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在八楼的公共汽车

-- ——乌鲁木齐的那些老地名
  2019年第一场雪,比往年来的更早一些。因为今天才是10月18日,农历九月二十。但也属于正常。唐代岑参曾有名句描述此地:“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现在毕竟是九月了。谈到乌鲁木齐的降雪,往往想起刀郎的那首歌《2002年的第一场雪》,当年曾传唱全国,风靡一时。人们感兴趣的不是降雪的早晚,而是那个“停在八楼的2路汽车”。公共汽车怎么能停到了八楼?
  “八楼”既是一个楼名,也是一个地名。八楼的正规名字叫昆仑宾馆,建于上个世纪50年代。楼高8层,是乌鲁木齐市最高建筑,而且这个纪录保持了30多年。天长日久,人们都把昆仑宾馆称为“八楼”,其正规名字反而被人较少提及。相应的,宾馆门口的公共汽车站也叫做“八楼”,其中一条路线就是2路。
  2002年11月17日,新疆歌手刀郎路过“八楼”,看着天降瑞雪,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唱红全国的歌曲。如今2路公共汽车已停开,但“八楼”站还在。一大片公共汽车牌当中,还专门保留着2路站牌,以为纪念。2018年1月,我来新疆工作。最初两周,就住在“八楼”。陪我来疆的小张,还特去大门外考察了2路公共汽车站。回来兴冲冲告诉我,2路站牌还在那儿!并给我看了他拍的照片。
  说起乌鲁木齐的地名,带数字的还真不少。比如二道桥,这也是一个很有名的地方,乌鲁木齐维吾尔族聚居地,著名的大巴扎就在那里。现在看,这儿是一个车水马龙、流光溢彩的繁华闹市,看不到什么桥了,但历史上真有一座桥。乌鲁木齐河纵贯南北,迪化南门外有一座桥沟通东西,是为一道桥;再往南还有一座桥,这就是二道桥。当时这一带是城外较远的地方,后来城市发展,逐渐成了城市的腹心地区了。
  我住的地方叫三道湾,但也看不出“湾”在哪里,楼高高的,路直直的。后来发现,从这里往北还有很多“湾”,一直到七道湾、八道湾、九道湾,延伸到很远的地方。查看地图,猜测这可能跟一条叫水磨沟的小河有关系。此河自南向北蜿蜒流淌,水量虽不大,但流速较急,过去装有石磨,用以碾米磨面,这条小河遂被叫做水磨沟。神奇的是这条小河时而地上,时而地下,每当从地下涌出的时候,河水是温热的,所以又是一条温泉河。清朝时候这里就成为人们的沐浴休闲胜地,纪筠《乌鲁木齐杂诗》有句赞此云:“界破山光一片青,温敦流水碧泠泠。游人倘有风沂兴,只向将军借幔亭。”如今在这里搭帐沐浴的人少了,却成了一座山幽水碧的水磨沟公园。河畔半山有一座清泉寺,佛家寺院,据说香火旺盛,这在遍地清真寺的乌鲁木齐来说,十分难得。
  新疆的地名还有一个习惯,后缀一个“子”字,什么石河子、独山子、破城子、东道海子,等等。乌鲁木齐城里就有一个红庙子,是个有历史的地方。红庙子是关帝庙,原在九家湾的老满城里。清末老满城毁于战火,关帝庙也成瓦砾。后来善男信女在老满城北面的平顶山上重建关帝庙,存续至今。从乌鲁木齐车站乘车外出,总要经过平顶山下,抬头可望那一座高高的红色建筑。有个周末,我专到此处寻游,才知道这里还是新疆道教协会所在地。环境僻静,游人稀少,似有几分仙气。几位年轻的道士在这里修行,举止有礼,言词温和。谈及时事,积极旷达。西域地方先是佛教昌盛,后是伊教弥漫,道教影响不大。比较著名的事件就是长春真人丘处机应成吉思汗之邀西游会晤,不知是否践履此处?
  ● 责任编辑:张志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