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明星”朱明国的陨落之路

   2015年2月17日,中纪委网站发布了一则消息:“第十八届中央候补委员、广东省政协原主席朱明国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在干部选拔任用、企业经营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巨额贿赂;严重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其中,受贿问题涉嫌犯罪。经中央纪委常委会议研究并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决定给予朱明国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线索及所涉款物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从一名小学教师步入仕途,历经三省份任职,官至正部级,甚至被传有望接任黄华华主政广东,朱明国曾经被认为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政治明星”,而中纪委网站的这则消息,则被认为标志着这颗“政治明星”正式陨落。
   朱明国曾因妥善处置“乌坎事件”广受好评,但也因为有瑕疵的“三打两建”受到非议,这名时有惊人之语的官员,虽然职位是承担维稳任务的政法委书记,但是他总在不同场合强调,对媒体要有“承受力”和“容忍度”,要“善待媒体,尊重媒体”,“把舆论监督作为加强和改进政法工作的帮手”,“顺应民意,回应关切,改进工作”。
   他也曾高举反腐大旗,连续查处一系列大案要案:茂名市委原书记罗荫国、汕头市委原书记黄志光等一批贪腐官员相继落马,反腐成绩斐然,但是最终却倒在了腐败上,成为腐败典型。


历任三省份,多管辖政法纪检工作

   海南省五指山的西南部,有一个叫畅好乡的小镇。从该镇乘坐摩托车,沿狭窄崎岖的盘山公路拐上转下地行驶十多公里,便到了一条大峡谷,这里放眼望去,风景宜人,宛若世外桃源。
   1957年5月,朱明国就出生在这里,彼时这里在行政区划上还属于广东省,这也是朱明国一直自认为“是地地道道的广东人”的原因。
1974年,朱明国的第一份工作是广东省保亭县畅好公社毛招小学的教师,那时他年仅17岁。“文革”结束前,他成为了保亭县畅好公社保国大队党支部书记、革委会主任,这份工作一直延续到了“文革”结束之后的1978年。
   朱明国真正意义上的仕途起点是1980年。这一年,23岁的朱明国成为畅好公社党委副书记,此后又升任党委书记。
   1982年,少年得志但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朱明国进入中山大学法律系干部专修科学习,进一步充实自己作为领导干部的能力。
   两年后的1984年,朱明国从干部专修科结业,出任保亭县委常委,同年旋即转任当时广东省海南自治州委组织部副部长兼州直机关党委书记。在此期间,朱明国赴中央党校培训部三年制培训班学习。
   1988年海南设省,当年4月26日,中共海南省委、海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挂牌。乘着海南设省的东风,当过小学教师、县委书记的朱明国当上了省委组织部副部长。这被看作是朱明国仕途生涯的一个转折点。此后,他更是用了10年时间,从副局级升到副部级。
   1993年至1994年,朱明国出任海南省文昌县委书记,官至副厅级。1995年朱明国又兼任文昌县县长,当年2月,被明确为正厅级干部。1995年文昌县改成文昌市之后,朱明国同样担任文昌市委书记兼市长。当年9月至次年7月,朱明国第二次进入中央党校,参加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
   1998年至2001年,朱明国任海南省委常委、副省长,省委政法委书记,级别为副部级。自此以后,朱明国主要从事政法和纪检相关工作。
   海南既是故乡,亦是仕途起点,在朱明国履历中,海南官场横跨了25年,直到2001年,从海南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副省长任上调往重庆。
   2001年,朱明国调任重庆后,担任重庆市委常委、市公安局局长,次年又兼任重庆市委政法委书记,其间获得副总警监警衔。
   2006年,朱明国赴广东任职,在省纪委书记任上工作了5年,任内由省委常委晋升为省委副书记。2011年,湖北省纪委书记黄先耀平调至广东担任省纪委书记后,朱明国出任新成立的广东省社工委主任,后兼任省委政法委书记。
   2013年,朱明国的仕途到达了顶峰,这一年他担任广东省政协主席、省委副书记、省委政法委书记,步入正部级行列。


官至巅峰却“落马”

