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查出来的好民警

   汪勇,1971年10月生,土家族,陕西省西安市公安局新城分局韩森寨派出所副所长兼咸东社区民警。2013年以来,汪勇先后被授予“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全国模范军队转业干部”“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全国第五届“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特别奖、“全国公安二级英模”等多项荣誉,受到习近平、李克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2014年12月,汪勇又与陕西旱地育种专家梁增基、著名歌唱家谙恩凤一起,成为陕西隆重推出的三位“三秦楷模”之一。
   这个在派出所只干了不到八年的民警,怎么就把平凡的岗位的工作干得如此有声有色呢?他究竟有何过人之处?让我们看看汪勇在他的咸东社区究竟干了些什么。


追责追出的好民警

   2010年4月的一天下午,西安市咸宁路卫星测控中心对面的一家汽车修理部因工人不当操作,发生汽油闪爆,造成五死一伤的安全事故。省、市、区各级领导都非常重视,马上成立了事故调查组,明确要求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倒查追责。发生闪爆的地点属于新城分局韩森寨派出所辖区,负责人就是咸东社区民警汪勇。
   案发第二天,汪勇就被叫到调查组接受调查:“你是怎么履行职责的?都做了哪些防范措施?认识管理对象吗?有没有办理相关手续?签没签有关责任书?”调查组的问题一个接一个。
   事故倒查可不是闹着玩的。两年半之后,西安雁塔区发生一起燃气泄漏事故,一家肉夹馍店发生爆炸,造成多人伤亡。倒查下来,派出所负责消防工作的副所长被撤职,社区民警被追究了刑事责任。
   这天,陪着汪勇到调查组接受调查的除了派出所领导,还有时任新城分局局长的冯厂生。“怎么样?有咱派出所的事儿吗?不会把汪勇怎么样吧?”一见冯局长出来,新城分局的杜创建政委赶紧追着问。
   杜创建刚调新城分局工作不久。一个月前,有天晚上他下去检查工作,正要去另一个派出所,指挥中心报告说,韩森寨派出所的一个民警出警时被打了。杜创建让司机调转车头,立即去韩森寨派出所。一进派出所,值班民警指着留置室里的一个小伙子跟他说:“袭警的就是他!”小伙子身高有一米八几,身体壮实,满嘴酒气。到这个时候酒还没全醒。杜创建问:“哪个民警被打了?”值班民警告诉他:是汪勇。
   当晚八点左右,公园南路一家餐馆发生一起醉酒闹事事件,有两个小伙子喝多了,和餐馆服务员发生了撕扯。出警的民警里就有汪勇。借着酒劲儿,留置室里的那个人对冲在前面的汪勇推推搡搡,声称要拳打狄寨塬、脚踢纬什街,不信,就去打听打听他是谁。“我们是警察!你今天酗酒打人,我就要管你!”眼前这个说话的警察个子只到他肩膀,怎么敢跟自己叫板?那个人挥拳就往汪勇脸上砸,把汪勇的警帽打落在地。汪勇掏出了警用催泪喷雾器,给那个人及时地上了点“眼药”,和同事一起动手,把他铐上了警车。
   在三楼一间办公室,杜创建见到了汪勇,汪勇的形象让他很意外。他没想到,新城分局竟还有个子这么小的民警。听所里介绍,汪勇抓那个壮汉挺勇猛,杜创建因此对汪勇印象深刻。
   “没事儿,没事儿。”一见杜创建的紧张劲儿,冯厂生笑了:“你把汪勇的台账看看就知道了。那台账整整齐齐,不但每个月都有检查记录,还和每家店的负责人签订了安全责任书。连公安部消防局的一位领导都当场说,像这样的社区民警,不仅不该受到处罚而且应该受到表扬呢!”


