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两会故事》系列报道之二

又见三月:他们今年是如何上会的?

  “又是一年三月三日”的万能稿件开头,广大记者朋友今年又用上了;与去年不同,今年我们不必苦苦多等待两个月,才能与“两会时间”畅然赴约。
  2021年3月4日,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时间稍有变化,激动的心情却一点未减。
  每年的全国两会,上会的人除了有镜头前的代表委员,也有镜头后的媒体记者。可能会有朋友好奇,他们今年是如何上会的。这不,让我们慢慢掀开一角,带你走近他们的两会时间……


  老记者的两会时间

  说两会很“高大上”,这形容一点不假。每到一年的这一时刻,全国各地的代表委员齐赴北京,共商国是。欣喜而至之时,肩负的是沉甸甸的责任,拥抱的是一场春天的盛会。
  说两会很“接地气”,这更一点都没错。代表委员们口中的国事亦是老百姓身边的家事,关系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幸福点滴。
  考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要求,同去年一样,今年全国两会的会期适当缩短。不过,用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发言人张业遂的话来说:召开形式不变、要素不减。
  记者朋友们如何屏幕里“云”上两会,让我们说给你听……
  3月4日晚7时许,浓浓夜色笼罩北京城,城市霓虹灯光如箭般飞快划过大巴车窗。虽已入夜,可车上十余名记者却依然是兴奋异常。他们之中有背着电脑带着笔记本的文字记者,也有扛着“长枪短炮”挂着矮梯的摄影记者。
  旧友相聚,招呼寒暄;新友初识,互报家名。大家聊着报道选题,交流着上会心得。
  八点整,大巴驶入北京梅地亚中心。记者们下车排队,经过证件核验进入中心。在有序测温、安检过后,进入梅地亚一楼大厅。
  距离九点四十分的新闻发布会还有一个多小时,时间充裕,趁着人少,先在新闻中心蓝色背景板前打个卡。单人照、合影,新友旧友一同入镜。
  时间到了八点半,精心布置的二楼发布会大厅徐徐敞开大门,占座时间到。对!记者们也爱占座。如何让大会发言人能在茫茫人群中,选中自己提问,占个好座儿至关重要。待一切安排妥当,即可坐下,耐心等待。
  出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今年发布会与去年一样,仍采用网络视频形式举行,现场设三块大屏幕,用于视频连线人民大会堂。发布会前,很多记者及工作人员都会在屏幕前合影留念。于是,记者能看到大家很难看到的有趣画面:那些平时“躲在”镜头背后的摄影摄像记者朋友那一刻站在镜头前开心被拍摄。
  时间一分一秒流过,待激动兴奋的情绪渐渐平复,认真敬业的工作态度立马显现。有调试设备的、有背提问问题的、有录制小视频的……人人都想以最佳、最饱满的状态展现在全国人民面前。
  11点06分,当记者朋友们结束工作返回出发地,路上已鲜见行人。一名文字记者下车后干脆就地发稿,借着昏黄的路灯,快速敲打键盘。
  又是一年两会时,又是相似的那些场景……
  
  新记者的两会时刻
  一年一度的两会时间如约而至,作为第二次“跑会”新手记者,依然沿袭去年的“云跑会”的形式。与“人跑会”——记者聚集、追着代表委员提问的场景不同的是,今年建在云端的“网络视频采访间”成了记者的主战场,而“长枪短炮”俨然正在被微信、腾讯、钉钉等工具替代。
  这种形式为两会报道工作带来更多挑战,却是我们所乐见、所欢迎的。因为这背后是防控疫情绝不松懈的紧绷之弦,是守护人民健康安全的细密之网。
  如果用焦虑来形容去年的两会心情,今年则多了一份从容和淡定。在过去一年受疫情影响,困守家中的我们早已开发出了各种远程采访“利器”,如今“云跑会”已是得心应手。记者手机里准备了腾讯会议、zoom、QQ、钉钉等多种视频采访软件,可以说是“被疫情逼出来的云媒体记者”。
  去年的云跑会让众多记者积攒了宝贵的经验和人脉,除了之前已经保存联系方式的代表委员们,记者最厉害的“法宝”,便是藏在微信中,由记者自行组织的民间采访互助群。要知道,这个群里有来自不同媒体的数百位记者,大家共享资源、互通有无,战友似的并肩作战。
  在这个“宝藏”互助群里,记者反倒是实现了“采访自由”。原本受地理位置限制、时间限制或者是苦于联系不到代表委员的限制,没有条件进行的采访反而“成了”。民间互助群里,记者们组团云采访,成为“云跑会”的新收获和新亮点。
  在群里,记者们根据关心的话题发起采访接龙,有人负责联系代表、委员,有人负责组织记者准备采访提纲(1人1个问题,集思广益,一个高度专业化的采访提纲很快成型),有的记者则负责速记,还有的兼任网络采访会议中的“主持人”。原本“见不到代表、委员怎么办”的惆怅,很快就转化为“组团采访欢乐多”。
  原本是记者们发自内心的那一句“我太难了”的云采访,变成了效率高、速度快、质量好的线上采访团队。比起往年在现场你争我抢、严肃认真的对代表委员“包围”式采访,线上群则是井然有序、轻松愉悦的状态。就在近日,记者就参加了记者互助群组织的“乡村振兴”采访活动,记者之间的问题也能彼此启发,而代表、委员的回应更能实现高效的信息共享;而对于委员、代表的回答,大家甚至在讨论群里发起了“弹幕式”的现场热议,对其回答中提及的“知识点”和文件,记者们也会随时发到小群,共同分享,进一步丰富采访内容。
  代表、委员乃至每一名普通工作人员,都对此次不同以往的线上形式展现了极高的配合度。一场别开生面的组团线上采访下来,这些来自五湖四海、不同媒体的记者不禁发出感慨:“代表委员们太给力了!大家都配合的太棒了!”
  在经过数月艰苦鏖战之后,这次汇聚民意民智的中国两会终于拉开了大幕,这也是这场盛会所有参与者的共同意愿。
  当然,“云跑会”是不可能完全取代面采面谈的。作为“生”在“云上会”的一枚记者小白,记者还是不由得开启了展望的模式,多么期待能进入会场,能看到代表委员们相互之间的热烈讨论。希望来年,能同记者同行线下聚首欢谈。
  
