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老人》系列报道之七

真心为民:为年迈老人带来安康

  “这些都是我画的,你们来看看,我是从去年才开始学习画画,我现在每天都会练习。”电视画面里,午后阳光洒进书画室,张奶奶指着几幅人物和猫狗特写,向前去参观的人介绍道。
  今年70岁的张奶奶,儿子女儿都定居在国外,老伴儿已于前几年去世,张奶奶一个人生活也觉得没意思,索性住进了敬老院。
  “这里平时有专职人员照料我们的生活,根据身体情况为我们安排饮食,分发药物。绘画、合唱等文娱活动填满了我的生活,我每天都很充实,老年人生活在一起,是种陪伴,让亲人不在身边的我不觉得寂寞。”
  和张奶奶一样,这里的很多人享受到了幸福的桑榆晚景。
  
  老有所“依”
  中国于20世纪末步入人口老龄化阶段,进入21世纪后,老龄化速度加快,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据统计,202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55亿,占总人口的17.8%。人口老龄化使得加强老年保障体系建设迫在眉睫。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养老服务事业取得了巨大发展,从初期以国家统办统包的救济式为主,进入了当前“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全面发展阶段。可无论政策和形式如何变,坚持政府兜底的原则,始终没有变。
  民政部公布的一组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我国已有近22万个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790多万张养老服务床位,同比分别增长26.6%和7.7%,其中民办养老机构的床位和数量均突破50%。
  这一组数据背后,是我国养老服务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服务能力的显著提升、保障措施的持续加强。养老服务建设实现了从无到有,质的飞跃。
  “十三五”期间,我国养老服务取得了重大进展,制度框架不断健全,基本养老服务得到有效发展,养老服务多样化供给能力明显增强,服务市场更具活力,养老服务质量大幅提升,养老服务业发展成效显著。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我国已初步确立了以法律为纲领、国务院政策文件为基础、部门专项政策和标准为支撑的养老服务制度体系。全国人大常委会两次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对养老服务的内容进行了完善和补充。国务院先后出台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等综合性政策,出台“十三五”全国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专项规划。相关部门重点围绕养老服务的土地使用、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
  与此同时,在基本养老服务方面,特殊困难老年人兜底保障水平不断提升。截至2019年年底,全国共有1447.3万老年人纳入城乡低保,386.2万特困老年人纳入特困救助供养,3500多万老年人享受了不同类型的老年福利补贴。“十三五”期间,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累计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134亿多元,加快了特困供养机构建设和设施改造升级;民政部本级和地方各级政府用于社会福利事业的彩票公益金,按照不低于55%的比例用于支持发展养老服务,其中中央彩票公益金补助地方养老服务项目资金累计投入70.2亿元。
  除此之外,各级政府继续加大力度,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发展,中央财政5年共计投入50亿元,支持203个地区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民政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实施普惠养老城企联动专项行动,加大普惠养老的服务供给。
  为了让养老服机构在数量和质量有所突破,取消了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养老服务市场全面放开;初步建立起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多个部门连续4年实施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整治40多万起养老服务隐患。
  如何让老年人能够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已经从一个家庭的关心上升到整个社会的关切。
  