台账上会记下别人的难处

   一名初中男生放学时,几个不认识的校外混混拦住他,要抢他新买的手机。初中生不肯给,头上被拍了一砖,鲜血直流。这孩子捂着脑袋跑回家,家长当时气坏了。于是他们找到学校,不依不饶。正值省上布置的整顿校园周边秩序专项行动期间,发生这样的事儿就不是小事儿了。尽管案子不大,新城分局还是让刑侦大队上了手,而且分局领导要求限期破案。
   虽然是小案子,但破起来却有难度:受害学生跟那几个坏小子并不认识,而且因为当时过于紧张,连人数也说不清。刑警调取周围的监控摄像头,却因为当时天色已晚,画面非常模糊,无法分辨出这些人的相貌。唯一的线索,是受害学生听到有人喊其中一个小混混:“小涛!”
   案发地正巧就在汪勇的咸东社区范围内。刑侦大队副大队长黄静找到汪勇,想从他这儿了解点情况。没想到,一听“小涛”是个十四五岁的男孩子,汪勇马上就给黄静报出了小涛的详细情况,包括这孩子家里何时从何处搬到咸东社区住,家在哪条街多少号,他的父母做什么买卖,爷爷、奶奶从哪个厂退休,甚至小涛性格有什么特点、他家为什么搬家,汪勇都说得一清二楚。究竟汪勇说的对不对呢?跟着汪勇,找到那家人,黄静果然见到一个半大小子在家里。叫他声“小涛”,他马上就答:“哎!”那么,在校门口惹事儿的小涛,是不是他呢?带回所里一问,小涛果然承认,抢手机就是他和几个朋友干的。
   小涛家果然才搬到咸东社区一个多月。有一天,汪勇在小区走访,听说新来了一家人,就上去和这家人照了个面,从小涛妈妈那儿知道小涛性格叛逆,喜欢打架生事。他们之所以搬家,就是因为他在原来的学校呆不下去了,要转学到这边的一所中学。
   这些情况,都上了汪勇的台账。一本工作台账,最能看出社区民警的用心程度。汪勇的台账记得特别多、特别细。比如辖区两劳释放人员和吸毒人员,他们还没放回来之前,汪勇的台账里就会对他们有详细的记录。除了他们个人的情况,还包括他们的家庭住址、家属的联系电话等,甚至连他们的家庭都有些什么难处都了如指掌。
   安装公司北院是一个吸毒人员经常活动的重灾区。烟民来得多,案子就发得多。汪勇一次关了俩烟民,其中一个就是高乐。当时,高乐想逃避打击,吞下了一个小指甲剪。汪勇专程到分局法制科做了工作,硬是把他给关了。
   可是,把高乐送进戒毒所以后汪勇却没把他这个人忘一边儿。高乐是他社区里的人,回来是迟早的事儿。他要是回到老路上,这安装公司北院能消停吗?汪勇有一战友分在了戒毒所工作。汪勇就让战友给高乐捎话,让他好好脱瘾,争取重新做人,出来以后有难处可以找他汪勇。
   2012年春节前,高乐从戒毒所被放回来。他找汪勇报到,一张口:“汪哥,我口袋没钱,吃饭咋办呀!”汪勇二话没说,从自己口袋里掏出一百元给了他,好像派出所有这样一笔经费一样。可是,一百元钱只能解他燃眉之急,下面的生活该怎么办?要是没有生活来源,高乐也没法儿重新做人呀。汪勇跟着高乐去他家,帮他把他家放杂物的一间小平房收拾出来,给高乐当住处,把他家房子租了出去。这样,高乐一月就有了一千多元稳定的收入。高乐没什么一技之长,但还算有把子力气。汪勇又帮他在建筑工地找了个和沙子、水泥的活儿,打打零工。有了相对稳定的收入能养活自己,高乐就不再跟从前的毒友们扎堆儿。高乐和社区的其他吸毒人员一样,按汪勇的要求,每周电话里汇报自己的行踪。他们每个月还要跟汪勇见个面,由汪勇领着去做尿检。每月一次的尿检报告证实,高乐没再碰毒品。
