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老人》系列报道之五

走心模式:为农村老人带来期盼

  关于养老,有这样一片领域不可忽视。
  随着大量的青壮年进城务工,农村留守、空巢、独居老人逐年增加。许多老人居住条件简陋,生活无人照顾,精神慰藉缺失,“未富先老”的养老问题日渐凸显。
  虽然全国各地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得到了较快发展,但相对城市而言,农村社会养老比较落后。那么,如何破解农村社会养老难题?明天谁来给我们养老?成为急需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迟暮之年 留守农村
  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出生的农村人“养儿防老”的思想根深蒂固。然而,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现在养儿也不一定能“防老”。这是因为农村青年都外出打工,久而久之,都在城里定居,不愿再回到农村,所以出现了农村老人没人养的现象。当初能吃苦、能挣钱的农民,现在已经是迟暮之年,不管是种地还是打工都显力不从心。
  儿女不在身边,老人的生活质量无法保障,很多事情不能亲力亲为。留守老人通常是孤独寂寞的,在精神情感方面缺失,无法得到满足。
  农村的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留守在村里的老年人除了照看孙子、料理家务,更要应付繁重的田间劳动。年轻时挣的钱都花在了为孩子们盖房、结婚、生孩子上,到老了失去劳动能力和经济来源之时,只能仰仗儿女接济。遇到孝顺的儿女,可以衣食无忧,安度晚年。遇到儿女不孝,则只能自食其力,艰难度日。 
  尽管全国部分地区实行养老保险,但平时没病尚可,一旦有了大病,厄运就开始降临。农村医疗保险的不规范及门槛过高,导致高昂的医疗费让大多数老人放弃治疗。可以说,相当一部分农村老年人是在饥寒交迫、痛苦折磨中挣扎,了却余生。在残酷的现实下,“养儿防老”的思想正在被颠覆。
  2020年2月,河北省张家口市检察院在全市开展了贫困人口赡养和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依法监督专项行动。
  检察院干警在沽源县走访调查时了解到,某村村民李某兄弟姐妹四人,80多岁的母亲在村里独居,无人赡养,其住房被列入2019年危房改造范围,需政府与其个人共同出资在原址修建新房,但李某及兄弟姐妹拒绝出资。检察官与乡村干部多次来到李某家中释法说理,最终,李某同意为其母亲出资进行危房改造。前不久新房改造完成,李某的母亲搬入了新居。
  李某在《赡养父母承诺书》上写道:“经过检察院、乡政府和村两委的协调帮助,已给母亲盖好了新房屋。今后我保证用心照顾老人,让母亲快乐地度过晚年。”
  “考虑到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检察监督活动的专业性和敏感性,我们先选取沽源县检察院作为试点。”张家口市检察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沽源县检察院从民政部门监管的“最低生活保障和临时救助”两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调查入手,形成全市低保人群分类筛查工作模式,以“有供养能力而不履行赡养义务”为切入点,摸清底数、依法监督、推动整改。
  专项活动期间,张家口市两级检察机关干警深入各乡镇、敬老院、养老院,调查走访320余次,针对全市31万建档立卡贫困户、17.3万低保户的基本情况,摸排案件线索1854条,行政公益诉讼立案399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398件,督促取消违规低保户479户、649人,针对子女不尽赡养义务行为支持起诉3件,解决了“赡养老人全由政府买单”问题。张家口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均作出批示,对检察机关此次专项活动予以充分肯定。
  
  居家观念 难以打破
  2020年11月1日,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副司长李邦华在“2020中国农村养老高峰论坛”上介绍,根据相关预测,“十四五”期间,全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中国将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
  据了解,目前在养老机构里养老的老年人占比很低,大部分老年人采用居家养老的模式。独居老人和空巢老人成为老年人中的“主力军”。大多数老年人认为,在自家居住是很好的一种选择。并且大部分老人总觉得服务人员与自己儿女相比不如自己儿女好,觉得自己的身体没那么差没必要花钱去雇人看护。他们更倾向居家养老,而入住养老院是无奈之举。因此,居家养老传统观念难以被打破。
  然而,居家养老的弊端也暴露了出来。河北邯郸的李先生告诉记者,他的外祖母在农村独居,2019年1月刚刚做完手术,因患有严重的骨质疏松,不小心摔倒后,导致大腿骨严重骨折,后在医院动了手术并植入了钢板。医生说:如果当时有人在家,而不是自己强撑着走动找手机打电话,骨折就不会这么严重。因此,独居老人居家养老所带来的危险非常大。独自一人生活在自己住宅中的老人,夜间无人照料,存在风险与安全隐患;而与自己的儿女居住在一起的老人,在生活作息上与年轻人差异较大,这种生活方式既影响了老年人的休息,也给年轻人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和极大的生活负担。
  现年80岁的张格老人是河北省平山县观音堂乡的一位五保户,因为常年单身生活的习惯,让他无法融入养老院的集体生活,所以选择了家庭供养。他告诉记者,目前他每年可以拿到6000元的五保户供养金以及每月30元的高龄补贴,这笔钱足够生活了。目前,张格老人腿脚还灵便,生活可以自理,对于未来的生活,他表示自己虽然无儿无女,但是有两个侄子很孝顺,可以照顾自己。
  河北省行唐县口头镇东沟村的赵山林一家都是“老光棍”。因为早年家庭贫困,他的三个亲哥哥一辈子都没结婚。而赵山林的爱人也早早过世,赵山林并未再娶,独自一人拉扯3个孩子,还得给3个哥哥养老,生活非常困难。提起这家人,村党支部书记贾进功钦佩地说,无论家庭如何困难,这家人都相爱相扶,不分彼此。随着赵山林的三个子女成家立业,他年迈的大哥二哥相继过世,他们家的生活好过了许多。目前,他和三哥一起住在小女儿家养老。
  由此可见,居家养老的传统观念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改变的,这就需要通过广泛宣传积极健康的养老方式,增强老人对养老机构和社区互助养老的认同感。
  
