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文章标题:
菜根香
父母对子女的爱,很多时候体现在做饭上。虽然不见得制作多么豪华的餐食,但绝对会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最大限度地提供营养。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风格,父母的认知也有自己的局限,但相同的是普通的饭里包含着浓浓的爱意和亲情……
很多人都嫌弃食堂的饭,“又贵又难吃”,但我不。
黄焖鸡、麻辣香锅、酸菜鱼等,一个个菜名自带通感的修辞,把色香味都埋藏在笔画的框架和缝隙间。只是看一眼,我就觉得馋。即使是套餐,也有八荤八素三汤供人任意挑选,腾腾的香气氤氲在食堂,排队等饭的过程也成了小小的享受。
而在家里,则完全不一样。
父亲出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是真正苦过的人,所以他对饭菜的功能只定义为果腹之用,而母亲很好地发扬了父亲的观念。小时候,家里的早饭始终是炒饭,没有火腿肠切块,没有白菜青菜,只是把昨晚剩下的米饭换了一个金黄的包装,便端上了桌。中午则是两盘菜,固定的三四种花样每星期轮流上场,其中土豆是当红明星,亮相次数遥遥领先。晚饭是把中午的剩菜热热,烧一锅稀饭。一直到我长身体时,被发现营养不良——邻居都说我像是豆芽菜一样,父亲怕我个子蹿不上去,便在每晚带点烧饼或是肉包子回来,那是每一天结束前的小惊喜。
邻居总劝父亲多做一点:“孩子还在上学,每天那么辛苦,你就多烧几个菜能怎样?”“哪有那时间,随便吃吃,不饿就行了。”他理直气壮地告诉我,以前家里穷,他都是将山芋用磨磨成浆,冲成稀饭,大口喝的。“那味道才酸呢,但没办法,穷啊!能吃饱就行了。”诸如萝卜干之类都算得上是美味零食了。
就是这些“奢侈”的味道,支撑着他年少时挑着大粪走过一年年的漫漫长路,卖掉换钱,补贴生活。“你看我,不还是健健康康的吗?”父亲找到了很有说服力的证据,对他亲身实践出的育儿经更是坚信不疑。
后来,母亲去世了,我也不长个了,餐桌上便更是空荡荡的。每天都只有一盘菜,土豆从明星变成了冠名商。无论是炒还是烧,土豆都是和猪肉搭配在一起。在父亲的观念里,菜可以少吃点,肉不行。有时我低头玩手机,抬头却发现父亲已经把肉都挑了出来,堆在靠近我的一边。“肉多吃点,人才会有劲!”
曾有一段时间,我为了减肥,准备坚持素食主义,让父亲别买猪肉了,但他置若罔闻。有时候,他怕我吃炒肉丝腻了,便想给我换换口味,于是从街边买了一袋熟肉片,或是蒸一根香肠,单独盛在一个碗里,放到我的手边。
不过,父亲对肉的执念是把自己撇在外的,虽然他干的才是体力活儿。我不在家的时候,他连菜都舍不得买,更不用说肉了,烧一锅稀饭便能吃两天。前些日子,一场冷风把他吹倒在床上,头晕目眩,软软地靠在床边,从早上坐到晚上。但他默默地扛了过去。“人老了,不行了,很正常。”——他跟我讲这件事并不是为了诉苦,而是想以此来教育我——“所以你要注意身体,牛奶面包不要舍不得买,在宿舍里放些水果,晚上回来吃……”至于他孤身一人病倒后,在床上是如何的辗转反侧、天旋地转,也只有那晚沉重的夜色才知道了。
如今,站在小康生活的扉页上回望童年,回望一路磕磕绊绊的成长,眼角有些酸涩,嘴角却有些香甜。大学以前,身上的零钱最多不超过年龄的数字,如今的存款却能让我在需要请客时,对着花里胡哨的餐馆,有足够的挑选的底气。
那天,带父亲去吃了自助餐,海鲜、烤肉、刺身、寿司甜品……一堆没听说过的新鲜词让父亲像个懵懂的孩子一样不知所措,但禁不住隔壁桌飘来的香气的诱惑,跟在我的后面有模有样地学着做。等到肉熟了后,他下意识地又往我的碗里夹,并且一度放下筷子,说是舍不得吃,让我多吃点。我连忙解释道:“这都是不限量的,吃的再多,也不要额外付钱。你吃的多,就是赚了。”他才开始狼吞虎咽。不多时,脸就显出微醺的酒红,头上冒出锃亮的油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