人员的目光都“唰”地一下投向了自己这里。杨树坚笑了笑,二话不说,西红柿拿到嘴边,用力咬了一大口。
  敌对和抵触就是在特管队干警们这样的细节中,一点点地消融了。于是,干警们走进艾感戒毒人员的世界,也慢慢获得了他们的信任。
  艾感戒毒人员心灵上的寂寞与孤苦常人难以想象,有的患者甚至有回到社会后报复社会的可怕念头。所以,艾感戒毒人员更需要这个世界用爱来融化他们内心的坚冰。榕城所特管队干警深知这一点,在抓好艾感戒毒人员身体康复训练的同时,更加注重关心他们的精神生活和心理健康。当艾感戒毒人员情绪低落的时候,干警会主动找他们聊天,耐心地倾听他们的讲述,安慰鼓励他们。
  长期的恐慌、无助和对未来的担心,使一些艾感戒毒人员心理出现了严重的问题甚至心理扭曲。为了更好地走进他们的内心,对他们进行及时的心理干预,引导他们走出心理怪圈,特管队干警用学到的心理学知识,开展生命、责任、感恩等家园式戒治教育,创建了“花语心园”心理矫治项目,严格身体康复训练,对艾感戒毒人员进行心理干预和辅导。长期的潜移默化和努力,手把手的训练矫治,一次次的畅聊,让艾感戒毒人员看到了干警的付出,看到自己身心的康复,感受到的是欣慰和鼓励,这些挽救了一个生命甚至一个家庭。
  “难道我们的干警对艾滋病病毒真的不害怕吗?”
  “这工作即使再危险、再辛苦,总要有人去做吧。”面对记者的提问,特管队负责人薛繁云警长坚定的回答,道出了榕城所特管队所有干警的朴实心声。在每一名艾感戒毒人员解除时,薛繁云总是会送到门口,与他们握手拥抱送别。他说:“每一名艾感戒毒人员从这里健康地回归社会,我感到很有成就感,相信他们已经树立了信心,摒弃了毒瘾,做对社会对家庭有担当有作为负责任的人。”
  绝望和希望,只是一字之差,但正是特管队干警用初心唤醒那些即将冷却迷失的心灵,让生命重燃希望之火。每天与艾滋病戒毒人员“零距离”接触,数年如一日生与死的付出,只为最平凡的坚守。他们坚实的脚步从未停止,只因他们一直前行在改变生命轨迹的路上。
  ● 责任编辑:李爱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