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村官贪腐”难题之重庆样本》专题报道之二

APP平台像六月的太阳到处都明亮亮的

多年问题一朝解决

   这个“村务综合服务公开平台” 真有那么神奇?记者决定实地一探究竟。
   2015年4月3日,记者来到大足区棠香街道和平村八组向开喜老人家里。新建的一排三层砖混结构楼房掩映在茂密葱翠的竹林里,房前有一口早已干涸的鱼塘。就是这口鱼塘,让今年八十高龄的向开喜老人纠结了十多年,他曾经多次到区里、市里去上访,还不惜花钱请律师打官司,但让他纠结的事情并未了结,他含着老泪说:“我都80岁了,这事处理不好,我死也不闭眼!”
   据村支部书记蒋福银介绍,早在2002年,因下暴雨,汹涌而来的山洪冲垮了向开喜家门外的鱼塘,也冲垮了鱼塘外向庭周的房屋。经村、镇多次调解,两家达成协议,向开喜用自家的责任地置换向庭周被冲坏的屋基地。但在丈量面积时两家意见出现分歧,开始扯皮,一扯就是十多年。
   2014年6月,大足区“村务综合服务公开平台” 开通后,向开喜的孙子向庭龙听说这个平台能帮助老百姓解决纠纷诉求,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把他爷爷为鱼塘纠结十多年的事,提交到这个平台上。
   没想到,不到两天时间,蒋福银就亲自找上门来了,一见面便十分诚恳地对向开喜说:“你孙子把你鱼塘的事反映到平台上去了,街道办事处书记限我一个星期把这事处理好,否则,就拿我问责。老爷子,您看我们都是乡里乡亲的,这事您给我个面子,有啥要求跟我说说,大家都让一步,把这事了结了,行不?”蒋福银一番掏心窝子的话感动了向开喜老人,他爽快地说:“以前他们一来就说是我的错,我错哪里了?这事要了结也好办,首先要承认我这些年没胡闹,然后,给我被多占去的土地多少补点钱,这事就算了。”
   蒋福银没想到向开喜会这么爽快,立即找到向庭周家,做通了向庭周和他妻子的思想工作,夫妻俩同意给向开喜补点钱。这事很快解决,向开喜也很满意,还特意请蒋福银到他家里喝了一顿酒。
   记者在大足区纪委采访时,负责平台后台管理的工作人员谢国超、向鹏介绍,根据公开平台管理工作的要求,工作人员通过“我有诉求”栏目接到村民反映的问题后,必须立即转交相关部门、镇街办理,并限时办结;后台工作人员必须实时监督,超时办结的将自动生成考评扣分,就会影响责任单位全年工作绩效考核。所以,蒋福银接到指令后不讲任何理由,必须不折不扣地去处理好这件事。这与以往的工作状态不一样,因为这件事挂在平台上,不仅各级领导看得到,全区人民都看得见,处理好没处理好大家都一目了然,想忽悠谁都不行。
   令本社记者感叹的另一件事是大足区宝顶镇古林村村民何怀富的亲身经历。这个疾恶如仇的热心人见到记者后就开门见山地说:“作为村文书,刻意向政府隐瞒低保户去世的信息,冒领低保金据为己有,完全是一种贪腐行为……”
   何怀富因村民夏全国一家低保补贴被该村原文书谭贤举冒领一事,奔走镇政府、区民政局已近两年,始终没有明显效果。
   2014年6月,何怀富得知大足区“村务综合服务公开平台”投入运行后,也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用手机登录平台“我有诉求”栏目,提交了一份实名举报信,并留下相关证据和联系方式。出乎意料的是,大足区纪委办案人员第二天便给何怀富打来电话,请他协助调查。几天之后,谭贤举向区纪委廉政账户里上交3018元,并退还夏全国家人1022元。
   经查,2007年1月至2011年上半年,民政部门通过夏全国存折共发放夏全国一家三口低保金10130元(其中,经民政部门核算,夏全国死亡后,继续发放的金额为3018元)。谭贤举用该存折包括利息在内共计支取了10540元,先后5次拿给了夏全国及家人共计6500元人民币。余款4040元,均被谭贤举用于个人家庭等开支。2014年9月,谭贤举因骗取、冒领、克扣他人低保资金,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何怀富向记者说,近两年,相关部门为这事跑了无数趟,但都因时间较长、金额太小等原因无疾而终。 
   “我差点就放弃了。”何怀富感叹道。没想到,一个小小的APP软件的出现,竟然为他打开另一扇窗。 


