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过年都高兴

  因为目前新冠肺炎疫情仍未结束,很多人选择了“就地过年”,无法回家和父母团聚。这样的情况下,如何能够让亲情流动起来,如何能够继续感受到往年那样过年的温馨,无疑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记得前年国家发改委出台有关春运的“意见”文件,提倡“反向春运”,鼓励父母及孙辈到务工儿女所在城市过年,回空方向车票优惠。转变观念,只要家人聚在一起,在哪里过都是团圆年。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我们虽然取得了战“疫”的重大战略成果,但全球疫情仍在加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形势依然严峻,不可掉以轻心。北京已系统部署“两节”防控,全面倡导“非必要不出京不出境”“市民群众就地过节”。随即,几个疫情比较严重的城市,也相继出台了这样的措施或倡议。
  这使我想起,我几乎每年都是到城市儿女那里过年的。
  多年前,女儿在北京上海打拼时,还没开始用身份证买票和网上买票。那时在北京和上海,临过年前几天买票回家的话,比登天还难。回去的票,因为我们本地熟悉,亲朋好友多,总能千方百计买到。只有七天假,女儿来回路上折腾,在家呆不了几天,又急着要走要上班。父母也有操不完的心,过年的着急多于团聚的温馨。
  如果我们去她那里过年呢?我们已经退休了,春运前随时都能买到票,不慌不忙。选择个双休日,女儿还能到车站接我们。女儿租的房子虽小,但小有小的好处。睡在一个房间甚至一个大床更亲热,有说不完的话。一起做事做饭,都是近在咫尺的距离,显得更亲近。我们提前把年货买齐,把房子收拾得干干净净,东西摆得整整齐齐,贴几张年画和年字,也像一个新家似的。女儿又都熟悉城里的景点和庙会,假期带我们玩个够。顺便给我们买几件新衣,也是孝心所在。春运后回来,买票根本不用操心,想啥时间回都行。
  20多年前,儿子刚参加工作。临近春节前,买不到回来的车票,托人买了大年三十的机票,到家已是下午4点来钟,家家户户都已放爆竹吃年夜饭了。回去时,我托了好几个人才买到票,儿子回去上班还迟到了一天。以后我们再也不让他回来过年了,免得都操心。
  现在,我们做父母的就春运前买票,提前个把月去,不慌不忙。回来根本不用着急,等春暖花开暖和了,没有人“争”车票了,孙女上小学也稳定下来了,再慢悠悠地去买票。我们去时,儿子儿媳和小孙女还到车站接我们。孙女嘴甜,老远就连声叫爷爷奶奶的,我们乐开了花。这跟他们回去,我们到车站接他们,是一样高兴的心情。
  小学放学早,开学晚,这期间大人们还在上班。我们当然派上了“大用场”了。孙女还告诉我们:哪里好玩,哪里新设了游乐场所,哪里新增加了游乐项目,哪里又开辟了新的景点等。我们带她出门玩,还给我们当“小导游”呢。过年那几天,我们一起买年货、买菜、做饭、做菜、做点心、包饺子、蒸小包子和花卷馒头等,亲情乐融融。
  如果单把孙女带到我们这爷爷奶奶家过年的话,一来,她爸爸妈妈舍不得。二来孙女离开了爸爸妈妈会大哭大闹的。三来孙女到了一个新环境会很不适应。退一万步说,即使孙女愿意跟我们一起过年,来回接送的车票还几乎买不到。
  常回家看看,无疑是孝敬老人的一个很好的选择。但当条件不允许时,硬要勉强回家,肯定是一个不愉快的做法。特别是仍有疫情的今年牛年春节。父母有条件的话,到儿女那里看看,到儿女那里过年,也一样能得到儿女们的孝心,同样温馨和精彩。
  我想,明年一定能大团圆,只差一年没有关系。拿“忆苦思甜”安慰自己,快乐和幸福就在身边。在哪里过年并非是“决定”因素,在哪里过年都一样,关键是老人的心情怎样?只要老人高兴,儿女能尽到孝心就是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