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守国:执行路上的“拼命三郎”

  马守国是河北省唐山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局第二分局乐亭执行大队大队长。这位年逾半百却仍斗志昂扬的“拼命三郎”,多年来秉公执法、敢打敢拼、不惧艰险,带领乐亭执行大队在执行战线建功立业,各项指标名列唐山市前列。2017年,马守国所在执行大队荣获省集体二等功,他个人也连续五年被唐山中院荣记三等功并斩获多项嘉奖。
  
  满怀激情,做永不歇脚的“千里马”
  马守国恰巧属马,大家都亲切地叫他老马。
  2016年年初,唐山市中院党组决定把乐亭执行大队的重担交给马守国。这一年,他已经年满50岁,到了知天命之年,更是有着17年的糖尿病史,家人和朋友们都劝他不要干。但为了不辜负组织的信任、人民的重托,马守国义无反顾,挑起了这副重担并下定决心:一定要干出个样子来,让组织放心,让群众满意。
  马守国接手当天,就向组织提出了工作思路。首先,理顺积案打基础。他立即召开干警大会,摸清案件底数,要求每一名干警将自己手里的“口袋案”“抽屉案”全部归档管理,整理上交。经过一个月的时间,1048件案件整整齐齐地放在了马守国的案头。随后,乐亭执行大队将这些案件如数移交到乐亭县人民法院档案室,这项工作也走在了全市执行部门的前列,为后续基本解决执行难、摸清底数打下了基础,也顺应了执行改革的目的。人民群众发现有可供执行的财产后,可以随时到乐亭执行大队申请恢复执行案件,这一举措也为后续基本解决执行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招兵买马打头阵。当时乐亭执行大队只有8名正式干警、两辆旧车。办法总比困难多,在县法院和相关单位的支持帮助下,很快一支由16人参加的执行大队“扩编成军”,开始了执行工作中艰难的“破冰之旅”。2016年5月,这支新军打响了解决执行难的第一枪。
  “钉子户”郑某租赁乐亭县某实业公司的旧厂房做生意,合同到期后,郑某以设备大不易搬等种种借口拒绝搬出。有人说他有背景,是个“社会人”,但马守国就是不信那一套,先礼后兵,在反复沟通无果的情况下,经第二执行分局协调,带领滦南、乐亭、古冶三个大队联合执行,并邀请了本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检察院相关人员监督执行。郑某看到这回马守国竟然来真的、动实的,在限期内搬出了厂房。经此一战,乐亭执行大队“拔掉一根钉,影响一大片”,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为基本解决执行难的工作开了好头。
  在随后五年中,马守国仍然以这样饱满强烈的工作激情,如千里马般带领乐亭执行大队艰苦跋涉、风雨兼程,在执行攻坚战中夺取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向我看齐,做执行路上的“领头马”
  面对“精准执行攻坚战”的新形势、新挑战和硬指标,马守国带头专啃“硬骨头”,专攻棘手案件,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
  近年来,在执行的案件中,有一个案件让马守国至今印象深刻。那是2017年的冬春之交,这一天马守国突患感冒并伴有发烧症状,但这一天也是早已定好的执行行动日。据乐亭执行大队多方了解,被执行人正准备变卖早就应该交付给申请人的奶牛,行动迫在眉睫。此次行动时间紧、任务重,经请示第二执行分局,马守国从滦南、古冶两个大队紧急调集干警10名、警车两辆配合乐亭执行大队工作。同时,又邀请了本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两名现场见证执行,并协调了乐亭县医院救护车一辆、医务人员两名,乐亭县电视台也将全程跟踪报道。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马守国强忍身体的不适,冒着寒风发出了出发的指令。他们在天亮之前赶到了距县城25公里的养牛场。
  这家养牛场在本地颇具规模,执行干警们需要指挥工人在上千头奶牛中,按照牛耳朵上的编号挑出本案涉及的特定130头奶牛装车,并运送到指定地点。
  除了挑选、运走130头奶牛巨大的工作量,本次行动所面临的更大困难在于当地群众的阻挠。
  由于养牛场陷入大量的债务纠纷,看着奶牛数量挺多,但实际上“一牛二聘”现象广泛存在,养牛场附近的权益人得知奶牛可能被执行以后,纷纷赶来阻挠,一时间围拢群众达到100多人,执行工作被迫暂停。马守国不得不在现场扯破嗓子向群众一次又一次地解释,并依法释明执行的依据是生效的法律文书,尚未经过诉讼的权益人不能阻止执行行动,否则将采取法律手段处置带头阻挠者。随后,他又耐心细致地了解在场群众的纠纷,并为其提供司法建议。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阻挠群众终于慢慢冷静了下来,执行干警赶紧行动,指挥工人把130头奶牛精确找到并装车运回指定地点。
  大家欢呼雀跃,但一抬头,天已经黑了,此时马守国才再次感受到身体上的疼痛。
  马守国就是这样一路冲锋在前,但在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最关键的时刻,他却发生了意外。
  那是2018年5月24日晚上,阴雨绵绵,马守国和同事在加班处理一起信访案件,在下楼时不小心脚下一滑,从高达数米的台阶上摔下,不幸脚骨骨折。因为有很多工作要做,石膏还未拆的马守国就拄着双拐来上班,领导和同事劝说他多休息,可是他却说:“在执行工作最较劲的时候,我在家里能躺得住吗?”
  正是马守国的示范引领,不断影响和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位同事,凝聚起了乐亭执行大队团结一致、勇克难关的工作精神和斗志,在基本解决执行难的紧要关头迎难而上。
  2018年上半年,乐亭执行大队在唐山市核心指标、质效及综合管理指标考核中位居前列。在这一年的8月,拖着伤脚的马守国作为先进典型,代表乐亭执行大队在唐山市审执质效调度会上进行了发言。
  
