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用一生讲好“红船故事”

  她是一名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的讲解员,从业19年来,先后为25万人次讲解“红船故事”,还有幸为习近平总书记等十九大新一届常委陪同讲解“红船精神”。她不仅先后荣获全国“金牌讲解”“最美浙江好人”“中国好人”“全国三八红旗手”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当选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还在“红船”宣讲员这个舞台上演绎着人生的别样精彩,她的名字叫袁晶。
  
  热爱讲解钻研方式与技巧
  提起袁晶,同事们都赞不绝口。“她已是南湖革命纪念馆的领导成员了,可仍坚持一线为游客讲解。”今年“五一”假日,嘉兴南湖红色景区游人如织。袁晶既要做好管理策划,又要自己带团队为其讲解“红船”精神,忙得不可开交……
  时间回溯至2000年7月,出生在浙江省嘉兴市的袁晶大学毕业通过公开招考进入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由实习讲解员很快成为一名正式讲解员。然而,亲友们并不看好她的职业,说当讲解员有什么出息,嘲弄她还不如人家当个教师、医生。可袁晶觉得,她从小就有一个红色的梦想。“我热爱讲解,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讲解工作看似平凡,但是做好并非易事。你必须得吃苦耐劳还得钻研。讲解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地创新和丰富讲解的方式方法。这是一门知识储备和语言表达融会贯通的专业技术,最高的境界是因人施讲,而不是复读机一样,用一套讲解词应对所有受众。”袁晶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袁晶长年订阅《演讲与口才》,先后3次参加口语及动作语言培训。在她的办公桌上,就摆着《红船精神研讨会论文集》等厚厚的几摞业务书籍,一旁的书柜里也都是各种党史书。从共产党宣言、一大建党到十九大精神,一应俱全。她甚至拿出一半工资用来订阅相关业务杂志和购买专业书籍,只为充实党史及各种知识。为了保证讲解内容的严谨性,需要不断学习,要了解每一幅展板背后的故事。还要根据不同对象切换讲解风格,以找到最合适的讲解切入口,努力把红船故事讲得更“贴肉”更深入心。袁晶笑着说:“睡觉前我总要让自己静下心来翻一翻资料。我本身就是个爱看书的人,随着党史书越看越多,我真的也对党的历史研究越来越感兴趣。”
  一次,袁晶为来自苏州的参观团讲解红船故事。一位老党员提问:“苏州离上海也很近,而且知名度很高,为何当年中共‘一大’代表选择了在嘉兴开会,而不是在苏州?”袁晶从“一大”代表李达的夫人王会悟是浙江嘉兴人说起,王会悟思想先进,对嘉兴南湖的情况比较熟悉,当时的沪杭线火车交通更便利……历史的偶然和必然,让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成为“一大”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袁晶的解释让提问者竖起了大拇指。“优秀的讲解员应该是‘研究型’的,我们也许做不到‘问不倒’,但对于展板背后的故事,要尽可能地挖掘、拓展和延伸……”袁晶说。
  “讲解员看似光鲜,其实很辛苦;讲解员的活儿是脑力与体力并重的活儿。”袁晶基本上每天要站立讲解六七个小时,时常凌晨4点就要去接待,一天要带两三个团,要走二万步以上,近10公里路,回到家身体累得快散架了。忙的时候连一口水都喝不上,常常不能在饭点正常吃饭,或者是吃一半的时候,预约的团队过来了,就得立马放下饭碗去接待。她感慨:我们每个讲解员身上,咽喉炎、关节炎之类,都是很常见的职业病。“没有周末、节假日,即便有时间,也是去翻阅书籍,积累知识。”
  立足于南湖革命纪念馆的展陈内容,立足于自己服务的群体,袁晶追求成为一名“研究型”党史宣讲员。她尤其注意学习党史研究者的新著,并且会带动身边同事一起学习。“我们要做到‘因人施讲’,比如面对青少年,应该更注重故事性、情节性,多互动多提问;党员干部来参观时,很多人本身就是党史专家,我们要多做一些总结提炼,交流最新的党史研究成果。”袁晶在这方面可谓用心良苦。她感叹,作为一名党史讲解员,我们不是走马观花式地带着观众走一遍,更多的是在一种庄重、严谨的氛围当中:“给观众讲述这一段史实,更要声情并茂地讲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这一历史场景。”
  