  老有所“养”
  “只要天气好,我每天都来这里活动,今天正好赶上免费理发活动,还顺带剪了个发。”正在下象棋的李大爷告诉记者,“到了中午,我会跟街坊邻居一起在这吃饭,三菜一汤,味道不错,要是我们自己做,做不了这么全样儿。平时子女不在身边,只能自己在家简单做点儿吃,有时只是为了填饱肚子,荤素搭配、营养均衡很难完全兼顾。有了老年餐桌,可以解决我们小区很多老年人的吃饭问题。”
  这是北京市石景山区黄南苑社区的一家老年驿站。走进养老驿站,理发室、澡堂、日间照料室、老年餐桌、文体娱乐区等区域排成一排,每天吸引不少社区的老年人前来。
  驿站设置了多个床位,一些老年人白天无人照料,晚上子女才回家,驿站就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服务。逢年过节子女外出,还可以把老人送到驿站临时托管。
  像这样扎进社区的养老驿站,为居家养老提供了便利。
  百善孝为先一直是中国的传统美德,赡养父母自然是每个子女应尽的责任与义务。无论是传统文化观念还是生活习惯,中国老年人都更倾向于选择在自己家中进行养老。
  顺应现实需求,发展社区养老,是解决庞大的养老服务需求的客观选择。
  社区养老介于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之间,既具有居家养老在家中养老的特性,又可以利用社区等社会资源辅助养老。社区养老在符合我国的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由社区街道政府一起共同承担养老产生的经济、人力、时间等方面的负担,解决照顾老人的困难。
  自2015年开始,我国进入了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的快车道。一些省市纷纷出台了《居家养老服务条例》,对当地的社区养老服务内容和发展模式作出详细规定,助推社区养老发展。同时,政府的相关资金投入,也从之前更多支持养老机构床位建设,转为大力扶持街道养老照料中心、社区养老驿站等社区养老服务建设上来。
  目前社区养老服务已涵盖了用餐、家政、日间照料、医疗卫生、家庭护理、紧急救援、精神慰藉、文体活动、适老化改造等多项内容各类专业机构和养老驿站的设立,有不少地区打造“十分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圈”,意在让辖区内的老年人,十五分钟内就能到达一个养老服务驿站,已经使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能够享受居家养老服务带来的便利。
  
  老有所“安”
  只需按下一个按键,就能联通999急救中心到家中对老人实施紧急救援;利用智能语音机器人等科技手段,及时为老人发布疫情语音播报。
  疫情防控期间,北京市朝阳区为1.4万余户高龄空巢老人安装的“一键呼”智慧养老服务终端,成为政府部门开展疫情防控的重要助力。当有老年人出现发热急救报警时,“一键呼”急救绿色通道能够第一时间派车将老人送到发热门诊,实现高效救治,避免交叉感染。
  互联网、人工智能、5G等技术的发展,为传统养老转型升级带来机遇。目前,社区、机构、医院、驿站等形式的养老服务覆盖能力仍然有限。智慧养老则被寄予了厚望。
  2015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要促进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包括依托现有互联网资源和社会力量,以社区为基础,搭建养老信息服务网络平台,提供护理看护、健康管理、康复照料等居家养老服务;鼓励养老服务机构应用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便携式体检、紧急呼叫监控等设备,提高养老服务水平等。
  自此,我国智慧养老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全国不少地方开始探索智慧养老模式。智慧养老形式百花齐放。有专门针对老人的穿戴设备,可以对老人进行定位或者远程监控,有突发情况时可以第一时间告知看护人。慢病管理系统可以为老人提供智能化的饮食运动处方、风险评估预警等。在健康管理方面,互联网、大数据能为老人健康管理实行全方位、全天候监控和防护。
  对于上海市周家渡街道的黄阿姨来说,使用智慧自助体检机器人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她表示,去医院排队体检至少需要半个小时,现在只需要步行5分钟,到达社区服务中心,只要有不舒服的时候,就可以用机器人做个体检,一共也就花费五六分钟。智慧自助体检机器人的体检包括心跳、血压、体温等项目,基本覆盖了大部分的检查。“如果体检有异样,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还会为我安排远程的问诊,我可以通过在线视频完成就医。”黄阿姨说。
  在北京的刘阿姨,也享受到了智慧养老带来的便利和安心。
  早在两年前,刘阿姨所在的街道就面向社区老人发放了350块智能腕表。智能腕表可以随时监测佩戴人的血压、血氧、心率等基本健康数据,还设有一键呼救、亲情拨号等简易操作功能,为老年人提供安全保障。
  “我之前在马路上等车时突然摔倒了,两分钟之后才站起来,”将近70岁的刘阿姨说,“那时要是有这块表就方便多了。”现在每次出门都戴着一个智能腕表,“按一下就能看见血压、心跳,用着特别方便。”
  据刘阿姨所在街道的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智能腕表还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实现监测数据与老人亲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云同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团队会随时监测老人的健康数据,若发现异常情况将马上与老人联系。如果老人通过腕表呼救,社区医疗团队可以在15分钟内赶到老人家中,确保及时施救,尽最大努力保障老人的生命安全。
  在专门化养老产品层出不穷的同时,普通互联网产品的适老化,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社会对老年人的温度。
  滴滴打车已经成为年轻人出行必不可少的互联网产品。但是软件本身设计使得对电子产品不太精通的老年人,用起来稍有些复杂。
  1月22日,滴滴老年人打车小程序正式上线,字体大,操作页面简洁。可以添加常用地址一键叫车、也可以选择电话叫车功能,行程还可通过微信分享给家人,真正帮老年人跨越了“数字鸿沟”。
  
