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文章标题:
立德树人,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培根铸魂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深入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三进”
2020年11月,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确立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中的指导地位。习近平法治思想内涵丰富、论述深刻、逻辑严密、体系完备,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出发,着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学教育最为重要的思想资源。深入学习、研究、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切实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将之融入新时代法治人才培养全过程,作为法治人才培养的根本遵循、行动指南和核心工作,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法学教育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的重大问题。
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核心在于正确的思想信念引领,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法学教育的根本指导思想;关键在于发挥教师示范作用,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基础在于牢固确立课程思政理念,在知识讲授中传播正确价值;根本在于学生有获得感,把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实践的最新经验和生动案例带进教材、带进课堂、入脑入心。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将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三进”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与法学教育改革创新紧密结合,摆在法治人才培养的核心和首要位置,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新时代法治人才培养全过程、落实到新时代法学学科建设各方面,努力培育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实践者。
一、使命担当,培育一支能够有力有效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三进”的教师队伍
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首先要抓住教师队伍建设这个“牛鼻子”。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只有首先在教师心中扎下根,才能在学生心中开花结果;教师只有自己信仰坚定,对所讲内容高度认同,才能讲得有底气,讲深讲透;教师只有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自觉做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典范,才能有效引导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坚持育人先育师,以党建铸魂,锻造坚定信仰。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系统化常态化学习,建立“一核多维,纵横网格”常态化工作机制,把党支部建设成思政教育的战斗堡垒;举办领导干部讲党课系列活动,组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伟大历程 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等主题教育专题学习,“全面依法治国”“习近平法治思想”等专题研讨;抓好支部书记“领头雁”培训;开展“红船领航”“法学家讲党课”等品牌活动;打造“RLS小红课”品牌微党课,组织教师党员赴红旗渠、延安、雄安新区、白洋淀等地,开展学习实践和专项调研。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教师头脑,使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根植于教师的思想、精神和理论信仰,使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切实成为全体教师的高度共识和共同遵循。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组建由原常务副校长王利明教授、副校长王轶教授为课程团队带头人,由黄文艺教授、冯玉军教授、张龑教授、王旭教授等为主要成员的习近平法治思想教学团队;以“人民教育家”高铭暄、“改革先锋”许崇德为楷模,引导广大教师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邀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单位相关负责同志讲形势讲政策,使教师深刻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对于法学教育的重要指导意义,真正成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积极传播者和努力践行者,完整、准确、科学地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二、率先引领,构建习近平法治思想课程体系
法治人才培养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性、先导性工作。法学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的前沿阵地,承担着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把讲好习近平法治思想课程,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
率先引领,着力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课程体系建设。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开设面向全校学生的“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思政课、面向法学院学生的“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专业研讨课,并将“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纳入法学专业本科生基础必修课,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课”纳入硕士生、博士生培养方案,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系列课程中设置面向本硕共同开设的《党内法规学》模块课,逐步形成由6个系列24门课程构成的覆盖全面、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习近平法治思想课程体系。
“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课程采用教学相长、团队教学的模式,由王轶、王利明、黄文艺、冯玉军、张龑、王旭、余民才、韩立余八位教师主讲,结合自主研讨、实践讲座、辩论赛等多元形式,深入阐述习近平法治思想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中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系统解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丰富内涵,力求学出内心的“信仰”,讲出真理的“味道”,研出深刻的“真知”。2021年10月30日,课程得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会与法频道《法治深壹度》栏目专题报道,节目于“学习强国”平台重点推荐播放,形成良好社会效应,在全国法学院校学习弘扬习近平法治思想热潮中发挥示范作用。
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在构建以习近平法治思想课程体系的同时,将习近平法治思想有机融入《法理学》《宪法学》《中国法律史》《刑法》《民法》《国际法》《法律职业伦理》等法学核心课程和《新生研讨课》教学中,结合每门课程具体内容,从不同学科角度,深刻阐述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历史渊源、内在逻辑、科学内涵和独特价值,通过教学引发学生深度思考,使学生头脑“风暴”,推动教学体系向知识体系、价值体系转化。
一体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理论教学课程和实践教学课程建设,邀请实务界专家分别以“法治国家建设的中国道路与中国经验——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六中全会精神为背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以提高司法公信力为根本尺度 坚持‘疑罪从无’坚决防范冤假错案”等为主题,开设专题讲座,将我国法治实践中的重要问题与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实践经验带入课堂,通过多层次、多元化、跨领域协同育人合作,形成“双核四驱”课堂教学模式,增强习近平法治思想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和实践性、针对性,全面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入脑入心。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关于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加强涉外法治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指示精神,内外融通,打通法学内部各学科、法学与其他学科、理论与实务、国内与国际的壁垒,组建问题导向、交叉融合的涉外法治师资队伍;推动涉外法治课程体系创新,整合专业课程设置、推进专业教学设计、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打造“法律+外语+N”课程体系,开发开设全英文、双语及跨学科课程;推进跨学科跨部门联合培养,与涉外法治实践部门合作开设“双师同堂”课程,落实 “三导师制”,形成以“国际法基础课-多门专业特色课-分层次选修课”为模块的多阶课程体系及动态调整机制,启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配套教材建设,积极探索涉外法治人才培养长效机制。
三、优化升级,把习近平法治思想充分融入到教材之中