   盛极而衰这个词,用在朱明国身上再恰当不过。
   2014年年初,网上开始有举报信流传,将朱明国与谷俊山相提并论,历数他在海南、重庆、广东三地的腐败事例。而让广东政商圈开始相信“官至正部级、前途一片大好的朱明国”将要落马的则是2014年3月到6月朱明国“消失”的3个月。
   2014年3月至6月,朱明国有长达3个月的时间未曾公开露面,引起公众猜疑。有媒体报道称,朱明国“涉嫌贪腐问题被立案调查”。
   一位广东媒体人透露:“临近两会时,朱明国突然被叫去中央党校学习,虽然是省政协主席,但整个两会期间,他只出现过一次,就是3月6日下午在友谊宾馆的表态发言。”
   这位媒体人回忆:“感觉他那会儿已经精神大变,气场全无,打哈欠,畏寒,中途还去过两次洗手间干呕。不知是头晚喝多了还是怎么样。之前他在省里公开场合都是生龙活虎神采飞扬的。”
   6月3日上午,广东省政协主动发布信息辟谣,称朱明国“在北京学习” 已有两个多月,何时返岗尚不清楚,目前由常务副主席梁伟发代为主持省政协日常工作。
   6月3日下午,朱明国秘书陈明回应传闻时,直指港媒“乱造谣”,称每天都给朱明国打电话汇报工作。他解释,朱明国之所以久未公开露面,是因为在北京参加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省部级干部高级研修班(第4期),培训时长3个月,3月初开班,6月初结业,过几天就结束返回广州了。
   第二天,官方澄清进一步加码。6月4日,《南方日报》要闻A02版刊载了朱明国的长文《发挥广东优势 大力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4天后,朱明国回到广东,主持省政协党组扩大会议。6月9日,《羊城晚报》发表文章称,朱明国结束了在北京中央党校为期三个多月的学习。报道称,朱明国回归南粤,以“久违了”热情和大家打招呼,幽默风趣一如从前。他评价这段学习经历为“优哉的日子”。并称其间专门赶赴焦裕禄学院学习,“在历史和现实的交融中深受震撼和教育,从思想到心灵再次受到洗礼。”
   此后,朱明国频频在媒体上露面。11月25日至27日,广东省委召开省领导专题学习讨论会,广东电视台的画面显示,朱明国出现在会议现场。
   11月28日早上出版的《南方日报》上,相关报道也提及省政协主席曾在会议上发言。
   就在同一天,中纪委网站发布消息,朱明国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接受组织调查。
   一位接近广东省政协的人士透露,直至28日中午,政协方面仍未得知朱明国已经被查的消息。
   在中央党校学习期间,朱明国曾就多宗案件接受中纪委调查。也正是在此期间,朱明国曾对调查人员表示,愿意“回海南老家种地”,但是终究没有逃脱落马的命运。
   2014年12月,朱明国被撤销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资格。
   2015年1月,朱明国被免去省政协主席职务并被免去十一届广东省委委员职务。


“政治明星”陨落始于海南

   在中纪委2015年2月17日发布的消息中,朱明国涉嫌的主要问题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在干部选拔任用、企业经营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巨额贿赂;严重违反计划生育政策。”
   综合各方面消息来看,其涉嫌违纪诸多方面,皆摆脱不了其早期主政海南时的政商江湖圈。
   朱明国早年在文昌县时,便与当地一些商人有所交往,甚至在一些商人朋友的别墅中“一个礼拜打三次麻将”。“朱明国在政法界有不少亲朋好友,可能会对一些商人提供帮助和业务指点。”作为交换,朱明国的“私人友谊”为其提供了二奶及儿子的住所,博得了权力者的欢心。
   因2月17日中纪委的“双开”通报,朱明国也成为首个被通报严重违反计生政策的省部级官员。知情人士表示,这也是朱明国在文昌当县委书记时发生的事情,具体应指朱明国尚未与原配离婚时,在外与另一女子生有一子之事。
   文昌当地曾有人去过一处朱明国打过麻将的高档别墅,遇到过一个与朱明国“长得很像”的小男孩。而朱明国未与原配离婚前,其育有一子已是当地坊间传闻。
   而“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在干部选拔任用、企业经营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巨额贿赂”也可以在朱明国从政海南时期发现踪迹。
在网上流传甚广的一封写给中纪委的公开举报朱明国的信中所提到的 “定安谜案”,即发生于上世纪90年代朱明国任职海南时期,而发生地距离文昌县不远,即该县西南的定安县。网帖曝称,朱明国在海南任职期间,介入了该起案件的侦破过程,“打招呼篡改案件性质”,导致案件事实蒙上了层层黑幕,最终真相难以揭开。
   据本社2011年报道,所谓“定安谜案”,起于1992年一外商独资企业海南南帝士旅业有限公司(下称“南帝士”)在定安县南丽湖附近购置的两块面积总计338.18亩的土地,其后该公司一副总被暗杀,实际控制人亦生死不明,先前购置的两块土地,皆被冒名伪造文书低价转让。
   持续20年的“定安谜案”,也因中间涉及谋杀案、诈骗案、渎职案、非法转让土地案等“案中案”而迷雾重重,直至2012年,定安县人民法院的判决书撕开了谜案一角。
   判决书显示,1997年南帝士一把手失踪后,该公司两名副总——王国强和何勇1999年洽谈转让150.68亩土地,获得130万元土地转让款。王国强与何勇也因“非法侵占该公司(南帝士)的两块土地,进行倒卖牟利私分,两人犯职务侵占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和9年”。
值得玩味的是,尽管2012年该案即已宣判,但其中牵涉争议的土地仍处于悬而未决的状态。定安县距离海口市并不远,仅不到1个小时车程。
   “定安谜案”所涉案的那块150.68亩土地,就距离开发区内已废弃的鸿扬宾馆不远,如今仍是荒草丛生。这块土地也出现在2014年“海南闲置土地清理名单”中,其中在“用途”和“闲置原因”栏里,分别注明“不详”和“未知”。
   “现在(上述土地)已经被查封了,法院正在受理。”定安县国土环境资源局一位负责人说,“现在为什么不开发,是因为存在诸多问题,有经济上的纠纷,也有欺诈欺骗。”


