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国两会好声音》系列报道之五

两会焦点:呵护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

  如果要评出每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新闻媒体、社会公众最关心、最牵挂的话题,未成年人权益保障绝对榜上有名。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关于“护苗行动”的话题有哪些?别急,记者为您一一盘点。
  
  “根”治游戏沉溺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1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1.6%。十亿互联网网民的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为庞大的数字社会。从网民年龄结构上看,10岁以下的网民占3.3%,10~19岁的占12.3%。
  与此同时,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终端的全面普及,网络游戏得到了极其快速的发展,并以其独特的形式进行着娱乐、文化的传播活动。不可否认,网络游戏作为网络和游戏产业、信息产业、娱乐产业等融合跨越发展的产物,具有多样化的发展特征和巨大的经济价值,其发展的同时也推动着互联网、电信、传媒、出版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在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白驿镇岫云村党支部书记李君看来,正因为这些肉眼可见的巨大利益让人趋之若鹜,导致网络游戏成瘾与社会定位偏差,产品同质、核心技术缺乏等各种各样的问题凸显。
  “首先,网络游戏易导致精神疾病。如果自制力相对较差,就更加容易对网络游戏上瘾,而一旦上瘾便很难戒除,世界卫生组织已将游戏成瘾列入精神疾病。二是网络游戏易导致健康受损。不少学生,小小年纪就成了网络的俘虏,长时间沉溺网络游戏,不仅可能导致眼睛近视、脊椎变形,有的还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等,严重者甚至可能死亡。三是网络游戏易导致事业荒废。由于长时间接触电脑,容易使形成的基本思维与电脑的符号式思维相同,零碎的符号式机械思维代替了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导致人注意力分散,记忆力下降。四是网络游戏易产生家庭、社会矛盾。”李君表示。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邮政分公司归仁支局支局长殷勇表示,从目前了解的情况看,除了不良的用眼习惯外,影响孩子视力最大的“罪魁祸首”是电子产品,特别是手机网络游戏。我国已经进入了智能手机时代,智能手机已经进入千家万户,上至古稀老人、下至三岁孩童都会使用,手机游戏更是少年儿童网游的首选,甚至当下高校大学生有的也沉迷手机网络游戏,造成少年儿童眼睛成疾、资金被骗、大学生心理亚健康、学习倦怠等。青少年长期沉迷游戏,也会导致人格发生明显改变,变得自私、怯懦、自卑,失去朋友和家人的信任。有的甚至跳楼自杀,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殷勇建议,出台相关制度,规定对进入游戏的年龄进行限制和实名认证,如规定24周岁以下青少年不准下载手机游戏;禁止一切手机网络游戏的广告宣传、明星代言游戏广告。
  李君表示,去年相关部门出台了政策,明确1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玩游戏的时间每天只能一个小时,且只能在周末。但事实证明,很多未成年人使用长辈的身份证注册游戏账号,使规定形同虚设。因此,他建议全面禁止未成年人玩网络游戏,对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者追究相关责任。
  同时,他也建议提高游戏行业的准入门槛,要求运营企业必须要树立社会责任意识,在产品上线运营前严格自查自纠,建立未成年人保护监管系统,自觉承担起保障用户权益以及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社会责任。
  在李君看来,健全游戏管理法律法规,强化监管力度至关重要。“一是要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网络游戏等级制度,使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玩不同等级的游戏。二是要进一步明确界定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的范围和对制作、传播不良信息者的处罚规定等。三是要完善网络游戏市场监管机制,明确网络游戏相关职能管理部门职责分工,对游戏分级、内容审核、实名对应认定、家长监控和账户安全等方面,监管落实到位,形成以法律法规、行政监督、行业自律和技术保障为核心的管理体制,强化网络游戏监管力度。”李君说。
  