  老有所“医”
  “老年人养老最关注医疗,小病能在门口看,就方便不少。”北京市石景山区古城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赵恩国介绍。
  石景山区古城街道的居民中,首钢老职工占了大多数,养老服务可以说是居民们最关心的事。
  社区养老驿站依托某医院的医疗资源为这里的老人,提供便捷的就医服务。
  “养老院就开在了医院里,楼上是内科和中医门诊,楼下是牙科门诊,老人在院内就可享受医生问诊、打针输液等服务,还可以实现医保实时结算。”赵恩国向媒体介绍,驿站在为入住者提供护理服务的同时,还为社区长者提供康复理疗、文化娱乐、健康咨询、老年餐桌等服务。
  如今,大多数老年人参加了医保,看病费用不是大问题,但看病难还是存在,即使是看个小病也得有人陪同。一直以来,我国的养老院只能提供养老而无法医疗,而医院只能医疗而不能提供养老服务,这种“医养分离”的结果,是老人经常要奔波于家庭、养老院和医院之间,不仅得不到及时救治,还给家人和社会造成极大负担。医养结合成了解决养老痛点的关键。
  “早上8点就有专人来门口接我去街道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做康复训练,到晚上5点半再送我回家,服务非常周到。”家住浙江省丽水市某街道84岁的老人说。老人有20多年糖尿病史,这两年右腿病情恶化,需要拄拐杖行走,子女早出晚归,无暇细心照看老人,眼看老人的生活质量一天天下降。
  自从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尝试“医养结合”的模式,老人就开始在这里进行康复训练,现在,老人自己缓慢行走已经不成问题。
  简单来说,医养结合主要是指面向居家、社区、机构养老的老年人,在提供基本生活照料服务的基础上,提供医疗卫生方面的服务。
  医养结合是帮助老年人能够舒适、安详、有尊严地渡过老年期的基本保障和重要保障。
  在传统养老模式无法满足老年人看病需求的情况下,各地都积极开展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探索。
  医养结合如何切入?除了依托社区卫生院的医疗资源,一些就诊人数少、医疗资源闲置的城市二级医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养老+医疗”让湘潭市六医院这家曾经举步维艰的二级医院,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杨老师,需要带早餐吗?”护理员小周的声音照常从门口传来。
  “今天不需要了,自己做。”杨奶奶转身打开了冰箱。杨奶奶居住的这间,虽然面积不大,但家电齐全,大小物件收拾得整洁有序。墙上贴着白居易的诗句“自静其心延寿命,无求于物长精神”,整个房间朴素却不失温馨。
  这就是杨奶奶在湘潭市六医院老年康养区的家。周围环境绿树环绕,闹中取静。
  2016年,杨奶奶的老伴儿去世后,她的身体状况也大不如前。子女虽说孝顺,但是有工作在身,也没法24小时陪护。2019年年初的一天半夜,杨奶奶突犯眩晕症,身边却一个人都没有。她强撑着,爬到电话边上,拨通家人电话求助。打这之后,杨奶奶觉得,居家养老不是办法。当年3月,她住进了湘潭市六医院康养区。
  这里虽然房间小了点,但是跟自己家一样自在。房间墙壁装有扶手,房间里没有门槛,床头安装了紧急呼叫装置。这些硬件设施,带给了杨奶奶足够的安全感。
  杨奶奶就像住在自己家一样,早晨吃完早饭下楼散步,和其他老年人聊天。午饭后睡觉,看书画画。不同的是,在这里,医生护士就在身边,小病小痛能立即得到医治,如果发生紧急情况,也能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救治。
  “从我住进来,就再也没有为就医发过愁,子女也放心,医疗保障就是一颗定心丸。”
  湘潭市六医院,只是全国医养结合养老发展的一个缩影。杨奶奶,只是万千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下受益者之一。
  随着社会各界对养老话题的广泛关注,我国的养老服务体系也在发展中逐渐健全。如今,亿万老年人正从一件件暖心措施中,感受到关心关爱,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的梦想正在一步步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