   安装公司的电焊工孙林惠曾经吸过毒。公司有批工人要派到国外工作,孙林惠想去,可政审过不了关。找到汪勇,汪勇二话不说就在他的政审表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和这样一行字:“该同志在本辖区无违法犯罪行为。”孙林惠前脚走,后脚就有人给汪勇提醒:“你给他担这个责任干什么?万一他再吸毒,不是把你也给连累了?”“我领他做了十几次尿检,都没事儿,说明他真的不吸毒了。总得给人家一个出路嘛!”孙林惠顺利出了国,一年收入十几万元。一家人对汪勇非常感激,可汪勇连根烟也没抽过他的。
   吸毒人员复吸率高是个客观的事实,汪勇眼皮底下的吸毒人员照样有复吸的。比如省安装公司家属院,马清江老汉的两个五十多岁的儿子,就都复吸了。2013年3月,汪勇把这俩兄弟一块送了戒毒所,结果第二天,他就得到马清江家当儿子。
   才到社区不久,汪勇上门走访时,就认识了马清江,还帮他把以前档案上写小了两岁的年龄改了回来。马清江是个老革命,原先在陈毅的部队干过,参加过淮海战役,还参加过抗美援朝。马清江83岁,患有脑梗和严重的双膝骨关节病,两腿不能站立;而他老伴儿79岁,患有青光眼、白内障等眼疾,几乎看不见,生活也是勉强自理。关了马清江俩儿子,汪勇当天去跟马清江夫妇通报,才发现老汉的病已经不能再拖了,必须马上去看病。关人第二天,汪勇就到所里请了假,准备带马清江到西京医院好好看一次病。也是没经验,没想到借个轮椅,车开到停车场,汪勇只好把老头儿一路背到了门诊楼。西京医院是西安市最火的医院,把老头儿安顿下来,汪勇排队、挂号,跑上跑下,从早上7点折腾到中午11点,才等到专家给看病。接下来,又是楼上楼下的检查、化验。趴在小个子民警的背上,老汉感动得老泪纵横。
   几天后,汪勇又带着马清江进行了第二次复查。这回,汪勇早早就在社区里借了辆轮椅。又是一大早走,下午才回到家。马清江的双腿、双脚都肿胀了,大夫给他开的药,除了吃的以外还有一种药是用来泡脚的,还要给腿上热敷。汪勇端来热水,老汉把脚伸进盆里,却没法自己洗脚更别说给腿上热敷了。看在眼里,汪勇就蹲下去帮老汉洗脚。马清江是个要强的人,连忙伸手阻拦汪勇,可是汪勇的双手已经抓住他的脚。这次老汉的眼泪又没有止住,“唰”地一下流了出来。
   马清江家的困难是明摆着的。汪勇不可能天天在他家泡着,所以,他一直操心着戒毒所那边的情况。得知马老大毒瘾控制得不错,他赶紧给所领导汇报,打报告将马老大申请转为了社区矫正。马家俩兄弟本来关在蓝田县的西安市戒毒所,可是,由于市戒毒所羁押不下,一些强制戒毒人员被转移到了另一个羁押场所,而这个羁押场所归司法系统管。这一跨系统,手续走起来就麻烦。马清江年纪虽大,脑子却不糊涂:“你这三番五次地来回跑实在是费心了。我不能让你再欠下别人的人情!”说着,非得把两千块钱塞给汪勇。汪勇死活不要,他又要给汪勇拿两条烟;烟也不要,他就要出去请汪勇吃饭。“吃饭可以,不过,还是改日我来你们家吃吧。”汪勇就这样才把这对老夫妇哄住。
   马老大被关了两个多月之后,终于回到了家。听老爹老娘讲了汪勇是怎么对他们的之后,马老大当场给汪勇下了跪。后来,马老大就成了汪勇的铁杆儿治安信息员,前前后后帮助汪勇抓了五个吸毒人员。


