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文章标题:
淡淡的粽香,浓浓的爱
翻日历的时候,不经意间“端午节”三个字映入眼帘。一时间,故乡那黄黄的麦浪、淡淡的粽香和妈妈忙碌的身影,不由浮现在眼前。
我的家乡在河北平原上,在我小时候,这里大部分土地种的都是一望无际的冬小麦。在小麦即将成熟的时候,端午节也如期而至,就好像是上天特意这样安排,好让农民们在麦收前能够好好过个节,为接下来的割麦、收麦、脱粒、晾晒(当时很少有各种机械辅助,全靠人力)……积蓄力量。毕竟麦收时节,是除了秋收之外,农民们最忙的季节了。
当时的河北农村,端午节也没有什么节目,家家户户都是包一大锅粽子。我们家也是如此。品种比较单一,就是红枣棕。后来离开家乡后看到各式各样的粽子,但总感觉只有吃了红枣粽才算是过了端午节。端午节的前一天,妈妈会忙上一天:早上起来洗粽叶、煮粽叶、泡糯米;中午吃完饭,把自己家产的大枣(大枣是上一年的,在没有冰箱的情况下要保留到端午,可是需要上心再上心,稍不注意就都是虫子眼)洗洗扔到泡糯米的大盆里,就可以开始包粽子了,基本上每次都要包到日落西山。妈妈喜欢晚饭后煮粽子,把粽子放到一个超大的铁锅里面,灶膛里填上比小孩儿胳膊还粗的树枝来烧火。小时候的我,不管多困都要守在灶台边,一边闻着粽香,一边打着瞌睡,迷迷糊糊间还不时地问是不是熟了。终于等到妈妈说可以吃了的时候,立刻来了精神,也不管烫不烫,总要吃下一整个才去睡觉。唇齿间留着粽叶的清香、糯米的软糯和大枣的香甜,似乎连梦都是又香又甜的。而粽子还要在锅里焖上一晚,第二天才被正式端上餐桌。每年在等待的时候我都要抱怨,嫌妈妈煮得太晚。妈妈每次都笑着说,焖上一晚才更好吃。我们村子其他人家大抵也是如此。整个晚上,村子都被粽香所笼罩。
后来上了初中,开始住校,只有周日才能回家;到了高中,一个月才放1天半的假;到了上大学离开家乡,更是只有寒暑假和“五一”“十一”才能回家。能够在端午节吃上妈妈亲手包的粽子,简直成了奢望。后来,妈妈干脆一年包两次粽子,一次是在端午节,一次是我暑假回家的时候,后者纯粹是为了安慰我那无处安放的粽子情结。
有时候和朋友说起小时候的日子,她们会觉得好苦。苦吗?苦。因为那时候物质比较匮乏,一瓶腌萝卜可以吃上一个星期。犹记得小时候特别讨厌大白菜、包菜、西葫芦、胡萝卜这些北方常见的菜,原因无他,就是每到这些菜上市的时候,一天三顿都要吃同一样菜,一连要吃上几个月。遇到农忙,做法都是一样的。即使是脾气再好的小孩儿,每每到了吃饭,都会噘起嘴。但仔细想想,那时候的生活又是甜的。衣食无忧,放学后一堆小孩儿到处跑,不玩到天黑决不回家。父母还会想尽各种办法改善生活,而一年才能吃上一次的粽子,更是格外的好吃。上了大学之后,每每看到卖粽子的,总是忍不住买来吃,可是那种欢呼雀跃的感觉却再也找不到了。可能是因为它们的唾手可得,可能是因为在里面无法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珍视、对自己的爱。
回望童年,父母留给我的总是温暖和喜悦,虽然他们不善于表达,从来没说过一个爱字,但爱渗透在他们的一言一行中。夜深人静,看着正在熟睡的两个小儿,不仅辗转反侧:我留给她们童年的,又会是什么呢?
这两年,每到端午,我都会带着孩子们一起亲手包粽子,虽然远远不如买的卖相好、口味多,但是能在一起说说笑笑的时光,总能给她们的童年增加些亮色和温暖吧。希望在她们童年的印象中,除了核酸、居家、网课,更多的是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的温馨,更多的是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的向往!这也许就是我希冀从父母那里,传承下来的东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