  抬头看路,做服务地方的“识途马”
  以往的执行工作是一条单行道,极少与其他系统协调统筹,马守国创新思路,打破旧的思维定式,积极与当地党委、政府及其各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在构筑执行工作坚强后盾的同时,也使得执行工作由单行道并入到县域经济发展的高速公路。
  对于当地党委、政府关注的棘手问题,在执行阶段,马守国主动汇报,寻求联动。位于乐亭县经济开发区精品钢铁产业园内的某轧钢公司占地169亩,由于种种原因停工,随后陷入债务纠纷,成为开发区的“僵尸企业”。在进入执行阶段后,乐亭执行大队及时向县委、县政府汇报得到大力支持,并由政法委出面,协调县开发区、法院、国土局等单位,各司其职,同时发力。乐亭执行大队又向各相关方释法明理,打消顾虑,促成该宗土地成功拍卖,既盘活了土地资源,又保护了当事人的利益,优化生产要素,维护了健康的营商环境,为推动此类案件的执行开拓了新路径,摸索了新经验。在马守国的积极协调下,成功执行的类似这样影响当地经济发展的大案不在少数。
  通过几次大的执行行动,引起马守国思考:仅是重大案件的沟通联动并不能持续解决执行难题,而且往往需要付出大量的沟通成本;如果能形成与地方协调的常态化执行机制该多好。说干就干!
  经过马守国多次汇报、几经协调后,在乐亭县委、县政府的组织领导下,由县委政法委牵头,成立了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领导小组,并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执行联动机制,构建综合治理执行难大格局的意见》,建立起以县政法委牵头,县直20多个单位参加的联动机制。此外,乐亭执行大队还与中国人保乐亭支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展执行保全、执行悬赏等合作,为执行增添有力保障,已执行合同担保案件300余件;与乐亭县税务局签订《委托代征协议》,开展执行代征代扣税款工作,已代扣税款400万余元。
  从此,乐亭执行大队的执行工作实现了与地方联动的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这在唐山市执行工作的历史中是不曾有过的局面。
  几年来,乐亭执行大队依法解决县委、县政府关注的“僵尸企业”,赢得了县委、县政府对执行工作的肯定,县委、县政府从经费、车辆、人员上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县政府和海港开发区先后为乐亭执行大队拨款100万元,用于贴补执行经费和添置办公设备。为了回馈这份难得的信任,乐亭执行大队除了干好执行工作以外,还积极协助地方的各项工作。全县村级“两委”班子换届选举前,乐亭执行大队未雨绸缪,与县换届领导小组积极对接,对村两委班子参选人员筛选4164人次,选出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决的失信人员51名,被县选举领导小组列入不准参加竞选名单,对纯洁村级干部队伍起到积极作用。
  马守国以老马识途式的智慧经验和一系列独辟蹊径式的创新动作,使执行工作不再“单打独斗”,由“独角戏”变成“大合唱”,开创了各部门共同支持执行工作的新局面。
  