  养老机构 良莠不齐
  据记者调查,目前一些地方的养老机构普遍存在着管理原始化和服务业余化等问题。服务人员虽然有热情,但他们大多数文化水平低,缺乏有效的规范化的管理手段,缺乏服务老年人必要的心理准备和老年方面的知识技能储备,有些服务人员只是具备针剂注射和简单的护理常识,根本无法为养老生活提供优质的服务和护理。
  一个普通的养老院里,晚上一般只有两个服务人员负责一层楼,根本没有办法顾及到每位老人。在邯郸电视台工作的崔女士,她母亲80多岁,一直生病,因为工作忙不能很好照顾母亲,加上自己的身体也不太好,实在没有办法找了一个条件好的养老院让母亲去养老。老人同意了,但是她一身疾病,已经属于急症期,在邯郸这种中等城市的养老院,无法满足她的要求。因为养老院不愿意收养这样的急症老人,为此事,崔女士非常苦恼。虽然老人家庭条件优越,老人也愿意去养老院养老,但是现有的养老院却满足不了自己的需求。
  记者还了解到,很多老人在养老院去世,家人可能得到的只是一个结果:一个病故的通知。急症期老人如果出现病危,最重要的就是及时抢救,老人有没有被及时抢救?是不是在第一时间抢救?家属是不知道的。“不是养老院不负责任,是他们也没有那种条件,力不从心。”一位业内人士建议,要加强和培训专业的养老服务团队,提高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和设施条件,通过对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的提升,从而改善和提高养老机构的声望和水平。
  目前,我国的许多养老机构并不都是“高朋满座”,而是利用率不高。有一些养老机构只是达到入住率的五六成,有的才二三成。虽然养老机构床位的供给数量有限,但是床位的闲置率依然很高。除了家庭对于养老院质量的疑虑而选择居家养老以外,养老金不能够支付养老机构费用,也导致了养老机构资源利用率不高。
  另外,民办养老机构费用较高,支付不起;公办养老机构价格合适,床位却供不应求,这也成为很多老人们的“养老之忧”。
  家住河北魏县农村的李大妈,今年78岁,眼睛不好,也有很多慢性病。老伴儿在前几年去世了,她的两个儿子,一个在外打工,一个在家务农,日子过得都很拮据,李大妈的养老成了问题。大儿子在城里也属于低收入人群,居住条件不允许再带老人。二儿子在农村条件也不好,有时候会做好饭给老人带过去,冷一顿热一顿。李大妈一个人在老房子里,冬天连取暖设备都没有。但是由于支付不起费用,无法入住养老院。
  据了解,一些农村的养老机构收费并非高得离谱。邯郸一家养老康复中心的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的价位在市场上是平均水平,如果我们过于降低价格的话,那么生存也就有了一定的困难。我们也接收过没有经济能力的老人,一两例没问题,但是康复中心要都是这样的老人,就会因为资金的问题而无法继续营业了。
  对于这样的现象,政府更应该加大对养老建设的投资力度,通过社会呼吁、筹集公益捐款、鼓励社会团体积极参与公共事业,并且使捐款的使用公开化、透明化,让做好事的人不凉心。
  业内人士指出,我国养老机构的专业化人才相当缺乏,没有形成职业化发展模式,养老机构中直接照顾老人的一线护理人员存在着一些问题。记者经调查发现,城市的养老机构专业化、规范化和设施齐全的为数不多,这类的养老机构一床难求。而大多数的养老机构设施缺乏,服务水平差,缺乏资金的补充,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而且,目前众多养老机构的目的是盈利,进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老年人前往养老院的想法。
  根据我国相关规定,租赁合同最长只有20年,因此民办养老机构大多不愿更新设施。有家民营养老机构,已经租了11年的房子,虽然租赁合同还有9年才能到期,但养老机构仍然不愿更新设备,他们认为目前设备还能保障老年人需求。
  对于老年人来说,他们需要的不仅仅表现在吃穿住行上面,更多的还有精神、身心等方面。
  
