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人两会之声(2022)》专题报道之十

叶赞平:加强行政审判工作,助推法治政府建设

  “今年两会,我还是重点关注行政审判工作。”在接受本社记者专访时,全国人大代表、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委员,民革中央组织部部长叶赞平开门见山地说。
  翻开叶赞平代表的履历,可以发现他与行政诉讼制度有着深深的不解之缘。从初入职场时的旁听采访,到做行政诉讼原告代理人、担任行政机关法定代表人,再到成为从事行政审判的高级法官,叶赞平代表经历了法院行政审判庭上的所有席位——旁听席、原告席、被告席和审判席,一个都不少。
  可以说,叶赞平代表见证和亲历了中国行政诉讼制度发展和改革的进程。长期从事行政审判的工作经历,大大丰富了他的实践经验,而公法学科的专业背景,又为他提供了扎实的理论资源。手握两把“利刃”的叶赞平代表,每每提出建议,都是广受关注的“金点子”。
  进入新时代,叶赞平代表着眼于新的实践和发展,做出新的思考和新的回应。今年两会上,他怀着法律人的坚定初心,不负人大代表的庄严使命,带来了一份沉甸甸的代表建议。
  叶赞平代表在建议中提到,要切实发挥行政审判职能,大力助推法治政府建设。他之所以提出这一建议,和他的履职经历有关:“我曾长期从事行政审判工作,和我们国家的行政审判制度相伴相行30多年,对行政审判工作充满感情。”叶赞平代表说。
  换个角度来说,这份千字建议,针对的是当前行政审判工作面临的情况和问题,而凝聚的却是叶赞平代表30多年来对行政审判工作的实践和思考。
  这便要从叶赞平代表与行政诉讼制度发展改革之间的渊源说起。叶赞平代表对记者介绍,他是1989年毕业,也正是在那年颁布了行政诉讼法。如此巧合的时间点,冥冥之中在叶赞平代表与行政诉讼之间,拉起了一条联结的线。有趣的是,叶赞平代表可能是全国唯一一个介入了行政审判庭所有席位的人。
  说起叶赞平代表第一次真正接触行政诉讼案件,那就不得不提1988年那件轰动全国的苍南农民状告县政府的中国首例“民告官”案件。当时,叶赞平代表作为报社实习记者旁听了庭审,从此与行政诉讼制度结缘。
  大学毕业后,他成为一名兼职律师,曾代理一起农民起诉乡政府违法审批的行政案件,不仅胜诉还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获得成功。
  2002年年底,他担任浙江省丽水市中级法院副院长,分管行政审判工作。
  “我发现一些基层法院一年审理的行政案件数量只有个位数,相关法官‘无案可办’。而且,地方各种因素干预时有发生,审判公信力不高,必须从机制上进行改革。”叶赞平代表介绍,2007年9月,丽水市中级法院开始探索行政诉讼相对集中管辖制度,确定3家县(市、区)法院作为集中指定的管辖法院,负责审理全市9个县(市、区)的行政案件。
  经过3年多的试行,这一“大胆”尝试受到了有关方面的肯定并推广。最终,这个由叶赞平代表推进的制度,被写入立法。“1989年颁布的行政诉讼法,于2014年进行修订,行政诉讼集中管辖制度正式写入其中。”叶赞平代表说。
  2011年,叶赞平代表调任山东省高级法院副院长,仍然分管行政审判工作。在向最高人民法院汇报工作时,他特别介绍了当年丽水的改革经验,得到充分肯定。2013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决定在全国部分中级人民法院辖区内开展行政案件相对集中管辖试点,两个月后,山东法院启动了这项工作。
  如今,虽然换了工作岗位,但叶赞平代表仍关注行政诉讼制度的改革和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颁布实施30多年来,我国行政审判工作取得巨大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叶赞平代表强调,行政诉讼法有力地维护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极大地促进了行政机关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有力地推进了法治政府和法治国家建设。
  与此同时,他进一步提出:“进入新时代、新阶段,党和国家对行政审判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人民群众对行政审判的期待也进一步提高,行政审判工作面临更高要求和更加繁重任务。对标这些要求和期待,当前行政审判工作还存在一些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基于此,他建议要准确定位行政诉讼和行政审判制度的性质地位,积极推进行政审判体制机制改革。“要认真研究行政审判工作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坚定不移地持续推进改革。尤其是像利用铁路法院的机构优势推进行政审判集中化、专门化等重大改革措施,要进行认真的研究和评估,及时做出调整或者深化的决策。”叶赞平代表说,与此同时,要大力加强行政审判的专门化、专业化建设。
  30多年来,叶赞平代表与中国行政诉讼制度发展和改革的进程相伴相行。作为法治中国、法治政府建设的助力者,叶赞平代表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用自己的所学所思为我国的法治建设不断建言献策,积极为我国行政诉讼制度不断发展完善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