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村官贪腐”难题之重庆样本》专题报道之四

用科技手段管理村务还需制度保障

   近几年来,各地出现的百万级、千万级甚至亿万级“小村官大贪腐”案例令人触目惊心:深圳龙华新区观澜办事处“村官”张建东侵占集体土地,抢建违建9栋楼,资产超3亿元人民币;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西关村“村官”李德海利用贪腐所得花费1000多万元为自己的母亲和前妻修建祠堂和坟墓;辽宁省沈阳市东陵区前进乡望花村“村官”徐宝文违纪违法金额达3000余万元。“小村官大贪腐” 不仅在经济发达地区存在,内地一些偏远地方也同样存在。
   记者在重庆市内采访期间,从检察机关提供的一份案例资料中看到,奉节县朱衣镇一社区居委会3名“村官”在协助县政府征地拆迁管理事务中,共同隐瞒真相、骗取侵吞征地补偿款218万元;开县大德镇某村4名村官在土地复垦中伪造24名村民名单,顶名虚报骗取土地复垦项目补偿金58万元。2014年5月17日,陕西省纪委通报9起村干部涉嫌违纪违法的典型案件,其中涉及犯罪的已移送司法机关;同年6月9日,江西省纪委通报2013年以来查处的损害群众利益、影响恶劣的9起村干部贪污腐败典型案件。有数据显示,中国约60万个行政村里,有200多万村干部,由于一些村干部存在作风不实、办事不公、以权谋私等问题,引发广大农民群众强烈不满。由于缺乏有效监管,“小村官大贪腐”成为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独特现象。
   党和国家一直非常重视改善农民生活,让广大农民真正过上好日子,这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确定的奋斗目标。在不断加大支农惠农力度的同时,也在加大对村官贪腐的惩治力度,各地也在花大力气积极探索防治“村官贪腐” 的对策。根据近年来各地汇总的情况来看,当前“村官”在管理村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一是村务不公开或公开走过场。个别村干部无视村务公开的有关规定,在处理村级行政事务过程中基本上是“村官”进行“暗箱操作”,事前不听取村民意见,事中不告知村民信息,事后不公布处理结果。大部分村的“村务公开”流于形式;二是村级财务管理混乱。个别存在村级财务制度不规范,有些村权、钱、账一人独揽,权力高度集中,收支随便,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财务从不向群众公开,财务管理严重失控。“村官贪腐”表现的主要形式为:
   权、钱交易,索贿受贿。一些村官利用土地开发征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农惠农资金分配、审批、管理、发放、低保报批、危房改造以及村集体资源租赁等进行权力寻租,收受贿赂。主要表现在本村土地征用过程中,多方阻拦,提出种种不合理条件。一是要做该项目工程,不然就不配合征地;二是索要协调费;三是在盖公章等程序中不给好处不盖章;甚至有些村干部在低保申报、危房改造中也变相向申请人索要钱物。
   套取、冒领惠农资金、低保款、救济款、优抚款。主要表现在有的村干部以家族成员姓名冒领退耕还林、救济款项等。有的在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上重复投资,套取国家项目资金,有的克扣救济对象的救济款;还有的吃死亡救济对象的优抚款。
私分、贪污集体土地补偿款。一些有土地征用补偿款的村子,村干部以各种务工补助名义私分集体土地补偿款,且数额较大或者以修路等名义、少做多支的形式,套取、贪污土地补偿款。
   申报低保优亲厚友。主要表现在:一些村干部凡是自己的亲戚、家人和自己一派的,条件不符合也申报享受低保,有些甚至是国家干部的亲属,而有些弱势群众和村干部关系不好,即使条件符合也不予申报,有些村的“村官”中80%的人享受低保。
   项目实施中少做多报。比如一事一议项目,修路打坝项目等政府投资的项目,做的少、报的多,10万元的资金做上三五万元的工程,然后以虚假手段套取贪污项目资金。
   挪用集体资金。主要表现在村干部将土地征用款和惠农资金款挪为自用,数月甚至数年以后才入账。
   危房改造中优亲厚友虚报冒领套取危房补助金。主要表现在对不符合危房改造条件的,只要是村干部或村干部的亲戚、关系好的村民新建两间小房也给申请危房补助,儿子结婚新建房屋也给申请补助,甚至有的既无新建也无维修也给申报补助,再甚至建一处享受两处补助等等套取国家的危房补助款。而和村干部关系不好的村民即便是真正的危房改造也享受不到政府的补助。
   失职渎职,使集体资源流失。主要表现在:一是将集体土地无偿送给个人;二是将一些好地以特低价卖给他人;三是将一些好地以特低价承包给个体老板且承包款不入账,承包合同不交公,也不告知村民,造成集体土地流失和集体资金被私自挥霍。
   大量报销招待费、差旅费、订报纸杂志费等办公用费。
   针对上述问题,重庆市大足区利用科技手段,研发出一个小小的APP软件,将上述问题一览无余地暴露于阳光底下,让全区100万余人上至区委书记、区长,下至普通村民,人人都能随时随地看到这些问题,一目了然,谁敢胡来谁就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无处遁身,只有规规矩矩、光明正大做事,才有立足之地,才受群众拥戴。事实证明,大足区苦心打造和经营的这个“村务综合服务公开平台” 将所有不涉密的政务、财务、村务以及所有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信息定期发布和实时公开,老百姓可以随时浏览所有与自己有关的信息,对老百姓不掖不藏,百分之百地公开透明。区级相关部门以及区纪委的平台监督人员每天都可以通过查看平台,清楚地了解相关部门在干什么,轻松高效地实现监督。这不仅构起一道有效阻断“村官贪腐” 的隔火墙,将其贪腐空间挤压成零,而且有效解除群众的各种猜疑和揣测,极大地提升群众对村、镇干部的信任度,从而恢复了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区农委主任黄克成说:“以往惠民专项资金下拨到各镇街后,如果事后监督稍有疏忽,说实话,这些款项是否真正落到老百姓手中,监督部门心里还真没底;现在只要一查看平台惠民资金栏目,就能非常清晰地看到资金的发放流程、走向、总额和明细等情况了。”
   大足区“村务综合服务公开平台”能不能长久发挥作用?利用科技手段治理农村基层政权为村民服好务办好事,还需制度约束。大足区不仅在平台设计和运行管理上不断探索革新,以适应新形势下新的需要,同时,将平台的运行管理上升为制度化,不因领导和工作人员变动而影响平台的运行管理,使之成为制度化、常态化。
   大足区委书记江涛表示,大足区建立起来的“村务综合服务公开平台”,在村务管理、防治村干部贪腐、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只要在运行中不断改进和完善,再配以完善的制度管理,这个办法是切实可行的。
   目前,大足区已正式出台了一个加强“村务综合服务公开平台” 管理的具体规定,将区、镇街、村三级信息公开、统一链接、上下互联、左右互通等具体要求纳入其中。对确保信息内容及时公开透明,包括全区各部门、镇街、村必须公开的信息内容,公开时间、审核监督、领导职责、考核问责等均作了详细规定和要求。这个规定具有很强的操作性。离开大足之前,区纪委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平台首页新的设计模板已经设计出来,功能更强大,村民使用更方便,不日将更新使用。


责任编辑:李爱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