“毁誉参半”的广东仕途

   朱明国担任广东省纪委书记期间,曾查办过多起贪腐大案。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茂名市委原书记罗荫国案。
   2011年2月,罗荫国被查,揭开了当地买官卖官的贪腐窝案,即“茂名窝案”。事后广东省纪委披露,该案一共涉及县处级及以上官员242人,包括市委原常委、常务副市长杨光亮,市委原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长倪俊雄,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朱育英,原副市长陈亚春等人。立案查处61人,其中省管干部19人、县处级以下干部42人,有20人被移送司法机关。
   不过,此案后来被指“高举轻放”,留下诸多诟病。据媒体报道称,该案当年放过了160余官员。这让很多被追究责任的官员及其家属“不服气”,他们一直在向广东省、中央反映情况。中央巡视组来广东之后接到类似举报,后认为当年对茂名腐败窝案的处理,尚欠妥当。在中央巡视组的要求之下,广东省纪委准备复查茂名官场窝案。
   朱明国仕途中的“高光时刻”是“乌坎事件”。2011年9月21日上午,乌坎村400多名村民因土地问题、财务问题、选举问题对村干部不满,到陆丰市政府上访,事态此后几经反复和变化。12月20日,时任省委副书记的朱明国率领省工作组来到乌坎处理危机。
   《南方日报》的报道称,朱明国来到乌坎村,就拿起扩音器向村民高声喊话,宣布乌坎村的老百姓主要诉求是合理的,个别干部在工作中也确实存在问题。同时他还承诺保证反映问题的村民的安全。
   一位乌坎村村民回忆称,朱明国一到村里,首先化解了当地官民对峙的局面,而且愿意和村民沟通,使得事态很快平息。此后,朱明国还两度回访乌坎,促成了当地多项民生工程。对于这名省里来的高官,村民们的评价普遍是正面的。
   除了查处茂名腐败窝案和处置“乌坎事件”之外,朱明国的“政绩”中让人记忆深刻的还包括“三打两建”。
   在从纪检系统重回政法系统工作后,朱明国曾是“三打两建”行动的重要推手。2012年年初,广东在全省范围内开始“打击欺行霸市、打击制假售假、打击商业贿赂;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市场监管体系”专项行动,朱明国是该行动领导小组组长。在各种场合,朱明国反复强调,“三打”下一步重点工作需要“铲除利益链、打掉保护伞”。他还曾批评部分地区政治敏感性不强,“不想打、不敢打、不真打、不会打、打不深、打不透”。
   一位曾在省“三打办”挂职的干部称,“三打两建”出发点很好,“原本老百姓拍手称快,但5月以后就开始慢慢打过头了,三打变成‘乱打’‘滥打’,民怨反而上来了。”
   其举例称,原先每年全省相关刑事案件只有十来万起,但2012年七八月报上的数字就超过30万,存在数字造假的嫌疑。“粤东地区有小卖部卖无商标的产品,还有农村的家庭作坊没有牌证,一下就三千、五千地罚,就为了多报数字、案件,搞得人家店都不敢开了”。
   这位干部认为,问题出在不合理的数字考核和排名机制:“朱明国错就错在考核定坏了。”当时“三打两建”直接考核市委书记、市长,一旦排在倒数三名,市委书记、市长就要亲自向朱明国汇报,连续三次排名倒数还要免职。
   在这位干部眼中,工作组人员配备上,由不懂法的人给案件把关,最为可怕。据广东省司法系统人士介绍,“三打两建”也留下了一定的后遗症。由于行政执法人员对构成刑事犯罪的标准不清,证据采集存在瑕疵,当年检察系统存疑或相对不起诉案件量猛增。
惠州美籍商人胡伟星被控涉黑案就是一个例子。今年2月,此案在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而早在2012年11月,惠州市公安局就已向检方移送该案。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在庭审时的非法证据排除程序中,共有21名被告人指控遭到惠州警方的刑讯逼供,被迫在讯问笔录上签字。被告指控的刑讯逼供行为包括了反铐悬吊、用白蜡杆从反铐的手脚部穿过再架起来的“烤全羊”等等。