  女代表的两会风采
  2021年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会后,身着一身黑底金丝绒装饰少数民族服饰的女性代表吸引了媒体记者的注意。
  这位代表名叫法蒂玛·马合木提,是北京乾坤(乌鲁木齐)律师事务所的一名律师。看记者对她的传统服饰很感兴趣,法蒂玛干脆化身乌孜别克族传统文化解说员,介绍起这身华丽精美衣服。
  “这是我们乌孜别克族的传统服饰,在金丝绒上面刺金丝绣,两者融合十分精致。我们一般会在隆重的场合穿上它,对我来说,没有什么能比来北京参加全国两会更隆重盛大的事了。所以今年穿着我们的民族服饰上会,我十分荣耀和自豪。”
  谈及今年上会的感受,法蒂玛说“快”“简洁”“高效”是她最大的体会。“尤其所有代表的自律性都非常强。在特定环境下如期召开全国两会,这是国家的大事,我心情亦很激动。我把过去一年工作的履职情况以及建议、议案早早提交给大会。也想通过媒体讲出自己的故事,讲好新疆的故事,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新疆。”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两会让法蒂玛体验了一把做记者的感觉。受云采访方式的影响,她受委托开始自拍、录音录像,再发送给邀约媒体,这样的形式让她觉得很新颖,同时又很高效。
  大会期间,又值三八妇女节,法蒂玛收到了让她毕生难忘的礼物——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她告诉记者,从做法律工作开始,她一直致力于妇女维权工作。对于这份来之不易的荣誉,她备感珍惜。
  “2020年是充满不确定性的一年,但对我国妇女权益保障而言,却是确定的进步之年。这一年,党和国家统筹规划,于上层建筑中宏阔叙事。10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纪念北京世界妇女大会25周年高级别会议上,向全世界庄严承诺:中国将继续加大对全球妇女事业支持力度;中共中央建议‘十四五’规划保障妇女合法权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系列立法建设,对妇女民事权益平等保护的同时加以特殊保护,加大对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惩治力度;国务院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出台通知意见,给予孕产妇特别关爱……眼见于此,我们怎能不为之鼓掌?”
  虽然成绩可喜,但前进的步伐不能停止。
  法蒂玛介绍新疆的基层妇女就业困难问题,存在着很大的共性。具体来说,她们普遍受教育水平低,缺乏技能。另外,在少数民族妇女中,还存在着语言能力差的问题,尤其是在南疆四地州的少数民族妇女,普遍存在的一大难题就是不懂或者不能熟练运用国家通用语言。另外,择业观念保守,恋乡恋家,不愿意出门就业,同时深受家庭的制约。这些因素导致基层的妇女缺乏自信、自强、自立的意识,而且十分明显的是,越是偏远地区,越是基层农村,这种现象就越显著。
  “在新疆的脱贫攻坚战役中,各地政府为了推进基层农牧区妇女就业、创业,带动妇女致富,想方设法为她们提供就业机会,应该说成效还是很显著的。也有很多基层妇女走上了就业岗位,但新疆基层妇女就业难仍然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尤其是观念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还需要全社会上下共同努力。”她指出。
  法蒂玛认为,现代女性自身提升的机会很多,亦涌现许多优秀女性人才。女性应继续努力,自强不息。与此同时,新疆政府应更关注妇女权益,推动社会已有普遍共识的法规尽快通过,例如男士侍产假等。令女同胞们既能更好地照顾好家庭,又能在职场上更好地发挥作用。
  涉及女性权益保障的法律法规有很多,为女性提供的工作机会也很多。在调研中,法蒂玛发现,虽然新疆女性在政府部门工作受到普遍平等的对待,但在私人企业或公司,待遇方面例如薪水上仍然与男性有一些差距。
  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她认为最主要的是女性要自强,不断充实自身的知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十几年来,有许多保护妇女权益的法律法规不断完成,但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需改进。无论是妇女团体还是女性个人,都应多关心法律实施的过程,促进其更加完善。
  “同时,我也希望有更多女性能够有机会参政议政。希望能够从各方面、各角度去完善法律法规,让律师、注册会计师、医生、教授等专业女性有更多机会,在参政议政方面贡献自己的力量。”
  今年的两会适逢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参加两会的每一位女代表、女委员肩负人民的重托,积极履行职责、参政议政,为国家、社会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还有采访两会的女记者,她们共同构筑起了两会最美丽的风景线,让北京的三月阴雨消散,云开日出。
  从线下到线上,变化的是开会的形式,不变的是为民服务的宗旨;变化的是外部环境,不变的是对党的初心和使命的坚持;变化的是发展环境,不变的是攻坚克难的信心和决心。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纵览北京,让我们共同聆听两会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