村官贪腐无处遁身

   而这扇窗户的打开,更是让那些心存侥幸的“村官”无处遁身。大足区宝顶村支部书记罗敦才利用职务之便,在协助政府对国家优抚资金申报审核中,故意隐瞒其父亲死亡的情况,以其父亲的名义冒领国家优抚金长达近两年时间。大足区“村务综合服务公开平台” 开通后,罗敦才心存侥幸,认为自己冒领两年时间都无人查问此事,一个小小的网络平台,能把我怎样?
   殊不知,这个平台开通不久,就有人把他冒领国家优抚金一事举报到该平台。大足区纪委工作人员接到举报后,立即调取该村在平台上公布的死亡人员名单进行比对,发现了罗敦才父亲的名字;同时,又在该村公布的优抚金发放清单中发现了罗敦才父亲的名字。经最后调查核实,确认了罗敦才以其父亲的名义冒领国家优抚金长达近两年时间的事实。真相大白后,罗敦才不得不主动退还违法所得,并接受组织处罚。事后,罗敦才深有感触地说:“我真是小看了这个平台,没想到它有这么大的威力。今后做事得处处小心,不敢乱来,它就像六月天的太阳照着,到处都是明亮亮的。”
   罗敦才的话很有代表性,道出了绝大多数村官的心里话。棠香街道水峰社区党委书记陈虎、和平村主任张家华说:“这个平台开通后就像一把强光电筒随时随地照着我们,真的不敢胡来,就是有那个心也没那个胆了。”
   “村务综合服务公开平台” 开通运行后,让村民有了全新的体验。本社记者在大足区棠香街道水峰社区采访中碰到一个正在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办事的村民刘君,问他对大足区“村务综合服务公开平台” 的信任程度高不高,他一边在手机上查阅办事信息一边回答:“这是区纪委牵头办的,我们信得过。再说,如果我们有怀疑,就实地核对一下,啥都知道了。”


村民互动参与自治

   以前,一些村干部认为本村村务工作应该完全由自己决定,自己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没有必要让群众来“搅和”;而一些群众也觉得自己提的意见村干部肯定不会听,只是当“耳边风”,特别是那些外出打工的农民或在外读书的学生不能及时知晓本村的重要事项,即使知晓了也没有渠道向村干部提意见,这些因素导致了村民自治氛围不浓厚,力度不大,效果不好。
   大足区“村务综合服务公开平台”的建成,为村民们开通了一条建言献策、民主理事的渠道,他们通过“一事一议”“村情互动”等栏目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参与本村民主管理,真真正正体验“当家作主人”的感觉。
   雍溪镇慈云村6组村民张崇会在四川泸州医学院读书的儿子,通过村居公开平台了解到自己家附近拟修建一条村级公路,为了周围群众,便在平台上发布了一条“想修一条200米左右的支路连接到村级公路上”的信息。该信息发出后,广大村民纷纷在平台上发表意见,认为此举也是大家的共同心声和愿望。尤其是张崇会本人,主动拿出自己的土地,调换了100米的修路所需的土地,其他相关村民也积极响应,很快200米连接道的土地全部都置换出来了。村支两委看到村民们修路愿望如此迫切,就在实际修建村级公路的时候,一并将该支路纳入了修建范围。该路修成后,各方对此反映良好。
   张崇会之子在电话中说:“经常使用该平台,感觉到干部随时随地就在我们身边为我们服务,让我们有了当主人的感觉。”


责任编辑:李爱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