官场大佬的“别样人生”

   在回顾自己的成长史时,朱明国曾经动情地说道:“我从一个贫困的农家孩子,成长为党的领导干部,深感个人的努力微不足道,组织和人民的培养之恩,天高地厚。”
   这样一个“苦孩子”,在2007年十七大广东代表团发言时说:“要预防贪官摔在批地上、倒在高楼下、毁在红包中、垮在买卖关、死在路桥边、烂在色情里。”
   但是从现实中看来,朱明国似乎却忘记了他曾经说过的这些话。
   对于朱明国在外有一子一事,朱明国前妻“只求保留一个名分被断然拒绝,几次书信直接给中央反映,一再被忽略”。让朱明国前妻难以接受的是,朱明国最终还是向她提出了离婚的要求。
   朱明国调往重庆后,前妻因癌症病逝于海南。“她从生病到去世将近两年,朱明国从未回去看过她。”因此,朱明国在重庆位尊权重时,他的中山大学同学曾对另一位同学说:“请转告朱明国,就说他不是人。”
   2001年至2006年任职重庆期间,朱明国搞的办公楼“相当气派”,自己的办公室有上百平方米,小会议室里都放着大圆桌,四五十个平方。而按照住建部发布的《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正部级正职办公室每人也不得超过54平方米。
   也就是在重庆任职期间,拥有“衣锦还乡”情结的朱明国,在海南省五指山老家畅好乡毛招村修建了两幢别墅,“庄园内多是椰树和槟榔树,树林中间是一块铺上混凝土的空地。空地的一边是一个落满枯叶的水池,另一边是一栋大房屋。房屋共两层,台阶一直延伸到二楼的正门,台阶的下方是一对石麒麟。二楼灰瓦黄墙,阳台上的石刻护栏和台阶两旁的石刻护栏连成一体,让这栋房子乍看像寺庙或宫殿”。
   “当初在建的时候,我曾亲眼见过十余辆卡车满载长条石,排成长队,艰难地行驶在盘山公路上。听人说,这是重庆那边的企业老板送给朱明国用来建别墅的。这些条石形状周正,表面光滑,在海南这边根本找不到。想想看,重庆是山城,海南又是海岛,这一路又翻山又过海,该是多么不容易。”毛招村村民说。
   朱明国热衷烧香拜神,在老家别墅靠正门的一间大厅里,供奉着数尊神像。而在五指山琼州学院附属中学学生公寓旁边,有一条命名为“青云路”的小径。一旁的石头上刻着简介:“青云路”为74届校友、现任广东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朱明国命名。取“刻苦读书,励志图强,学子青云直上”之意……
   青云路所处的位置此前是一片鸡舍柴房,后来在2007年学校50周年校庆时,朱明国提议将此改造成“青云路”。朱明国的提议很快得到了其他校友的赞成。其中一名87级的校友,捐款30万元修筑了这条路。
   学校的老师这样表示:“朱明国是我们学校迄今为止走出去的两名部级高官之一。学校从来都是以勤奋好学、出人头地的光辉正面形象来宣传他。如今他出事了,也让这条‘青云路’多了一层含义,充满了反讽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