  创新模式 破解难题
  每个人都有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解决社会人口老龄化及养老问题,是体现着社会文明与科技进步的重要标志。传统意义上的居家养老模式势必发生重大变化,机构养老势在必行。社会化养老让老年人得到专业性的服务,找回了集体的温暖,消解子女对父母无奈的牵挂,整合养老资源,解放潜在的生产力,让年轻人轻轻松松地去创业去实现人生更有意义的价值。社会养老是和谐社会的情愫,绝不是政府与社会的负担,而且更有助于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
  在河北省广平县南阳堡镇有一位乡村医生,她叫刘贵芳。多年行医的经历,让她看到越来越多的留守老人,生病了却无人照顾。她便萌生了建养老院的想法,让老人们有所依靠,有一个温暖的家。
  刘贵芳秉持着这样的想法,2013年年初,筹建了一所医养结合的养老院,将养老机构和医院的功能相结合,把生活照料和康复关怀融为一体,探索出将老年人健康医疗服务放在首要位置的新型养老模式。
  刘贵芳回忆道:在建设养老院最困难的时候,她拿出家里所有的积蓄,不惜把孩子结婚时的车和房子变卖,把家里的房子也做了抵押。最后,在各级政府的帮助下,总投资295万元的养老院终于在2014年7月建成并投入使用。养老院紧邻南阳堡镇卫生院,设置床位120张,卫生院的后院就是养老院,两座建筑之间仅相隔50米。这短短的50米,却打通了“老有所医”和“老有所养”的绿色通道,最大程度方便老人居住。
  村里75岁的留守老人孙西林,儿子外出打工,家里就剩下她和老伴儿,他们都患有高血压、心脏病。为方便老人就医,刘贵芳总是主动上门打针送药,不管白天黑夜,刮风下雨,总是随叫随到,悉心照料。孙西林说:“拿起手机,最熟悉的号码就是贵芳的手机号。这个号码24小时为全村开机,不管生病也好,需要做点家务也好,儿女能做的,刘贵芳都能做。”
  刘贵芳爱心敬老院先后为200多位孤寡老人带去了温暖。2016年,被邯郸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确定为全市医养结合试点,同年被河北省民政厅确定为兼具医养功能类试点单位,刘贵芳还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刘贵芳爱心敬老院的经验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认可和关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给刘贵芳回信,肯定了她筹钱建起公益性养老院的义举,指出为群众提供住得起、住得好的养老院,是建设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勉励刘贵芳创办的养老院走出新路,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刘贵芳的爱心敬老院,这种有着公益属性医养结合的养老院,破解了中国养老的一个难题,他们把老有所养、老有所医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且也成为社会养老、公益养老的一个解决的方向。如今的养老,应该是医养结合,而不是我们传统意义的奉养。养老不仅考验儿女的孝心和耐心,真正想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幸福地安度余生,要做到“医养”结合。甚至在一定意义上“医”比“养”更重要。
  邯郸市肥乡区李晓聪,是2008年考取的女大学生村官,第二年5月份经勒马台村村民选举,担任这个村的村委会副主任兼妇联主任。李晓聪父母在县城做生意,家里新建一处小院,好几间房子空着。她说服父母用家里闲置的房子,建起了村里第一个互助幸福院。随后,她又动员两户村民把家里闲置房屋,借给村里建互助幸福院。
  民政部主要负责人带队对河北省农村社会养老工作进行过专门调研。在调研了邯郸市肥乡、曲周、涉县等区县后认为:邯郸农村养老模式基本是三种。一是补贴型,村里集体经济较好,用村里的集体经济收入支持幸福院建设,在生活上给予补贴;二是互助型,集体经济薄弱,主要靠自助互助、集资和政府支持实行互助养老;三是集体经济实力雄厚的村,完全福利型的。
  这三种模式,分别因地制宜地解决了农村老人生活照料、精神慰藉、文化活动问题。这是基层组织的创造,是地方民政部门和地方党委政府的创造,是河北破解农村社会养老难题一种尝试。民政部主要负责人在调研结束时十分肯定地说:邯郸市肥乡区“互助幸福院”已经被实践证明是群众需要的,村级组织有能力兴办和管理的,政府也是有条件支持的,是符合农村实际的,代表着发展的方向。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肥乡、邯郸之光有可能亮遍全国。
  广平县刘贵芳爱心敬老院和肥乡区前屯村“互助幸福院”作为发生在中国农村土地上的一件新生事物,它不仅能够坚持下来,而且越来越受到农村老人及其子女的欢迎。它的典型意义在哪里?它的生命力在哪里?在于政府和村集体花钱不多,却实实在在地解决农村老人特别是子女外出务工家庭的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同时,解决了在外务工子女的后顾之忧,解放了农村剩余生产力。 
  创新养老模式,完善养老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社会和谐,破解养老难题。切勿让养老问题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一座不可逾越“大山”。