教材是教学之本,进教材是进课堂进头脑的前提条件。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必须首先建设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教材和教学体系。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把教材体系建设作为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三进”的基础性工作。王轶、黄文艺等教授撰写的《关于开设“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课程 编写〈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教材的建议》,获习近平总书记等多位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批示;多位教师作为主要成员参加马工程重点教材《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的编写和统稿工作。法学院申报的“习近平法治思想课程和教材体系建设”入选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
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深入开展马工程教材、国家级一流课程教材、北京市优质教材、全英文课程教材建设,全面启动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新编和修订工作,推进法学教材升级更新,把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充分融入到教材中。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新编和修订坚持本原化原则、精准化标准,坚持整体化解读、体系化构建,坚持学理化阐释、学术化表达,坚持实践化导向、实证化标准,坚持国际化视野、全球化思维,全面论证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实践伟力,多维度揭示习近平法治思想在法治中国建设新征程上的引领功能,全方位剖析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世界意义,充分展现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思想高度、学理深度和学术厚度,构建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统领的新型教材体系,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学科化、学理化,2021年荣获“全国教材建设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四、“三全育人”,深入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入心入脑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秉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理念,坚持立德树人,率先垂范、统筹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学生头脑,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新观点引领学生,深入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入心入脑。
构建学校“小思政课”和社会“大思政课”相结合的思政教育体系。已逾90高龄的“人民教育家”和“最美奋斗者”高铭暄教授始终坚持在教学第一线,为新生主讲“开学第一课”;抗美援朝英雄刘素萍和邵景华,全国杰出资深法学家王作富、赵中孚、张希坡等离退休教师担任“荣誉辅导员”;聘请以“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秦硕等为代表的优秀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担任“校外兼职辅导员”;定期邀请杰出资深法学家讲党课讲历史、领导干部讲形势讲政策,聚焦国家改革发展的伟大历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寓习近平法治思想于多样化的教学之中,引导学生加深对世情国情党情民情的理解,增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转化为坚定的政治信仰、正确的思维方法和行为准则。
组织学生以“司法实践中的德治和法治”“正确处理发展和安全的关系”“正确处理政治与法治的关系”“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正确处理改革与法治的关系”等为主题,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自主研讨,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包含的深厚法理、政理、道理、育理,深刻注入到课程结构优化、课程模块丰富、课程内容创新、课程方式革新等各个方面。2021年10月,中央电视台推出《青年爱上“网红课”》系列报道,记录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如何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课程打造为青年学生们坚定法治信仰、培养家国情怀、关心国家治理的热门研讨课。
构建“三全育人”新平台,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开展“读史读经典”“启元大讲堂”等通识类教育,引导学生读懂“中国梦”的历史与现实;支持学生开展“法治家乡行”千人百村公民法治意识与普法现状调研活动,为司法部制定“七五”“八五”普法规划提供重要参考;鼓励学生在全国各地参与多种形式的抗疫工作,争当具有时代担当的“战疫先锋”,厚植学生爱国情怀;组织学生开展“百年守初心,民法家乡行——带着民法典回家乡”普法宣传活动,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把个人发展自觉与国家建设的当前现实目标和未来发展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五、学思践悟,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成果向教学资源转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作为法治人才培养的第一阵地,要充分利用学科齐全、人才密集的优势,加强法治及其相关领域基础性问题的研究,对复杂现实进行深入分析、作出科学总结,提炼规律性认识,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理论支撑。”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坚持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学理化阐释、学术化表达、体系化建构,率先推出“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工程”,对习近平法治思想进行原本性、理论性、实践性、传播性、政策性和专题性研究。深入研究习近平法治思想针对中国法治实践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新命题、新思想、新范畴,从中凝聚新观点、提炼新理论、挖掘精髓要义、揭示核心内容、梳理方法论,形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理体系。王轶、朱景文、黄文艺等教授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重要媒体和《中国法学》等顶尖学术期刊发表40余篇有影响力的文章,系统深入阐释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的重要理论价值和作为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的实践价值,为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科研成果反哺教学提供思想源泉。
系统学习、研究党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深入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用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头脑的重要举措。人大法学院及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人才培养,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知识体系、理论体系和思想体系有机耦合,融入习近平法治思想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开设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系列研讨和学术论坛;举办习近平法治思想系列高端讲座,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解读、阐释习近平法治思想精髓要义,指导硕士、博士研究生围绕习近平法治思想开展论文和课题研究,构建面向不同对象、辐射各个层次、涵盖多样内容的立体化教学体系,推动理论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
六、携手共进,助力全国法学院校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三进”
2021年3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学科牵头主办“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系列讲座”网络直播,张文显、王轶、王利明、韩大元、朱景文、冯玉军、卓泽渊、莫于川、黄文艺、张龑、王旭、余民才等12位知名教授开设《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内在逻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习近平法治思想中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相关论述》《民法典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鲜明体现》《共同推进、一体建设方针下的法治政府建设任务》《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统筹推进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等专题讲座,来自全国近400所高等院校和党校系统的4200多名政法专业教师参与,12次线上课程总计近15万人次收看。线下多次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讲座,多位教授受邀到党政机关和地方兄弟院校分享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成果。
创新教学机制,经教育部批准,成立习近平法治思想全国虚拟教研室,以人大法学院数据法学实验室、大数据研究与决策实验教学、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为基础,利用虚拟仿真和在线教育等现代信息科技赋能法学课程教学,搭建习近平法治思想虚拟教学研究、讨论、管理平台,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教学资料共享和慕课建设,逐步实现习近平法治思想思政课程有序线上化、习近平法治思想系列课程全国线上线下同步同质化;探索建立虚拟教研室全国常态化协同教学保障机制,开展多种形式的名师讲授、师资培训,发挥对中西部地区或中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以最新技术手段,助力全国法学院校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 责任编辑:刘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