  “树”直价值观
  其实,除了网络沉溺、游戏沉溺,从网络“原住民”青少年群体身上,我们发现了还存在信息基本辨识、判断能力缺失,自主认知、独立思考、决策能力缺失,党同伐异、宽容度缺失等一系列问题。无法否认的是,如果青少年价值观、人生观不正,行为取向偏执、片面、激进,则我们网络强国的前景实现堪忧,民族文化的复兴亦是堪忧。
  全国政协委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郭媛媛前不久提交了“关于提升青少年网络素养的提案”。她表示,必须重视青少年网络媒介素养的基础养成工作。除了与时俱进健全、完善网络治理政策、法规和管控外,建议从青少年进入网络社会的环境、源头和纠偏处做起,进行全流程、广覆盖、深介入的网络素养体系化的培育、培养。
  教育是百年大计,关系着国民素质和国家发展。而德育又居教育之首,非常重要。从当前小学生的德育现状看,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华海药业总裁陈保华指出,首先,受应试教育长期影响,素质教育滞后,同时“唯分数论”盛行,只看重孩子学习成绩,而不重视为人处世的思想品德培养教育,结果导致一些小学生养成了任性、自私,不尊重他人,不会合作,缺乏感恩之心。其次,“成功”导向上“低俗化”“近利化”,媒体过分炒作影视娱乐游戏、“明星”“网红”“暴富”等,使辨识力不强的小学生陷入迷途,对民族英雄、科学家、社会英模等真正英雄缺乏崇敬之心。
  陈保华建议,要抓住当前国家落实“双减”、小学教育格局调整优化和《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等有利时机,注重顶层设计和系统运作,形成家庭、学校和社会合力,切实加强小学生的品德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夯实新一代人的德育基础。
  而在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金台律师事务所主任皮剑龙看来,立德树人的对象当然不能仅限于小学生,引导青少年摈弃网络亚文化刻不容缓。
  关注网络亚文化的他发现,这种“新型文化”通过“丧文化”“佛系文化”“娘炮文化”“流行话语”等不同的文化样态,刻意制造娱乐消遣、时尚潮流的文化产品吸引部分青少年效仿参与。受社会潜在压力、多元社会思潮、网络空间管理不完善、网络思政教育迟滞四重因素影响,网络亚文化对一些青少年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等产生消极作用。分析其成因,“社会潜在压力增大影响青少年理性辨别”“多元社会思潮影响青少年的主流价值观”“网络监管制度不完善增加亚文化蔓延风险”均在列。
  对此,皮剑龙建议,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要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学校课程教材。将理想信念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和课堂教学之中,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行之以德,使青少年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之中。同时,要加强校园网络阵地建设,利用网络社交软件,建构思政名师与青少年学生互动交流平台,实现青少年学生与思政教师线上线下交流互动。丰富教育形式,积极推动优秀文化教育作品数字化、网络化制作和传播。加强网络空间文化生态综合治理,构建网络不良信息预警机制,完善网络敏感语言审查制度,建立网络匿名举报通道,形成多元参与网络治理格局,为主流文化主动发声提供新空间和新载体,为青少年提供健康文明的文化网络空间。
  
  “护苗行动”,持续在路上
  2022年3月2日,“女童保护”2022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座谈会在京召开。据悉,这是第九年该组织邀请两会代表委员齐聚一堂、共商儿童防性侵保护机制。截至2021年12月底,这个公益项目已在全国31个省份相继开课,培训志愿者数万人,面向超过593万人儿童、超过70万家长讲授儿童防性侵课程。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刘丽健康咨询中心总监刘丽在今年继续提出“预防性侵害儿童纳入九年义务教育”的建议,并希望能够扩大范围,让更多的孩子能够学到知识、掌握知识,用知识来保护自己。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中华职教社常务副主任、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胡卫认为,要健全女童保护长效机制,铲除熟人性侵滋生的土壤。“发生熟人性侵事件并不少,但是现实中报警的并不多。提高防范意识,并且在侵害发生的第一时间及时报告,这就成为推动未成年人保护、女童保护的关键所在。”
  对此,他建议首先要加强未成年人预防性侵害、性骚扰教育;其次要实施强制报告制度,同时也要保护未成年人的隐私权,避免造成二次伤害;最后要建立黑名单制度,对曾经有性犯罪记录的犯罪分子要加强监管,严格限制这些人从事某些特定的职业,如教师、医生、保姆等。
  在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上海市妇联兼职副主席黄绮看来,面对幼儿园及中小学内性侵事件多发的现象,如何为未成年人提供安全的学习成长环境,教职员工入职品行查询确实非常必要和紧迫,尤其针对性侵违法犯罪信息的查询。
  2020年8月20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部、公安部联合出台了《关于建立教职员工准入查询性侵违法犯罪信息制度的意见》。明确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在拟聘人员授权后,可以对其性侵违法犯罪信息进行查询。
  遗憾的是,该规定已经发布一年多,但全国层面尚未建立可供查询的共享平台。实践操作中,学校作为应当查询的责任人却苦于找不到查询的平台,只能要求入职人员主动提供“无犯罪记录证明”。黄绮指出,但有些性侵违法行为未必构成犯罪,比如有些猥亵妇女行为可能只进行了行政处罚,犯罪记录上并没有登记。换句话说,能开具“无犯罪记录证明”的人,不等于没有性侵违法行为。
  如何让已经出台一年多的“意见”要求落到实处,黄绮给出了她的建议:“教育部应尽快建立统一的信息查询平台,提供给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进行查询;公安部应主动对接教育部的统一查询平台,共享与提供被查询人性侵违法犯罪相关的信息;教育部发文督促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拟聘教职员工必须进行性侵违法犯罪信息的查询;教育行政单位应在得到被查询人授权情况下进行查询,并对查询的个人信息无论最终是否录用都要加以保密,以防导致对个人隐私信息的侵权情形发生。”
  
