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村官贪腐”难题之重庆样本》专题报道之一

重庆首个村务公开APP问世

编者按

   在我国的干部职务序列中,“村官”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政府官员,也不具有国家公务员身份,但“村官”作为党和政府的“末梢神经”,虽然头衔不大、地位不高,却拥有广泛的权力触角。随着国家和地方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实施,这些用于改善广大农民生产、生活质量的惠农支农资金成了部分“村官”们眼中的“肥肉”;而城镇化建设在成为美丽中国和社会发展动力源的同时,也成了这些“村官”们的贪腐之地。
   这些“村官”身处农村工作第一线,直接面对群众,其腐败行为直接损害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影响中央惠农支农政策的贯彻落实,严重破坏农村社会的公平正义和发展稳定,加深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不信任感,严重影响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
   十八大以来,反腐倡廉工作被提升到治国理政的新高度。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指出,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种种迹象表明,中国正在加大力度打击“群众身边的腐败”,反腐利剑直指违法乱纪的“村官”群体。
   本社记者一直在关注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和“村官贪腐”问题,走访了大量村镇街道,试图寻找一条破解“村官贪腐”难题和真正亲民为民之路。近一年来,本社记者在重庆大足区终于看到了这条充满希望的阳光大道,而这条阳光大道的产生竟缘于一个APP软件的出现……
   本期聚焦关键词:村官贪腐

灵感源于责任

   2013年3月26日,一个春寒料峭的日子,重庆市大足区区委书记江涛来到回龙镇调研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在白鹤村公共服务中心,一块字迹模糊的“橱窗式”村务公开栏格外显眼。
   “有什么好看的,这个公开栏就是一本‘陈年旧账’,内容都是去年前年的。”刚刚走近公开栏时,一位挑着水桶的老人走过来说,村里的村务公开栏其实就是“聋子的耳朵”,一个摆设而已,不仅更新缓慢,内容也让人看不懂。
   老人的每一句话,都像针一样刺痛了江涛的心。“对啊,我们当初设立公开栏的目的,就是要让老百姓及时了解村里面的村务、财务状况,监督惠民惠农资金使用,保证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如今,这些公开栏居然成了‘摆设’,叫人不得不痛心啊。”事后,江涛在接受本社记者采访时说。
   村务财务公开看似小事,实则是大事,牵动着千家万户的神经,是连接“群众与村级党组织”之间的“纽带”,做得不好、监督不到位,就可能形成“权力漏洞”,导致“村官腐败”,丢失群众对政府的信任。
   这个问题,同样一直困扰着大足区区长周少政。在雍溪镇石堡村的一次院坝会过程中,有村民明确提出,现在许多年轻人都在外务工,一年到头难得回家一次,很难了解到村里的发展情况,即便是回来,公示栏中公示的内容也十分有限,村民根本不能从中得知想要知道的情况。基于此,有村民提议,希望区里能够开发一个网络或手机服务平台,让村民随时随地都能上网了解村里的信息。
   这个想法,与大足区纪委一直探索“搞一个软件,把所有能够公开让村民知道的信息在网上发布”的思路不谋而合。大足区纪委书记弋渝生设想,只要软件搞成功后,村民不论在何处,只需动一动手指,便能通过该平台及时查看所有村务、事务、财务等信息,从根本上解决“村官贪腐”及为民服务的问题。
   弋渝生算了一笔账:“传统橱窗式信息公示,每个村至少需要放置2到3块固定展板,而每块展板制作费在1000元到2000元不等,再加上内容喷绘制作、橱窗维护等费用,平均一个村一年在信息公示上的费用大概需要3000元左右,全区300多个村(居)一年的费用高达100多万元。如果把这个网络信息发布平台建起来,将大大降低公示成本。”


村务公开APP被广泛关注

   在得到江涛、周少政首肯后,区纪委起草了《建立全区村务综合服务公开平台的可行性报告》,并组织有关专家立即开发建设。
   经过近一年的精心研发和建设,用了不到100万元的经费,作为重庆全市首个实现村务全程阳光运行的网络平台——“大足区村务综合服务公开平台”APP软件,于2014年6月开通试运行,到目前为止,已完成用户注册97万人,占全区总人口数的93.8%,收到群众意见1000多条,全部及时反馈处理,群众满意率达100%;通过该平台,各基层组织、区级单位部门信息实时公开比例由过去不到10%,提升到91.7%,累计公示基层重大事项1200项,记录基层行政权力运行情况4000余次。
   “在当今的农村,每户群众只要能够保证一个注册用户,就可以达到家喻户晓的效果了。平台之所以能得到老百姓如此广泛的关注,是因为平台的内容真正体现的是与老百姓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小事’,比如说个人所得的惠民资金金额明细、村级财务等。党和政府还可以充分利用这种老百姓真正关注的平台,逐渐引导人民群众关心关注国家大事,提高群众对党的信任度,稳固党的执政地位。”铁山镇党委书记吴朝忠说。
   该平台对村务公开实行动态发布、动态处理和动态监管。村民只需以身份证号码实名登录,便可以查阅自家所得的各项惠民资金明细以及惠民资金补贴对象、补贴标准、政策依据和咨询投诉电话等等。同时,还能查看相同项目同村其他人所得金额,方便比对。平台还设置有“财务公开”“惠民政策”“一事一议”“便民服务”“村情互动”“村里的事”“全程代理”等共9大栏目,方便村民查阅所有村务、财务、服务、事务,更鼓励群众提出意见、建议与诉求,参与互动。其中,“我要求职”功能由区就业局统一收集群众发布的求职信息并根据群众所需向区内各企业推送,实现线上一条龙服务,促进了返乡农民工的就近就业,这不但解决了辖区企业用工难问题,更缓解了农村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该平台还开发了惠民资金拨付流程与农村集体“三资”预警监控系统,对违反流程行为自动预警,严防并有效杜绝了令群众深恶痛绝的“村官贪腐” 现象。大足区纪委认为,在近一年的运行中,这个平台成了村民依法治村的“宣传台”“监督台”和“互动台”。
   平台建设期间,区委书记江涛、区长周少政多次视察平台建设进度,并对网站建设、栏目板块设置、后期管理维护等提出了很多具体要求,使平台建设得以顺利进行。这一做法也得到重庆市委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中纪委相关专家也亲临大足实地考察,给予充分肯定。专家认为,传统监督更多地体现为体制内的自我监督,有效果但不理想,引导群众参与监督,将自我监督与群众监督相互结合,监督才更有力更有效。但群众监督首先要解决群众的知情权问题,要给群众提供一个快捷有效而且真实可靠的知情平台。大足区探索建立的“村务综合服务公开平台”就是一个很好的创举,既解决了群众的知情权问题,又解决了农村基层干部“不敢、不能、不易”贪腐的问题,通过平台的阳光公开极大地压缩了“村官”贪腐的操作空间,这既是进一步夯实依法治国的坚定基石,又是实现村民自治、民主管理的有益探索。

责任编辑:李爱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