  讲好“红船故事”备感自豪
  2006年正值建党85周年,袁晶跟随“红船”进京,在国家博物馆担任《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创建史图片展》流动展讲解。经过180多场次的历练,袁晶对“红船故事”“红船精神”也有了更深的理解。而观众们对红船的热情让她意识到,“红船”,应该更多地走出嘉兴;“红船故事”,要讲给全国人民听。
  2013年5月,她前往新疆,担纲“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创建史图片展”首讲任务,7天时间为8260名参观者讲解。有了背后的积淀,袁晶才得以用专业的讲解和分析,把红船的故事、展陈的物什、纪念馆的建立和搬迁等生动地讲述给越来越多的人,也将“红船精神”传播得更为广泛。
  2015年7月,袁晶参与“重走一大路,再现1921嘉兴故事”现场体验式教学工作,以“红船精神”为重点,参与编写教学内容,并担任现场教学老师,开展现场教学活动100多场次。她领衔的“红色传承——小小志愿者”团队荣获全国2017年宣传推选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最佳志愿服务组织称号。袁晶感慨道:“无论是礼节礼仪,还是姿态形态,甚至每个举手投足,或者是声调的起落,方方面面其实都代表整个嘉兴红色景区的水平。所以,我们讲解员都是严格要求自己,必须要充满着正能量,以十分饱满的精神状态和以对观众游客的热心耐心,投入到工作中。”
  “2017年10月31日,是我终身难忘的一天。”36岁的袁晶十分激动地说,这天,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来到嘉兴。从迎接习总书记下车,到南湖边瞻仰红船,再到南湖革命纪念馆参观,她全程陪同讲解。“那天,习总书记一行来嘉兴,原定是半个小时的参观时间,最后延长到了整整一个小时,因为每一幅图片、每一段文字,总书记都仔细观看。”袁晶兴奋地说。
  时间的延长,对于讲解员也是一场考验,她凭借积累多年的专业知识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您2006年任浙江省委书记时亲自参加了新南湖革命纪念馆奠基仪式,这么多年,我们460多万南湖儿女一直盼望着您回来看看,今天终于把您给盼来了。”在七一广场,袁晶向习总书记说出了南湖儿女的心声。
  提起这次特殊的接待任务,袁晶坦言:“很多人现在见到我就会问‘那天紧张吗’,说实话,在接待习总书记前的等待时刻是有些紧张的,我被通知4点到南湖会景园的望湖楼台,事实上我3点半左右就提前守候在那里了;之前的准备工作更不用说了,接待流程我一个人走了无数遍,讲解词在接待前一天的晚上还在调整……但是,在迎接习总书记下车之后,我就十分平静地进入讲解员这个角色了,这可能也是我多年职业经验积累的结果吧,讲解的时候心无杂念,用‘简单’化解‘复杂’。”
  袁晶说,总书记曾经把南湖这艘小船亲切地称为“党的母亲船”。总书记特别平易近人,让她印象深刻的是,他一下车就很带感情地说:“南湖啊,烟雨迷蒙。”我感觉习总书记望着南湖的眼神都是充满深情的。此时此刻,袁晶为自己作为红船讲解员,讲好“红船故事”而备感骄傲与自豪,她觉得特别幸运……
  
  夫妻双双守护“红船”旁
  “红船精神”所包含的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和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给予了袁晶莫大启发。2005年以来,“红船精神”成为袁晶为参观者讲解的重要内容之一。
  浙江大学几名青年党员大学生,曾联名给袁晶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作为青年党员,经常接受党史教育,但有时候会迷茫,所以特别渴望能够进一步了解如何才能从党史中汲取力量,从而践行初心和使命。袁晶说,在与这几位青年党员进行深入交流的过程中,她更加明白了一个道理:作为年轻人,一定要在党的历史中汲取奋进的力量,要把报效祖国、服务社会作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目标和追求。
  2018年年初,袁晶光荣当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两会”期间,她建议将“红船精神”纳入全国统一的中小学教育内容当中,这一建议得到采纳,2018年9月1日,《红船精神》专题教育教材在嘉兴首发。
  值得一提的是,很少有人知道袁晶的另一个身份——警嫂,她的丈夫周鹏目前任嘉兴市公安局警卫处政委,是一名“红船卫士”。“嘉兴无小事,事事连政治”,这些年来,嘉兴作为党的诞生地、“红船精神”的发源地、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永久举办地,正不断聚焦着世界目光,也赋予了嘉兴公安更多的责任和期待。
  周鹏和其他公安民警一起,以强烈的政治担当,打赢了一场又一场安保硬仗,尤其是2017年10月底,周鹏时任嘉兴市公安局警卫处副处长,他和同事一起出色完成了最高规格的中共新一届常委瞻仰南湖红船的安保重任。
  夫妻俩各忙一头,对“红船”都怀有崇高的敬意,两人经常是晚上七八点钟回家,谈论的话题最多的是有关“红船精神”和我党的发展历史。周鹏赞美妻子的出彩讲解,能当上全国人大代表,自叹不如。而袁晶则羡慕丈夫军人的英姿,为“红船”保驾护航。她有时倜侃周鹏:“我们的讲解任务是在你们的保驾下完成的呢!”弄得周鹏搔搔头皮,有点不自在,可心里却很甜蜜。
  袁晶眼下是南湖革命纪念馆的领导成员,又是金牌讲解,还要带徒弟,时常忙得不可开交。看到劳累一天的妻子,周鹏会扎起围裙给她做好吃的……
  2021年3月,袁晶参加完全国“两会”,回来便带领讲解团队投入到了紧张的训练中。“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来南湖景区瞻仰‘红船’和参观革命纪念馆接受教育的团队会很多,游人也不会少,我们一定要做好迎接的各项准备。”袁晶说,我不愿呆在办公室里,也不会离开“讲解员”的岗位,我想用自己的一生将“红船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将“红船精神”传递给更多的朋友……
  ● 责任编辑:崔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