穷民警的古道热肠

   在新城分局上千名民警中,汪勇一直是数一数二的贫困民警。因为买不起房,曾经搬过十几次家。在去年10月市公安局照顾给他一套60平方米的旧房子之前,他一家三代四口人租住一间35平方米的简易房,老母亲和上初中的儿子睡上下铺。他家的家具,大多都是他从旧货市场淘来的,一件才几十块钱。他和媳妇的衣裳,也是几十块钱一件。为贴补家用,老母亲一直在外面当保洁员,从62岁一直干到70岁。尽管生活清贫,但汪勇对生活却充满感恩。对社区里的所有贫困户、残疾人,他都是能帮一把尽量帮一把。
   省建八公司家属院住的黄金顶今年53岁,一直没结婚。2004年,黄金顶偏瘫后,就一直一个人呆家里。因为他生活困难,咸东社区一直把他作为重点帮抚的对象。年轻时,他在河南找了个对象,要去跟人家结婚,把户口都迁了过去了,对象却黄了。他迁到河南的户口,还是前任社区民警费了挺大劲帮他迁回来的。以前社区民警帮助黄金顶,主要是逢年过节给他送些米、面、油之类,基本上都是“规定动作”,没什么“自选动作”。 对于帮抚黄金顶,派出所就有不同声音。过去黄金顶曾因赌博被派出所打击处理过。有些人认为,像他这样的人老无所依,是自作自受的结果。
   尽管听说过黄金顶以前的事儿,但汪勇却照样帮助他。黄金顶没有生活来源,汪勇协调社区给他办了低保;他住的是父母留下的两间房,汪勇帮他把其中一间租了出去,这样,每月可以收入四百多元房租。加上低保的钱,黄金顶一个月就有了八百多元的收入。知道黄金顶行动不便,只要从他家楼下过,汪勇一定会上去给他搭把手,拖地、收拾屋子,手脚不停。走时,他还一定顺手把垃圾带下来。赶上下雨下雪,知道黄金顶不方便出门,汪勇还给他买些吃的捎过去。
   有回汪勇发现黄金顶大冷天端着纯净水瓶子吃药,就说他:“你怎么不烧点开水?”黄金顶告诉他,煤气灶坏了。汪勇到厨房看了看,确实坏了而且没法修。汪勇没言语,当天就给他买了个新的装上。黄金顶感动得不得了。
   汪勇家里原来有台旧电视,汪勇就干脆送给了黄金顶。
   黄金顶是个大多数时间都躺在床上的人,电视机的重要性就比一般人大得多。汪勇送去的电视机,正好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一晃四年过去,那台旧电视又不行了。图像倒还能看,但由于电视机型号太老,联不成“锅”,所以只能看两三个频道。考虑到黄金顶确实需要看电视,2012年春节前,汪勇决定给他买一台新电视送去。可是,他到轻工市场考察了,最便宜的电视机也得六百多元。当时,汪勇一个月才挣四千多元,儿子小饭桌、补课,就得一千元;一家人吃饭得一千元,房租一月八百元。每个月还得给老父亲寄生活费,一年也得上万元。如此下来,汪勇一家省吃俭用,一个月下来也只是略有节余。花六百多元买台电视机送别人,他乐意,他家属愿意吗?汪勇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为此他专门领着媳妇提着水果去看过黄金顶。汪勇媳妇心软,黄金顶日子过成了那样儿,她看了也挺难过。汪勇再去买电视,就不用瞒着媳妇了。
   不光送电视,汪勇还把机顶盒给黄金顶送去、接好。这下,黄金顶一下能看五十多个频道,乐坏了。
   这两年,黄金顶的病变得更严重了。以前他还能下楼,现在彻底不行了。一天三顿饭,都是社区的义工给送。他住的房子很老旧,没有暖气。怕黄金顶冻着,2014年10月,汪勇又掏了几百块钱,给他买了个电暖气。电暖气用电量可比电视机大,怕黄金顶家的电源插座不安全,汪勇还专门给他买了个接线板,给他接好才走。
   2015年元月的一天,汪勇正在分局开大会,突然接到了黄金顶的电话:“汪警官,我头晕难受得很,可能得去医院……”汪勇立刻从会场出来,打的赶往黄金顶家。他知道,黄金顶能给他打这个电话情况一定很危急。他把黄金顶送到医院,推着轮椅,楼上楼下陪他做各种检查,打点滴。虽然,黄金顶的病情得到缓解,但汪勇还是不放心。春节前,他又领黄金顶第二次去医院做了复查。
   汪勇的手机铃声,设定为彭丽媛的《父老乡亲》。他随时提醒自己,树高千尺,不能忘了脚下的根。作为一个草根民警,他的根,就是咸东社区的这些老百姓。


责任编辑:阮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