  “不能让一个孩子掉队”
  2018年12月2日晚,湖南沅江12岁男孩儿吴某康因不满母亲管教太严,被打后心生怨恨将母亲用刀杀死。新闻报道一出,全国一片哗然,低龄未成年人严重刑事犯罪问题再次进入人们视线。
  皮剑龙委员向记者介绍,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率居高不下,这背后凸显的是我国目前法律对实施犯罪的未达刑事责任年龄未成年人、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缺少有效分级干预和应对矫正措施。
  相关数据表明,14~16周岁的未成年人受到刑事处罚的人数有所增加,但有些未成年人在10周岁到13周岁就开始犯罪。其中,未成年人在犯罪前,具有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的约占九成左右。
  针对这一问题,2020年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根据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规律、行为性质和危险程度,将未成年人的偏常行为,从轻到重依次分为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犯罪行为这三个等级,明确规定各自涵盖的行为种类及所采取的分级预防、干预和矫治措施,提出了罪错分级处遇的理念,奠定了进一步研究和实践的基础。
  但皮剑龙委员指出,上述法规对于适用分级干预措施的具体方法仍不够明确,在分级干预实务上缺少可操作性,对于罪错分类的具体标准、干预行为的实施主体、具体矫治模式等内容未作出明确规定,使得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干预制度难以有效运转并发挥作用。
  重视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不是说我们一味要对罪错未成年人“严刑峻法”,而是要拿出有效的教育措施与惩戒手段,对他们进行挽救帮教,要让他们迷途知返。这既是保护这些误入歧途的孩子,也是对整个社会安全实施保障。
  对此,皮剑龙委员建议,加快罪错未成年人的分级干预制度的构建,并确立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干预具体方式和矫治模式。他认为,针对罪错未成年人的罪错行为进行分类干预,分别就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犯罪行为进行专项介入。
  具体而言,针对不良行为,“建立报告制度”,一旦学校或监护人发现未成年人有不良行为,要作出报告。“确立评估制度”,对于具有不良行为的学生进行评估,评估后确定矫治对象,对确定为矫治对象的学生采取下一步矫治措施。“建立矫治教育模式”,由具有心理咨询师资格、法学知识的教师组建的专业团队,对不良行为学生开展矫治教育;或者委托专业社工开展对不良行为学生的矫治教育工作,对具有不良行为学生的矫治形成教育部门、社工、家庭三位一体的矫治教育模式。
  针对严重不良行为,“建立责任人制度”,建议在公安部门设立一个未成年人保护(帮教)中心,帮教内容可以设定为心理和行为评估、心理疏导、训诫、特殊学校就学、帮教、亲职干预、专项介入等。“建立矫治教育模式”,对于具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重点由具有心理咨询师资格的民警或者专业社工对其进行个性化教育矫治。形成公安、社工、社区、学校、家庭多位一体的矫治模式。“设立专门学校”,对于监护人、学校向教育部门申请,并且经过专门教育指导委员会评估同意的具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送入专门学校接受教育。
  针对犯罪行为,创建“帮扶应走一条龙、一体化道路”,即从涉罪未成年人进入司法流程开始进行持续的跟踪帮教,提供全方位、全程化、专业化的帮教。根据涉罪未成年人的犯罪动机和个人特质、家庭状况等分类帮教,对于不达刑事责任年龄犯重罪的、涉罪不起诉的未成年人,由检察院为主进行观护帮教,并逐步形成检察院、社工、学校、家庭多位一体的矫治模式;对于被判处、裁定或决定非监禁刑的未成年人,形成法院或司法行政部门、社工、学校、家庭多位一体的矫治模式。
  挽救罪错未成年人,不能让一个孩子掉队。构建和谐健康绿色环境,呵护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而这一切,我们要的绝不是一两句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