  整治老赖,做一招制敌的“定将马”
  在象棋中,有一步杀招叫“定将马”。对于“老赖”而言,马守国就是这招“定将马”。2019年,唐山中院根据马守国和他的团队扎扎实实的工作事迹,拍摄了法治微电影——《定将马》。在工作中,乐亭执行大队通过集中攻坚行动常态化、舆论攻势常态化,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移送机制化等强有力措施,将“老赖”的最后一寸生存土壤彻底消灭。
  2019年2月14日,乐亭执行大队参加最高法院部署的“燕赵利剑”全媒体直播行动,集中执行一起房屋土地强制腾空案,参战干警60余名。9时零4分,随着这次全媒体直播活动总指挥、唐山中院院长牛向阳一声令下,现场对一个冷库和两个花棚进行腾退清理。2900余万网友在线观看,展现了执行干警的风采。
  另外,马守国借助唐山市中级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联合下发《关于调整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案件移送办理机制的通知》的大好时机,积极与驻地公检法部门沟通协调,共同落实文件精神,最终建立了“拒执罪”联动协作机制,推动案件移送办理高效运转。在执行工作中,通过在立案、查询、控制等环节严格时限、节节告知、节节留痕,强化执行过程中采取录音录像、询问笔录等方式,做好证据收集和保存工作。截至目前,乐亭执行大队共移送“拒执”罪案件9起,打击“拒执”罪犯罪嫌疑人9人次。
  马守国通过抓住执行难的“七寸”,以多种方式惩治“老赖”。以“定将马”式的杀招下活了攻克执行难的这盘大棋,消灭了“老赖”最后一丝生存空间。
  
  情法相融,做服务百姓的“俯首马”
  马守国常常对乐亭执行大队干警说这样一句话:“要对弱势群体多一些热情,少一丝冷漠。群众利益无小事,百姓事情大如天!”在工作中,他对与弱势群体息息相关的民生案件更是格外关注。
  今年3月,北京某建筑装饰公司向唐山中院寄来了一封感谢信,对乐亭执行大队心系百姓、公正执法给予了高度赞扬,而这个案子正是马守国亲手经办的。早在2008年4月,北京某建筑装饰公司承揽了乐亭新区接待中心工程项目(菩提岛木屋)。项目完工后,双方在审计决算时意见分歧,多次协商未果。恰在此时,逢三岛行政区划变更,经乐亭县政府与三岛管委会协商,乐亭某建设投资公司与乐亭某旅游发展公司签订了协议,明确自2011年7月6日起,乐亭新区接待中心资产及工程所形成的债务,整体移交给该旅游发展公司,由旅游公司负责与北京某建筑装饰公司继续协商解决审计决算及工程费用等问题。但该建筑装饰公司就资产债务转移未给乐亭某建设投资公司签署同意文书。
  2013年8月,该建筑装饰公司向乐亭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将乐亭某建设投资公司告上法庭。经长达两年的诉讼,判决建设投资公司给付建筑装饰公司工程款、设计费等相关费用近千万元。
  马守国刚接触这个案子的时候,正赶上脚摔伤骨折没有康复,因为此案关系众多的农民工的血汗钱,为吃掉这块“烫手的山芋”,他坚持拄着拐杖到涉案单位详细了解情况,反复沟通,做好案件执行前的准备工作。有一次,马守国不得不拄着拐杖来参加在县里召开的汇报协调会,县领导和与会的人员见到此场面无不动容。
  2020年年底,这件持续12年之久的案子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农民工的工资也发放到位。
  在执行工作中,有一些涉民生案件,已经穷尽执行措施,但仍无法执行到位。对确因被执行人没有履行能力而造成申请人生活困难的,对于符合条件的,执行大队全部报请司法救助,做到应报尽报,绝不漏报。
  去年救助的一例案件中,被救助人张运荣已年近80岁,体弱多病,老伴儿已去世。2014年,儿子、儿媳遭遇车祸,儿子当场死亡,儿媳刘晓兰左腿骨折,终身残疾。被救助人刘晓兰一直独自带未成年的儿子生活,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自全家遭遇车祸,整个家庭主要支柱倒了,几度失去生活的勇气。被执行人刑满释放后,长期离家杳无音信,也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了解情况之后,乐亭执行大队为被救助人申请了司法救助,救助金额达20万元,成功帮助这个不幸的家庭渡过了难关。
  近年来,在马守国的带领下,乐亭执行大队申请国家司法救助金总金额达292万元,为大批因无法执行到位而造成生活困难的申请人解决了实际问题。
  正是因为有无数个马守国这样奋战在一线的执行干警,以有令必行、力争人先之势,全负荷运行,唐山中院审执分离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和基本解决执行难攻坚战都取得了骄人成绩。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马守国像一匹不知疲倦的“老马”,带领他的团队,意气风发,心向未来。
  ● 责任编辑:侯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